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首发


网络首发论文视为正式出版论文,由我刊编辑部与中国知网联合向作者颁发网络首发证书,作者可从中国知网下载或打印论文和证书。文章一旦发布,不得修改论文题目、作者、机构名称和学术内容,只可基于编辑规范进行少量文字的修改。

Please wait a minute...
  • 全选
    |
  • 论著
    范皓杰, 黄益, 于奎栋
    预出版日期: 2023-09-26
    在对新型涉网犯罪的打击过程中,犯罪嫌疑人手机数据的采集是取证的关键环节,而在实战中,手机中存在至关重要线索和证据的微信聊天记录通常会被删除。如何能够快速、高效地恢复犯罪嫌疑人手机中已删除的微信聊天记录,是相关案件侦查过程中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采用了目前最普遍使用的四款取证系统的最新版本,分别对当下主流的三十余款型号的华为和苹果手机进行微信数据采集,并在第一次采集完成后,对旧系统版本的实验手机进行系统升级后再次采集数据,以此比对分析不同取证系统恢复华为、苹果手机已删除微信聊天记录的效果。本文能为相关案件侦办中取证工具的选择提供参考。
  • 研究与探讨
    王晓晨, 欧阳国亮
    预出版日期: 2023-09-19
    汉语现代标点符号自诞生以来经过多次修订调整,具有一定的时代性特征,对我国标点符号数量、形态等变化情况进行梳理,理顺其大致出现时间范围,能为某些案件中可疑文件制成时间的分析提供参考。本文基于文献研究法,对民国以来不同阶段标点符号的变化情况进行概括,然后运用实证分析法,结合具体标点符号的一些用例和现实中的案例,分析了运用标点符号时代特征佐证文件制成时间的方法路径。由于标点符号存在出现时间早晚的差异,而且有的标点符号尽管在不同年代都存在,但是形态特征和用法也略有不同,因此具有鲜明的时间指向性。标点符号的时代特征,可以揭示某些文件中标点符号与文件标称时间的矛盾性,从而对推断文件的制成时间具有一定的佐证作用,它适用于那些标称是民国时期或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文件的检验,但在运用时要注意检材的条件、标点符号的地区差异,同时也运用系统检验思维进行综合分析判断。
  • 综 述
    王婷, 孟运乐, 魏智彬, 肉孜·巴依斯, 杨超朋
    预出版日期: 2023-09-19
    本文利用 CiteSpace 可视化软件对 CNKI 和 ISI Web of Science 数据库所收录的有限元技术在法医学中应用的研究文献进行统计和可视化对比分析,得出国内外法医领域有限元应用研究文献的关键词、机构合作、作者合作的可视化知识图谱。在此基础上,作者对文献内容进行深入研究,发现有限元技术在法医学中的研究及应用主要集中在损伤机制分析方面,以车祸损伤、高坠损伤、钝器损伤、锐器损伤、枪弹损伤等为重点,研究方法主要是通过对人体、致伤物等建立高仿真模型,利用有限元技术,以数字化、可视化、可量化的方式研究各类损伤的生物力学机制。目前,国内外法医学者主要借助 Mimics 等软件将人体影像数据转换为分割化的三维模型,依托较为成熟的 THUMS、ANSYS 等有限元系统构建多种损伤模型,有效揭示了各类损伤的发生机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法医病理损伤专业的发展,为法医学者开展相关研究提供了参考和借鉴。同时,作者也发现,有限元技术在法医学中的应用属于学科交叉,但目前的研究人员多以法医为主,缺少相关学科专业技术人员的深度介入,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该技术在法医学中的应用发展。在今后的研究中,有必要加强与从事有限元等相关研究的专业技术人员之间的交流合作。
  • 综 述
    魏智彬, 李洋, 解鹏达, 孟祥超, 吕剑锐, 何光龙
    预出版日期: 2023-09-19
    高坠案的焦点、难点是推演重建坠落轨迹,分析损伤机制,为综合判断坠落性质提供依据,并将结论向死者家属等非专业人士进行直观、有效的解释。近年来,得益于数值运算方法发展和计算能力提高等有利条件,数值模拟技术在损伤生物力学研究领域取得了一定进展。该技术具有模拟结果客观化、直观化、参数化以及可重复等优势,为分析研究人体坠落轨迹及坠落伤等开辟了新的途径。高坠数值模拟技术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基于多刚体动力学方法进行坠落轨迹的推演重建;另一种是基于有限元方法进行坠落伤的推演重建。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数值模拟技术在高坠案中的应用研究,展示了该技术应用于高坠案法医分析的潜力。
  • 论著
    张岩峰, 郭先超, 马荣梁, 孙振文, 耿松, 王铭兆
    预出版日期: 2023-09-05
    本文基于傅克酰基化取代反应合成了三种茚三酮类似物:β-甲氧基茚三酮、β-硝基茚三酮、β-甲基茚三酮,比较并研究相同配方下三种 β-取代茚三酮在不同纸张上显现汗潜手印的效果,并分别与茚三酮进行比较,分析其优劣。结果显示,三种 β-取代茚三酮的显现液基本可显示不同纸张上的新鲜指纹,但 β-硝基茚三酮对于陈旧指纹的显现效果较差,且显现液本身为棕褐色,显示出的指纹纹线为黑褐色,故视觉感官上稍劣于其他两者;β-甲氧基茚三酮和 β-甲基茚三酮的效果均与茚三酮相当,灵敏度略高于茚三酮,显色后的稳定性高于茚三酮。研究表明,β-位取代基的变化能够改变茚三酮类化合物显现手印的效果,给电子基团的修饰能够提高该类化合物的手印显现性能,化合物本身的荧光性能与实际的指纹显现效果并不直接相关。
  • 论著
    于交远, 包少魁, 王爱华, 董林沛, 王瑞花, 邹波, 李佳宜, 吴小军
    预出版日期: 2023-08-25
    针对毛发中甲基苯丙胺呈阳性的样本,本文分别采用不同的清洗、研磨、提取方法,制备样品提取液,进样分析,探索出应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分析毛发中甲基苯丙胺的最优前处理条件。根据保留时间、特征离子对及甲基苯丙胺丰度比进行定性,特征离子对峰面积进行定量,优化前处理方法。结果表明,用甲醇研磨提取时,毛发中甲基苯丙胺具有最大的显现浓度。本文系统研究了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LC-MS/MS)分析毛发中甲基苯丙胺前处理方法对结果的影响,探索出一种用于毛发样品中甲基苯丙胺定性、定量检验的最优前处理条件。
  • 论著
    杨乐, 陈滢, 吴俞衡, 石妍, 齐朝阳, 孔祥仕, 马温华
    预出版日期: 2023-08-23
    本文探讨 DNATyper mtDNA-SNP60 TM 试剂盒在案件中应用的可行性。应用 DNATyper mtDNA-SNP60TM试剂盒对 100 个汉族无关个体和 20 组全同胞进行 mtDNA SNP 检验;取 25 pg/μL 马、牛、羊、猪、鸡、鸭、猫、狗、兔、鼠和大肠杆菌的 DNA 样品进行种属特异性测试;取 5、10、20、40 μmol/L 血红素进行抗抑制性测试;取两个批次的 DNATyper mtDNA-SNP60 TM 试剂盒经反复冻融 10 次后进行稳定性测试;分别应用 VeriFiler TM PlusPCR 扩增试剂盒和 DNATyper mtDNA-SNP60 TM 试剂盒对 100 份陈旧、腐败、降解检材进行检验。结果表明,100个汉族无关个体均获得清晰的 mtDNA SNP 分型结果,其检验结果与通过 mtDNA 测序获得的结果完全一致;100个汉族无关个体含有 100 种不同的单倍型;20 组全同胞中每组个体之间 mtDNA SNP 分型结果相同;DNATypermtDNA-SNP60 TM 试剂盒对马、牛、羊、猪、鸡、鸭、猫、狗、兔、鼠和大肠杆菌的 DNA 样品进行检测,均未出现特异性分型,表明该试剂盒具有较好的种属特异性;当血红素浓度≤40 μmol/L 时,所有 mtDNA SNP 位点均获得正确分型,表明该试剂盒具有一定的抗血红素能力;两个批次的 DNATyper mtDNA-SNP60 TM 试剂盒经反
    复冻融 10 次后,所有 mtDNA SNP 位点均可正确分型,表明该试剂盒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对于 100 份陈旧、腐败、降解检材,STR 检出率为 55%,mtDNA SNP 的检出率为 86%,mtDNA SNP 的检出率显著高于 STR。当模板 DNA 浓度大于 5 pg/μL 时,DNATyper mtDNA-SNP60 TM 试剂盒能得到完整的分型谱图。综上,DNATypermtDNA-SNP60 TM 试剂盒可应用于陈旧、腐败、降解检材的检验,具有很好的实战应用价值。
  • 论著
    倪新龙, 孙鹏, 郎宇博, 赵理夫, 田天泽, 周纯冰
    预出版日期: 2023-08-23
    在视频侦查工作中时常遇到视频人像质量过低难以辨识的情况,而 GFP 等人像深度复原方法只适用于单张人像的复原。为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 GFP 的监控视频人像复原技术,将 GFP 方法扩展至视频侦查应用,便于视频侦查工作中及时锁定犯罪嫌疑人,提高破案效率。首先对监控视频进行视频分帧、人像裁剪对齐、倾斜透视校正等预处理操作,然后使用 GFP 方法对预处理后得到的人像进行深度复原,最后经过逆处理将复原人像整合成高质量人像视频。在大量经过预处理后的模拟退化人像和无参考退化人像测试集上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GFP 方法在主观视觉效果和 FID、PSFR、SSIM、NIQE 等客观量化指标上均优于其他人像深度复原方法,相较于其他人像深度复原方法能够更有效地复原复杂应用场景下的低质量退化人像,更适用于视频侦查应用;通过使用 YTF 视频人像数据集进行对比测试实验,结果显示,本文所提出的添加预处理与逆处理过程的基于 GFP 的监控视频人像复原技术对于低质量视频人像有更加优秀的复原效果。
  • 研究与探讨
    贾丽文, 杨俊杰, 赵擎华, 陈建新
    预出版日期: 2023-08-23
    为解释苹果手机所录录音真实性鉴定中发现的各种疑问,对iPhone12(送检手机)、iPhone SE、iPhone6、iPhone 4s手机中的录音文件进行同步、修改录音质量、复制、修剪、替换、清除等实验操作,结果显示在上述手机中,语音备忘录的录音文件只允许同步一次,手机录制的“无损”与“压缩”设置只改变语音频率,并不改变录音采样率;同时总结出从上述手机语音备忘录录音列表中复制语音的文件名变化规则,对原始录音文件编辑后的各种变化,以及iTunes语音备忘录信息查看工具的重要性等一些规律性认识,为苹果手机所录录音的真实性鉴定提供了理论依据与实践经验。
  • 论著
    许士国, 刘维勇, 王威
    预出版日期: 2023-08-22
    通过对不同打印软件条件下打印文字的栅格特征进行实验研究,分析栅格特征与打印软件的关联性,判断操作系统、打印驱动程序、文字处理软件等打印软件环境的相关信息,为打印文件机源种属鉴别提供新的思路。以中易宋体100个常用汉字为研究对象,使用兄弟、惠普、联想、佳能、富士施乐、京瓷、松下、光电通等常见品牌打印机,设置300、600 dpi分辨率或默认模式,打印八号、七号、六号、小五号、五号、小四号、四号、小三号、三号、小二号样本500份。将不同种类操作系统、不同类型打印驱动程序、不同种类文字处理软件、不同版本中易宋体字库环境下打印的文字,制作成栅格模拟图,进行栅格特征比对,总结栅格特征多样性产生的原因。结果表明,字符轮廓线的栅格适配与否、缺失像素的补偿规则、映射到设备空间的字符轮廓线大小、描述字体的曲线种类等因素会使栅格特征发生改变。横笔段厚度特征与字符轮廓线的栅格适配与否关系较大;
    竖笔段宽度特征与映射到设备空间的字符轮廓线横向大小关系较大;斜笔画阶梯特征与缺失像素的补偿方式、描述字体的曲线类型等关系较大;平行笔段间距特征(即平行笔段间的空白栅格多少)与映射到设备空间的字符轮廓线的纵向大小关系较大。通过栅格特征,可以分析打印文件的打印软件环境信息,如操作系统类型、打印驱动程序种类、栅格适配方式、文字处理软件种类等。对于某些品牌型号的打印机,通过栅格特征可以为打印文件机源种属鉴别提供新的思路。
  • 论著
    杨求凤, 韩星周, 王晓光, 秦达, 闫海倩, 郭姿含, 郝红
    预出版日期: 2023-08-21
    本文研究了高水平写字机器人书写字迹特征,建立了一种根据笔痕角度识别高水平写字机器人书写字迹的方法,提出在检验中区分此类字迹与人自然书写笔迹的对策和注意事项。通过使用奥博 8000 笔迹量化检验仪的层析和超景深技术对高水平写字机器人书写的样本和人自然书写的样本进行测量,获取笔画墨迹宽度和深度,计算笔痕最深处与笔画边缘的水平距离和笔画墨迹宽度的比值 i,再运用图表和差值运算分析 i 值分布的离散程度,分析高水平写字机器人样本与人自然书写样本的笔痕角度的聚集性和波动性。结果表明,高水平写字机器人书写的样本笔痕角度值聚集度高且波动性小,而人书写的样本笔痕角度值聚集性低且波动性大,因此,笔痕角度特征是识别高水平写字机器人书写字迹的有效方法。实验中还发现,长笔画的书写角度更具有稳定性,转折笔画和交叉笔画的书写角度数据会受到干扰,因此选取长笔画进行测量比较准确度更高。
  • 论著
    冯锐彬
    预出版日期: 2023-08-21
    为了研究经不同计算机软件处理和在不同打印模式下的电子文档在同一打印机打印输出后印刷特征的变化情况,探究不同计算机软件条件及打印模式对印刷特征的影响,本文制作了内容相同的电子文档样本,以常见的文档编辑软件、字库、驱动等计算机软件及常用打印模式作为文件打印的变量参数,观察分析所打印文件单字的形态结构、笔画粗细和搭配比例、笔画交叉点的位置关系、墨点形状、图像网点等形态特征。结果表明,一份电子文档在不同的计算机软件条件及打印模式下使用同台机具打印输出后,打印文件特征存在差异,且具有一定规律。这些特征规律可为确定文件物证的编辑方式和打印条件提供依据,为打印文件检验提供了新思路。
  • 技术与应用
    袁文勇, 伏东科, 俞卫东
    预出版日期: 2023-08-11
     客观、准确的法医遗传检验结果是作出准确鉴定意见的基础。随着检验设备、扩增检测试剂检验灵敏度日益增加,防控实验室污染、样品污染的压力与日俱增,其中 PCR 扩增产物对检测结果的污染最难防控。本文测试一款抗污染扩增试剂盒 NH-18A,该试剂盒包含 16 个常染色体 STR 基因座,1 个性别识别基因座(Amel)和一个 Y 染色体插入缺失基因座(Indel),NH-18A 通过 STR 复合扩增可得到含有尿嘧啶碱基的 DNA 片段,该类型的 DNA 片段在 50 ℃时可被尿嘧啶 DNA 糖基化酶(UDG)高效水解,每次新一轮 PCR 扩增前增加一步50 ℃保温孵育可以彻底消除既往扩增产物对结果的污染威胁。经实验验证,NH-18A 具有优异的抗扩增产物污染能力,且替换碱基扩增不改变 DNA 分型结果,其检测灵敏度不降低,DNA 产物片段稳定性不降低,且后续电泳分析不受影响。利用此试剂盒可以有效消除扩增产物对鉴定结果的污染。
  • 论著
    刘明辉, 赵宇, 余安瑞, 石瑀, 姚军
    预出版日期: 2023-08-08
    为研究氯胺酮滥用对长期依赖者认知功能的影响,在线检索了 Pub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英文数据库,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平台中文数据库,检索日期截至 2022 年 1 月。两名研究者各自独立提取文献信息,提取数据后应用 Stata 14.0 软件计算标准化均数差(standardized mean difference, SMD),95%可信区间(95% confidence interval, 95%CI)以及异质性。结果显示,最终符合标准的研究有 8 项,其中观察组 285 例,健康对照组 345 例。Meta 分析结果表明,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氯胺酮滥用损害依赖者的认知处理速度(SMD=-1.16, 95%CI: -1.48~-0.83, z=7.05, P<0.001)、言语记忆(SMD=-0.72, 95%CI: -1.22~-0.22, z=-2.803,P=0.005)、视觉记忆(SMD=-0.70, 95%CI: -1.18~-0.23, z=-2.890, P=0.004),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对于工作记忆(SMD=-0.05, 95%CI: -0.66~0.55, z=0.18, P=0.859)和执行能力(SMD=0.19, 95%CI: -0.27~0.66, z=0.81, P=0.418)的影响无统计学差异(P>0.05)。该结果说明,氯胺酮长期滥用可以显著损害依赖者的认知处理速度、言语记忆和视觉记忆,但未发现其对工作记忆与执行能力有显著作用。
  • 综 述
    韩文强, 罗亚平
    预出版日期: 2023-08-08
    指纹鉴定错案的发生引发了对指纹证据科学性要求的提高,伴随着指纹数据库的不断扩增,指纹相似异源问题已经成为指纹检验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其对指纹鉴定标准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面对其给指纹鉴定带来的风险和挑战,本文首先介绍相似异源指纹的研究背景以及概念,然后从相似异源指纹的产生原因和鉴定错误率两方面展开综述,最后结合研究现状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提出几点展望,以期补充指纹鉴定基础理论,为指纹证据的量化评价提供一定的参考。
  • 综 述
    杨杨, 韩星周, 杨求凤, 秦达
    预出版日期: 2023-08-08
  • 论著
    张哲, 于浩, 李晨佳, 余政梁, 吴俞衡, 张广峰, 李万水, 白雪
    预出版日期: 2023-08-08
    本研究旨在测试DNATyper TM 30冻干试剂的技术性能指标,评估其在法医学案件检验中的应用能力。制定测试方案,设置不同的存储条件和时间范围,通过检测标准DNA 9947A对冻干试剂的检出率、灵敏度、稳定性等方面进行测试,并使用案件样本对冻干试剂进行检测,同时将液体试剂和冻干试剂性能进行平行比对。结果显示,DNATyper TM 30冻干试剂分型结果准确,可重复性好,具有较高的灵敏度(0.125 ng),对微量陈旧检材有很好的适应性,可常温状态下保存1个月以上。本研究表明DNATyper TM 30冻干试剂可显著增加上样模板量、可延长试剂在常温下的保存时间、操作简单、灵敏度高,可满足微量DNA检测、试剂长途运输和常温携带的需要。
  • 综 述
    曹振宇, 董颖
    预出版日期: 2023-08-01
    蟾蜍毒素种类繁多,兼具强烈的毒性和较高的药用价值,应用潜力巨大。蟾蜍毒素中毒性组分依其化学组成不同,可分蟾蜍二烯内酯类和吲哚生物碱类两大类,它们分别主要表现为心脏毒性和致幻性。此外,蟾蜍毒素是中药蟾酥的主要成分,对于多种肿瘤细胞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蟾蜍毒素在不同的药物基质中,提取和检测方式也有所差异。本文综述了目前常见的提取方法和检测方法,希冀为标准方法开发、法庭科学毒物检验以及相关标准的制定提供参考。
  • 论著
    张冠男, 刘占芳, 孙振文, 周正, 李光耀, 李亚军, 邓显贺, 乔婷, 朱军
    预出版日期: 2023-07-30
    调和汽油在涉火案件中出现的频率逐渐增加,其特殊的组成可能对成分研判造成干扰。为准确识别汽油组分,区分不同来源的调和汽油,本文依托气相色谱–质谱(GC-MS)检验了部分典型调和油品,分析了相关样品的谱图特征并进行归类。结果表明,案件中常见的调和油品按照谱图主要特点可划分为添加剂异常、异构烷烃异常、直链烷烃异常和多组分异常四类。其中前两类对汽油及其残留物鉴定基本不构成干扰,而直链烷烃异常类油品可能引起误判,多组分异常类油品则不宜轻易下汽油结论。该研究结果对特殊调和汽油及其残留物的检验鉴定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对于涉火案件中汽油的比对分析和来源推断具有实战应用价值。
  • 研究与探讨
    周正, 李光耀, 孙振文, 刘占芳, 张冠男, 李亚军, 郑继利, 李鹏, 朱军, 蔡金
    预出版日期: 2023-07-28
    金属物证在法庭科学领域的应用由来已久,其检验通常归于微量物证的检验范畴。金属物证通常以金属颗粒、附着物或熔融态出现在杀人、盗窃、枪击、电气火灾等多种类型的案事件中,检验方法通常包括扫描电镜–能谱法、金相检验法、X射线荧光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等多种方法,通过金属物证的检验,可以起到确定案事件性质、提供侦查线索以及完善证据链的作用。本文通过对近年来国内法庭科学领域金属物证检验文献进行提取,以知识图谱分析工具VOSviewer进行分析,就金属物证的多种检验方法进行综述,了解其在法庭科学领域的应用现状,旨在为涉案金属物证的提取和检验提供借鉴作用。
  • 论著
    唐逸凡, 李彪, 刘晓冉, 杨尚鹏
    预出版日期: 2023-07-27
    采用平板扫描仪、数码相机等图像捕捉设备,将印刷文件转化为数字图像加以检验目前是文书鉴定领域研究的热点,这种方法与页面经扫描后成为图像的数字印刷有相似之处,对数字印刷图像质量的评估方法或可适用于分析文件。本综述从标准内容、度量方式、与国内标准比较及在印刷文件检验中的应用性四个方面,详细对含有较为完备的印刷质量评估方法的国际印刷质量评估标准 ISO/IEC 24790 进行解读,重点介绍了ISO/IEC 24790 中大面积图形图像质量属性、字符和线条图像质量属性评估方法,并对引入基于 ISO/IEC 24790标准的新方法在鉴定领域未来发展方向作出了展望。
  • 综 述
    蔡玉刚, 吴永富, 杨剑峰, 马琦鸿, 代勇, 周晓英, 王燕军
    预出版日期: 2023-07-26
    本文旨在建立生物样品中 MDMB-4en-PINACA 及其代谢标记物的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HPLC-MS/MS)检测方法,探索了 MDMB-4en-PINACA 及其水解代谢物(M1)和脱烷基代谢物(M2)在大鼠体内降解规律及动态分布规律。将 5 只 SD 大鼠分为 5 组,一组为空白对照组,另外四组灌胃给药MDMB-4en-PINACA 后分别置于干净代谢笼中,分别收集 1~15 d 的尿液;将 60 只 SD 大鼠随机分为 15 组,一组作为空白对照组,其余 14 组通过灌胃给药 MDMB-4en-PINACA,分别在不同时间点(15 min、30 min、45min、1 h、1.5 h、2 h、3 h、4 h、5 h、6 h、7 h、8 h、10 h、12 h)处死,立即取血、尿及组织(心、肝、脾、肺、肾、脑、肌肉)。用 HPLC-MS/MS 检测血液、尿液、各组织中 MDMB-4en-PINACA 及代谢标记物 M1 和
    M2 的质量浓度。MDMB-4en-PINACA 进入大鼠体内后,迅速分布代谢,各组织和血液中均在 15 min 内达最高浓度,MDMB-4en-PINACA 在体内的分布特点为:脑>脾>血>肺>心脏>肝>肾>肌肉>尿;M1 的分布特点为:血>脾>肺>脑>肝>肾>心脏>肌肉>尿;M2 的分布特点为:血>肝>心脏>肺>脑>脾>肾>肌肉>尿。在 0~12 h 内 MDMB-4en-PINACA 及代谢标记物在各组织中呈不同规律的降解。在对 1~15 d 尿液的监控中,MDMB-4en-PINACA 及其代谢标记物仅在少量样本中检出。本文建立的方法操作简单、检出限低、回收率高、重现性好,适用于生物样品中 MDMB-4en-PINACA 及代谢标记物的检验。经灌胃 MDMB-4en-PINACA进入大鼠体内后,监测 MDMB-4en-PINACA 及代谢标记物在大鼠体内的动态分布及降解规律为体内MDMB-4en-PINACA 检验提供科学依据。
  • 论著
    赵亮, 马文静, 赵旭舒, 刘力
    预出版日期: 2023-07-26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是基于大数据、机器学习等技术的一种智能化解决方案,能够提升形态学识别能力、诊断效率及质量。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AI 技术突飞猛进,成果应用日益广泛,为解决各类现实问题提供了新的方案和参考。“AI+”被广泛用于各行各业,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其中法医学领域近年来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研究成果。本文对近三年来国内外法医学者发表的有关论文进行综述,希望能够为全国法医同行在病理学、临床学、人类学、毒物学等方面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 论著
    王淑云, 胡晓强, 朱宇祥, 高慧
    预出版日期: 2023-07-17
    通过气相色谱–质谱法(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GC-MS)发现一种可疑新型喹酮类物质的化合物,进一步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ltra-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quadrupole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 UPLC-QTOF-MS)对甲喹酮、依他喹酮和未知化合物进行结构解析,最后采用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NMR)进行验证,建立对可疑片剂中未知喹酮类物质的定性分析。对甲喹酮、依他喹酮和疑似喹酮类物质的 UPLC-QTOF-MS 谱图进行解析后,预测疑似喹酮类物质的结构式可能为 2-甲基-3-(2-甲氧苯基)-4-(3H)-喹唑酮[2-methyl-3-(2-methoxyphenyl)-4(3H)-quinazolinone],NMR 分析结果验证了该结构式,建议新喹酮类物质应命名为甲氧喹酮。
  • 研究与探讨
    张健, 尹宝华, 廉哲, 王蔚昕, 李志豪, 邹积鑫, 石高军
    预出版日期: 2023-07-06
    近年来假冒酱香型白酒(主要为茅台酒)的案件频发,严重扰乱市场经济秩序,因此实现假冒酱香型白酒的鉴别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建立了基于 GC-MS 技术与化学计量学相结合的方法,用于酱香型白酒的真假鉴别和案件串并。主成分分析 (PCA) 对不同来源的酱香型白酒样品实现了鉴别分类,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和聚类分析热图(Heatmap)将区分样品的化学标志物筛选出来。研究表明,GC-MS 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在源头追踪和案件关联方面具有巨大潜力,可以为打击假冒白酒案件犯罪提供技术支持。
  • 论著
    段晓飞, 宋振, 姚震, 郭子龙, 张杨, 王文欢
    预出版日期: 2023-07-05
    通过观察不同体质量家猪死后尸温变化规律,研究体质量对尸温平台期及冷却速率的影响,为完善一级反应动力学死亡时间推断方法提供重要参数。15 头家猪按体质量分为10、20、30 kg 三个实验组,每组5 头,通过心内快速注射10%氯化钾溶液将其处死,尸体置于15 ℃环境条件下,每分钟自动测量一次直肠温度,持续24 h。分别统计家猪死后2 h 和24 h 的尸温数据,两组数据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分别观察体质量对尸温平台期时长及尸冷速率常数大小的影响。结果显示,环境温度相同条件下,10、20、30 kg 家猪死后平台期时长分别为43、29、52 min,组间无显著性差异(F=3.2,P>0.05);10、20、30 kg 家猪死后尸温冷却速率常数分别为0.1052、0.0939、0.0818,组间差异显著(F=28.2,P<0.05)。实验证实,随着体质量的增加,家猪死后尸温冷却速率常数逐渐变小,两者呈负相关关系,但尸温平台期并未随体质量增加出现相应延长现象。
  • 论 著
    胡庆坤, 刘昕, 郭靖, 徐若沦
    预出版日期: 2023-07-03
    为了对案件缴获的疑似毒品进行分析,确认化合物种类,建立化合物的表征数据,本文基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液相色谱–高分辨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LC-QTOF)、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FT-IR)、核磁共振氢谱( 1 H NMR)及碳谱( 13 C NMR)、X射线单晶衍射(X-ray diffraction of single crystal)等多种手段对目标化合物进行分析和表征。测定了已列管的氯胺酮和氟胺酮的二级质谱,建立中性丢失质谱碎片信息,并与目标化合物进行比对。通过多种分析手段与中性丢失质谱碎片信息比对结果,确认该化合物为溴胺酮。新型苯环己哌啶衍生物溴胺酮存在一定的毒品替代和滥用风险,本研究建立的溴胺酮的分析与表征数据能够为公安机关对溴胺酮的鉴定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 论著
    胡莹琳, 朱信, 钟巧娥, 徐颖, 江丽, 李彩霞
    预出版日期: 2023-06-29
    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常用作法医遗传学个体识别和族群推断的遗传标记。本研究基于中国内蒙古地区蒙古族163份样本和国内其他13个人群777份样本全基因组SNP数据,使用PLINK和ADMIXTURE软件研究人群遗传结构,使用PLINK软件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 WideAssociation Studies,GWAS)筛选蒙古族特异性SNP位点。使用DAA软件计算参考人群和7个国内测试人群569份样本的群体匹配概率、似然比及祖先成分等结果,以对推断模型进行准确性评估。人群遗传结构分析结果显示蒙古族人群以东亚北方成分为主,与阿尔泰语系的其他人群聚类最近。最终共筛选出644个蒙古族特异性祖先信息SNP(ancestry informative SNP, AISNP)位点。参考人群中,蒙古族的推断准确性为98.16%,其他人群
    为100%。测试人群中,蒙古族的推断准确性为86.67%,其他人群为96.15%~100%。研究表明蒙古族人群与东亚其他亚人群存在遗传结构差异,筛选出的644个AISNP位点可对蒙古族人群与东亚其他亚人群进行遗传推断区分,对提升东亚地区亚人群的分辨力具有重要意义。
  • 综 述
    赵广众, 梁宇, 董春楠
    预出版日期: 2023-06-27
    死亡时间推断一直是法医学领域的重点和难点问题。研究发现尸体微生物群落演替规律与死亡时间之间呈现高度相关,其可为死亡时间推断提供新方法。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利用法医微生物学理论与方法对存在于不同环境中的尸体死亡时间推断进行了大量研究,丰富了死亡时间推断方法,提高了死亡时间推断的准确性。本文就暴露、埋藏和水中三种环境下尸体菌群演替规律的异同进展作简要综述,以期探讨不同环境下利用法医微生物学推断死亡时间的研究现状、所面临的问题及应用前景。
  • 综 述
    胡益滔, 栾玉静, 何洪源
    预出版日期: 2023-06-14
    真菌毒素是由植物病原真菌在适宜条件下产生的次生代谢物,广泛分布于粮食等农作物中,具有较强的化学稳定性和毒性。在实际案件中,生物样品中真菌毒素检测可以为司法审判提供更直接的证据,因此检测生物样品中真菌毒素已成为研究的重点。本文介绍了生物样品中常见真菌毒素及其代谢物,总结了液液萃取法、固相萃取法、沉淀蛋白法等前处理方法,综述了免疫法、荧光法、气质联用技术以及液质联用技术等检测方法,通过对生物样品中真菌毒素及其代谢物检测的前景进行展望,以期为法庭科学领域中真菌毒素的检测提供参考。
  • 综 述
    徐伯芃, 史洪飞, 徐成鑫
    预出版日期: 2023-06-12
    恰特草是常见的毒品原植物之一,国内常出现在走私案件中。其主要精神活性成分为卡西酮和去甲伪麻黄碱,由于实验材料的特殊性,国内对于恰特草中化学成分及其代谢途径、检测方式研究不足,且存在干燥恰特草中只含痕量或不含卡西酮的论断。国外研究则较为充分,提出了恰特草中的苯烷胺类生物碱的含量在不同产地、不同品种以及植株的不同部位均存在差异,指出了精神活性成分在恰特草植株和人体中的主要代谢途径;通过植株干燥实验证明无论以何种方式干燥的恰特草均能利用气相色谱及其他色谱联用技术检测出卡西酮、去甲麻黄碱和去甲伪麻黄碱成分。本文通过总结国内外对恰特草中精神活性成分的相关研究,为恰特草的检材送检和理化检验提供参考,并提出以下推论:案件中获得的恰特草中卡西酮的分解更多发生在新鲜恰特草的保存阶段而不是干燥阶段;干燥恰特草中的卡西酮应以非游离的状态稳定存在;可能存在其他成分直接或间接增强了恰特草的精神活性作用。
  • 论著
    赵瑞敏, 刘凯, 张丽梅, 孙鹏, 张忠良
    预出版日期: 2023-06-01
    利用手印分析年龄是法庭科学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但现存的各式分析方法存在主观经验性强特征利用率低、选取样本量小和分类效果差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基于随机森林算法的遗留者手印年龄分类模型。首先,收集 1 600 例男性(11~76 岁)右手指纹样本,定量化处理指纹中可能随年龄增长发生变化的特征数据;然后将各特征数据与个体年龄之间进行相关性分析以筛选其中与年龄显著相关的特征;最后,分别基于随机森林、ExtraTrees、CatBoost、KNN 和 BP 神经网络算法建立年龄四分类和六分类模型,通过模型比较,评估随机森林算法的适用性,并输出特征变量重要性排序。实验结果表明,随机森林算法在 5 种分类模型中的分类效果最佳,具体表现为:四分类模型中随机森林的分类精度为 0.812,Kappa 系数为 0.738;六分类模型中随机森林的分类精度为 0.738,Kappa 系数为 0.675。因此,本文提出的基于随机森林算法的手印年龄分类模型能够更加科学准确地判断个体年龄范围,从而为侦查和技术检验提供线索和范围。
  • 综 述
    姚泽伟, 葛静晨, 史俊展, 韦铭菲, 李凡
    预出版日期: 2023-06-01
    颜色描述是用文字形式记录和传递肉眼观察到的色彩信息的方式,是在法医学实践与研究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传统法医学领域中颜色是一种抽象描述,描述者需要一定的实践经验才能对颜色变化进行较为准确的判断。为了提升颜色量化客观表述能力,国内外学者对颜色量化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借助图像分析技术、测色仪器等,对颜色数值变化规律进行了归纳总结,形成了用颜色量化展示法医学规律的新方法,这些方法具有方便、快速、准确等特点。本文综述了颜色量化在法医学领域中的应用,旨在为利用颜色量化解决法医学问题提供参考和思路。
  • 论著
    李梓楷, 王宇飞, 廖广军, 郭晶晶, 刘光尧
    预出版日期: 2023-05-24
    深度学习算法的发展为伪造人像视频的创作增添了“助力”,应运而生的深度伪造检测成为学界和业界关注的焦点。基于深度学习的伪造视频检测技术需要耗费大量时间与算力训练分类器,深度学习网络的黑盒性和不可解释性也困扰着深度伪造人像视频取证研究。围绕深度伪造人像视频的真实性取证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视频帧间量化参数强度值的检测方法,并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方程给出参考阈值,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的方法在检测利用DeepFaceLab换脸平台合成的深度伪造人像视频中表现出良好的准确率和鲁棒性。所提方法有助于对可疑人像视频真实性进行判断,为涉案人像视频提供取证依据。
  • 论著
    宋昕, 王龙, 王辰雪, 刘宸, 曹广生, 徐巧
    预出版日期: 2023-05-22
    建立一种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UPLC-MS/MS)检验血液和尿液中 7 种新型苯二氮卓类药物(科纳唑仑、瑞马唑仑、氟阿普唑仑、氟溴唑仑、玻玛唑仑、溴替唑仑、依替唑仑)的方法。血液和尿液样品经乙腈沉淀蛋白法提取,再以 10 000 r/min 转速离心 5 min,取上清液,经 0.22 μm 有机滤膜过滤。经超高效液相色谱系统分离后,采用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模式(ESI+ )扫描,多反应监测模式(MRM)检验。以保留时间和特征离子定性,内标曲线法进行定量。结果显示:7 种新型苯二氮卓类药物检出限均低于 0.32 ng/mL;在 1~100 ng/mL 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 2 均大于 0.998;在低、中、高(5 ng/mL、50 ng/mL、100 ng/mL)三种添加浓度中基质效应在 90.49%~109.81%之间,提取回收率在 82.96%~106.13%之间,日内、日间精密度(RSD)均不大于 5.36%。本方法专属性好、灵敏度高、准确性好,可用于同时检验血液和尿液中 7 种新型苯二氮卓类药物。
  • 论著
    蔡信, 王凯旋, 缪路, 朱久亮, 刁中杰, 吴静, 徐伟
    预出版日期: 2023-04-28
    为了测试 Ion Ampliseq HID Y-SNP Research Panel V1 试剂盒的技术性能指标,评估其法医学应用价值,本研究从测序表现、重复性和灵敏度等方面对该试剂盒进行测试,并采用该试剂盒对一个家系中 44 份遗传关系清晰但存在 Y-STR 突变的样本进行检测。测序结果表明,每轮测序均产生了不低于 1.97 Gb 的数据,序列比中率超过 99%,平均有 845 个(98.37%)Y-SNP 位点可用于后续分析,测序结果可靠。标准品 DNA 9948 的分型准确,结果一致,重复性好,灵敏度可低至 100 pg。所有检测的家系样本均可获得高分辨率的一致性 Y-SNP 单倍群。综上,Ion Ampliseq HID Y-SNP Research Panel V1 试剂盒的测序质量优良,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作为家系排查的补充手段之一。
  • 论著
    桂虚, 吴佳蕾, 季安全, 丰蕾, 叶健
    预出版日期: 2023-04-28
    本文建立了毛干蛋白单氨基酸多态性(single amino acid polymorphism,SAP)的质谱检测方法,以 DNA测序验证方法的准确性,并设计多组样本检验 SAP 鉴定的重现性。对来自 6 个人的 25 份毛干样本的 SAP 鉴定结果进行分析,并与毛干来源人的血液外显子测序结果相比较,对于不一致位点进一步使用 Sanger 法测序确定SAP对应的SNP分型。共设计四组重复性实验测试,对不同直径/生长部位毛干的分型结果进行了一致性验证。通过设计的 376 对引物进行 PCR 扩增,成功检测了 522 个 SNP 分型,其中 32 个(6.1%)与前期外显子测序分型不一致,152 个(29.1%)为外显子测序中未检测的分型,338 个(64.8%)与外显子分型结果一致。四组重复性实验中,组内 SAP 鉴定准确率平均值为 93.6%(95%CI:92.8%~94.5%),鉴定重现率平均值为 96.0%(95%CI:94.3%~97.6%)。在所有 25 份样本中,有 283 个 SAP 位点在至少两个样本中检出,其中 23 个位点在全部样本中都被检出。因此,毛干蛋白 SAP 鉴定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重现性,得到的 23 个高检出率 SAP 位点可作
    为候选位点构建有效位点组合,呈现出潜在的法医学应用价值。
  • 论著
    徐泽立, 于奎栋
    预出版日期: 2023-04-28
    铺天盖地的篡改图像已成为当今社会安全隐患之一。同图复制粘贴篡改是当前篡改图像中较为频繁使用的篡改手法,本文尝试基于 LBP 算法对同图复制粘贴篡改图像进行鉴别。先将图像转为灰度图再使用低通滤波操作将会降低检验效果的因素减少,再运用 Harris 算法提取特征点与 LBP 算法提取特征向量,并将特征值匹配,最后用 RANSAC 算法来消除误匹配点。结果显示,本文算法可有效检测出经过后处理操作过的同图复制粘贴篡改图像,该方法检验同图复制粘贴篡改图像效果良好。
  • 论著
    宋焕庭, 梁彦林, 于雷, 张丽梅, 张忠良, 唐玮
    预出版日期: 2023-04-23
    本文旨在研究指纹在不同年龄段的表现特点,特别是目前手印中难以量化的年龄相关特征信息,诸如指纹印痕模糊现象,乳突纹线的边缘形态、匀称程度,进而探索利用手印分析年龄段的具体方法。通过显微镜观察手印,并采用指纹图谱的方式直观展示典型例图,归纳相关形态学特征在不同年龄段的特点和表现。在观察手印档案中不同年龄段的大量手印样本后,总结各年龄段手印的形态学特征,初步形成手印分析年龄的一种具体步骤和方法,并结合实际案例展示这种分析的具体过程。指纹图谱包含了手印样本在相应年龄段的一些典型和非典型的表现,通过对照本文中的图谱可进行手印遗留者年龄的初步分析。本文为手印分析年龄的方法提供了一种研究方向。

  • 专题:电子物证检验技术
    池吉奕, 孙鹏
    预出版日期: 2023-04-20

    为协助警方在侦破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时实现对所获证据的有效聚合,得到多名涉案人员的嫌疑程度排序,提出了一种基于语言毕达哥拉斯模糊集的多属性决策方法。首先,根据已有线索确定相关涉案人员及属性信息;其次,基于语言毕达哥拉斯模糊集以定性的语言术语表示模糊信息,对不确定的属性信息进行统一描述;最后,在语言毕达哥拉斯模糊环境下,利用基于WOWA算子的软似然函数这一多属性决策方法对各属性值进行有效聚合,得到相关涉案人员综合得分值的结果排序。结果表明,相较于定量的评估形式,定性的语言术语评估形式更适用于实际电诈犯罪案件;同时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基于OWA算子的软似然函数多属性决策方法,本文所采用的WOWA算子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极端数据带来的影响,并且能更好地软化权重值,使得软似然值的变化更趋于平缓。本文所提多属性决策方法可协助警方关联与案件有关的属性信息,在弱化决策者主观因素的前提下缩小人工甄别范围以获得涉案人员的嫌疑程度结果排序,本文首次将该技术应用于电信网络诈骗案例中,对电诈犯罪嫌疑人认定具有实际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