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 第0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05-04-01
  

  • 全选
    |
    技术交流
  • 王朝虹, 马治平, 何毅, 张继宗
    刑事技术. 2005, 0(2): 3.
    摘要 ( ) PDF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从短距牛扁中提取分离含C-14茴香酰基剧 毒二萜生物碱。方法 采用95%乙醇提取,酸性水溶液溶解醇提物,脱脂 并碱化后经硅胶柱层析及制备薄层分离,以UV、HPLCMS、13-CNMR方法确证结构 。结果 利用该方法可对短距牛扁中黄草乌碱丙、粗茎乌碱甲、滇乌 碱进 行有效提取。结论 本研究提示对乌头属植物中毒案件进行检验时仅以乌头 碱类生物碱(C-14苯甲酰基)作为监测成分是不够的,还应注意检材中是否含有滇乌 碱型生物碱成分。
  • 刘淑霞, 陈燕
    刑事技术. 2005, 0(2): 6.
    摘要 ( ) PDF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阐述数据挖掘的概念及在交通肇事逃逸案件侦破中的应用。 方法 利用粗糙集等数据挖掘的算法,从中发现事先未知、但又是潜在有用的 信 息。结果 将这一方法运用到具有共性问题的刑事案件侦破领域,可 以对该类案件发生的规律、模式进行比较系统的描述和较好的预测。结论 为公安机关迅速侦破案件提出高效的、实用的决策支持。
  • 经验交流
  • 陈宁, 王浩波
    刑事技术. 2005, 0(2): 12.
    摘要 ( ) PDF 可视化 收藏
  • 技术交流
  • 张惠芹, 刘庄朝, 林乐武, 温永启, 梁英, 冯中文, 刘远
    刑事技术. 2005, 0(2): 13.
    摘要 ( ) PDF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建立中国人高度残碎下颌骨的性别判定方法。方法 测量了国内8个省市 的已知性别的160具尸骨的下颌骨(其中男性108例,女性52例,年龄范围18~75岁),选择了 下颌骨左侧的下颌角、下颌支两部位的15项指标的测量值,利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筛 选出性别差异显著的指标,使用判别分析方法,建立高度残碎下颌骨判定性别的判别方程。 结果 得到高度残碎下颌骨性别判别方程共计44组,下颌角3组,下颌支25 组,下颌角和下 颌支联合判定16 组。下颌角性别判别方程的最高性别判别率男性694%,女性75%,综合70 6%,下颌支最高性别判别率男性778%,女性808%,综合756%;下颌角与下颌支联合判定 的最高性别判别率男性750%,女性846%,综合756%。结论 本研究可适 用于刑事案件以及火灾、飞机失事等自然灾害事件以及考古工作中的高度残碎下颌骨的性别 判定。
  • 郑一平, 周宁
    刑事技术. 2005, 0(2): 17.
    摘要 ( ) PDF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建立泥土中植物花粉的提取和检验方法。方法 用去二甲苯、18%盐酸溶液处理提取泥土中的花粉,然后用扫描电镜进 行检验。结果 从不同的泥土中检出不同花粉。结论 本方 法能有效分离提取泥土中花粉。对其它混合物中花粉的提取有参考价值。本文介绍一种泥土 中花粉提取的简捷方法,以及利用扫描电镜/能谱仪对提取的植物花粉进行检验的方法。
  • 庄华,黄志明
    刑事技术. 2005, 0(2): 20.
    摘要 ( ) PDF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运用数码相机进行 分色偏振光摄影的可能性和方法。方法 比较用数码相 机拍摄有色地毯上的灰尘鞋印的各种方法的效果。结果 分色偏振光摄影方 法得到了较理想 的效果。结论 用数码相机进行分色偏振光摄影是有效的,相对传统方法 提高了工作效率。
  • 冯计民, 刘世海
    刑事技术. 2005, 0(2): 23.
    摘要 ( ) PDF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提高用红外光谱法鉴定海洛因、咖啡因纯品、混 合物伪品的水平。方法 用红外光谱法有针对性地选择特征峰,探明海洛 因、咖啡因红外光谱与结构的关系。 结果 获得海洛因、咖啡因的特征峰。结论 该方法克服了 鉴定中的盲目性。
  • 经验交流
  • 邓国宏, 陈军山, 符辉
    刑事技术. 2005, 0(2): 25.
    摘要 ( ) PDF 可视化 收藏
  • 技术交流
  • 郑黎明
    刑事技术. 2005, 0(2): 26.
    摘要 ( ) PDF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制一种人体工程全手掌纹捺印盒。方 法 根据人手骨骼解剖学特点,借鉴传统掌纹捺印盒构造原理,通过改变捺印盒的 捺印面结构,使之成为符合人手生理结构的弧面结构,从而达到完整捺印的效果。 结果 捺印出完整清晰符合检验或存档要求的全手掌印。结论 适 用于手印样本的收集。
  • 综述
  • 王永在, 荣辽江, 欧拉
    刑事技术. 2005, 0(2): 28.
    摘要 ( ) PDF 可视化 收藏
    DNA检验自被作为证据引入法庭诉讼以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其检验 手段和 方法不断更新和完善,经历了一个从小到大、从复杂到简单、从手工操作到仪器自动化的发 展过程。本文综述了利用DNA推断年龄及DNA提取、检测等方面的新进展。
  • 陈宁, 张建华
    刑事技术. 2005, 0(2): 31.
    摘要 ( ) PDF 可视化 收藏
    串联质谱是近年来发展迅速且能提供丰富信息的质谱新技术。本文综 述了串联质谱的基本原理、操作模式、仪器类型以及该技术在物证鉴定中的应用。
  • 经验交流
  • 王浩波,陈宁
    刑事技术. 2005, 0(2): 33.
    摘要 ( ) PDF 可视化 收藏
  • 李彦斌
    刑事技术. 2005, 0(2): 34.
    摘要 ( ) PDF 可视化 收藏
  • 李伟雄, 谢尊平
    刑事技术. 2005, 0(2): 38.
    摘要 ( ) PDF 可视化 收藏
  • 满勤,冯永平
    刑事技术. 2005, 0(2): 39.
    摘要 ( ) PDF 可视化 收藏
  • 翟澍龙
    刑事技术. 2005, 0(2): 43.
    摘要 ( ) PDF 可视化 收藏
  • 李克伟, 邓文健, 单大国, 耿艳红
    刑事技术. 2005, 0(2): 44.
    摘要 ( ) PDF 可视化 收藏
  • 陈钢
    刑事技术. 2005, 0(2): 45.
    摘要 ( ) PDF 可视化 收藏
  • 史坚, 高宏
    刑事技术. 2005, 0(2): 47.
    摘要 ( ) PDF 可视化 收藏
  • 颜世召
    刑事技术. 2005, 0(2): 49.
    摘要 ( ) PDF 可视化 收藏
  • 傅颖, 严密, 詹萍
    刑事技术. 2005, 0(2): 50.
    摘要 ( ) PDF 可视化 收藏
  • 刘伟兵,赵跃
    刑事技术. 2005, 0(2): 52.
    摘要 ( ) PDF 可视化 收藏
  • 吴明亮
    刑事技术. 2005, 0(2): 53.
    摘要 ( ) PDF 可视化 收藏
  • 袁燕谊
    刑事技术. 2005, 0(2): 54.
    摘要 ( ) PDF 可视化 收藏
  • 案例分析
  • 任兴怀 吴强 侯在林 吴泽
    刑事技术. 2005, 0(2): 55.
    摘要 ( ) PDF 可视化 收藏
  • 朱方成, 刘良, 王博伟, 陈中伟
    刑事技术. 2005, 0(2): 57.
    摘要 ( ) PDF 可视化 收藏
  • 郑筱春, 马继雄,郭威
    刑事技术. 2005, 0(2): 58.
    摘要 ( ) PDF 可视化 收藏
  • 吴林长, 李广涛, 薛瑞, 袁永生, 周文镛
    刑事技术. 2005, 0(2): 60.
    摘要 ( ) PDF 可视化 收藏
  • 马宏文, 孟学龙, 康奇
    刑事技术. 2005, 0(2): 61.
    摘要 ( ) PDF 可视化 收藏
  • 王民, 宫丽丽
    刑事技术. 2005, 0(2): 62.
    摘要 ( ) PDF 可视化 收藏
  • 朱传红, 王海生, 钟云飞
    刑事技术. 2005, 0(2): 63.
    摘要 ( ) PDF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