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首发


网络首发论文视为正式出版论文,由我刊编辑部与中国知网联合向作者颁发网络首发证书,作者可从中国知网下载或打印论文和证书。文章一旦发布,不得修改论文题目、作者、机构名称和学术内容,只可基于编辑规范进行少量文字的修改。

Please wait a minute...
  • 全选
    |
  • 论著
    赵瑞敏, 刘凯, 张丽梅, 孙鹏, 张忠良
    预出版日期: 2023-06-01
    利用手印分析年龄是法庭科学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但现存的各式分析方法存在主观经验性强特征利用率低、选取样本量小和分类效果差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基于随机森林算法的遗留者手印年龄分类模型。首先,收集 1 600 例男性(11~76 岁)右手指纹样本,定量化处理指纹中可能随年龄增长发生变化的特征数据;然后将各特征数据与个体年龄之间进行相关性分析以筛选其中与年龄显著相关的特征;最后,分别基于随机森林、ExtraTrees、CatBoost、KNN 和 BP 神经网络算法建立年龄四分类和六分类模型,通过模型比较,评估随机森林算法的适用性,并输出特征变量重要性排序。实验结果表明,随机森林算法在 5 种分类模型中的分类效果最佳,具体表现为:四分类模型中随机森林的分类精度为 0.812,Kappa 系数为 0.738;六分类模型中随机森林的分类精度为 0.738,Kappa 系数为 0.675。因此,本文提出的基于随机森林算法的手印年龄分类模型能够更加科学准确地判断个体年龄范围,从而为侦查和技术检验提供线索和范围。
  • 综 述
    姚泽伟, 葛静晨, 史俊展, 韦铭菲, 李凡
    预出版日期: 2023-06-01
    颜色描述是用文字形式记录和传递肉眼观察到的色彩信息的方式,是在法医学实践与研究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传统法医学领域中颜色是一种抽象描述,描述者需要一定的实践经验才能对颜色变化进行较为准确的判断。为了提升颜色量化客观表述能力,国内外学者对颜色量化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借助图像分析技术、测色仪器等,对颜色数值变化规律进行了归纳总结,形成了用颜色量化展示法医学规律的新方法,这些方法具有方便、快速、准确等特点。本文综述了颜色量化在法医学领域中的应用,旨在为利用颜色量化解决法医学问题提供参考和思路。
  • 论著
    李梓楷, 王宇飞, 廖广军, 郭晶晶, 刘光尧
    预出版日期: 2023-05-24
    深度学习算法的发展为伪造人像视频的创作增添了“助力”,应运而生的深度伪造检测成为学界和业界关注的焦点。基于深度学习的伪造视频检测技术需要耗费大量时间与算力训练分类器,深度学习网络的黑盒性和不可解释性也困扰着深度伪造人像视频取证研究。围绕深度伪造人像视频的真实性取证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视频帧间量化参数强度值的检测方法,并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方程给出参考阈值,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的方法在检测利用DeepFaceLab换脸平台合成的深度伪造人像视频中表现出良好的准确率和鲁棒性。所提方法有助于对可疑人像视频真实性进行判断,为涉案人像视频提供取证依据。
  • 论著
    宋昕, 王龙, 王辰雪, 刘宸, 曹广生, 徐巧
    预出版日期: 2023-05-22
    建立一种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UPLC-MS/MS)检验血液和尿液中 7 种新型苯二氮卓类药物(科纳唑仑、瑞马唑仑、氟阿普唑仑、氟溴唑仑、玻玛唑仑、溴替唑仑、依替唑仑)的方法。血液和尿液样品经乙腈沉淀蛋白法提取,再以 10 000 r/min 转速离心 5 min,取上清液,经 0.22 μm 有机滤膜过滤。经超高效液相色谱系统分离后,采用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模式(ESI+ )扫描,多反应监测模式(MRM)检验。以保留时间和特征离子定性,内标曲线法进行定量。结果显示:7 种新型苯二氮卓类药物检出限均低于 0.32 ng/mL;在 1~100 ng/mL 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 2 均大于 0.998;在低、中、高(5 ng/mL、50 ng/mL、100 ng/mL)三种添加浓度中基质效应在 90.49%~109.81%之间,提取回收率在 82.96%~106.13%之间,日内、日间精密度(RSD)均不大于 5.36%。本方法专属性好、灵敏度高、准确性好,可用于同时检验血液和尿液中 7 种新型苯二氮卓类药物。
  • 论著
    纪博睿, 王丽娜, 段卫宇, 王硕, 祁丽杰, 王美臻, 王文俊
    预出版日期: 2023-05-12
    本文以聚乙烯(PE)塑料制品——保鲜膜和聚乙烯原料为研究对象,探究二者对纵火现场助燃剂柴油分析鉴定的影响。利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SPME-GC-MS)对本体、未完全燃烧、完全燃烧至自燃熄灭三种不同燃烧状态下的样品与柴油的特征谱图进行对比分析。通过聚乙烯原料和 PE 保鲜膜本体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二者所含主要成分基本相同,PE 保鲜膜中含有的个别组分在聚乙烯原料中并未检测到,主要是由于PE 保鲜膜在生产过程中加入了一些添加剂所致。未完全燃烧保鲜膜对柴油分析影响最大,当 m/z=85、178、192、183 时,二者含有相同的成分且分布规律也基本相同,但当提取离子 m/z=83 时,未完全燃烧保鲜膜样品中不含有与柴油相同的环烷烃。应用 SPME-GC-MS 技术可以将未完全燃烧保鲜膜与柴油区分开,该方法灵敏度高,分析速度快,适用于火场中助燃剂的分析。
  • 论著
    蔡信, 王凯旋, 缪路, 朱久亮, 刁中杰, 吴静, 徐伟
    预出版日期: 2023-04-28
    为了测试 Ion Ampliseq HID Y-SNP Research Panel V1 试剂盒的技术性能指标,评估其法医学应用价值,本研究从测序表现、重复性和灵敏度等方面对该试剂盒进行测试,并采用该试剂盒对一个家系中 44 份遗传关系清晰但存在 Y-STR 突变的样本进行检测。测序结果表明,每轮测序均产生了不低于 1.97 Gb 的数据,序列比中率超过 99%,平均有 845 个(98.37%)Y-SNP 位点可用于后续分析,测序结果可靠。标准品 DNA 9948 的分型准确,结果一致,重复性好,灵敏度可低至 100 pg。所有检测的家系样本均可获得高分辨率的一致性 Y-SNP 单倍群。综上,Ion Ampliseq HID Y-SNP Research Panel V1 试剂盒的测序质量优良,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作为家系排查的补充手段之一。
  • 研究与探讨
    孟庆振, 王少峰, 温玄林, 张炜琛, 周红, 陈松
    预出版日期: 2023-04-28
    ChatGPT 甫一问世即引发广泛关注。本文以 ChatGPT 为例,简述了大语言模型的用途、技术特点和优势,并对当前面临的争议、伦理困境和信息安全风险进行了梳理分析。本文重点分析了大语言模型在犯罪中的可能应用场景,从利用 ChatGPT 辅助犯罪技能获取、实施网络犯罪、网络钓鱼攻击、散布虚假信息等方面进行探讨。本文还对执法层面利用 ChatGPT 服务犯罪打击、犯罪预防、执法决策、执法能力建设等进行了探析。本文认为,执法部门宜应保持开放态度,密切关注以 ChatGPT 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对犯罪的影响,加强研究跟进,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做好应对,应用新技术助力执法、提升效能。
  • 论著
    桂虚, 吴佳蕾, 季安全, 丰蕾, 叶健
    预出版日期: 2023-04-28
    本文建立了毛干蛋白单氨基酸多态性(single amino acid polymorphism,SAP)的质谱检测方法,以 DNA测序验证方法的准确性,并设计多组样本检验 SAP 鉴定的重现性。对来自 6 个人的 25 份毛干样本的 SAP 鉴定结果进行分析,并与毛干来源人的血液外显子测序结果相比较,对于不一致位点进一步使用 Sanger 法测序确定SAP对应的SNP分型。共设计四组重复性实验测试,对不同直径/生长部位毛干的分型结果进行了一致性验证。通过设计的 376 对引物进行 PCR 扩增,成功检测了 522 个 SNP 分型,其中 32 个(6.1%)与前期外显子测序分型不一致,152 个(29.1%)为外显子测序中未检测的分型,338 个(64.8%)与外显子分型结果一致。四组重复性实验中,组内 SAP 鉴定准确率平均值为 93.6%(95%CI:92.8%~94.5%),鉴定重现率平均值为 96.0%(95%CI:94.3%~97.6%)。在所有 25 份样本中,有 283 个 SAP 位点在至少两个样本中检出,其中 23 个位点在全部样本中都被检出。因此,毛干蛋白 SAP 鉴定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重现性,得到的 23 个高检出率 SAP 位点可作
    为候选位点构建有效位点组合,呈现出潜在的法医学应用价值。
  • 论著
    徐泽立, 于奎栋
    预出版日期: 2023-04-28
    铺天盖地的篡改图像已成为当今社会安全隐患之一。同图复制粘贴篡改是当前篡改图像中较为频繁使用的篡改手法,本文尝试基于 LBP 算法对同图复制粘贴篡改图像进行鉴别。先将图像转为灰度图再使用低通滤波操作将会降低检验效果的因素减少,再运用 Harris 算法提取特征点与 LBP 算法提取特征向量,并将特征值匹配,最后用 RANSAC 算法来消除误匹配点。结果显示,本文算法可有效检测出经过后处理操作过的同图复制粘贴篡改图像,该方法检验同图复制粘贴篡改图像效果良好。
  • 沈雯怡, 吕小宝, 何钦文, 丁敏菊, 杨茜璐, 郭洪玲
    预出版日期: 2023-04-28
    纤维为常见微量物证,高质量的纤维横截面形态能提供更多信息用于比对和生产工艺溯源,而获得清晰的横截面主要依赖于纤维截面制样技术。本文选取羊毛纤维作为研究对象建立了纤维的离子束切割方法,比较了 7 种固定剂对纤维包埋固化时间、样品固定情况、样品导热性和样品导电性的影响,系统考察了加速电压、切割时间、离子束摆动速度以及离子束摆动角度等关键参数对切割效果的影响,并对 7 种纤维依照优化后的制样方法进行截面切割。采用银浆丙酮溶液对羊毛、涤纶、空心涤纶、异形涤纶、尼龙、维纶、难燃纤维和 ES纤维 8 种纤维进行固定,以 4 V、2.5 h、3 r/min、±30°为切割条件进行切割,能获得较为满意的纤维横截面。在扫描电镜放大 4 000 倍的条件下能清晰观察到光滑的纤维截面形态以及孔隙内壁的结构。本方法具有操作简便的特点,可应用于实际案件纤维物证的鉴定,为通过纤维截面特征区分相同种类、不同工艺纤维提供科学依据。
  • 论著
    宋焕庭, 梁彦林, 于雷, 张丽梅, 张忠良, 唐玮
    预出版日期: 2023-04-23
    本文旨在研究指纹在不同年龄段的表现特点,特别是目前手印中难以量化的年龄相关特征信息,诸如指纹印痕模糊现象,乳突纹线的边缘形态、匀称程度,进而探索利用手印分析年龄段的具体方法。通过显微镜观察手印,并采用指纹图谱的方式直观展示典型例图,归纳相关形态学特征在不同年龄段的特点和表现。在观察手印档案中不同年龄段的大量手印样本后,总结各年龄段手印的形态学特征,初步形成手印分析年龄的一种具体步骤和方法,并结合实际案例展示这种分析的具体过程。指纹图谱包含了手印样本在相应年龄段的一些典型和非典型的表现,通过对照本文中的图谱可进行手印遗留者年龄的初步分析。本文为手印分析年龄的方法提供了一种研究方向。

  • 专题:电子物证检验技术
    池吉奕, 孙鹏
    预出版日期: 2023-04-20

    为协助警方在侦破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时实现对所获证据的有效聚合,得到多名涉案人员的嫌疑程度排序,提出了一种基于语言毕达哥拉斯模糊集的多属性决策方法。首先,根据已有线索确定相关涉案人员及属性信息;其次,基于语言毕达哥拉斯模糊集以定性的语言术语表示模糊信息,对不确定的属性信息进行统一描述;最后,在语言毕达哥拉斯模糊环境下,利用基于WOWA算子的软似然函数这一多属性决策方法对各属性值进行有效聚合,得到相关涉案人员综合得分值的结果排序。结果表明,相较于定量的评估形式,定性的语言术语评估形式更适用于实际电诈犯罪案件;同时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基于OWA算子的软似然函数多属性决策方法,本文所采用的WOWA算子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极端数据带来的影响,并且能更好地软化权重值,使得软似然值的变化更趋于平缓。本文所提多属性决策方法可协助警方关联与案件有关的属性信息,在弱化决策者主观因素的前提下缩小人工甄别范围以获得涉案人员的嫌疑程度结果排序,本文首次将该技术应用于电信网络诈骗案例中,对电诈犯罪嫌疑人认定具有实际意义。

  • 论著
    郑晓雨, 赵彦彪, 闻武, 郑珲
    预出版日期: 2023-04-03
    本文基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和多变量分析,建立对样品中痕量杂质成分的非目标筛查技术,实现制毒合成工艺路线推断。优化甲基苯丙胺中杂质成分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条件,通过主成分分析(PCA)、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和层次聚类法(HCA)等多变量分析方法对已知合成工艺路线的甲基苯丙胺进行分类处理,进而对未知缴获样品进行关联性分析及合成工艺路线推断。结果显示,本方法可在缺少杂质成分标准物质的情况下,实现对缴获甲基苯丙胺关联性分析和合成工艺路线推断。所建立的非目标筛查技术具有操作简单、可靠性高、无需杂质的标准物质等优势,可为打击涉甲基苯丙胺犯罪提供情报支撑。
  • 论著
    沈瑞迪, 李彭, 钱振华
    预出版日期: 2023-03-31
    :针对在中国未见报道的麦角酰二乙胺类物质1-环丙酰基-麦角酰二乙胺,建立其气相色谱-质谱(GC-MS)、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联用(UPLC-Q-Exactive Orbitrap-MS)定性检验方法。本文对
    未知样品用甲醇和水提取,取上清液,分别采用GC-MS 和UPLC-Q-Exactive Orbitrap-MS 进行分析,麦角酰二
    乙胺(lysergic acid diethylamide,LSD)进行同步对照分析。经GC-MS 检测,保留时间为23.85 min 的未知组分
    的质谱碎片主要特征离子峰有m/z 221,289,391,69,181,207,249,348。经UPLC-Q-Exactive Orbitrap-MS
    检测,保留时间为3.99 min 的未知组分的准分子离子峰为m/z 392.232 8,二级质谱主要离子有m/z 291.148 7,
    349.190 4,281.164 3,265.133 3,223.122 6,208.075 3,251.117 6。基于缺少对照品的现状,经SWGDRUG 和
    Cayman 谱库检索、已报道文献中信息比对及对其高分辨质谱数据的解析,实现了目标物确认,鉴定为1-环丙酰
    基-麦角酰二乙胺(1-cylopropanoyl-lysergic acid diethylamide,1cP-LSD)。该方法具有分析简便、快速的特点,
    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可以用于实际案件的检测。
  • 研究与探讨
    常靖, 吴小军, 陈泰, 任昕昕, 宋歌, 李佳宜, 张云峰, 王瑞花, 董颖, 魏 智彬
    预出版日期: 2023-03-23
    本文旨在为断肠草(钩吻)中毒死因判定提供参考数据和病理资料。对一例口服自制中药致钩吻中毒死者进行尸体检验、组织病理检验、毒物检验,采用组织细胞染色和显微镜观察进行病理检验,采用液相色谱–质谱对心血、中药汤进行毒物检验,查阅了钩吻中毒的相关文献,总结钩吻中毒的中毒情况、中毒症状及死后血液或组织中的含量。钩吻中毒死亡案例报道较多,但死后毒物学数据较少,本例死者中毒的毒性成分主要是钩吻素子、钩吻素甲、钩吻素己,血液中浓度分别为77.4、30.3、37.1 ng/mL;脏器组织病理检验发现窦房结动脉狭窄、窦房结区心肌纤维化,未发现钩吻中毒的典型特征。在本例急性钩吻中毒中,通过脏器组织病理检验难以发现典型特征,但检验中毒死后毒物学数据的积累可为中毒死因判定提供基础数据,为相关案件的死因鉴定提供参考。
  • 研究与探讨
    孙振文, 张冠男, 刘占芳, 周正, 李光耀, 郑继利, 李亚军, 朱军
    预出版日期: 2023-03-23
    为全面了解我国刑事技术鉴定机构微量物证专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本文设计全国微量物证实验室建设情况调查问卷,应用问卷星对全国(不含港澳台)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展理化检验的307个刑事技术鉴定机构开展问卷调查,采用统计学方法对问卷结果进行分析。参与调查的307个刑事技术鉴定机构包括省(自治区、直辖市)级31个、地市级261个、区县级15个,其中通过国家实验室认可(CNAS)122个,未通过CNAS认可185个;通过资质认定304个,未通过资质认定3个;所有参与调查机构均设置理化检验实验室,绝大多数(301个,占比98.0 %)未设置专门的微量物证检验部门;开展微量物证检验的机构224个,占比73.2%;307个鉴定机构共有理化检验技术人员1 463人,平均每个实验室4.77人;专业技术人员以化学及相关专业为主,占比65.0 %;GC-MS和GC是最常用的理化分析仪器,分别为409台和347台,扫描电镜/能谱仪(63台)和红外光谱仪(117台)等微量物证专业常用分析设备占比相对较小;助燃剂及燃烧残留物、火炸药及爆炸残留物、油漆、射击残留物、纤维为最常见的检验对象。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是制约微量物证专业发展最重要的因素。研究发现,我国微量物证专业发展存在问题主要包括:微量物证发现、提取与应用意识不强,实验室装备整体相对落后,微量物证检验技术体系不完善,信息化系统建设工作相对滞后等。当前我国微量物证实验室进入全面建设阶段,可通过明确微量物证专业界限、建设区域性微量物证专业实验室、完善微量物证技术方法体系、加强技术交流和培训推广、加强微量物证专业人才培养等方式,推动我国微量物证专业的发展。
  • 论著
    徐杰, 梁广俊, 徐家骐, 马壮, 丁兆锟, 史向东, 印杰
    预出版日期: 2023-03-23
    窝点勘查中涉案电子设备勘查及电子数据提取是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关键环节,而内存数据现场取证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电诈窝点现场环境通常复杂多样,涉案设备类型多、数量大,同时现场取证设备功能往往受限且对取证时间有较高要求,这给内存数据的现场取证带来了较大的技术难度和挑战。本文调研了当前常用的内存提取方法,针对电信网络诈骗窝点现场取证环境下计算机操作系统和涉案设备的实际情况,依据《电子证据数据现场获取通用方法》中的相关原则,对窝点勘查现场内存数据的提取方法、使用工具和工作流程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了较为完整的内存数据现场取证方案,并结合实际应用案例,为此类案件的勘查取证提供借鉴参考。
  • 论著
    许铭洋, 王华朋, 闫道申, 杨海涛, 楚宪腾
    预出版日期: 2023-03-03
    为提高多说话人混合语音分割的准确度,本文提出了采用广义端到端损失函数训练说话人深度嵌入向
    量提取模型用于多说话人分割。该方法首先训练基于长短时记忆的深度神经网络作为深度嵌入向量提取器;其
    次,在音频文件中截取每个说话人的参考语音段并训练其嵌入向量;最后,比较音频文件的连续嵌入与每个说
    话人嵌入之间的余弦相似度得分,实现说话人分割。该方法采用先识别后分割的原理,在能够预知说话人数量
    的场景中有较好的分割效果,可以为多说话人自动识别系统自动分割目标说话人语音,提高工作效率。
  • 论著
    李 文, 胡 胜, 季安全, 孙启凡, 赵一霞
    预出版日期: 2023-03-01
    本文探究 9 个非编码 Piwi-interacting RNA(piRNA)分子在法医常见体液中的表达差异,利用统计学方法
    评估靶标分子的体液区分能力,为法医学中常见体液(斑)鉴定提供方法补充。研究收集 120 份法医常见的人源体
    液样本(包括外周血、月经血、精液、唾液和阴道分泌液),采用实时荧光定量 PCR 法检测 5 种体液中靶标 piRNAs
    分子的表达,并用 Genorm、NormFinder、BestKeeper 软件和 ΔCt 四种方法评估 3 种内参的稳定性,分析其在各体
    液中的相对表达量ΔCq 的差异性,筛选出 9 个可用于体液区分的标记分子。针对当前法医唾液和阴道分泌液区分
    的难点问题,本研究利用多分子组合建立支持向量机分类模型(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实现唾液和阴道分
    泌液的鉴定。此外,通过检测模拟案件样本中 piRNAs 的相对表达量变化评估该类小分子的稳定性。本研究筛选出
    9 个可用于体液斑迹鉴定的标记分子,利用其中 3 个 piRNAs 分子 piR-33151、piR-31662、piR-31925 组合,建立起
    SVM 分类模型可用于唾液和阴道分泌液的有效鉴别,准确性可达 100%。3 个分子在室内晾干 12 个月或紫外照射
    48 h 的样本中仍可检测出。本研究结果表明:piRNAs 分子在不同体液中的相对表达具有显著性差异,具有鉴别法
    医学中常见体液类型的能力,建立的分类模型可高效准确地区分唾液、阴道分泌液,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 论著
    李孝君, 孙 威
    预出版日期: 2023-02-17
    热致荧光是一种无需化学试剂就能显现出渗透性客体上汗潜手印的专业技术,显现涂料墙面上汗潜手印是该技术非常必要的应用延伸。因此本文重点探究了涂料墙面上汗潜手印热致荧光显现方法的反应机理,在此基础上以涂料墙面为承痕客体,逐步采用控制变量法研究了加热距离、时长、温度以及涂料种类、汗潜手印陈旧度对显现效果的影响,最终得出了涂料墙面上汗潜手印的最佳显现条件为加热距离15 cm、加热时长为5 min、加热温度为500 ℃,涂料种类不影响热致荧光技术显现墙面上汗潜手印的效果,以及陈旧时间较长的汗潜手印依然有良好的显现效果等结论,该技术研究能够为刑事案件现场显现墙面上汗潜手印提供技术支持。
  • 论著
    魏智彬, 李 洋, 崔世海, 何光龙
    预出版日期: 2023-02-13
    本研究利用有限元法对拳击、胸外按压致肋骨骨折进行模拟,以期为肋骨骨折致伤方式分析提供一种
    可视化、可量化的辅助技术。通过采用有限元法分别模拟:1)设置拳头模型以6 m/s击打THUMS4.02 (Total Human
    Model for Safety 4.02)人体模型的左胸;2)设置按压锤模型以 400 N 竖直向下的力按压 THUMS4.02 人体模型
    的心前区。比较二者模拟结果的肋骨骨折分布、形态特点,从生物力学角度分析二者的损伤机制,并将模拟结
    果与文献报道进行比较。模拟结果显示:1)肋骨骨折形态、分布:拳击致肋骨骨折的断端形态为向内弯曲,分
    布于直接击打处;按压胸部致肋骨骨折的断端形态为向外翻折,分布在肋骨非直接受力处。2)生物力学响应:
    拳击胸部时,应变集中分布在拳击肋骨处,击打处肋骨外侧面产生压应力,内侧面产生拉应力。按压胸部时,
    除按压处存在应变分布外,按压侧的肋骨腋前线处出现明显应变分布,腋前线处肋骨外侧面产生拉应力,内侧
    面产生压应力。本研究模拟结果均得到文献支持,提示利用有限元法可实现对肋骨骨折致伤方式可视化、可量
    化的辅助性分析与解释。
  • 论著
    周志刚, 杨宝峰, 洪 斌
    预出版日期: 2023-02-13
    滥用毒品已成为世界性的严重社会问题。安非他明类兴奋剂甲基苯丙胺直接作用于人体中枢神经系统,
    具有高度成瘾性。这类药物可在毛发和指甲样本中残留数月,能够用于准确判断嫌疑人员的吸毒史。本文旨在
    建立人体指甲中甲基苯丙胺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方法。将指甲样品经水、甲醇依次清洗后,用1 mol/L
    NaOH溶液碱水解、乙酸乙酯萃取后,取有机层溶剂经氮气吹干,待测物用甲醇水溶液复溶,应用HSS T3色谱
    柱分离,采用电喷雾离子源(ESI)、正离子模式扫描,多反应监测模式(MRM)检测,空白基质配制标准曲
    线,以内标法定量。结果显示,甲基苯丙胺在0.1~5 ng/m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0 1,定量限为
    0.1 ng/mg;0.1、0.5、2.0 ng/mg三个水平添加下,提取回收率为98.5 %~102.2 %,精密度为4.35 %~6.85%。运
    用该方法在两位吸毒嫌疑人员的指甲样品中成功检测出了甲基苯丙胺。该方法检测灵敏、结果准确,可用于司
    法鉴定中指甲样品中甲基苯丙胺的分析检验。
  • 郭洪玲, 王 萍, 胡 灿, 梅宏成, 郑继利, 李亚军, 朱 军, 权养科, 王桂强
    预出版日期: 2023-02-13
    玻璃是常见微量物证,目前国内微量物证检验报告通常只列出检验数据或定性给出比对检验结论,无
    法量化表达物证比对鉴定结论。似然比证据价值评价方法在全世界被广泛接受,但在中国,针对玻璃物证的定
    量价值评价方法还未建立,给检察官和法官准确利用玻璃物证带来困难。为提升玻璃物证的证据价值,本文拟
    建立量化比对检验结论的似然比方法模型并进行评估。基于四大类150个玻璃样品共750个折射率的检验数据,
    采用高斯核密度估计方法建立似然比(LR)模型,采用直方图和两类错误率对该模型进行评估。通过建立的似
    然比模型计算得出同源样品间的LR值在6.58~204 500范围内,不同源的样品间的LR值在0~0.68范围内,在150
    个样品的自身比对中,仅有一个样品自身比对的LR<1,错误排除率为0.67%;对150个不同来源玻璃样品进行
    两两比对,在
    对比对中,有173对LR>1,错误接纳率为1.55%,两个错误率均较低,在可接受范
    围内。基于高斯核密度估计建立的似然比模型能够对基于玻璃折射率数据的样品比对给出满意的比对结果,可
    为法庭提供玻璃样品比对的量化评估值。
  • 论著
    程桂敏, 潘炎辉, 李红宇, 丁建, 谢永迅, 张金鹏, 程建辉
    预出版日期: 2023-02-03
    为研究液化石油气在受限空间内泄漏的扩散及浓度分布规律,为室内燃烧爆炸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提供
    依据,本文通过开展不同泄漏工况的现场模拟试验和数值仿真计算,获得了不同工况下气体空间浓度的变化数
    据。分析数据得出以下结论:液化石油气扩散受重力的影响较大,总体呈现低处和离墙壁近处浓度较高的分布
    规律;管道泄漏时,浓度低于 10%时随时间线性增长,空间各处浓度达到爆炸下限的时间较短,随泄漏的持续
    可爆区域先增大后减小;燃气灶泄漏时,距泄漏点较远处的空间,浓度随时间线性增长,泄漏点处燃气产生堆
    积且该处浓度长时间处于可爆范围内,可爆区域以燃气灶为中心缓慢膨胀扩展;窗户开启时,缩小了可爆区域
    的范围,但浓度处于可爆范围的时间大大延长。
  • 论著
    朱明, 江畅, 于小勇, 殷克华, 唐俊, 王年
    预出版日期: 2023-02-03
    针对赤足迹光学图像相似度高,传统算法无法快速提取样本有效信息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度
    量学习的赤足迹图像检索算法,该算法使用多尺度特征融合结构构建主干网络并辅以批去除结构监督学习,同
    时在嵌入空间内构建动态难样本三元组,解决传统难样本三元组挖掘方式不合理的问题。构建了一个包含 250
    人、2 500 枚的赤足迹光学图像数据集,该算法在所构建的数据集上平均检索精度达到 88.86%,高于传统难样
    本三元组算法,可有效地应用于赤足迹光学图像检索。该算法对于足迹领域的自动化识别具有积极意义。
  • 王星凯, 盛延良, 罗文哲, 李喜柱, 于晓涛, 高阳
    预出版日期: 2023-02-03
    肺组织变化是溺死案件中着重研究的内容,为此拟采用基于能谱的虚拟解剖技术分析溺死家兔肺部特征
    性变化规律,探讨其在溺死鉴定中的作用。通过建立家兔溺死、死后入水、对照模型,对家兔进行肺能谱CT断层扫
    描,阅片观察比较组间影像学特征差异。利用CAMPO IMAGING系统,达峰分析–能谱显示功能得出肺基物质对
    图像及数值,计算得出肺CT值;分析各实验组家兔肺基物质对图像、CT图像及水–骨基物质对值、CT值差异。实
    验可见溺死组肺部CT影像均表现为特征性毛玻璃样改变,死后入水组及对照组相应部位未见明显异常。溺死组与
    死后入水组及对照组相比水–骨基物质对水分量值及CT值均明显增大(P<0.05)。因此,在溺死肺影像基础上,能
    谱技术水–骨基物质对图像及数值变化结合CT值,可有效反映出肺部虚拟解剖特征性改变,为溺死鉴定提供新的
    参考。
  • 论著
    吴憾, 赵蔺, 孟小平, 陶文兵
    预出版日期: 2023-02-03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赤足足迹和穿袜足迹的自动识别均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因为需
    要脱鞋,应用场景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单枚穿鞋足迹识别由于鞋底花纹的多样性、随机性给智能识别造成了很
    大的阻碍,识别准确率普遍较低,成为了一个具有挑战性的任务。本文聚焦于不同人穿同一种鞋的足迹识别,
    提出一种基于多尺度特征融合的穿鞋足迹识别网络。采集大量的足迹样本,通过旋转、平移、加噪声等方式模
    拟犯罪现场足迹图像可能产生的变化,制作了足迹数据集,然后以ResNet为骨干网络,利用双向金字塔特征融
    合模块充分融合足迹图像的深层特征和浅层特征,最后针对鞋底花纹变化造成网络识别准确率降低的问题,提
    出了用迁移学习解决的思路,让网络学习未知花纹与现有花纹之间的联系,快速拟合出模型。经过训练测试,
    本文提出的方法在自制足迹数据集上识别准确率达到了93.1%,CMC评价指标也明显优于其他网络。在新的足
    底花纹上,迁移学习对比从头开始训练,速度更快、准确率更高。大量的实验证明,本文提出的穿鞋足迹识别
    网络识别准确率更高,提出的迁移学习的方法在面对新的鞋底花纹时,能够实现更好的效果。
  • 马文静, 刘凡, 刘华, 裴京哲, 张睿, 施维
    预出版日期: 2023-02-03
    椎体骨折鉴定是司法鉴定中常见的鉴定内容。目前,基于影像学的骨折诊断与鉴别诊断,是长期困扰
    司法鉴定的瓶颈问题,诊断偏差大、效率低、多次多头鉴定引发的重大群体性上访和缠访缠诉问题严重影响了
    社会和谐。本文旨在构建人体椎体骨折影像快速诊断 AI 方法,实现椎体骨折的自动化评估。采集 1 151 例腰椎
    椎体骨折的病例作为研究样本,分为训练集 800 例,验证集 151 例,测试集 200 例。应用训练集和验证集样本
    通过影像预处理、椎体定位模型构建、椎体定位及识别模型构建、椎体分割模型构建、椎体骨折诊断模型构建
    和模型评估共六个步骤进行椎体骨折评估模型构建,应用测试集对模型进行测试。结果显示,建立的智能评估
    模型识别椎体骨折精准率达到 76%。该模型为椎体骨折自动化评估软件的研发提供了技术支撑。
  • 综 述
    侯欣雨, 谢兰迟, 黎智辉, 宋华青
    预出版日期: 2023-02-03
    数字图像作为司法诉讼证据的重要性日益显著,智能手机拍摄的数字图像的溯源取证问题引起了国内
    外学者的广泛关注,这是法庭科学领域继数字图像真实性、原始性、完整性之后提出的新要求、新方向。本文
    主要针对智能手机的数字图像溯源取证相关问题,结合近些年国内外的研究情况,从数字图像溯源取证的技术
    概述、研究进展、数据集构建三个方面进行详细的阐述,同时提出未来溯源取证研究的理论体系、方法标准、
    技术要点等意见以及溯源数据集建立的要求,以期为之后的理论研究与实战应用提供思路和借鉴。
  • 王俊, 靳雅丹
    预出版日期: 2023-02-03
    为探究特定安卓智能手机录音的溯源鉴定方法,选用不同型号的华为和小米智能手机,模拟录音的录
    制、分享、删除等操作。依据录音文件元数据、手机操作系统记录数据、应用日志数据等的解析和比对分析结
    果,梳理特定手机录音录制设备的鉴别依据,总结录音文件生成后属性、状态是否发生变化的判定方法。研究
    结果表明,华为和小米智能手机所录制的录音文件,二者在数据记录方式和内容层面存在差异,但在录音的录
    制过程中,这两类手机均会在操作系统的特定文件中写入与录音文件相关的记录数据。由此,在鉴定过程中,
    可以通过系统文件、应用日志等的取证分析,来判定这两大品牌安卓智能手机录音文件的原始录制设备,以及
    录音文件的变动情况。
  • 综 述
    陈曼, 欧阳国亮
    预出版日期: 2023-02-03
    写字机器人是伴随着电子雕刻技术、3D打印技术以及计算机仿真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书写设备。
    根据其构造的不同,可分为直线关节型、曲关节型和平面关节型三类。近年来,随着写字机器人的大众化,其
    潜在的风险隐患引起了国内外文件检验界的关注,为此,业内从笔迹学的视角对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本文基
    于这些成果,首先综述了写字机器人的种类以及工作原理,然后总结了直线关节型写字机器人和曲关节型写字
    机器人写出的字迹的特点,在此基础上介绍了机器人字迹鉴别的方法以及业内对机器人摹仿能力的评价。最后
    指出了现有研究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展望了今后这一领域的研究趋向,强调要密切关注这种设备
    的发展态势,将潜在的风险问题防患于未然。
  • 综 述
    赵 建 , 杜宇坤 , 牛 勇 ,
    预出版日期: 2023-02-03
    死因鉴定是法医学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案事件定性的关键。尸体解剖是死因鉴定的最常用方法,
    该方法属有创性检验,易破坏组织器官形态,影响法医对损伤、疾病等组织学改变的观察,可造成死因鉴定
    偏差。虚拟解剖是交叉融合法医学与影像学技术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利用影像学技术获取尸体表面及内
    部信息,可构建人体器官组织断面及三维图像,为判断死亡原因、分析损伤机制等提供证据,属非侵入性解
    剖方式,具有无创性、客观性、高效性、可保存性等特点。虚拟解剖已在机械性损伤死亡、交通事故死亡、
    窒息死亡、疾病死亡、高低温损伤死亡等方面显现出独特的优势。本文对虚拟解剖在法医死因鉴定中的应用
    及其优缺点等进行综述,旨在为法医同行开展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 蔡玉刚, 吴永富, 周达江, 马琦鸿, 杜颖川, 伍星, 王燕军, 代勇
    预出版日期: 2023-02-03
    为建立快速溶剂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ASE-HPLC-MS/MS)检测以肝、肾组织
    为代表的生物样本中MDMB-4en-PINACA及其代谢物的方法,本文考察了液液萃取、快速溶剂萃取对生物样本
    中药物的提取效果,用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对生物样本中MDMB-4en-PINACA及代谢物进行分
    析。结果显示,快速溶剂萃取法回收率最高,在0.5~200 ng/g范围内生物样本中MDMB-4en-PINACA、其水解
    产物(M1)和脱烷烯基代谢物(M2)浓度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大于0.997 3),MDMB-4en-PINACA、M1
    和M2在肝组织中最低检出限均为0.01 ng/g;MDMB-4en-PINACA、M1和M2在肾织中最低检出限分别为0.01、
    0.03和0.02 ng/g。快速溶剂萃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操作简单、回收率高,可用于生物样本中
    MDMB-4en-PINACA及代谢物的检验。
  • 邹波, 常靖, 张云峰, 王爱华, 董林沛, 赵鹏
    预出版日期: 2023-02-03
    研究旨在充分挖掘毛发生物检材的“时间标尺”作用,对比不同用药情况下毛发中艾司唑仑的分布差
    异,为相关用药史刻画和犯罪调查提供参考实例。采集艾司唑仑成年用药人员的头发样本进行分段定量检验,
    考察长期、短期用药和停药情况下,艾司唑仑在毛发生长方向上的含量分布;连续采集检测胡须样本,对比艾
    司唑仑在头发和胡须中的分布差异。结果显示,研究采集的样本中,长期用药人员毛发艾司唑仑含量高值在近
    根段或中段,近发梢段普遍存在流失;短期用药下,艾司唑仑集中分布区域与用药时间存在对应关系,并随毛
    发生长向远端平移;停药毛发中艾司唑仑含量向发根方向呈缓慢下降趋势,近根端毛发的艾司唑仑消除需3个月
    以上。艾司唑仑在毛发中的含量峰值与对应时期用药剂量有一定正相关性。毛发的分时分段检验有助于挖掘艾
    司唑仑入体后与毛发的结合规律,推动毛发物证的多维度解析,为供体用药行为刻画和案件关联分析提供支撑。
  • 论 著
    李晓飞, 谢伟宏, 徐洁蕾
    预出版日期: 2023-02-03
    本文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串联飞行时间质谱测定涉爆案件中17种有机炸药( TNT、RDX、
    HMX、PETN、CE、2-Am-DNT、4-Am-DNT、PYX、2-HADNT、4-HADNT、1,2-DNG、1,3-DNG、3,5-DNA、R-
    SALT、4-NDPA、NTO、4,4'-DNDPA )的快速定性、定量方法。本研究将有机炸药爆炸残留物或原药经有机溶
    剂直接溶解,用PLD
    ﹢ 净化柱或有机微孔过滤膜净化提取,提取液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串联飞行时间
    质谱进行定性、定量检测。分析采用Shim-pack Velox Biphenyl(2.1 mm×100 mm×2.7 µm)色谱柱,质谱扫描
    方式为负离子的全扫描/数据依赖二级质谱扫描(Full MS/DDA-MS 2 )模式。 结果表明17种有机炸药的检出限
    在0.1 ~ 10 ng/mL之间,所有目标物在其相应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日内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6%~
    5.3%(n=6),日间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7%~8.5%(n=24)。 应用本方法可同时准确、快速、高效地对涉
    爆案件中的17种有机炸药进行定性、定量分析。
  • 技术与应用
    吴文贤, 徐柏杨, 张宏建
    预出版日期: 2023-02-03
    本文通过高分辨质谱–液相色谱质谱联用(UHPLC-HRMS)、核磁共振(NMR)、傅里叶变换红外
    光谱(FTIR)等多种技术,对近期缴获的疑似毒品黄色粉末进行检验分析。将该样品主要成分的谱图与现有数
    据库比对后发现,该物质并不在数据库中。UHPLC-HRMS分析得到其精确分子量和主要特征离子峰。通过比对
    特征离子峰,该物质与氯胺酮有较高的相似度。 15 N-NMR确定了硝基的存在;核磁分析确定了其化学结构,并
    对各峰进行了指认;IR确定了羰基、硝基、C–Cl化学键等官能团的存在。该黄色粉末确定为一种可被用于合成
    氯胺酮的新型前体2-(2-氯苯基)-2-硝基环己酮,为国内首次在疑似毒品中检出。氯胺酮在全球范围内滥用,
    中国已经进行管制,而其作为药用有其独特的优势,合成工艺在不断发展,制毒工厂可能采用新的制毒工艺而
    逃避监管,2-(2-氯苯基)-2-硝基环己酮可能为不法分子为逃避打击使用新的合成氯胺酮工艺重要前体。在缴
    获物中发现该物质为以后易制毒化学品的管制和相关案件的检验提供参考。
  • 论著
    杨俊, 罗亚平, 李康, 李硕, 韩文强
    预出版日期: 2023-02-03
     本文研究相似异源指纹在大规模数据库中的出现情况,以增强指纹工作人员应对相似异源指纹的风险
    意识。基于千万级人数据库,选取 40 枚弓型纹中心区域开展研究,每枚指纹标注 40 个特征点开始发送查询,
    依次减少特征点数量,探究特征点数量与同源指纹和相似异源指纹出现率之间的关系,并对现场指纹的高频相
    似区域及相似异源指纹的纹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特征点数量增多,同源指纹出现率升高,相似异
    源指纹出现率降低;40 枚弓型纹共计找到 454 枚相似异源指纹,其中一枚异源指纹与现场指纹具有 15 个特征
    点完全一致;平均每次查询前 100 位候选队列中相似异源指纹出现率约为 75.7%,低度、中度与高度相似异源
    指纹出现率分别为 46.5%、19.7%、9.5%;此外,相似异源指纹更多出现在弓型纹中心部位的 3、4、6 号区域,
    出现率分别为 44.27%、24.45%、18.5%,且相似异源指纹更多来源于箕型纹的三角区域。本研究有助于提高指
    纹工作人员识别相似异源指纹的能力,提示指纹工作人员应多加注意弓型纹中心区域的中下部相似异源指纹的
    出现情况。
  • 综 述
    杨求凤, 李志豪, 韩星周, 秦 达, 王晓光, 闫海倩, 郭姿含
    预出版日期: 2023-02-03
    印章印文是法庭科学领域常见的物证之一,对印油(泥)进行种类鉴别在印章印文检验中具有重要意
    义。本文梳理了光谱检验、色谱检验、质谱检验三种常用的鉴别方法在法庭科学印油(泥)检验上的应用及最
    新进展,对各种方法的优劣进行讨论,并对法庭科学印油(泥)检验目前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展
    望,以期为法庭科学文件检验工作者提供借鉴。
  • 综 述
    丁自娇
    预出版日期: 2023-02-03
  • 综 述
    张曌, 栾玉静, 韩昱哲, 王芳琳
    预出版日期: 2023-02-02
    麻痹性贝类中毒在全球贝类中毒中最常见,分布最广、危害最大、死亡率最高,对人民生命健康造成
    极大威胁。麻痹性贝类毒素毒性很大,人口服不到1 mg便可致死,对神经和肌肉具有麻痹作用,影响生物神经
    系统和心血管系统。麻痹性贝类毒素衍生物众多且结构相似,可以相互转化,检测难度大。本文综述了麻痹性
    贝类毒素的性质、作用机制、中毒症状和代谢途径,并对固相萃取法、分散固相萃取法、免疫亲和层析法等前
    处理方法以及小鼠生物法、免疫分析法、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等相关检测方法进行
    了总结,以期为麻痹性贝类毒素的研究,有关检测方法的开发与完善,法庭科学毒物检验以及相关标准的制定
    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