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会议

         2017年5月9日至11日,由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和现场物证溯源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共同主办的中外刑事技术发展论坛暨《刑事技术》编委会会议在京召开。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赵启明主任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中国工程院刘耀院士,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副主任王桂强、温道军、叶健出席开幕式。应邀出席会议的还有英国Robert Anderson、以色列Joseph Almog、韩国Heesun Chung、澳大利亚David Ranson 四位外籍学术顾问,以及《刑事技术》编委会委员、审稿专家、学科编辑和现场物证溯源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的专家,共计100余人。我中心温道军副主任主持开幕式。
       赵启明主任在致辞中指出,刑事技术是打击违法犯罪、维护社会治安稳定不可或缺的科技利剑,在挖掘物证信息、证实犯罪事实、提供诉讼证据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刑事技术》是公安部主管、我中心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多年来始终秉持“引领发展、推动应用、服务实战”的办刊宗旨,着力打造专业、开放、共享的学术交流平台,目前已成为我国刑事技术领域覆盖面最全、影响最广的专业期刊。他强调,要积极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加快推动刑事技术发展;二要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不断强化刑事技术的深度应用;三要坚持办好《刑事技术》杂志,争创国际一流法庭科学学术期刊。
       会议期间,国内外专家齐聚一堂,8位嘉宾精心准备,为参会代表呈现了一场场精彩纷呈的报告。报告内容包括中国法医DNA三十年、死亡调查中的尸体影像分析、法医毒理学概述、生物物证刻画技术研究进展、安非他明类兴奋剂的分析与解读、基于膜富集技术的硅藻检验方法的建立及应用、物证刻画技术在法庭科学中的应用、预防型法庭科学概述,涵盖了目前法庭科学领域的多个研究热点和难点。
        5月11日下午,刘耀院士代表《刑事技术》编委会作了工作报告,简要回顾了《刑事技术》创刊41年来的发展历程,介绍了刑事技术在服务实战、科研创新、培养专业人才、科普专业知识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对《刑事技术》和国内外同类法庭科学学术期刊进行了比较,并对《刑事技术》编委会的下一步工作进行了展望。权养科研究员对《刑事技术》审稿中常见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与会代表各抒己见,热烈讨论,对期刊发展献计献策,提出了很多宝贵意见和建议。在筹备组的精心组织和与会代表的大力配合下,大会取得圆满成功。本次会议必将对刑事技术的发展和《刑事技术》杂志迈向更高水平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中外刑事技术发展论坛 






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赵启明主任致辞 



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温道军副主任主持开幕式 




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叶健副主任—中国法医DNA 30年 




David Ranson(Victorian Institute of Forensic Medicine)—
Post-mortem Imaging in Death Investigation 




Robert Anderson(Glasgow University)—
Summary of Forensic Toxicology: Status and Prospects 




Heesun Chung(Chungnam National University)—
Analysis and Interpretation of Amphetamine-type Stimulants in Drug Testing 




Joseph Almog(The Hebrew University of Jerusalem)—
Forensics as a Proactive Science: Summary 





广州市刑事科学技术研究所刘超主任法医师 — 基于膜富集硅藻检验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权养科研究员 — 物证刻画技术在法庭科学中的应用 





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李彩霞主任法医师、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计算生物学所唐鲲教授 — 生物物证刻画技术研究进展 





《刑事技术》编委会会议

  

发布日期:2016-05-09    浏览: 1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