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 第48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23-08-15
  

  • 全选
    |
    前沿探讨
  • 孟庆振, 王少峰, 温玄林, 张炜琛, 周红, 陈松
    刑事技术. 2023, 48(4): 331-339. https://doi.org/10.16467/j.1008-3650.2023.0025
    摘要 ( ) PDF下载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ChatGPT甫一问世即引发广泛关注。本文以ChatGPT为例,简述了大语言模型的用途、技术特点和优势,并对当前面临的争议、伦理困境和信息安全风险进行了梳理分析。本文重点分析了大语言模型在犯罪中的可能应用场景,从利用ChatGPT辅助犯罪技能获取、实施网络犯罪、网络钓鱼攻击、散布虚假信息等方面进行探讨。本文还对执法层面利用ChatGPT服务犯罪打击、犯罪预防、执法决策、执法能力建设等进行了探析。本文认为,执法部门应保持开放态度,密切关注以ChatGPT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对犯罪的影响,加强研究跟进,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做好应对,应用新技术助力执法、提升效能。

  • 专题:理化检验
  • 孙振文, 张冠男, 刘占芳, 周正, 李光耀, 郑继利, 李亚军, 朱军
    刑事技术. 2023, 48(4): 340-346. https://doi.org/10.16467/j.1008-3650.2023.0015
    摘要 ( ) PDF下载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为全面了解我国刑事技术鉴定机构微量物证专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本文设计全国微量物证实验室建设情况调查问卷,应用问卷星对全国(不含港澳台)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展理化检验的307个刑事技术鉴定机构开展问卷调查,采用统计学方法对问卷结果进行分析。参与调查的307个刑事技术鉴定机构包括省(自治区、直辖市)级31个、地市级261个、区县级15个,其中通过国家实验室认可(CNAS)122个,未通过CNAS认可185个;通过资质认定304个,未通过资质认定3个;所有参与调查机构均设置理化检验实验室,绝大多数(301个,占比98.0%)未设置专门的微量物证检验部门;开展微量物证检验的机构224个,占比73.2%;307个鉴定机构共有理化检验技术人员1 463人,平均每个实验室4.77人;专业技术人员以化学及相关专业为主,占比65.0%;GC-MS和GC是最常用的理化分析仪器,分别为409台和347台,扫描电镜/能谱仪(63台)和红外光谱仪(117台)等微量物证专业常用分析设备占比相对较小;助燃剂及燃烧残留物、火炸药及爆炸残留物、油漆、射击残留物、纤维为最常见的检验对象。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是制约微量物证专业发展最重要的因素。研究发现,我国微量物证专业发展存在问题主要包括:微量物证发现、提取与应用意识不强,实验室装备整体相对落后,微量物证检验技术体系不完善,信息化系统建设工作相对滞后等。当前我国微量物证实验室进入全面建设阶段,可通过明确微量物证专业界限、建设区域性微量物证专业实验室、完善微量物证技术方法体系、加强技术交流和培训推广、加强微量物证专业人才培养等方式,推动我国微量物证专业的发展。

  • 沈雯怡, 吕小宝, 何钦文, 丁敏菊, 杨茜璐, 郭洪玲
    刑事技术. 2023, 48(4): 347-354. https://doi.org/10.16467/j.1008-3650.2023.0021
    摘要 ( ) PDF下载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纤维为常见微量物证,高质量的纤维横截面形态能提供更多信息用于比对和生产工艺溯源,而获得清晰的横截面主要依赖于纤维截面制样技术。本文选取羊毛纤维作为研究对象建立了纤维的离子束切割方法,比较了7种固定剂对纤维包埋固化时间、样品固定情况、样品导热性和样品导电性的影响,系统考察了加速电压、切割时间、离子束摆动速度以及离子束摆动角度等关键参数对切割效果的影响,并对7种纤维依照优化后的制样方法进行截面切割。采用银浆丙酮溶液对羊毛、涤纶、空心涤纶、异形涤纶、尼龙、维纶、难燃纤维和ES纤维8种纤维进行固定,以4 V、2.5 h、3 r/min、±30°为切割条件进行切割,能获得较为满意的纤维横截面。在扫描电镜放大4 000倍的条件下能清晰观察到光滑的纤维截面形态以及孔隙内壁的结构。本方法具有操作简便的特点,可应用于实际案件纤维物证的鉴定,为通过纤维截面特征区分相同种类、不同工艺纤维提供科学依据。

  • 郭洪玲, 王萍, 胡灿, 梅宏成, 郑继利, 李亚军, 朱军, 权养科, 王桂强
    刑事技术. 2023, 48(4): 355-363. https://doi.org/10.16467/j.1008-3650.2023.0010
    摘要 ( ) PDF下载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玻璃是常见微量物证,目前国内微量物证检验报告通常只列出检验数据或定性给出比对检验结论,无法量化表达物证比对鉴定结论。似然比证据价值评价方法在全世界被广泛接受,但在中国,针对玻璃物证的定量价值评价方法还未建立,给检察官和法官准确利用玻璃物证带来困难。为提升玻璃物证的证据价值,本文拟建立量化比对检验结论的似然比方法模型并进行评估。基于四大类150个玻璃样品共750个折射率的检验数据,采用高斯核密度估计方法建立似然比(LR)模型,采用直方图和两类错误率对该模型进行评估。通过建立的似然比模型计算得出同源样品间的LR值在6.58~204 500范围内,不同源的样品间的LR值在0~0.68范围内,在150个样品的自身比对中,仅有一个样品自身比对的LR<1,错误排除率为0.67%;对150个不同来源玻璃样品进行两两比对,在C2150=11 175对比对中,有173对LR>1,错误接纳率为1.55%,两个错误率均较低,在可接受范围内。基于高斯核密度估计建立的似然比模型能够对基于玻璃折射率数据的样品比对给出满意的比对结果,可为法庭提供玻璃样品比对的量化评估值。

  • 纪博睿, 王丽娜, 段卫宇, 王硕, 祁丽杰, 王美臻, 王文俊
    刑事技术. 2023, 48(4): 364-370. https://doi.org/10.16467/j.1008-3650.2023.0023
    摘要 ( ) PDF下载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以聚乙烯(PE)塑料制品——保鲜膜和聚乙烯原料为研究对象,探究二者对纵火现场助燃剂柴油分析鉴定的影响。利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SPME-GC-MS)对本体、未完全燃烧、完全燃烧至自燃熄灭三种不同燃烧状态下的样品与柴油的特征谱图进行对比分析。通过聚乙烯原料和PE保鲜膜本体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二者所含主要成分基本相同,PE保鲜膜中含有的个别组分在聚乙烯原料中并未检测到,主要是由于PE保鲜膜在生产过程中加入了一些添加剂所致。未完全燃烧保鲜膜对柴油分析影响最大,当m/z=85、178、192、183时,二者含有相同的成分且分布规律也基本相同,但当提取离子m/z=83时,未完全燃烧保鲜膜样品中不含有与柴油相同的环烷烃。应用SPME-GC-MS技术可以将未完全燃烧保鲜膜与柴油区分开,该方法灵敏度高,分析速度快,适用于火场中助燃剂的分析。

  • 杨求凤, 李志豪, 韩星周, 秦达, 王晓光, 闫海倩, 郭姿含
    刑事技术. 2023, 48(4): 371-377. https://doi.org/10.16467/j.1008-3650.2023.0006
    摘要 ( ) PDF下载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印章印文是法庭科学领域常见的物证之一,对印油(泥)进行种类鉴别在印章印文检验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梳理了光谱检验、色谱检验、质谱检验三种常用的鉴别方法在法庭科学印油(泥)检验上的应用及最新进展,对各种方法的优劣进行讨论,并对法庭科学印油(泥)检验目前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以期为法庭科学文件检验工作者提供借鉴。

  • 论著
  • 李宗辰, 叶东, 李俊瑶, 张颐, 陈春涛
    刑事技术. 2023, 48(4): 378-385. https://doi.org/10.16467/j.1008-3650.2022.0063
    摘要 ( ) PDF下载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旨在弥补夜间红外模式监控下行人图像与白天监控下行人图像间的模态差异和异构特性,较好实现多摄像头下红外人像与可见光人像数据间的检索和比对任务。设计一种局部参数共享的双路卷积神经网络模型,提取具有全局粗粒度和局部细粒度的两种人像特征,通过对两种特征分别进行特征度量,实现跨模态人像检索模型的训练和优化。结果表明,模型所提取的两种特征在测试数据集上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准确率与目前主流算法相比具有竞争力。本研究能够服务视频侦查工作,提高现有的动态、静态人像比对的应用水平。

  • 王俊, 靳雅丹
    刑事技术. 2023, 48(4): 386-393. https://doi.org/10.16467/j.1008-3650.2022.0072
    摘要 ( ) PDF下载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为探究特定安卓智能手机录音的溯源鉴定方法,选用不同型号的华为和小米智能手机,模拟录音的录制、分享、删除等操作。依据录音文件元数据、手机操作系统记录数据、应用日志数据等的解析和比对分析结果,梳理特定手机录音录制设备的鉴别依据,总结录音文件生成后属性、状态是否发生变化的判定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华为和小米智能手机所录制的录音文件,二者在数据记录方式和内容层面存在差异,但在录音的录制过程中,这两类手机均会在操作系统的特定文件中写入与录音文件相关的记录数据。由此,在鉴定过程中,可以通过系统文件、应用日志等的取证分析,来判定这两大品牌安卓智能手机录音文件的原始录制设备,以及录音文件的变动情况。

  • 蔡玉刚, 吴永富, 周钶, 龙兵, 陆银, 周达江, 代勇, 王燕军
    刑事技术. 2023, 48(4): 394-404. https://doi.org/10.16467/j.1008-3650.2022.0046
    摘要 ( ) PDF下载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动物实验探索MDMB-4en-PINACA和ADB-BUTINACA两种合成大麻素在大鼠体内的代谢方式,确定主要代谢物和代谢标记物。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HPLC-QTOF)筛查给药后MDMB-4en-PINACA和ADB-BUTINACA在大鼠血液和肝组织中可能存在的代谢物;12只SD大鼠随机分为两组,禁食12 h,按1.0 mg/kg腹腔注射给药,第一组为MDMB-4en-PINACA实验组,第二组为ADB-BUTINACA实验组,在给药后5、15、30、60、120 min分别处死取血液和肝组织,经处理后检测分析。结果表明:合成大麻素MDMB-4en-PINACA进入大鼠体内后,经双键氧化羧基化、酯水解、4-脱戊烯基化、羟基化代谢成相应的代谢物;ADB-BUTINACA进入大鼠体内后,经水解、4-脱烷基化、4-丁基羟基化、羟基化代谢成相应的代谢物。根据检测大鼠血液和肝组织中成分的响应强度,MDMB-4en-PINACA代谢物主要有4-戊烯基氧化羟基化代谢物(编号M6),4-戊烯基氧化羧基化代谢物(编号M7),丁酸甲酯水解代谢物(编号M2)和进一步羟基化代谢物(编号M3、M4、M5),n-脱烷烯基化代谢物(编号M1),确定MDMB-4en-PINACA代谢标记物为M1和M2。ADB-BUTINACA的代谢物主要有4 -脱丁基化代谢物(编号A1)和甲酰胺基水解代谢物(编号A2),4-丁基羧基化代谢物(编号A3),4-丁基羟基化代谢物(编号A4),确定ADB-BUTINACA代谢标记物为A1和A2。

  • 吴憾, 赵蔺, 孟小平, 陶文兵
    刑事技术. 2023, 48(4): 405-412. https://doi.org/10.16467/j.1008-3650.2022.0069
    摘要 ( ) PDF下载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赤足足迹和穿袜足迹的自动识别均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因为需要脱鞋,应用场景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单枚穿鞋足迹识别由于鞋底花纹的多样性、随机性给智能识别造成了很大的阻碍,识别准确率普遍较低,成为了一个具有挑战性的任务。本文聚焦于不同人穿同一种鞋的足迹识别,提出一种基于多尺度特征融合的穿鞋足迹识别网络。采集大量的足迹样本,通过旋转、平移、加噪声等方式模拟犯罪现场足迹图像可能产生的变化,制作了足迹数据集,然后以ResNet为骨干网络,利用双向金字塔特征融合模块充分融合足迹图像的深层特征和浅层特征,最后针对鞋底花纹变化造成网络识别准确率降低的问题,提出了用迁移学习解决的思路,让网络学习未知花纹与现有花纹之间的联系,快速拟合出模型。经过训练测试,本文提出的方法在自制足迹数据集上识别准确率达到了93.1%,CMC评价指标也明显优于其他网络。在新的足底花纹上,迁移学习对比从头开始训练,速度更快、准确率更高。大量的实验证明,本文提出的穿鞋足迹识别网络识别准确率更高,提出的迁移学习的方法在面对新的鞋底花纹时,能够实现更好的效果。

  • 周志刚, 杨宝峰, 洪斌
    刑事技术. 2023, 48(4): 413-417. https://doi.org/10.16467/j.1008-3650.2023.0009
    摘要 ( ) PDF下载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滥用毒品已成为世界性的严重社会问题。安非他明类兴奋剂甲基苯丙胺直接作用于人体中枢神经系统,具有高度成瘾性。这类药物可在毛发和指甲样本中残留数月,能够用于准确判断嫌疑人员的吸毒史。本文旨在建立人体指甲中甲基苯丙胺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方法。将指甲样品经水、甲醇依次清洗后,用1 mol/L NaOH溶液碱水解、乙酸乙酯萃取后,取有机层溶剂经氮气吹干,待测物用甲醇水溶液复溶,应用HSS T3色谱柱分离,采用电喷雾离子源(ESI)、正离子模式扫描,多反应监测模式(MRM)检测,空白基质配制标准曲线,以内标法定量。结果显示,甲基苯丙胺在0.1~5 ng/m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0 1,定量限为0.1 ng/mg;0.1、0.5、2.0 ng/mg三个水平添加下,提取回收率为98.5 %~102.2 %,精密度为4.35 %~6.85%。运用该方法在两位吸毒嫌疑人员的指甲样品中成功检测出了甲基苯丙胺。该方法检测灵敏、结果准确,可用于司法鉴定中指甲样品中甲基苯丙胺的分析检验。

  • 综述
  • 张曌, 栾玉静, 韩昱哲, 王芳琳
    刑事技术. 2023, 48(4): 418-425. https://doi.org/10.16467/j.1008-3650.2022.0058
    摘要 ( ) PDF下载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麻痹性贝类中毒在全球贝类中毒中最常见,分布最广、危害最大、死亡率最高,对人民生命健康造成极大威胁。麻痹性贝类毒素毒性很大,人口服不到1 mg便可致死,对神经和肌肉具有麻痹作用,影响生物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麻痹性贝类毒素衍生物众多且结构相似,可以相互转化,检测难度大。本文综述了麻痹性贝类毒素的性质、作用机制、中毒症状和代谢途径,并对固相萃取法、分散固相萃取法、免疫亲和层析法等前处理方法以及小鼠生物法、免疫分析法、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等相关检测方法进行了总结,以期为麻痹性贝类毒素的研究,有关检测方法的开发与完善,法庭科学毒物检验以及相关标准的制定提供参考。

  • 研究与探讨
  • 常靖, 吴小军, 陈泰, 任昕昕, 宋歌, 李佳宜, 张云峰, 王瑞花, 董颖, 魏智彬
    刑事技术. 2023, 48(4): 426-431. https://doi.org/10.16467/j.1008-3650.2023.0012
    摘要 ( ) PDF下载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旨在为断肠草(钩吻)中毒死因判定提供参考数据和病理资料。对一例口服自制中药致钩吻中毒死者进行尸体检验、组织病理检验、毒物检验,采用组织细胞染色和显微镜观察进行病理检验,采用液相色谱-质谱对心血、中药汤进行毒物检验,查阅了钩吻中毒的相关文献,总结钩吻中毒的中毒情况、中毒症状及死后血液或组织中的含量。钩吻中毒死亡案例报道较多,但死后毒物学数据较少,本例死者中毒的毒性成分主要是钩吻素子、钩吻素甲、钩吻素己,血液中浓度分别为77.4、30.3、37.1 ng/mL;脏器组织病理检验发现窦房结动脉狭窄、窦房结区心肌纤维化,钩吻中毒的典型特征。急性钩吻中毒,脏器组织病理检验难以发现典型特征,但中毒死后毒物检验数据的积累可为死因判定提供基础数据,为相关案件的死因鉴定提供参考。

  • 经验交流
  • 徐思文, 罗小兵, 张晶晶, 李洋
    刑事技术. 2023, 48(4): 432-435. https://doi.org/10.16467/j.1008-3650.2023.4001
    摘要 ( ) PDF下载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齿科个体识别是法医学个体识别体系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具有比对识别成本低、样本保存时间长等优势。近十年来,种植牙因风险小且价格不断下降,已经成为一种非常普遍的手术。种植牙特异形态特征也为齿科鉴定增加了可用的个体识别的指标。而国民保健意识增强、齿科档案电子化等为国内开展齿科鉴定提供了保障支撑。本文报道一例涉及高度腐败未知名尸体的命案,由于面部识别及DNA比对均丧失条件,法医通过评估种植牙体形态以及确定固定批号,锁定死者治疗医院范围,比对可能的诊疗记录,最终识别受害者并破获案件。文中对种植牙的特点、种植牙在个体识别中的独特优势及种植牙个体识别的方法等方面进行了介绍,以促进其在侦查办案中的实际运用。

  • 李明健, 王晓伟, 李阳, 高博文
    刑事技术. 2023, 48(4): 436-440. https://doi.org/10.16467/j.1008-3650.2023.4002
    摘要 ( ) PDF下载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第一现场的界定是命案现场重建的重要内容。血迹是命案现场中最常见的痕迹物证之一,通过对现场血迹的勘验和分析,勘查人员能够完成对现场的重建,还原嫌疑人作案过程,最终认定第一现场。本文基于一起命案中心现场和关联现场的血迹,综合分析血迹的形态、种类和空间分布特点,合理排除了嫌疑人抛尸的可能,准确认定该起命案的第一现场,为案件的快速侦破和成功诉讼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持,为勘查人员甄别疑难复杂命案的第一现场和抛尸现场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