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充材料


为给读者提供论文的研究原始数据和研究背景,有助于科研成果的完整呈现和保存,本刊以补充材料形式在线发表与论文密切相关的单倍型数据、公式推导过程、电子表格、样本信息表、图谱、光谱、程序代码和模型等各种类型的材料。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多个Y-STR等位基因缺失及AZF分析
刘振平, 童继军, 翟仙敦
刑事技术    2024, 49 (5): 480-484.   https://doi.org/10.16467/j.1008-3650.2023.0076
录用日期: 2023-11-21

摘要275)   HTML144)    PDF   

本文探讨多个Y-STR基因座等位基因分型缺失特点及其与AZF(无精子因子)缺失相关性,为法医学应用提供参考。使用Y-STR试剂盒(Yfiler Platinum、SureID PathFinder Plus)对23 461份男性家系个体血样分析,发现4个及4个以上Y-STR分型缺失样本共14例,使用Y染色体微缺失检测试剂盒检测序列标签位点(sequence-tagged site,STS),根据缺失STS,评价样本Y染色体AZF区缺失情况。结果显示:多个Y-STR分型缺失比例为0.059 7%(14/23461),短臂1例,长臂13例,来自不同家系,分型互不相同;13例长臂多个分型缺失样本在AZF区均检出STS缺失,1例短臂多个分型缺失样本未检见异常。本研究提示发生于Y染色体长臂多个STR分型缺失与AZF区微缺失存在对应性,该类分型个体存在不育的生物学基础。

32个X-STR荧光复合扩增体系的法医学应用评估(英文)
张俊涛, 杨幸怡, 余政梁, 赵鹏, 刘大宇, 韩晓龙, 孙宏钰, 刘超
刑事技术    2024, 49 (5): 456-463.   https://doi.org/10.16467/j.1008-3650.2023.0084
摘要124)   HTML1135)    PDF   

AGCU X Plus STR复合扩增体系是一种可以同时检测X染色体32个基因座分型的新型荧光复合扩增体系,包括DXS6807,DXS9895,X染色体连锁群1(DXS10148, DXS10135, DXS8378), DXS9902, DXS6795, DXS6810, DXS10159, DXS10162, DXS10164, DXS7132,连锁群2(DXS10079, DXS10074, DXS10075), DXS981, DXS6800, DXS6803, DXS6809, DXS6789, DXS7424, DXS101, DXS7133, GATA172D05, GATA165B12,连锁群3(DXS10103, HPRTB, DXS10101),GATA31E08和连锁群4(DXS8377, DXS10134, DXS7423)。相较于传统试剂盒,它不但可以同时检测更多的X染色体基因座分型,提高系统检验效能,而且考虑了基因座之间的连锁关系。为评估该体系在法医学鉴定中的应用效果,本研究根据SWGDAM验证指南,根据扩增电泳条件、种属特异性、灵敏度、抗抑制剂、精确性、可重复性、一致性、混合样本、Stutter峰和群体多态性等指标对该体系进行全方位评估。结果表明,扩增体系的DNA模板量>62.5 pg时,可获得全部的基因座分型结果。混合检材DNA模板量≥1∶3也可获得完整的次要贡献者的基因分型。在群体多态性研究中,选自南方汉族的209名无关个体共获得285个等位基因,多态信息量(PIC)介于0.272 1(DXS6800)~0.910 5 (DXS10135)之间,平均值为0.679 8。多态性信息量最为丰富的基因座是DXS10135(PIC = 0.910 5),个体识别能力在男、女性群体中分别为0.916 4、0.987 1。累积个体识别能力在男性及女性群体中均大于0.999 999 999, 在三联体和二联体案件中的累积平均排除概率均大于0.999 999 999。在125名无关男性个体中存在78个不同的DXS10103-HPRTB-DXS10101单倍型,单倍型多样性为0.981 0。在考虑连锁的情况下,计算出的累积个体识别能力(TPD)、三联体和二联体累积平均排除概率相较未考虑连锁时无明显数量级变化。因此,该体系分型准确、可靠,系统检验效能相较传统试剂盒明显提高,可满足法医学实践的要求,可作为常染色体STR复合扩增体系进行法医学鉴定的有效补充。本研究获得的209名无关个体群体数据可为X-STR检验提供数据参考。

塑料扎带扎(勒)颈致人窒息死亡一例
王立晓, 李晓, 王金波, 林晟鹏, 李清, 张正
刑事技术    2024, 49 (4): 437-440.   https://doi.org/10.16467/j.1008-3650.2024.4015
摘要435)   HTML450)    PDF   

本文介绍1例用塑料扎带扎(勒)颈致人窒息死亡的案例。死者为一青少年女性,独自登山时与家人失去联系,次日尸体在山上被发现。死者双手、双脚及颈部见塑料扎带捆扎,去除扎带后,颈部暴露一宽0.8 cm的环形条状闭合索沟。死者颜面部轻度淤血,球睑结膜点片状出血,口鼻部与气管见较多蕈样泡沫,颈部索沟皮下及肌肉未见显著出血;镜下检验见颈部索沟皮肤角质层减少、细胞间距变窄、细胞及细胞核变长,肺淤血、出血,心间质灶性出血、部分心肌纤维断裂呈波浪样变,大脑细胞水肿、神经元缺氧性改变等;理化检验未检见常见毒物。综上分析,死者符合塑料扎带扎(勒)颈窒息死亡。通过死者口鼻部及气管较多蕈样泡沫,颜面部淤血、出血程度较轻等征象分析,颈部扎带未能完全闭合双侧颈动、静脉及气管,说明死者死亡过程持续时间较长。此外,本案利用胃内容物消化程度等指标推断的死亡时间与嫌疑人供述的作案时间存在数小时差异,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发现,利用胃内容消化程度推断死亡时间在个别案件中存在较大误差,其原因与个人体质、现场环境、饮食情况等因素有关,提示法医同行在利用早期尸体现象推断死亡时间时不能过度依赖单一指标,要尽可能综合案情、现场环境、饮食情况、个人体质等因素分析。

基于网易云信IM框架的APK加解密取证方法
漏燕娣, 郑青庚, 计超豪, 宋瑞坤
刑事技术    2024, 49 (4): 422-426.   https://doi.org/10.16467/j.1008-3650.2023.0083
录用日期: 2023-12-04

摘要361)   HTML192)    PDF   

在电信网络诈骗案件侦办过程中,尤其是在刷单、虚假投资理财、裸聊类案件中,APP及URL取证分析是网络侧勘查取证的重点。因需要在涉案APP中实现聊天、图片上传、语音等功能,基于IM框架二次开发的APP成了主流,其中网易云信IM是目前刷单诈骗案件中最为常见的第三方IM框架。但是随着犯罪分子不断隐匿作案手段,比如通过对APP的加密或对聊天内容的端对端加密,使得直接分析无法获取IM接口key值,或仅获取到加密后的乱码,无法查看聊天内容。基于此类案件,本文介绍了IM框架原理、APP及聊天内容加密技术与解密方法,通过对此类APP进行深入逆向分析和加密算法分析,可以充分提升刷单类诈骗案件的线索挖掘和勘查取证效率,为相关案件的侦破提供有力支撑。

鼻吸能量棒中挥发性成分的GC-MS法检验
时秋娜, 姜棕耀
刑事技术    2024, 49 (4): 396-400.   https://doi.org/10.16467/j.1008-3650.2024.4012
摘要132)   HTML74)    PDF   

鼻吸能量棒在中小学生中的风靡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和极大担忧,对其成分进行检验可为明确其是否具有身体危害性提供依据。利用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对收集到的15个品牌21种不同气味的30个鼻吸能量棒样品进行检验,共检出69种化合物,除包装标明的樟脑、冰片、薄荷脑所含有的左旋樟脑、右旋樟脑、龙脑、异龙脑、薄荷醇等主要成分外,还检出化妆品行业常用溶剂C11、C12、C13、C16的异构烷烃和丰富的烯烃、酯类、醇类、醛类等植物精油、合成香料原料及中间体成分。对相同品牌不同气味、不同品牌相同气味的鼻吸能量棒检出成分进行综合分析和分类比对,结果表明,鼻吸能量棒成分复杂,含量各异,且与包装标示不符,长期滥用能够危害人的身体健康,加之使用方式有诱导吸毒的负面示范效应,急需规范整治。

36个X-STR基因座在汉族人群中的遗传多态性荟萃分析
张俊涛, 杨幸怡, 陈晓晖, 徐曲毅, 韩晓龙, 刘超
刑事技术    2024, 49 (3): 279-283.   https://doi.org/10.16467/j.1008-3650.2023.0066
录用日期: 2023-10-24

摘要195)   HTML137)    PDF   

通过对选取的16篇文献中中国汉族群体的X-STR基因座相关参数(汉族群体来源包括广东、上海、云南、河南、北京、贵州、四川、海南、河北,检测试剂盒有Argus X12、Goldeneye 17X、AGCU X19、Microreader X19、Typer X19,等位基因频率大多基于百人份)进行荟萃分析,获取36个X-STR基因座(DXS6807、DXS9895、DXS10148、DXS10135、DXS8378、DXS9902、DXS6795、DXS6810、DXS10159、DXS10162、DXS10164、DXS7132、DXS10079、DXS10074、DXS10075、DXS981、DXS6800、DXS6803、DXS6809、DXS6789、DXS7424、DXS101、DXS7133、GATA172D05、GATA165B12、DXS10103、HPRTB、DXS10101、GATA31E08、DXS8377、DXS10134、DXS7423、DXS9907、DXS10146、DXS6797、DXS6804)在中国汉族人群中基于超1 000个无关个体的等位基因频率,为涉及的X-STR亲缘关系鉴定似然率计算提供频率数据。通过荟萃分析发现16篇文献涉及汉族无关个体共8 767人,36个X-STR基因座共572个等位基因,其中29个基因座的等位基因数目在基于超1 000个无关个体计算后都有不同程度增加,DXS10135、DXS10134、DXS10148、DXS10079的等位基因数目增加均超5个。荟萃分析后获得的中国汉族群体36个X-STR基因座等位基因类型更齐全、等位基因频率更准确,可作为X-STR检验中计算亲缘关系似然率等参数的重要参考。

DNATyper mtDNA-SNP60™试剂盒在案件中的应用研究
杨乐, 陈滢, 吴俞衡, 石妍, 齐朝阳, 孔祥仕, 马温华
刑事技术    2024, 49 (3): 255-261.   https://doi.org/10.16467/j.1008-3650.2023.0056
录用日期: 2023-08-21

摘要382)   HTML248)    PDF   

本文探讨DNATyper mtDNA-SNP60™试剂盒在案件中应用的可行性。应用DNATyper mtDNA-SNP60™试剂盒对100个汉族无关个体和20组全同胞进行mtDNA SNP检验;取25 pg/μL马、牛、羊、猪、鸡、鸭、猫、狗、兔、鼠和大肠杆菌的DNA样品进行种属特异性测试;取5、10、20、40 μmol/L血红素进行抗抑制性测试;取两个批次的DNATyper mtDNA-SNP60试剂盒经反复冻融10次后进行稳定性测试;分别应用VeriFiler Plus PCR扩增试剂盒和DNATyper mtDNA-SNP60试剂盒对100份陈旧、腐败、降解检材进行检验。结果表明,100个汉族无关个体均获得清晰的mtDNA SNP分型结果,其检验结果与通过mtDNA测序获得的结果完全一致;100个汉族无关个体含有100种不同的单倍型;20组全同胞中每组个体之间mtDNA SNP分型结果相同;DNATyper mtDNA-SNP60试剂盒对马、牛、羊、猪、鸡、鸭、猫、狗、兔、鼠和大肠杆菌的DNA样品进行检测,均未出现特异性分型;当血红素浓度≤40 μmol/L时,所有mtDNA SNP位点均获得正确分型;两个批次的DNATyper mtDNA-SNP60试剂盒经反复冻融10次后,所有mtDNA SNP位点均可正确分型;对于100份陈旧、腐败、降解检材,STR检出率为55%,mtDNA SNP的检出率为86%,mtDNA SNP的检出率显著高于STR。当模板DNA浓度大于5 pg/μL时,DNATyper mtDNA-SNP60试剂盒能得到完整的分型谱图。综上,DNATyper mtDNA-SNP60试剂盒可应用于陈旧、腐败、降解检材的检验,具有很好的实战应用价值。

利用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研究5F-UR-144在家兔体内的代谢产物
罗璇, 曾昌广, 徐布一, 钟杭, 王燕军
刑事技术    2024, 49 (3): 247-254.   https://doi.org/10.16467/j.1008-3650.2023.0079
录用日期: 2023-11-20

摘要247)   HTML173)    PDF   

本文分析5F-UR-144在家兔尿中的代谢物,探索其代谢方式及路径,从而建立5F-UR-144代谢物的检测方法。将家兔分为5F-UR-144组和空白对照组,采用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联用仪对肌注实验家兔的尿液经乙腈沉淀蛋白后进行检测,通过代谢软件建立代谢物筛查库,筛查出来的组分根据高分辨质谱碎片信息和结构解析软件分析其化学结构。经过仪器检测和数据分析家兔尿液中的代谢物,发现5F-UR-144通过氟基羧基化、烷基氧化羟基化和羧基化,部分与葡萄糖醛酸结合,产生了11种代谢物,并推断出其代谢路径。高分辨质谱可以准确测定化合物的分子式,通过二级碎片高分辨结果也能精确计算出碎片的化学元素组成,对比其他质谱在代谢物化学结构分析上有独特优势。该检测方法为吸食5F-UR-144案件的判定、代谢物检验和合成戒断药物提供了参考。

1例错误否定父权的嵌合体STR分析
唐泽英, 王璐鑫, 陆惠玲, 欧奕君, 邓小娟
刑事技术    2024, 49 (2): 216-220.   https://doi.org/10.16467/j.1008-3650.2024.2009
摘要278)   HTML202)    PDF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亲子鉴定中的嵌合体案例逐渐被发现。亲子鉴定目前通常是在现场采取血样,也有少数机构采取口腔拭子进行STR分型检测。在排除医源性人造异源嵌合体和检材被污染风险因素后,当不同基因座出现多个等位基因异常情况时,往往会考虑被检者为先天嵌合体。但是,如果嵌合体的血液中只存在一种细胞群的时候,血样常染色体STR分型不会出现异常,很容易得出错误的鉴定结论,直接排除亲缘关系。本文所分析案例,就属此类非常罕见的情况。

抗污染扩增试剂在法医物证检验中的应用
袁文勇, 伏东科, 俞卫东
刑事技术    2024, 49 (2): 155-159.   https://doi.org/10.16467/j.1008-3650.2023.0048
录用日期: 2023-08-09

摘要307)   HTML143)    PDF   

客观、准确的法医遗传检验结果是作出准确鉴定意见的基础。随着检验设备、扩增检测试剂检验灵敏度日益增加,防控实验室污染、样品污染的压力与日俱增,其中PCR扩增产物对检测结果的污染最难防控。本文测试一款抗污染扩增试剂盒NH-18A,该试剂盒包含16个常染色体STR基因座,1个性别识别基因座(Amel)和一个Y染色体插入缺失基因座(Indel),NH-18A通过STR复合扩增可得到含有尿嘧啶碱基的DNA片段,该类型的DNA片段在50℃时可被尿嘧啶DNA糖基化酶(UDG)高效水解,每次新一轮PCR扩增前增加一步50℃保温孵育可以彻底消除既往扩增产物对结果的污染威胁。经实验验证,NH-18A具有优异的抗扩增产物污染能力,且替换碱基扩增不改变DNA分型结果,检测灵敏度和DNA产物片段稳定性不降低,后续电泳分析不受影响。利用此试剂盒可以有效消除扩增产物对鉴定结果的污染。

三种β-取代茚三酮的合成及显现汗潜手印的研究
张岩峰, 郭先超, 马荣梁, 孙振文, 耿松, 王铭兆
刑事技术    2024, 49 (2): 128-134.   https://doi.org/10.16467/j.1008-3650.2023.0051
录用日期: 2023-08-23

摘要255)   HTML183)    PDF(pc) (2489KB)(62)   

本文基于傅克酰基化取代反应合成了三种茚三酮类似物:β-甲氧基茚三酮、β-硝基茚三酮、β-甲基茚三酮,比较并研究相同配方下三种β-取代茚三酮在不同纸张上显现汗潜手印的效果,并分别与茚三酮进行比较,分析其优劣。结果显示,三种β-取代茚三酮的显现液基本可显示不同纸张上的新鲜指纹,但β-硝基茚三酮对于陈旧指纹的显现效果较差,且显现液本身为棕褐色,显示出的指纹纹线为黑褐色,故视觉感官上稍劣于其他两者;β-甲氧基茚三酮和β-甲基茚三酮的效果均与茚三酮相当,灵敏度略高于茚三酮,显色后的稳定性高于茚三酮。研究表明,β-位取代基的变化能够改变茚三酮类化合物显现手印的效果,给电子基团的修饰能够提高该类化合物的手印显现性能,化合物本身的荧光性能与实际的指纹显现效果并不直接相关。

MDMB-4en-PINACA及其代谢标记物在大鼠体内降解规律及动态分布研究
蔡玉刚, 吴永富, 杨剑峰, 马琦鸿, 代勇, 周晓英, 王燕军
刑事技术    2024, 49 (1): 43-51.   https://doi.org/10.16467/j.1008-3650.2023.0038
录用日期: 2023-07-24

摘要111)   HTML21)    PDF   

本文旨在建立生物样品中MDMB-4en-PINACA及其代谢标记物的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HPLC-MS/MS)检测方法,探索MDMB-4en-PINACA及其水解代谢物(M1)和脱烷基代谢物(M2)在大鼠体内降解规律及动态分布规律。将5只SD大鼠分为5组,一组为空白对照组,另外四组灌胃给药MDMB-4en-PINACA后分别置于干净代谢笼中,分别收集1~15 d的尿液;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15组,一组作为空白对照组,其余14组通过灌胃给药MDMB-4en-PINACA,分别在不同时间点(15 min、30 min、45 min、1 h、1.5 h、2 h、3 h、4 h、5 h、6 h、7 h、8 h、10 h、12 h)处死,立即取血、尿及组织(心、肝、脾、肺、肾、脑、肌肉)。用HPLC-MS/MS检测血液、尿液、各组织中MDMB-4en-PINACA及代谢标记物M1和M2的质量浓度。MDMB-4en-PINACA进入大鼠体内后,迅速分布代谢,各组织和血液中均在15 min内达最高浓度,MDMB-4en-PINACA在体内的分布特点为:脑>脾>血>肺>心脏>肝>肾>肌肉>尿;M1的分布特点为:血>脾>肺>脑>肝>肾>心脏>肌肉>尿;M2的分布特点为:血>肝>心脏>肺>脑>脾>肾>肌肉>尿。在0~12 h内MDMB-4en-PINACA及代谢标记物在各组织中呈不同规律的降解。在对1~15 d尿液的监控中,MDMB-4en-PINACA及其代谢标记物仅在少量样本中检出。本文建立的方法操作简单、检出限低、回收率高、重现性好,适用于生物样品中MDMB-4en-PINACA及代谢标记物的检验。经灌胃MDMB-4en-PINACA进入大鼠体内后,监测MDMB-4en-PINACA及代谢标记物在大鼠体内的动态分布及降解规律为体内MDMB-4en-PINACA检验提供科学依据。

DNA二代测序技术在30年陈旧骨骼检验中的应用
金鑫, 苏建富, 王亚萍
刑事技术    2023, 48 (6): 645-648.   https://doi.org/10.16467/j.1008-3650.2023.6017
录用日期: 2023-10-13

摘要332)   HTML268)    PDF   

基于毛细管电泳的复合荧光短串联重复序列(short tandem repeat, STR)检测技术在各类案件DNA检验中起到主导作用,但对高度降解的骨骼等疑难生物检材,往往因检出STR基因座数量过少无法发挥效用。本文阐述了二代测序技术在高度降解的骨骼这类疑难生物检材DNA检验中的应用。在一起长达30年未破的杀人案物证检验中,用传统STR检测方法未得到骨骼足够STR基因座分型,通过二代测序方法使用Precision ID GlobalFilerTM NGS STR Panel v2试剂盒得到了31个常染色体STR基因座的完整分型,帮助办案单位认定了尸源,为案件侦破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分析二代测序(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 NGS)技术对此类高度降解检材的优势,并探讨CE电泳检测的STR基因座分型结果与NGS分型结果一致性的问题,表明NGS技术可以突破CE对于此类高度降解检材的分析限制,补充CE技术不足,为疑难生物检材的法医DNA检验和分析提供了新方法和手段。

多生物特征识别匹配层融合分析在刑事技术中的应用
冯建刚, 杨晓琳, 景冬喜, 高泽华, 贾东涛, 伊海
刑事技术    2023, 48 (6): 623-627.   https://doi.org/10.16467/j.1008-3650.2023.6015
录用日期: 2023-10-11

摘要250)   HTML141)    PDF   

公安实践中,经常会遇到客观条件差的指纹、DNA、人像等检材,使用单一生物特征识别技术无法认定嫌疑人,往往使案件的侦查陷入困境。本文探究将多生物特征识别融合分析用于案件检验,旨在为挖掘检材价值提供新的思路。首先制作3个纹型、4~8个特征的1 500份指纹样本和13个角度、3个视角、不同遮挡物的312张人脸姿态照片样本,分别发送指纹、人像系统比对,统计不同条件下的目标样本ID在比对候选集中的召回率RfRp,以及目标样本ID在指纹候选集中的最大排名Mf、人像候选集中的最小相似度Sp。然后利用多生物特征识别匹配层融合分析理论结合概率公式计算融合分析的平均召回率。最后开发分析软件,通过12组串并案件,计算融合结果的查准率P。在剔除实战效果较低的实验样本后,指纹的平均召回率Rf为71.5%,Mf为9 984,人像的平均召回率Rp为70.5%,Sp为70.3%,多生物特征识别匹配层融合分析的平均召回率R为92%,查准率P为34.6%。多生物特征识别匹配层融合分析能从客观条件较差的现场检材比对候选集中迅速找到有价值的侦查目标,有效挖掘现场检材的价值。其召回率能满足实战的需要,查准率良好,未出现过多需甄别的无效对象。结合知识图谱技术对串并案分析,能有效地拓展应用空间。该融合分析方法在实际工作中已取得良好的效果。

Ion Ampliseq HID Y-SNP Research Panel V1试剂盒的法医学验证
蔡信, 王凯旋, 缪路, 朱久亮, 刁中杰, 吴静, 徐伟
刑事技术    2023, 48 (6): 602-609.   https://doi.org/10.16467/j.1008-3650.2023.0024
录用日期: 2023-04-28
预出版日期: 2023-04-28

摘要415)   HTML336)    PDF   

为了测试Ion Ampliseq HID Y-SNP Research Panel V1试剂盒的技术性能指标,评估其法医学应用价值,本研究从测序表现、重复性和灵敏度等方面对该试剂盒进行测试,并采用该试剂盒对一个家系中44份遗传关系清晰但存在Y-STR突变的样本进行检测。测序结果表明,每轮测序均产生了不低于1.97 Gb的数据,序列比中率超过99%,平均有845个(98.37%)Y-SNP位点可用于后续分析,测序结果可靠。标准品DNA 9948的分型准确,结果一致,重复性好,灵敏度可低至100 pg。所有检测的家系样本均可获得高分辨率的一致性Y-SNP单倍群。综上,Ion Ampliseq HID Y-SNP Research Panel V1试剂盒的测序质量优良,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作为家系排查的补充手段之一。

中国内蒙古地区蒙古族人群的遗传推断模型构建
胡莹琳, 朱信, 钟巧娥, 徐颖, 江丽, 李彩霞
刑事技术    2023, 48 (6): 593-601.   https://doi.org/10.16467/j.1008-3650.2023.0032
预出版日期: 2023-06-29

摘要425)   HTML352)    PDF   

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常用作法医遗传学个体识别和族群推断的遗传标记。本研究基于中国内蒙古地区蒙古族163份样本和国内其他13个人群777份样本全基因组SNP数据,使用PLINK和ADMIXTURE软件研究人群遗传结构,使用PLINK软件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 Wide Association Studies,GWAS)筛选蒙古族特异性SNP位点。使用DAA软件计算参考人群和7个国内测试人群569份样本的群体匹配概率、似然比及祖先成分等结果,以对推断模型进行准确性评估。人群遗传结构分析结果显示蒙古族人群以东亚北方成分为主,与阿尔泰语系的其他人群聚类最近。最终共筛选出644个蒙古族特异性祖先信息SNP(ancestry informative SNP, AISNP)位点。参考人群中,蒙古族的推断准确性为98.16%,其他人群为100%。测试人群中,蒙古族的推断准确性为86.67%,其他人群为96.15%~100%。研究表明蒙古族人群与东亚其他亚人群存在遗传结构差异,筛选出的644个AISNP位点可对蒙古族人群与东亚其他亚人群进行遗传推断区分,对提升东亚地区亚人群的分辨力具有重要意义。

热致荧光技术显现涂料墙面上汗潜手印的实验研究
李孝君, 孙威
刑事技术    2023, 48 (5): 489-497.   https://doi.org/10.16467/j.1008-3650.2023.0011
录用日期: 2023-01-31
预出版日期: 2023-02-17

摘要397)   HTML248)    PDF   

热致荧光是一种无需化学试剂就能显现出渗透性客体上汗潜手印的专业技术,显现涂料墙面上汗潜手印是该技术非常必要的应用延伸。因此本文重点探究了涂料墙面上汗潜手印热致荧光显现方法的反应机理,在此基础上以涂料墙面为承痕客体,逐步采用控制变量法研究了加热距离、时长、温度以及涂料种类、汗潜手印陈旧度对显现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涂料墙面上汗潜手印的最佳显现条件为加热距离15 cm、加热时长5 min、加热温度500 ℃,涂料种类不影响热致荧光技术显现墙面上汗潜手印的效果,时间较长的陈旧汗潜手印依然有良好的显现效果。该技术研究能够为刑事案件现场显现墙面上汗潜手印提供技术支持。

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鉴别血迹组织来源
石慧霞, 唐朝, 胡灿, 郭洪玲, 孙启凡, 罗群, 季安全, 朱军
刑事技术    2023, 48 (5): 473-480.   https://doi.org/10.16467/j.1008-3650.2023.5012
录用日期: 2023-09-25

摘要395)   HTML333)    PDF   

犯罪现场血液斑迹的成分蕴含许多与案件相关的重要信息,通过血迹成分检测,推断血迹组织来源,有助于案件性质的分析研判和法庭诉讼的技术支撑。基于不同体液的生理功能和体内代谢的显著差异,不同组织来源的血液中差异稳定的内源性小分子可作为鉴别血迹组织来源的重要依据。本文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UHPLC-MS),以小分子化合物为分析对象,通过对外周血、月经血实验样品的前处理、液相分离富集及高分辨质谱检测,综合多种数据分析手段,筛选出区分外周血与月经血的特征小分子,并结合人类代谢组学数据库(HMDB)进行结构及性能检索,确定外周血7个特征小分子和月经血4个特征小分子。将建立的基于UHPLC-MS 的血迹组织来源鉴别方法应用于10份血迹样品的测试,鉴别结果准确。本文建立的方法可为实际案件中血迹组织来源鉴别提供新的技术手段。

缴获物中2-(2-氯苯基)-2-硝基环己酮的检验鉴定
吴文贤, 徐柏杨, 张宏建
刑事技术    2023, 48 (3): 268-274.   https://doi.org/10.16467/j.1008-3650.2023.0004
预出版日期: 2023-02-03

摘要832)   HTML655)    PDF   

本文通过高分辨质谱-液相色谱质谱联用(UHPLC-HRMS)、核磁共振(NMR)、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等多种技术,对近期缴获的疑似毒品黄色粉末进行检验分析。将该样品主要成分的谱图与现有数据库比对后发现,该物质并不在数据库中。UHPLC-HRMS分析得到其精确分子质量和主要特征离子峰。通过比对特征离子峰,该物质与氯胺酮有较高的相似度。15N-NMR确定了硝基的存在;核磁分析确定了其化学结构,并对各峰进行了指认;IR确定了羰基、硝基、C-Cl化学键等官能团的存在。该黄色粉末确定为一种可被用于合成氯胺酮的新型前体2-(2-氯苯基)-2-硝基环己酮,为国内首次在疑似毒品中检出。氯胺酮在全球范围内滥用,中国已经进行管制,而其作为药用有其独特的优势,合成工艺在不断发展,制毒工厂可能采用新的制毒工艺而逃避监管,2-(2-氯苯基)-2-硝基环己酮可能为不法分子为逃避打击使用新的合成氯胺酮工艺中的重要前体。在缴获物中发现该物质为以后易制毒化学品的管制和相关案件的检验提供参考。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减肥及壮阳类食品中27种非法添加物
张高勤, 赵丽红, 冯斌, 白旭, 赵天然, 辛国斌, 刘华, 肖昆
刑事技术    2023, 48 (2): 201-206.   https://doi.org/10.16467/j.1008-3650.2022.0045
摘要137)   HTML59)    PDF   

本文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定性、定量测定减肥及壮阳类食品中27种非法添加物的方法。样品经超声提取后,采用Waters CORTECS T3(2.1 mm×100 mm×2.7 µm)色谱柱,以0.1%甲酸水溶液-甲醇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0.3 mL/min;选择电喷雾离子源,多反应监测(MRM)的正离子模式进行检测。实验表明,27种化合物在0.05~20 μg/L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值均大于0.997。在低油脂低蛋白食品、高油脂食品、高蛋白食品中,27种化合物的回收率分别在83.7%~104.1%、87.4%~103.8%、80.3%~104.4%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分别在0.30%~8.6%、0.97%~6.4%、0.66%~5.7%之间,分特拉明的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为2.5 μg/kg和5 μg/kg,其他26种化合物的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为25 μg/kg和50 μg/kg。该方法前处理简单,准确度及灵敏度高,适用于减肥及壮阳类食品中27种非法添加物的定性定量测定。

内蒙古赤峰地区蒙古族35个Y-STR和3个Y-InDel的遗传多态性
张润, 高珊, 王珍, 沈淼淼, 王旭, 杜猛
刑事技术    2023, 48 (2): 172-175.   https://doi.org/10.16467/j.1008-3650.2022.0066
摘要70)   HTML21)    PDF   

调查35个Y-STR基因座和3个Y-InDel标记在内蒙古赤峰地区蒙古族的分布情况并计算与其他蒙古族男性群体的遗传距离。应用YfilerTM Platinum复合扩增试剂盒检测1 318名赤峰地区蒙古族无亲缘关系的男性个体在35个Y-STR基因座和3个Y-InDel标记的基因分型。32个Y-STR单拷贝基因座分别检测到4~16种“等位”基因;3个Y-STR多拷贝基因座(DYS527、DYF387S1、DYS385)分别检测到60、59、79种“等位”基因组合。单倍型多样性为0.999 974。经与YHRD数据库中其他蒙古族男性群体共有的25个Y-STR基因座统计数据比较,发现赤峰地区蒙古族男性与呼和浩特蒙古族遗传距离最近(Rst=0.0516),与呼伦贝尔蒙古族遗传距离最远(Rst=0.1091)。所检测35个Y-STR基因座和3个Y-InDel标记在内蒙古赤峰地区蒙古族男性群体中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态性。

STR分型技术在一宗寻亲案中嵌合体法医学分析中的应用
张洪歌, 杨航, 姜跃方, 郭华军, 赖钦太, 张波, 王新阳, 徐泽芳, 童瑶, 贺昱斌
刑事技术    2023, 48 (2): 166-171.   https://doi.org/10.16467/j.1008-3650.2022.0061
摘要90)   HTML45)    PDF   

嵌合体是包含有两个或以上不同细胞系的生物个体。本文运用STR分型技术对一宗寻亲案中的男性嵌合体的类型、形成机制及其不同组织样本中的嵌合现象进行探究。结果表明,该嵌合体属于四配子异源嵌合体,为卵母细胞孤雌分裂产生的两个相同配子双受精后发生融合所形成。由于两个细胞系分布情况不同,嵌合体的不同样本检出了不同的STR分型,最后通过精液检出的男性分型成功比中了其失踪多年的儿子。

国内外文件检验的文献计量学研究
王勇
刑事技术    2022, 47 (6): 633-640.   https://doi.org/10.16467/j.1008-3650.2022.0052
摘要88)   HTML    PDF   
文件检验作为法庭科学的分支学科,其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受到同期科学技术和证据法学的深刻影响,梳理国内外文件检验的研究脉络,分析研究热点与演进趋势,对全面了解并推进国内的文件检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CNKI数据库和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的文献资料为数据源,运用CiteSpace文献计量学软件进行信息挖掘,对国内外文件检验研究热点分阶段进行了分析,并对研究热点进行了对比总结和展望:国内研究与国外研究总体趋势一致;国内外文件检验均与化学紧密结合,国内学者在朱墨时序、文件形成时间方面建树颇丰;国内利用大数据统计分析已在笔迹鉴定意见的证据应用方面开展了实证研究,但国外少见相关文献报道;在认知法证科学领域,国内外研究差距较大,系统地研究认知偏差是国内文件检验人员下一步需要关注的方向。
基于血斑的9-CpG年龄推断在浙江汉族中的验证及优化
高林林, 王科文, 李佑英, 罗俊, 徐红伟, 周志全, 王琴, 丰蕾
刑事技术    2022, 47 (6): 627-632.   https://doi.org/10.16467/j.1008-3650.2022.0010
摘要80)   HTML    PDF   
本文验证前期已构建的基于DNA甲基化的9-CpG年龄推断模型并对其进行优化,进一步拓展年龄推断模型的应用范围。采集浙江汉族个体血液制备成血斑样本,男性100份,女性96份。男、女性样本年龄范围均为16~65岁,年龄均值分别为(41±13)岁、(38±13)岁,并按照年龄段各分为5组。磁珠法提取DNA后采用重亚硫酸盐转化,使用EpiTYPER技术平台检测模型中的9个CpG甲基化位点,最后按照多元回归推断公式计算年龄值。结果表明,所有样本的转化DNA平均回收率为42.92%±14.03%。男性样本的推断年龄与实际年龄的平均绝对偏差(MAD)为2.95岁,不同年龄组间的MAD值无明显差异,年龄高估与低估的样本数基本相等;女性样本的MAD为3.18岁,不同年龄组间的MAD差异显著。对女性样本调整回归模型后其年龄推断的MAD为2.65岁,不同年龄组间的MAD值较为均一。前期已构建的9-CpG年龄推断模型适用于浙江男性汉族个体的年龄推断,调整优化后的年龄推断模型对浙江女性汉族个体的预测更为精准,且上述两个预测模型均适用于现场血斑样本。
上海浦东地区汉族人群Y染色体STR和SNP遗传结构分析
王斌, 张枭, 张公赢, 汤真, 贺子唯, 田君哲, 姚智卿, 田露, 李士林
刑事技术    2022, 47 (6): 611-617.   https://doi.org/10.16467/j.1008-3650.2022.0032
摘要141)   HTML    PDF   
本文研究上海浦东地区汉族人群Y-STR基因座和Y-SNP单倍群的基因分型,比较上海浦东汉族与其他人群之间的遗传关系,分析浦东汉族人群遗传结构。采用YfilerTM Platinum PCR扩增试剂盒对500名浦东汉族无关个体的38个Y-STR基因座进行基因分型,计算基因频率、单倍型多样性等群体遗传学指标。基于38个Y-STR基因座,应用EA-Ypredictor软件进行单倍群预测,应用Pedigree Tagging System家系标记系统进行单倍群验证并定义,并与其他人群进行比较。浦东汉族500名无关个体观察到493种单倍型。单倍型多样性(HD)为0.999 943 9,匹配概率(HMP)为0.002 056,鉴别能力(DC)为0.986 0,独特单倍型比例(FUH)为0.972 0。基于多维尺度分析结果表明浦东汉族与江苏汉族(Rst=0.000 9)和浙江汉族(Rst=0.000 9)遗传关系最近。Y-SNP分析结果显示,浦东汉族人群主要单倍群为O单倍群,比例为82.60%,O1a-M119的比例为25.20%。EA-Ypredictor的主要单倍群预测准确率达97.60%。38个Y-STR基因座在浦东汉族人群中有较高的遗传多态性,可以满足法医学应用。Y-SNP和Y-STR联合应用实现了对浦东汉族人群遗传结构的精细解析。本研究获得的基础数据应可为群体遗传学和法医学研究提供数据参考。
一种基于数字PCR技术的精液鉴定方法
魏孙祥, 陈惠香, 胡胜, 赵一霞, 石慧霞, 季安全, 孙启凡
刑事技术    2022, 47 (6): 599-604.   https://doi.org/10.16467/j.1008-3650.2022.0014
摘要84)   HTML    PDF   
本文建立双重数字PCR检测miR-891a-5p和内参基因RNU6b鉴定精液的方法,并评估其对实际案件的检验能力。通过设计5’端不同荧光修饰的TaqMan MGB探针,建立检测miR-891a-5p和RNU6b的双重数字PCR方法,对5种体液(包括精液、外周血、月经血、唾液、阴道分泌液)共107份样本进行检测,以非参数检验和ROC曲线分析评价所建方法鉴别精液的能力;进行灵敏度试验并制备不同比例的混合斑、模拟降解精斑等测试体系的准确性。结果表明,精液miR-891a-5p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其他体液(P<0.0001),其与内参基因RNU6b的表达情况证实方法能够实现100%的精液鉴定。所有测试条件下的样本(包括0.008 µL的微量精液、按1︰100与其他4种体液混合的精斑以及室外放置14 d、紫外照射24 h或洗涤过的精斑等)均被正确鉴别。本研究成功建立了一种基于数字PCR技术准确、灵敏地鉴定精液的方法,显示出良好的鉴别能力和应用前景,可在法医实际检案中广泛应用。
显微共聚焦激光拉曼光谱技术鉴别假币上的光变油墨
白萃萃, 梁鲁宁, 粱思禹, 刘进, 朱毅
刑事技术    2022, 47 (5): 477-482.   https://doi.org/10.16467/j.1008-3650.2022.0006
摘要119)   HTML    PDF   
目的 尝试利用显微共聚焦激光拉曼光谱技术鉴别假币上的仿冒光变油墨。方法 收集77张不同假币制造窝点不同印刷版型的假币,建立最佳实验条件,将所得谱图进行小波变换降噪、非对称最小二乘法基线扣除、数据归一化等一系列预处理,提取出每张假币上光变油墨所包含的拉曼位移峰信息。结果 拉曼谱图中拉曼位移峰与色料成分有关,由此可将假币上的仿光变油墨分为三类:一类检出酞菁铜颜料,一类检出酞菁铜和钛菁绿两种颜料,一类则未检出拉曼位移峰。由于假币纸张选用的不同,造成拉曼谱图中部分拉曼位移及荧光背底的差异,故如果结合纸张影响,可将第一类假币票样分为五大类。结论 显微共聚焦激光拉曼光谱技术不但可以通过拉曼位移的不同鉴别假币,且可根据拉曼位移及强度进一步推断造假手段的差异,为假币溯源提供依据。
交通肇事车辆轮胎印痕特征融合识别与应用
赵冬, 龚标
刑事技术    2022, 47 (4): 427-432.   https://doi.org/10.16467/j.1008-3650.2022.0005
摘要102)   HTML    PDF   
轮胎印痕是交通肇事案件现场常见痕迹物证,在勘查鉴定中应准确识别其特征。选取五个重新鉴定案例为研究对象,对前次鉴定存在的不足进行剖析,对重新鉴定的思路、方法进行阐述,总结轮胎印痕种类特征及个体特征的识别、评价方法及鉴定意见表述规范,在此基础上提出轮胎印痕特征识别比对流程,形成交通肇事车辆轮胎印痕特征融合识别方法,以期为勘查及鉴定实践提供借鉴。
加权保真与稀疏约束的混合噪声鲁棒人脸超分辨率算法
吴文强, 唐松泽
刑事技术    2022, 47 (4): 356-363.   https://doi.org/10.16467/j.1008-3650.2022.0012
摘要74)   HTML    PDF   
目的 当人脸图像受到混合噪声(典型的如加性高斯白噪声和脉冲噪声混合)污染时,生成高分辨率人脸就成了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本文拟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加权保真和稀疏约束的鲁棒人脸超分辨率算法。方法 在数据保真项中引入加权矩阵来准确表征重建剩余残差的分布。此外,为了稳定最优权值,引入表示系数的稀疏先验作为正则项。最后,将加权重建残差和表示系数的稀疏约束统一到变分框架中,该变分框架在抑制混合噪声干扰的同时,获取高分辨率的人脸图像。结果 在公共人脸数据库FEI上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在峰值信噪比、结构相似性度量等方面本文算法均优于现有的人脸超分辨率方法。结论 该算法能有效抑制图像中的混合噪声,且能恢复出足够多的细节,验证了加权与稀疏约束在混合噪声干扰下实现人脸图像超分辨率的可行性。
基于电化学检测的“负像”潜手印显影技术研究进展
彭迪, 张雨嫣
刑事技术    2022, 47 (3): 227-232.   https://doi.org/10.16467/j.1008-3650.2021.0173
摘要97)   HTML    PDF   
潜手印作为最重要的痕迹物证之一,一直是各国执法部门打击犯罪、识别人身的有力工具。近二十年来传统的手印显现与纳米技术、免疫荧光技术、生物适配体技术等新兴技术深度融合,为深入识别指纹物证的化学、生物学信息提供了可能性。电化学检测因其具有灵敏度高、可控性好、成本低廉且易于联用等优势,在物质检测和组分分析等领域有着独特的优势。近年来,法庭科学工作者逐渐重视电化学方法在潜手印显影方面的应用,相关报道日渐增多。本文通过对作用于基底物质的电化学反应相关研究的梳理和归纳,全面综述了基于电化学沉积、电致化学发光及表面等离子共振三种技术的“负像”潜手印显影方法的国内外研究进展,重点阐述了电化学方法检测潜手印的应用现状和发展前景,以期为手印的无损检测和残留物识别提供借鉴和思路。
伪造指印识别方法研究进展
吕昱帆, 张永良, 吴浩, 王子政, 邹佳利, 秦旗, 刘寰
刑事技术    2022, 47 (3): 221-226.   https://doi.org/10.16467/j.1008-3650.2022.0002
摘要129)   HTML    PDF   
随着近年来伪造指纹或声称指纹/指印被伪造的案件不断增多,相应检验方法的缺失已成为指纹检验领域的痛点之一。本文首先阐述了伪造指印识别的研究背景,分别按照伪造方式和是否可见两个标准归纳了伪造指印的分类,然后重点对伪造指印识别方法(主要是形态学比对方法和机器学习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最后结合形态学比对方法的研究依据及机器学习方法的发展趋势,对伪造指印识别方法研究的发展趋势做了简要展望。
5F-UR-144的热不稳定性研究
罗璇, 曾长广, 王燕军
刑事技术    2022, 47 (1): 64-68.   https://doi.org/10.16467/j.1008-3650.2021.0151
摘要112)   HTML    PDF   
目的 利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LC-Q-TOF/MS)和核磁共振光谱法(NMR)研究合成大麻素5F-UR-144遇热分解的具体变化情况。方法 对照品用无水乙醇定容稀释后,经GC-MS和LC-Q-TOF/MS检测得到对应的色谱图和质谱图;对照品分别于常温和280℃密封加热后用无水乙醇定容稀释,经LC-Q-TOF/MS和NMR检测得到对应的质谱图、1H和13C核磁共振波谱;对照品分别于常温逐步提升至300℃密封加热后用无水乙醇定容稀释,经LC-Q-TOF/MS检测得到对应的色谱图。结果 5F-UR-144在高温下会开环产生新的物质;5F-UR-144从130℃开始分解,随着温度升高分解程度提升,240℃时分解率达到98%;随着温度继续升高,超过260℃,分解产物会碳化。结论 基于5F-UR-144的热不稳定性,在检测时应考虑若通过烫食方式吸食5F-UR-144,其进入人体的成分会发生变化;气相色谱或气相色谱-质谱法不适合定量检测5F-UR-144。
子弹弹头及弹壳成分比较研究
杨安安, 杨瑞琴, 郭洪玲
刑事技术    2021, 46 (6): 610-613.   https://doi.org/10.16467/j.1008-3650.2021.0160
摘要420)   HTML    PDF   
目的 对子弹物证进行成分分析可为涉枪案件的侦查提供科学依据。本实验旨在通过研究子弹弹头及弹壳的元素组成快速区分不同子弹,为推断子弹来源提供关键信息。方法 收集不同厂家在1958-2019年不同批次生产的多种型号的子弹样品53份,应用扫描电镜能谱法(SEM/EDX)对样品的弹头内芯、弹头披甲和弹壳金属成分进行研究。结果 结果显示多数子弹弹头内芯由纯铅构成,部分批次较晚的弹头为铅锑合金,另有两枚批次较早子弹为铁弹头;除六枚5.6mm运动步枪弹的弹头披甲以及四枚791厂样品的弹壳无明显特征外,其余子弹的弹头披甲和弹壳均为三类铜锌合金中的一种:含铜量83.7%~84.7%、87.6%~90.6%以及67.0%~69.8%的铜锌合金。同型号同厂家子弹所使用弹头披甲及弹壳材料的特征相似,同型号不同厂家、同厂家不同型号的子弹弹头披甲和弹壳材料则具有一定差异。近六十年来121厂样品子弹弹头披甲均为含铜量87.6%~90.6%的铜锌合金,弹壳材料为含铜量67.0%~69.8%的铜锌合金,其为该厂固定使用的铜锌合金原材料的可能性较高。791厂样品中有四种型号的子弹弹壳均为含锰量0.7%~0.9%的铁锰合金,这种合金在其他厂家并未出现,其为791厂弹壳特征原材料的可能性较高。结论 掌握子弹弹头及弹壳的元素组成特征可以对不同子弹进行有效识别。
通化地区朝鲜族群29个Y-STR基因座遗传多态性及关联分析
王敬群, 丁光树, 张译文, 齐迹, 莫晓婷, 李万水, 赵兴春, 叶健, 张建
刑事技术    2021, 46 (4): 401-407.   https://doi.org/10.16467/j.1008-3650.2021.0100
摘要128)   HTML    PDF   
目的 研究通化地区朝鲜族人群29个Y-STR(Y chromosomal short tandem repeats,Y-STR)基因座的遗传多态性及其与国内其他民族群体的遗传关系。方法 采用DNATyperTMY29荧光复合扩增检测试剂盒,检测539名通化地区朝鲜族无关个体29个Y-STR基因座的DNA分型,计算基因频率等群体遗传学数据,与13个其他民族群体进行遗传距离比较分析。结果 通化地区539名朝鲜族个体观察到228个基因和531种单倍型;单倍型多态性(haplotype diversity,HD)值为0.999940;基因多态性(gene diversity,GD)值在0.3138(DYS391)到0.9656(DYS385ab)之间;匹配概率(matching probability,MP)0.001917,系统鉴别能力(discrimination capacity,DC)值0.985158。通化朝鲜族和首尔韩民族(亦称朝鲜族)人群的亲缘关系最近,与吉林满族人群的亲缘关系最远。结论 所测29个Y-STR基因座在通化地区具有较好的多态性分布,本研究所得基因频率、多态性等数据,可为该地区的群体遗传学和法医学研究与应用提供基础数据参考。
卫生纸上汗潜手印显现方法比较研究
杨志军, 王永刚, 高世奎, 陈洁
刑事技术    2021, 46 (2): 158-162.   https://doi.org/10.16467/j.1008-3650.2021.0040
摘要139)   HTML    PDF   
目的 通过比较实验来探寻卫生纸上汗潜手印的最佳显现方法,为实际工作提供指导性建议。方法 选择市面上常见的四种卫生纸,在每种卫生纸上制作汗潜指印实验样本,分别将茚三酮溶液浸泡法与茚二酮溶液浸泡法、茚二酮溶液浸泡法与茚二酮溶液超声雾化法、茚二酮溶液超声雾化法与(对)-二甲(替)氨基肉桂醛(DMAC)显现纸冷熏法、茚二酮溶液浸泡法与红外加热显现法、茚二酮溶液超声雾化后加热显现法与室温显现法进行两两比较,分析显现效果。结果 茚二酮显现的灵敏度和质量均优于其他几种方法,特别是超声雾化后室温显现,既能很好地显现手印又不影响后期的DNA检验。结论 采取茚二酮超声雾化室温条件显现方法显现卫生纸上的汗潜手印具有显现效果好、设备条件要求低、操作性强的特点,在实际案件中可以借鉴应用。
中外法庭科学标准化研究现状比较与发展趋势
张宁, 翟晚枫, 花锋, 谢群, 孙宝良
刑事技术    2021, 46 (1): 73-80.   https://doi.org/10.16467/j.1008-3650.2021.0014
摘要154)   HTML    PDF   
近年来,我国法庭科学发展迅猛,开始受到广泛关注和重视。经过多年的研究和推动,标准化正逐步深入到法庭科学的日常实践中,通过制定和实施标准规范,确保法庭科学结果质量,更好发挥科学技术在执法司法中的重要作用。标准化研究是法庭科学标准化工作的重要环节,也是推动法庭科学标准化发展的基础和动力。国内外法庭科学研究者都高度重视法庭科学标准化研究,许多新理念、新思想、新方法不断涌现。本文从标准定位、标准化对象、标准颗粒度、标准体系、质量控制、国际标准化六个方面对当前中外法庭科学标准化研究的现状进行了深入全面的归纳和比较,指出了国内外在法庭科学标准化研究方面的相似和差异,并对法庭科学标准化研究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以求为推动我国法庭科学领域标准化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2′-氯地西泮在大鼠体内分布及代谢降解规律研究
周达江, 蔡玉刚, 吴永富, 邹波, 黄叙金, 常靖
刑事技术    2021, 46 (1): 35-39.   https://doi.org/10.16467/j.1008-3650.2021.0006
摘要112)   HTML    PDF   
目的 研究2′-氯地西泮及其代谢物(地洛西泮、氯甲西泮、劳拉西泮)在大鼠体内分布及代谢规律,为2′-氯地西泮相关案件的检验提供实验数据。方法 40只 SD 大鼠随机分为4组,禁食12h,按2.625mg/kg 2′-氯地西泮灌胃给药,第一组给药后不同时间点经大鼠尾静脉采血,第二组为采血空白对照组,第三组给药30min后处死,取心、肝、肺、肾、脑、睾丸,经乙酸乙酯液液萃取后用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检测2′-氯地西泮及代谢物含量,第四组为分布空白对照组。结果 2′-氯地西泮进入体内后,迅速代谢分布,在20min内达到血液最高浓度。2′-氯地西泮及代谢物在各器官中的分布特点为:肝>脑>心脏>肾>睾丸>肺。结论 经灌胃2′-氯地西泮进入大鼠体内后,监测2′-氯地西泮及其代谢物在大鼠体内的分布及降解规律可以为2′-氯地西泮相关案件的检验鉴定提供参考依据。
信件类检材脱落细胞的DNA检验
宋燕华, 谢仲文, 陈效卓, 朱典
刑事技术    2020, 45 (6): 633-635.   https://doi.org/10.16467/j.1008-3650.2020.06.017
摘要119)   HTML    PDF   
-- 目的-- 不经茚三酮显影,仅通过对可能附着有脱落细胞的部位进行DNA-STR检验,确定信纸、信封类检材上脱落细胞的最佳提取部位和转移方法。方法 分别尝试直接剪取、植绒拭子擦拭、EZ-tape脱落细胞粘取器粘取等不同的转移提取方法,以商品化试剂盒(硅胶膜吸附法)直接提取,经增加PCR循环扩增、基因分析仪电泳并扫描扩增产物,最终获得DNA-STR分型。结果 直接剪取法为最优转移提取方法;直接剪取信纸的折痕部位能稳定获得良好的DNA-STR分型,故应作为此类检材最佳的提取部位;粘取、直接擦拭/剪取法在信封和信纸上的字迹部位均未能获得有效的DNA-STR分型。结论 纸张类脱落细胞检验的首选提取方法应为直接剪取,但剪取部位须结合案情、具体情景预判脱落细胞的最佳富集部位。折痕处应作为脱落细胞DNA检验的首选重点提取部位,可对其直接剪取而省去茚三酮显影的过程。
常见毒蕈毒素中毒与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陈学国, 常靖, 邹波, 王爱华
刑事技术    2020, 45 (6): 622-627.   https://doi.org/10.16467/j.1008-3650.2020.06.015
摘要152)   HTML    PDF   
毒蕈种类繁多、分布广泛、形态特征复杂,误食毒蕈引发中毒的事件时有发生,误食毒蕈中毒已经成为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的全球性问题,在我国,也经常有因为误食毒蕈而导致中毒的报道。本文对常见毒蕈种类、常见毒蕈毒素化学结构与性质、毒性、中毒症状与中毒机理、检测技术方法等进行了综述,不仅可以为开展毒蕈毒素相关研究工作提供帮助,而且能为毒蕈中毒检验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泥土物证XRF元素定量检验数据比对评价方法比较
郭洪玲, 王萍, 朱军, 胡灿, 梅宏成, 郑继利
刑事技术    2020, 45 (6): 568-571.   https://doi.org/10.16467/j.1008-3650.2020.06.004
摘要235)   HTML    PDF   
目的 在微量物证领域,元素分析是进行泥土物证检验的有效手段之一,X射线荧光光谱法(XRF)具有分析速度快、检验无损、可进行无标样分析等特点在泥土物证的比对检验中应用广泛。但是针对两个样品间多维泥土元素检验数据的相似性评价一直是困扰微量物证工作者的一个难题。本文旨在对比欧氏距离和Hotelling T2这两种统计学方法在评价样品检验数据差异性方面的准确性。方法 采用XRF法对泥土样品进行10种元素定量分析,采用欧氏距离和Hotelling T2两种方法对检验数据进行统计处理,比较两种方法在评价两个样品间相似性时的差异。结果 欧氏距离和Hotelling T2 法在处理20个(190组)不同来源的泥土样品之间的两两比对时,不可区分率分别为4.21%和7.37%。结论 欧氏距离和Hotelling T2 两种多参数数据比对检验法均可用于泥土物证XRF定量检验数据间相似性评价,两种方法各有特点,在实际应用中要注意其使用条件和前提,才能保证统计结果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