1981年, 第0卷, 第4期 刊出日期:1981-07-01
  

  • 全选
    |
    其他
  • 韩慕林
    刑事技术. 1981, 0(4): 1.
    摘要 ( ) PDF下载 可视化 收藏
    伪伤案件,在法医检验工作中经常遇到,有的是自伤伪装他伤;有的是自伤伪装意外工伤;也有的是意外伤伪称他伤等等。法医的任务主要是通过检验,结合对案情的了解和分析,协助侦察人员判明:被检人是否有伤;损伤的性质;案件的真伪。现就我们遇到的40例自伤伪装他伤的案件加以分析和讨论,供参考。
  • 杨玉璞
    刑事技术. 1981, 0(4): 2.
    摘要 ( ) PDF下载 可视化 收藏
    本文目的是将1964年至1980年上半年间,我们在法医检验中遇到的28例手拳打击致死案例的剖验材料进行综合分析,以供参考。一、资料分析性别:男性22例;女性6例。男性明显多于女性。年令:30岁以下青少年为多,共15例,占53.9%。其它各年令组无大差异。职业:学生、社员、工人、家庭妇女为多,共15例,占75%。发案原因:大多为吵嘴、打架,少数为虐待妻女。偶见于自杀。以手拳打击作为主要杀人手段者亦较少见。
  • 赵嘉言
    刑事技术. 1981, 0(4): 7.
    摘要 ( ) PDF下载 可视化 收藏
    现将我市1954年——1980年发生的6例雷击伤的检验情况分析报导如下。一、一般情况6例雷击伤共击中9人,死6人,见表。
  • 黄文衡 宋士俊 刘艳恒
    刑事技术. 1981, 0(4): 9.
    摘要 ( ) PDF下载 可视化 收藏
    我们进行了马铃薯汁检验精斑的实验,对黑龙江省农业科学研究所培育的10个马铃薯品种进行筛选,其中一个品种对指示红细胞有2倍的微弱凝集反应,9个品种对指示红细胞凝集价可达128—4096倍。分别将9种马铃薯汁凝集价校正为32倍,对人体9种、动物体13种体液及斑痕样品进行多次试验,找出其中克新1号、753号、793号、794号等4个品种对人的精斑具有效价高、特异性好的特点。通过实验证明,应用马铃薯汁检验人精斑,腐败精斑和混合精斑,特别是对于区别人和兽精斑、具有实用意义。
  • 刘明龙 邓毅明
    刑事技术. 1981, 0(4): 13.
    摘要 ( ) PDF下载 可视化 收藏
    在枪伤案件中,射入口与射出口的鉴别,不仅决定着射击方向的确认,而且还影响到案情性质——自、他杀的分析。鉴别出入口,一般可根据创孔有无组织缺损,创周皮肤上有无挫伤轮、擦拭圈等。但在少数情况下,入口的挫伤轮与擦拭圈不够清晰,甚至完全没有;有时在出口,还会存在类似入口的某些征象。此外,当弹头射穿衣着进入人体时,或因抢救而擦洗沾有血污的创面时,都会使前述征象或多或少地减弱以至消失。
  • 李从珠 王清举 韩均良 王锦义
    刑事技术. 1981, 0(4): 15.
    摘要 ( ) PDF下载 可视化 收藏
    单个足迹推断年令,在实践中已有一些经验公式。本文目的是以建立年令对前掌压力面宽度(以下简称压力面)的回归方程为例,介绍用回归分析处理数据的全过程。一、描出散点图以压力面为横坐标(单位Cm)作为自变量X,以年令为纵坐标(单位岁)作为因变量y。将实测的一千对数据(x_i,y_i)i=1,2,…1000描在直角坐标纸上,称为散点图。从散点图上可明显看出,不同年令阶段的变化趋势是不一样的。
  • 陈赵卿 孟庆远
    刑事技术. 1981, 0(4): 19.
    摘要 ( ) PDF下载 可视化 收藏
    一九七九年三月,江西省赣州铝厂发生一起盗窃案件,犯罪分子是撬开窗玻璃进入室内的。经过勘察,在距现场50余米的柑桔园中发现了这块玻璃。当时下着细雨,玻璃两面沾满雨水。用炭火将玻璃表面雨水烘干后,发现罪犯遗留的几组指纹仍然清晰可见。指纹经水浸泡十个小时后仍能存在,主要是因为手印汗液中含有多种不溶于水的无机元素和有机成分,混合形成汗垢,牢固附着于物体表面。
  • 王兴太
    刑事技术. 1981, 0(4): 21.
    摘要 ( ) PDF下载 可视化 收藏
    了更好地利用山区现场上的一切痕迹物证来为侦破案件服务,我们对草鞋足迹步法特征进行了研究。一、草鞋的结构1.编织材料:大多数是用草(龙须草、稻草)编织,少部分用麻、葛条、玉米苞皮、废布条等混合编织。2.编织方法:编织草鞋的方法大同小异,一般使用四根经绳,有的使用六根。
  • 陆惠民
    刑事技术. 1981, 0(4): 23.
    摘要 ( ) PDF下载 可视化 收藏
    对有机磷农药的检验目前使用较广的是薄层层析法,其常用的显色剂多是与含硫有机磷农药中的硫起作用,因此对其他含硫化合物如:安眠药硫喷妥钠;农药代森铵、代森锌、福美砷等;大蒜、蛋白质及其分解产物也均能显色。但常受到一些物质的干扰,给鉴定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为进一步探讨磷的检验方法,我们做了下列实验:钼酸铵—硫酸肼法、钼酸铵—硫酸亚铁法、钼酸铵—对苯二酚法、钼酸铵—孔雀绿法等。
  • 杨承勋 张继宗 胡春华
    刑事技术. 1981, 0(4): 28.
    摘要 ( ) PDF下载 可视化 收藏
    一九八一年初,我们检验了一起煤油中毒死亡案。河北省东光县某公社女社员吴××(26岁),于80年12月13日突然死亡,现场大量呕吐物和衣物等均有明显煤油味,要求签定煤油含量。有关煤油中毒检验,国内尚未见报导。煤油是轻质石油产品,其馏分介于汽油和轻柴油之间,属多碳烷烃混合物,因为在一定浓度范围内,煤油主要组分的气相色谱响应值与其百分浓度成比例关系,所以我们用溶剂提取后进行气相色谱分析,选用主要特征峰的百分浓度来计算煤油的含量。
  • 刘良生 刘平
    刑事技术. 1981, 0(4): 32.
    摘要 ( ) PDF下载 可视化 收藏
    一氧化碳中毒死亡事件每年多有发生。判定CO中毒致死,仅靠定性分析是不够的,须对CO作定量分析。本文介绍如何运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和计算15例CO中毒死者血液中CO含量,以判定致死原因。CO通过呼吸道经肺泡与血红蛋白结合,变成碳氧血红蛋白而使血液失去携氧能力,是一氧化碳中毒的原因。血液中碳氧血红蛋白的含量决定中毒的程度。一般CO含量达到饱和程度的50%以上即可判定为致死原因。
  • 朱军 高维德 王宏
    刑事技术. 1981, 0(4): 35.
    摘要 ( ) PDF下载 可视化 收藏
    甲胺磷是目前农村已广泛使用的一种新型有机磷农药,它具有触杀、内吸、胃毒及杀虫范围广等优点,但具一定毒性。近年来,我省发生的甲胺磷中毒死亡案件增多,约占农药中毒案件的30%。现将我们使用的分离、纯化、检验甲胺磷的方法作一介绍。甲胺磷的化学名称为O,S-二甲基硫代磷酰胺或O,S-二甲基胺基硫代磷酸酯。纯品为白色针状结晶,工业品为黄色粘稠状液体,有臭味。易溶于水、醇、丙酮、二氯甲烷和醋酸乙酯,在苯、二甲苯中,其溶解度不大于10%,几乎不溶于醚和汽油。
  • 蔡俊清 陈其晨
    刑事技术. 1981, 0(4): 38.
    摘要 ( ) PDF下载 可视化 收藏
    微量扩散技术应用于挥发性毒物的检测,具有快速、灵敏、简便及取材少等优点,若条件加以控制,还可用于定量分析。目前国外在毒物分析中已广泛应用。我们在工作中应用此项技术解决了检材少和用普鲁士兰快速法无法检测的案例,获得满意结果。一、仪器1.微量扩散皿用60×30毫米扁形称量瓶代替。内室用广口瓶白色塑料内塞代替,直径为30毫米、高8毫米。
  • 刑事技术. 1981, 0(4): 39.
    摘要 ( ) PDF下载 可视化 收藏
    兰、纤维的偏振光检验依据从上文列举的十二类纤维的显微形态可以看出,由于棉、麻、毛等天然纤维的表面形态各具特点,所以用一般显微镜观察纵向表面形态及横截面形状,就可以区别出种类的异同。而化学纤维特别是合成纤维,由于它们都是由单体经聚合,再由喷丝头喷丝而成,无特定的表面形态,横截面也是人为确定的,所以不能从表面形态和横截面形状进行区别。
  • 范森林
    刑事技术. 1981, 0(4): 42.
    摘要 ( ) PDF下载 可视化 收藏
    犯罪现场发现的指印,有相当一部分是变形的。与正常捺印的指纹相比,凡是纹型和细节特征方面发生了变化的指印,均可列为变形指印。造成指印变形的原因很多,诸如手指的弹性和形状、物体表面的特性、手指的压力、形成指印的物质、指印的各种处理方法、指印的重迭等等。我们把变形指印,划分为压力变形指印、重叠变形指印和凹陷变形指印三类。
  • 叶信隆
    刑事技术. 1981, 0(4): 45.
    摘要 ( ) PDF下载 可视化 收藏
    正确判定现场手印遗留的时间和新鲜程度,是一项比较复杂而又必需研究解决的实际课题。现场手印按遗留的时间和条件可分为新鲜手印、陈旧手印和原有性手印。下面介绍一些鉴别的方法,供参考。一、新鲜手印系发案前后一天时间内遗留在各种物体上的手印(灰尘手印和立体手印例外)。在不吸水的光滑物体上,一般可用400目铝粉呈现。
  • 经验交流
  • 吕宝中 汪振栋 陆智元
    刑事技术. 1981, 0(4): 46.
    摘要 ( ) PDF下载 可视化 收藏
    利用人犯照片识别罪犯、嫌疑犯,通缉在逃犯和相貌同一认定等,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它是办案过程中应用最广泛、最简便的技术手段之一。早在我国古代就有"画影图形"缉捕逃犯的做法。建国以来,人犯照相工作虽已普遍开展,但由于人犯照片质量较差,特别是通过传真设备通缉逃犯时,照片层次减少,难以辨认,直接影响使用效果,很需要加以改进。
  • 王齐刚
    刑事技术. 1981, 0(4): 50.
    摘要 ( ) PDF下载 可视化 收藏
    要获得一张理想的彩色照片,需要底片密度合适,反差适中,同时更需要准确的校色。现就正常情况下如何进行等比例补偿校色(即如何使用滤色片)谈点体会。一、等比例补偿校色的原理底片的颜色是原景物的补色,放大用的黄、品红、青滤色片用来补偿底片上不足的补色,使底片本身颜色平衡。如果我们把两个同是100单位的补色滤色片重合,就会得到与标准色板上的红、绿、兰三色相同的颜色。
  • 刑事技术. 1981, 0(4): 51.
    摘要 ( ) PDF下载 可视化 收藏
    这里向大家介绍一种可以自制的简单彩色照相恒温装置,包括保温箱在内只需30元,基本上能满足各基层单位普及彩色照相的要求。恒温装置请参阅1973年第三期《无线电》杂志第25页,图中的RL为电热器,本文图一为两组电热器。图中的传感器J1是利用废日光灯氖管改制的。小心去掉玻璃壳,可见一条U形金属带(对温度较灵敏)和一个金属棒固定在玻璃球上。
  • 贾大光
    刑事技术. 1981, 0(4): 54.
    摘要 ( ) PDF下载 可视化 收藏
    整复固定烧毁文件,是刑事文检工作的重要技术方法之一。以前都是用两块普通玻璃把烧毁文件的纸灰夹起来,以固定烧毁文件。但是这种方法不能长期保存文件,纸灰易破碎,也不便于作显现文字的处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从裱画技术中得到启发,经过研究试验,摸索出一种简易的方法,将烧毁文件粘贴在宣纸上,固定后的纸灰与宣纸有一样的柔韧性,能长期保存,不破碎,不脱落、便于进行文字显现的各种处理。
  • 案例分析
  • 刑事技术. 1981, 0(4): 55.
    摘要 ( ) PDF下载 可视化 收藏
    目前,在损伤检验中仅从罪犯口供、创口特征以及血型化验等综合判定致伤工具,常常不能满足侦察部门的要求。如何充分利用创口细小痕迹准确认定致伤工具,是法医检验中不可忽视的工作,现介绍一例,仅供参考。一九八一年三月二十二日,某厂职工李×、孙××夫妇被害,李头、颈、胸部受伤九处,孙头部受伤九处。经检验,均系同一类斧头所致严重颅脑损伤而死。
  • 钟自强
    刑事技术. 1981, 0(4): 57.
    摘要 ( ) PDF下载 可视化 收藏
    一九七八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大理县某公社社员董××(男、24岁)死于床上,生殖器被割,怀疑被害。现场情况:死者平卧床上,头向右偏,口鼻腔冒出大量白色粘稠性泡沫。床缘有沾满血迹的伤湿止痛膏两块,经调查系死者叔叔发现死者时,从其口、鼻部撕下来的。死者上身服装整齐,下身裤带及裤门扣解开,并脱至股部上方三分之一处,暴露小腹及外生殖器,裤腰部有少量涂擦血痕。臀左侧有一把18×9厘米的带血菜刀。
  • 王喜龙
    刑事技术. 1981, 0(4): 59.
    摘要 ( ) PDF下载 可视化 收藏
    留有指纹的油漆木器,由于长时间受阳光照射,因此用粉末法显现不出指纹。我们试用反潮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