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1992年7月3日上午,某镇居民马××家被罪犯钻窗入室,盗走人民币5千元。罪犯在盗窃过程中,从现场冰箱内喝掉汽水一瓶。现场勘查时,提取汽水瓶盖1个,经观察,瓶盖上的痕迹系牙齿咬压时形成,牙齿的切缘和牙间隙滑动所产生的线条痕迹清晰可见,具备同一认定价值。7月10日密取了重点嫌疑人王××瓶盖样本,经分析比对检验,作出了同一认定结论,破案后证实结论正确,现介绍如下。 1 原理 利用牙齿开启瓶盖时,主要是通过牙齿的咬合,先由下颌牙将瓶盖从下边缘缝隙处咬住向上顶,再由上颌牙夹持瓶盖表面,随着咬合力的加大咬住瓶盖,逐渐切入、滑动至瓶盖启开。
李祥 魏清春.
汽水瓶盖上咬压痕迹的检验1例. 刑事技术. 1994, 0(5): 19 https://doi.org/10.16467/j.1008-3650.1994.05.009
{{custom_sec.title}}
{{custom_sec.title}}
{{custom_sec.content}}
{{custom_fnGroup.title_cn}}
脚注
{{custom_fn.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