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 第0卷, 第1期 刊出日期:1994-01-03
  

  • 全选
    |
    其他
  • 吴家骝
    摘要 ( ) PDF下载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对打印文件的油墨进行了字迹扩散法和光谱检验的研究。结果扩散法能区分色带的类别,可见光谱法能粗分色带的牌号,一阶导数光谱法能细分色带的牌号。本方法具有灵敏度高、干扰小、实用性强的特点。
  • 周建华 康凤周
    摘要 ( ) PDF下载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介绍了生物检材中毒鼠强的气相色谱测定法。毒鼠强从生物检材中用丙酮提取,肝中回收率为81.86%,提取物浓缩定容后,取定量注入气相色谱仪中,色谱柱固定液为:1.5%OV-17,检测器为:NPD。本方法的最低检出限量为2mg。
  • 王洪宗 张继宗
    摘要 ( ) PDF下载 可视化 收藏
    1985年7月20日,宜春市某镇吴某(女,28岁)因稻田放水与刘某打架,打架后吴某到医院治疗。8月23日凌晨1时半,吴某突然呕吐、尖叫、哭泣、四肢痉挛,约10分钟后呼吸、心跳停止。吴死后,其夫认为其妻是被打伤致死,持续上访。经有关部门组织有关专家研究认为,吴的死亡与打架无直接关系。 1991年5月,经查阅案卷材料,决定开棺检验。
  • 陈于卓
    摘要 ( ) PDF下载 可视化 收藏
    明显口服氰化钠或氰化钾中毒死亡的尸体,解剖提取胃及内容物和血液为检材的案例,却难以检出氰离子,显系取材不宜,给命案的死因和性质的认定带来困难。因此,1966年以来,对25例口服氰化钠或氰化钾中毒死亡的尸体,分别解剖提取胃及内容物、血液、十二指肠及内容物为检材,就其氰离子的检出情况,进行对照研究探讨。
  • 魏清春
    摘要 ( ) PDF下载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介绍利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对有吸食和注射吗啡嫌疑人员的尿液进行测定,证实该嫌疑人在某特定时间内,是否有吸食和注射吗啡的行为。
  • 林顺卫 施汉荣
    刑事技术. 1994, 0(1): 11. https://doi.org/10.16467/j.1008-3650.1994.01.006
    摘要 ( ) PDF下载 可视化 收藏
    1985年1月14日,我市发生一起用锯子肢解尸体的凶杀案。案发后,我们为准确推断锯子种类,以常用的手用木工框锯、手板锯、鸡尾锯和手用钢锯,在死刑犯尸骨上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研究,摸索出尸骨锯痕检验的规律,现介绍如下: 1 锯的机械性能 锯的机械性能、规格是决定锯痕特征的物质条件。手用木工锯条、手板锯和鸡尾锯的机械性能基本相同。
  • 林建西 王兴臣
    刑事技术. 1994, 0(1): 14. https://doi.org/10.16467/j.1008-3650.1994.01.007
    摘要 ( ) PDF下载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分析研究了砖体的形成机理及其痕迹特点,提出特定砖体痕迹的检验利用。
  • 张洪才 孙广成
    刑事技术. 1994, 0(1): 16. https://doi.org/10.16467/j.1008-3650.1994.01.008
    摘要 ( ) PDF下载 可视化 收藏
    我省与朝鲜毗邻,边境线较长,朝鲜不法边民时有流窜到我边境城市、村镇作案。由于朝鲜的鞋子种类及鞋底花纹(指流入我边境市场的)和我国部分鞋子种类及鞋底花纹相类似,给分析案件带来一定困难,有时造成边境案件责任的意见分歧。为配合刑事侦察工作,本文采用对照法,从鞋底的花纹图型、制作工艺等方面,就两国边境地区的不同鞋子做一探讨,为现场鞋印的检验区别提供了参考依据。
  • 巩固军 邢汝洲
    刑事技术. 1994, 0(1): 18. https://doi.org/10.16467/j.1008-3650.1994.01.009
    摘要 ( ) PDF下载 可视化 收藏
    1991年夏季,某市沿海一带村镇连续发生入户盗窃案件。7月19日村民王××家被盗。现场勘察中用石膏铸模提取了案犯遗留的带有马蹄形铁掌的鞋后跟痕迹一枚。侦察中发现白××有作案嫌疑,提取其半高跟皮凉鞋一双(后跟铁掌已拆掉),检验现场后跟铁掌痕迹是否系白××半高跟皮凉鞋所留。
  • 李云志
    刑事技术. 1994, 0(1): 19. https://doi.org/10.16467/j.1008-3650.1994.01.010
    摘要 ( ) PDF下载 可视化 收藏
    花炮药一般由氧化剂、金属灼烧剂、助燃剂和填充剂组成,有的则由氧化剂、金属灼烧剂和有机化合物或有机酸盐组成。氧化剂主要是氯酸钾或硝酸钾;金属灼烧剂主要是铝粉、镁粉、镁铝合金;助燃剂主要是木炭、硫磺等;有机类物质主要是五倍子酸、红树胶、苯甲酸盐、苯二甲酸盐和水杨酸盐组成。被广泛应用于烟花爆竹的制造及军事训练模拟弹中。据有关资料记载:如将某些花炮药装入小管,其爆速可达4600~4800m/s;远远超过高能炸药规定的爆速1900~915Om/s的低限,如量大到一定程度,并使用雷管,可以制造大爆炸。
  • 谢福元
    刑事技术. 1994, 0(1): 20. https://doi.org/10.16467/j.1008-3650.1994.01.011
    摘要 ( ) PDF下载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利用倍频Nd:YAG激光器作激发光源,将被检物置于低温液氮环境下,可获得较高的荧光效率,对于纸张、纺织品上潜在印文图案的显现,可取得较满意的效果。
  • 杨军 杨大富
    刑事技术. 1994, 0(1): 22. https://doi.org/10.16467/j.1008-3650.1994.01.012
    摘要 ( ) PDF下载 可视化 收藏
    PGM1和EsD是法医学个人识别和亲子鉴定中常用的两种多态性同功酶。用于胚胎和出生后的个体亲权鉴定,已有许多报导。本文报导1例利用肌肉组织检测埋葬22天死婴的PGM1和EsD酶型。 案例简介:陶×,女,13岁。1991年10月5日早产一活男婴。次日,男婴窒息死后浅埋于山坡上。因生父不明,于10月27日开棺验尸,尸体腐败呈墨绿色。除心脏外,其它内脏已不同程度地液化。提取死婴心血,上臂肌肉组织冰冻保存。
  • 经验交流
  • 赵喜和
    刑事技术. 1994, 0(1): 23. https://doi.org/10.16467/j.1008-3650.1994.01.013
    摘要 ( ) PDF下载 可视化 收藏
    灰、汗或汗与其它物质混杂的指印,用“502”贴附法显现效果最佳。此类指印若遗留时间较长(10天以上),可在指印上稍稍哈气;若遗留时间较短(3至9天),可在指印上稍加吹一口气,待气即将要干时,立即显现。对于3天内的指印,可直接用贴附法显现。
  • 其他
  • 孙洋
    刑事技术. 1994, 0(1): 24. https://doi.org/10.16467/j.1008-3650.1994.01.014
    摘要 ( ) PDF下载 可视化 收藏
    高效价抗血清与含微量血型抗原的毛发作用,因抗体的无效竞争或过剩抗体对毛发的非特异性结合,易致其血型试验失败。一种使用低效价抗血清的方法,经实验验证与常法结果正确率存在显著性差异,应用于实际检案,效果满意。
  • 高生发
    刑事技术. 1994, 0(1): 26. https://doi.org/10.16467/j.1008-3650.1994.01.015
    摘要 ( ) PDF下载 可视化 收藏
    笔者对居住在湘西地区的691例土家族人群ABO血型进行了调查,现报告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取自湘西劳改支队、吉首市双塘乡、马颈坳镇居住的土家族人群耳血共691例。 1.2 试剂 采用卫生部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的抗A、抗B单克隆抗体(效价均在128倍以上),特异性及亲和力均符合检验要求。
  • 齐国庆 马玮玮
    刑事技术. 1994, 0(1): 28. https://doi.org/10.16467/j.1008-3650.1994.01.016
    摘要 ( ) PDF下载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通过试验阐明了用硝酸银法显现汗潜手印的时效问题。试验表明用硝酸银法可显出遗留在纸张上长达50天的汗潜手印,但显现效果因人而异,且受手印遗留者及周围环境等诸因素的影响。
  • 经验交流
  • 李克国
    刑事技术. 1994, 0(1): 29. https://doi.org/10.16467/j.1008-3650.1994.01.017
    摘要 ( ) PDF下载 可视化 收藏
    1991年11月,我市某庄发生一起凶杀案,现场提取作案工具自行车梁管1根,管内用报纸填塞,取出已成皱褶状的报纸,用宁西特林显现,只显出浅在手印轮廓,因皱褶干扰、纹线不清、拍照困难。经研究分析,指印显出不充分与皱褶所致温度、湿度渗透不匀有直接关系,造成药液不能充分地化合。为解决温、湿度,提高指印汗液与药液的最佳反应,我们采用电熨斗加热辅助,调温控制,在被显物下置放潮湿衬垫物的方法,清晰地显出皱褶纸上的指印,为破案提供了证据,其方法是:
  • 其他
  • 孙洪波 李长立
    刑事技术. 1994, 0(1): 30. https://doi.org/10.16467/j.1008-3650.1994.01.018
    摘要 ( ) PDF下载 可视化 收藏
    潜手印的显现方法中,“502”熏显法是近年来广泛使用的方法。但由于“502”熏显出的指印纹线呈白色,在浅色、白色客体上显出的指印反差小,不易拍照提取;同时由于“502”聚合物本身的特性,直接提取“502”熏显指印成为一大难题。目前多采用龙胆紫、孔雀绿染色照相提取的方法。在实际工作中,这两种染色液对检材要求苛刻,并且缺少补救措施。经过大量实验,我们摸索成功碘染色方法。此法操作简便,染色灵敏,染色后的指印可进一步处理变色,亦可用胶纸提取,是“502”熏显指印的理想处理方法。
  • 朱志钧 黄星国
    刑事技术. 1994, 0(1): 32. https://doi.org/10.16467/j.1008-3650.1994.01.019
    摘要 ( ) PDF下载 可视化 收藏
    牡丹江农垦位于黑龙江省东部边疆地带,垦区共有14个农场,跨跃3市、5县,目前人口有20余万人。笔者对从1981年10月至1991年12月全部登记在册的200例法医尸体检验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总结。 1 资料 1.1 一般资料:200例法医尸体检验中年龄最小2岁,最大74岁,其中他杀63人,占31.5%,自杀51人,占25.5%,意外和交通事故死亡69人,占34.5%,猝死17
  • 刑事照相
  • 俞伟雄 胡宝瑞
    刑事技术. 1994, 0(1): 35. https://doi.org/10.16467/j.1008-3650.1994.01.020
    摘要 ( ) PDF下载 可视化 收藏
    在刑事照相中,紫外照相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和重视。通过紫外照相有可能显示肉眼看不清甚至看不见的犯罪痕迹和物证。这是因为许多物质在紫外线的照射下,能被激发产生可见荧光,很多物质对紫外线的吸收和反射往往与可见光有明显差异,不同物质对紫外线的吸收和反射也不相同。利用物质的这种特性,通过紫外照相可以获得与白光照明下完全不同的图像效果。近几年来,紫外照相在物证鉴定部门发挥了很大作用,如对书写材料、褪色文件、掩盖字迹、模糊字迹、伪造
  • 谭寿坤
    刑事技术. 1994, 0(1): 36. https://doi.org/10.16467/j.1008-3650.1994.01.021
    摘要 ( ) PDF下载 可视化 收藏
    在现场勘查中,经常碰到犯罪分子将指印痕迹留在屋梁、椽子、马鞍子、摇头气窗等特殊的地方。由于没有专用设备,照相机无法固定,工作时人的视角接近不了相机取景器,进行原物大照相确有不少困难。为了解决基层这一实际困难,我们根据物和像在两倍焦距就等大的共轭原理,不用三脚架、物检架而改用镜头前指印翻拍架,照样能准确快速地拍下原物大指印(见图1),在勘查现场过程中发挥了较好的作用,减轻了技术人员的劳动量,深受基层的欢迎。
  • 案例分析
  • 范仁新
    刑事技术. 1994, 0(1): 42. https://doi.org/10.16467/j.1008-3650.1994.01.025
    摘要 ( ) PDF下载 可视化 收藏
    精神分裂症患者自伤(残)死亡较常见。自伤(残)部位大多在头颈部、躯干及四肢等处,而用剪刀自伤(残)会阴部并掏出肠管达233cm死亡,实属罕见。笔者曾遇1例,现介绍如下: 1 简要案情 死者林××,女、59岁,家务。26岁时因其次子死亡精神受了刺激,患有精神分裂症,经多次治疗效果不佳。1991年1月22日16时许,其夫发现厨房地面上有大量血迹和四段肠子,林躺在卧室床上,下身赤裸,大腿有血,会阴部有一段肠子拖在外面,即报公安机关。
  • 罗国定 孔岳伦
    刑事技术. 1994, 0(1): 43. https://doi.org/10.16467/j.1008-3650.1994.01.026
    摘要 ( ) PDF下载 可视化 收藏
    海蜇通常指生活在沿海的暖水性水母,每年6~10月时成熟的海蜇浮游于海面上。人们在海中作业、游泳或捕捞时可被其蜇伤。海蜇蜇伤的报道较多,但因海蜇蜇后致人死亡的案例较为罕见。我们在日常检案工作中遇到因徒手捕捞海蜇而被蜇后致死1例,现报告如下: 1 案例 死者张××,男,28岁,渔民,1989年9月20日上午8时许在海上捕鱼时发现海面有一直径1米以上的海蜇,即光身徒手下海捕捞。
  • 经验交流
  • 常林 刘鑫 吴宝琛
    刑事技术. 1994, 0(1): 44. https://doi.org/10.16467/j.1008-3650.1994.01.027
    摘要 ( ) PDF下载 可视化 收藏
  • 戴锡谦 孟励
    刑事技术. 1994, 0(1): 45. https://doi.org/10.16467/j.1008-3650.1994.01.028
    摘要 ( ) PDF下载 可视化 收藏
    六四式、七七式手枪射击弹壳上遗留的陈旧烟垢,往往影响对痕迹的观察与检验以及长期保存。为了寻求既能清洗烟垢又不损坏痕迹中细节,而且操做简便易行的方法,我们进行了探索,选出了一种有效的方法。经实际应用,较为理想,现介绍如下:
  • 张国民
    刑事技术. 1994, 0(1): 46. https://doi.org/10.16467/j.1008-3650.1994.01.029
    摘要 ( ) PDF下载 可视化 收藏
    1991年元月17日,某厂招待所发生盗窃案件,盗走彩电及衣物价值7千余元。勘查现场时发现罪犯戴手套作案,虽经反复勘查亦未发现罪犯手印,后在窗玻璃上发现罪犯遗留的较完整的1枚灰尘加层左手手套印,当即拍照提取。元月20日,侦查部门送来嫌疑人田××所戴皮革手套一双,要求检验鉴定现场手套印是否是田的手套所留。
  • 论著
  • 刘新俭
    刑事技术. 1994, 0(1): 47. https://doi.org/10.16467/j.1008-3650.1994.01.030
    摘要 ( ) PDF下载 可视化 收藏
    MN血型抗原物质在许多特性上类似于ABH血型物质,同为脂溶性的红细胞膜抗原,对酸碱、高温等均有较强的抵抗力,经本室实验研究,血痕中MN血型物质的检测同ABH血型物质,其抗原、抗体的吸收反应可发生于固相与液固界面间,即该反应为一种界面现象,界面发生的反应是很快的。据此提出一种快速检验法:以氨水浸出血痕制膜(固相),可迅速吸收抗体(液相),然后用热解离法定型。
  • 经验交流
  • 张剑
    刑事技术. 1994, 0(1): 48. https://doi.org/10.16467/j.1008-3650.1994.01.031
    摘要 ( ) PDF下载 可视化 收藏
    “502滤纸贴显法”是我国手印工作者首创的显现技术。运用这一方法可显现诸多疑难客体上的潜在手印,但操作不当很容易造成显现失误,因此需提请同行注意: (1)对手印系统综合评断,确定正确的显现时间。 由于“502”贴显是在压缩显现空间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灵敏度极高,显现速度很快。手印遗留客体表面的性状、手印物质量的多少以及手印遗留时间等环境因素均可能制约显现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