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 第0卷, 第3期 刊出日期:1998-03-02
  

  • 全选
    |
    法医检验
  • 闵建雄
    摘要 ( ) PDF 可视化 收藏
    自1903年第一架载人动力飞机问世以来,航空事业发展迅速。但同时,飞机失事也引人关注。据报道,美国每年约有700次左右各种类型的飞机失事,死亡人数近2000;即使象巴布亚新几内亚这样不发达的小国家,每年也有4起左右
  • 指纹检验
  • 葛跃华
    摘要 ( ) PDF 可视化 收藏
    笔者在实际工作中发现一左手掌内侧部有一完整、清晰的斜弯箕形纹见右图。
  • 法医检验
  • 田雪梅 舒永康 孙洪涛 纪元
    摘要 ( ) PDF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已知性别的190副中国汉族成人干燥髋骨的耻骨长、坐骨长、髋臼直径等值进行观测、统计研究,发现该三项指标男、女性间存在着显著性差异,且单独使用该三项指标进行性别判别的准确率分别为62.11%、72.63%及84.21%。本研究建立了中国汉族成人利用髋骨髋臼直径/耻骨长加坐骨长进行性别判别的方程式,其性别判定的准确率可达88.95%,为中国汉族成人利用髋骨进行性别判别又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 彭家法
    摘要 ( ) PDF 可视化 收藏
    犯罪分子利用爆炸手段,行凶杀人,报复社会,是当前及今后刑事犯罪活动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如何及时侦破,有效地打击这类犯罪活动,已成为公安机关的一个重要任务。重视现场勘查对侦破爆炸案件往往起到关键性作用,而在现场勘查中重视法医的作用有时又能起到特殊作用。根据法医检验可推断死伤人员在爆炸时所处的位置以及同炸点的关系和距离,死伤的人与案件的关
  • 张宏
    刑事技术. 1998, 0(3): 10. https://doi.org/10.16467/j.1008-3650.1998.03.005
    摘要 ( ) PDF 可视化 收藏
    在性心理异常犯罪案件侦破中,法医物证鉴定至关重要,笔者在工作中遇到几例这类案例,报道如下: 案例1 1995年6月6日,朝阳区李××着睡衣仰卧死于居室床上,颈部被一肉色连裤袜缠绕多圈,双手被一白色连裤袜捆绑。 提取死者阴道拭子及其家门外一只无跟肉色短袜上斑迹。
  • 毒物分析
  • 张春水
    刑事技术. 1998, 0(3): 11. https://doi.org/10.16467/j.1008-3650.1998.03.006
    摘要 ( ) PDF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阐述了乌头类生物碱的毒性,毒理作用和几种常用分析方法。
  • 张文森
    刑事技术. 1998, 0(3): 13. https://doi.org/10.16467/j.1008-3650.1998.03.007
    摘要 ( ) PDF 可视化 收藏
    为了解吸毒的原因及影响因素,笔者对441例吸毒者进行了调查、统计,对其吸毒年龄、吸毒时间、文化程度和家庭等因素进行了分析。 1 资料分析 1.1 开始吸毒时间 从1985年至1994年期间每年本地区开始吸毒人数及所占比例如表1
  • 李朴 莫跃南 马锦琦
    刑事技术. 1998, 0(3): 15. https://doi.org/10.16467/j.1008-3650.1998.03.008
    摘要 ( ) PDF 可视化 收藏
    中毒案(病)例中毒物化验检材尤其是生物检材的恰当收集,是进行毒物化验的基础,它直接关系到检验的成功与否。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常遇到送检的检材因采集部位、时机不当,存放方式欠妥或时间太长,量太少等情况而致检验呈阴性结果,从而给案件的侦破、定性或临床抢救治疗造成
  • 文件检验
  • 宋胭
    刑事技术. 1998, 0(3): 16. https://doi.org/10.16467/j.1008-3650.1998.03.009
    摘要 ( ) PDF 可视化 收藏
    墨汁之间互相掩盖及不同墨水字(如碳素墨水,绘图墨水,墨汁等)的识别是世界文检难题之一。因为不同墨汁之间已很接近,它们具有极稳定的化学性质,永不褪色,难以用普通化学方法消褪,而且目前越来越多的被人们采用。尤其近年来有的签字笔水本身就含炭黑,一般方法,如已有的物理方法,光学器材拍照方法均不能解决。
  • 毒物分析
  • 崔军峰
    刑事技术. 1998, 0(3): 17. https://doi.org/10.16467/j.1008-3650.1998.03.010
    摘要 ( ) PDF 可视化 收藏
    “功夫”是目前市面上流行的一种新一代合成菊酯杀虫剂,犯罪分子用其投毒杀人的案件屡有发生,本文针对此类案件建立了几种比较简易的分析方法,尤其适用于基层办案需要,具有推广价值。
  • 杨昌华
    刑事技术. 1998, 0(3): 18. https://doi.org/10.16467/j.1008-3650.1998.03.011
    摘要 ( ) PDF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对杀虫双的性质、结构、作用、人体中毒症状、检材的提取、净化及其一般检验进行了介绍。
  • 张磊
    刑事技术. 1998, 0(3): 20. https://doi.org/10.16467/j.1008-3650.1998.03.012
    摘要 ( ) PDF 可视化 收藏
    在大量饮酒的同时服进毒品代用品而致失去知觉从而引发火灾实不多见,笔者在检案过程中曾遇1例,介绍给广大同行。 1995年8月29日凌晨2时50分许,成都火车南站一宿舍突然起火,灭火后发现蒲××尸体。成铁公安处技术科同志根据现场勘查的结果推断:
  • 法医检验
  • 战明才
    刑事技术. 1998, 0(3): 21. https://doi.org/10.16467/j.1008-3650.1998.03.013
    摘要 ( ) PDF 可视化 收藏
    《人体重伤鉴定标准》第四十四条规定:颅脑损伤致成硬脑膜外血肿、硬脑膜下血肿或者颅内血肿,可评定为重伤。同时,《人体重伤鉴定标准释义》中对颅内血肿有如下解释:颅脑外伤后出现颅内出血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或者经颅脑CT扫描发现颅内形成占位性病变(即颅腔血液积
  • 痕迹检验
  • 贺子清
    刑事技术. 1998, 0(3): 22. https://doi.org/10.16467/j.1008-3650.1998.03.014
    摘要 ( ) PDF 可视化 收藏
    多年来由于伪劣产品在市场上较为普遍,影响面较广,甚至影响到常规痕迹检验鉴定,笔者在工作中曾碰到2例报告如下: 1996年11月16日上午,某市城关镇某居民楼宿舍,一居民回家时发现一窃犯盗窃后从其家中出来夺路而逃,后被群众抓获送交派出所,而该犯罪嫌疑人拒不交代。
  • 敖琪 赵鹏 张书杰 魏克强
    刑事技术. 1998, 0(3): 23. https://doi.org/10.16467/j.1008-3650.1998.03.015
    摘要 ( ) PDF 可视化 收藏
    足迹检验图像处理系统具有以下3个方面的功能:1.足迹图像处理;2.足迹图像检验鉴定;3.鞋样鞋底图文库管理。笔者在文中介绍本系统的分析年龄子系统,本文将介绍根据足迹图像分析身高、体态的子系统。
  • 高林 王秋波 张国辉 关国权
    刑事技术. 1998, 0(3): 26. https://doi.org/10.16467/j.1008-3650.1998.03.016
    摘要 ( ) PDF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通过实验研究的方法,寻找出JW—20型小口径步枪射击弹壳上稳定的枪种痕迹特征。
  • 指纹检验
  • 许旭伟
    刑事技术. 1998, 0(3): 29. https://doi.org/10.16467/j.1008-3650.1998.03.018
    摘要 ( ) PDF 可视化 收藏
    在现场勘查中,对一些客体上的汗液指纹我们常常使用“哈气”法进行观察寻找,用人嘴靠近物体哈气,凭借纹线部分与物面附着水汽的程度不同而呈现出易见的手印,是一种很好的方法。但是,如果现场物体较多,物面较大,用哈气法就比较困难,而且用哈气法卫生条件不够理想。为此,我们研究出一种简易蒸气发生器,代替了用嘴哈气,现介绍如下:
  • 文件检验
  • 崔杰
    刑事技术. 1998, 0(3): 30. https://doi.org/10.16467/j.1008-3650.1998.03.019
    摘要 ( ) PDF 可视化 收藏
    近日,我们受理了一例“以真造假”的印章印文案。即犯罪嫌疑人用真印章伪造假印文,借以逃避其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在受理检验过程中,颇有启发,对今后更好地履行司法鉴定职责多有裨益。 1 案例:1996年9月11日,浙江萧山某公司向杭州某贸易公司借款350万元,担保单位为浙江××××有限公司。
  • 栾建渭
    刑事技术. 1998, 0(3): 32. https://doi.org/10.16467/j.1008-3650.1998.03.020
    摘要 ( ) PDF 可视化 收藏
    恐吓敲诈是指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匿名信方式对他人实施恐吓、威胁或要挟,达到索取被害人钱财的行为,它是一种严重的违法犯罪行为。它所产生的后果极为严重。本文仅就恐吓敲诈匿名信有关文字方面的规律特点以及检验中应注意的问题,作初步探讨。
  • 法医检验
  • 刘孔炷
    刑事技术. 1998, 0(3): 33. https://doi.org/10.16467/j.1008-3650.1998.03.021
    摘要 ( ) PDF 可视化 收藏
    案例 某女,23岁,因患尖锐湿疣于1993年7月9日请一皮肤科医生行手术刮除治疗,术中医生用注射器两次抽吸共计10ml的1%丁卡因滴眼液注射在患者的外阴部皮下,注射毕患者即出现面色苍白、昏迷,当时医生认为是过敏性休克,立即进行人工呼吸、指压人中、胸外心脏按摩,无效死亡。
  • 刑事照相
  • 楼良其 陈立明 楼立军
    刑事技术. 1998, 0(3): 37. https://doi.org/10.16467/j.1008-3650.1998.03.023
    摘要 ( ) PDF 可视化 收藏
    在经济案件中经常会遇到伪造合同、伪造证件以及偷盖印章进行诈骗活动,因此常常需要将印文真伪及先后顺序进行鉴定。因印章与字迹相互交迭,使得用肉眼难以辨认,采用常规方法拍照难以将其揭示出来,而应用红外发光摄影方法拍照,则可将某些材料书写的字迹与印文的先后次序揭示出来,效果很好。
  • 法医检验
  • 蔡博策 步有庆 王晖 李俊涛
    刑事技术. 1998, 0(3): 38. https://doi.org/10.16467/j.1008-3650.1998.03.024
    摘要 ( ) PDF 可视化 收藏
    一氧化碳(CO)中毒死亡的尸体检验在法医检案中时有所见,一般一氧化碳中毒死亡后皮肤、粘膜出现樱桃红色尸体现象不难判明其死因。但有时一氧化碳中毒死亡不表现出樱桃红尸斑,此时判定其死因则有一定难度,且易被忽视。笔者曾遇到两例,报告如下。
  • 丁力
    刑事技术. 1998, 0(3): 40. https://doi.org/10.16467/j.1008-3650.1998.03.026
    摘要 ( ) PDF 可视化 收藏
    案例报告 1996年3月16日,邱××,(男,51岁,饮食个体户)与4人从宜昌市乘一桑塔纳轿车回京山县,行至汉宜公路177KM处被迎面驶来的一辆东风大货车从前方撞击,造成桑塔纳车头压缩,前盖掀起,前排座位向前倾倒,前挡风玻璃破碎。导致坐在司机助手位置上的邱××当场死亡,司机重伤,余下4人轻伤。
  • 余松
    刑事技术. 1998, 0(3): 41. https://doi.org/10.16467/j.1008-3650.1998.03.027
    摘要 ( ) PDF 可视化 收藏
    在法医检案中,经常遇到无名尸体需要法医工作者对其年龄作出准确判定。笔者曾对30余例尸体的胸骨、耻骨、牙齿三项指标进行年龄推算,同一个体三项指标推算年龄大部分相近,(误差不超过±2),但其中有两例差异较大,笔者采用适当平稳原则准确推断死者年龄,现报告如下:
  • 房宇宏 曹文涛 裴景逊
    刑事技术. 1998, 0(3): 42. https://doi.org/10.16467/j.1008-3650.1998.03.028
    摘要 ( ) PDF 可视化 收藏
    1993年12月31日早8时许,×县×村农民李××从外回家发现外门上锁,破窗入室后见妻子藏××上吊,忙出外喊来其哥,一同将尸体解下。因夫妻感情不合,双方亲属均认为是自缢。二天后,死者颈部出现三个红点,女方亲属产生疑议,要求检验。 1月4日晚10时尸检,尸长169cm
  • 李树山
    刑事技术. 1998, 0(3): 43. https://doi.org/10.16467/j.1008-3650.1998.03.029
    摘要 ( ) PDF 可视化 收藏
    利用活埋方式他杀的案例比较少见,采用欺骗性手段他杀活埋的案例更少。现将笔者遇到的1例报告如下。 1 案例 1.1 案情简介:1996年8月23日,宋××(男,16岁,中学生)因对父母平时溺爱其弟(14岁,小学生)和其妹(11岁,小学生)不满,于当日下午以上山采蘑菇为由将其弟、妹骗到附近山上,他说咱们玩“埋活人”游戏,我先埋你俩,然后你俩再埋我。
  • 陈云岗 张云峰
    刑事技术. 1998, 0(3): 44. https://doi.org/10.16467/j.1008-3650.1998.03.030
    摘要 ( ) PDF 可视化 收藏
    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是指颅脑损伤后,脑脊液聚积在硬脑膜下腔隙并产生颅内压增高的表现。随着现代医学诊断技术的飞速发展,脑CT应用于临床对头部有外伤史的患者诊断为外伤性硬脑膜下积液的病例增多,关于其损伤程度评定在《人体轻、重伤鉴定标准》中均未列入,这已成为法医临床鉴定学需要解决的问题。
  • 王宝良 刘刚
    刑事技术. 1998, 0(3): 45. https://doi.org/10.16467/j.1008-3650.1998.03.031
    摘要 ( ) PDF 可视化 收藏
    1996年1月某日,由辽源开往梅河口的待发货物列车,起火后由于蒸汽机车炉火不旺,汽缸内蒸汽压强不足,造成机车晚点发车及中途停车。后经采用大量汽体冲击烟道时,听到“膨”的一声,炉火突然变旺,汽压逐渐上升,再次起车后顺利到达梅河口车站。到站后发现机车烟囱边缘处有一具烧焦尸体。
  • 痕迹检验
  • 任钦华
    刑事技术. 1998, 0(3): 46. https://doi.org/10.16467/j.1008-3650.1998.03.032
    摘要 ( ) PDF 可视化 收藏
    在各类犯罪现场中,足迹往往是罪犯必留的罪证之一。通过对足迹的测量,推断罪犯的年龄、身高、鞋号以及步幅特征,对案件的侦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笔者翻阅了大量有关资料并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设计出一种新型足迹测量工具——综合足迹尺。
  • 刘厚满 桂立新
    刑事技术. 1998, 0(3): 47. https://doi.org/10.16467/j.1008-3650.1998.03.033
    摘要 ( ) PDF 可视化 收藏
    弹头、弹壳的防锈是枪弹痕迹建档工作中的一道重要程序,以往通常使用“ABS树脂”防锈剂,这种防锈剂虽然防锈效果理想,但配方复杂,市场上很难购买到。笔者通过工作实践,发现使用聚氯乙烯胶液浸泡法处理弹头、弹壳,防锈效果好,操作简便,保存时间长,客体表面透光性强,方便检验。
  • 法医检验
  • 施维刚
    刑事技术. 1998, 0(3): 48. https://doi.org/10.16467/j.1008-3650.1998.03.034
    摘要 ( ) PDF 可视化 收藏
    随着刑事案件的增多,法医工作者的解剖与开颅工作也越来越繁重。目前法医解剖工具多用市售的普通医疗器械,比较局限,远不能满足法医工作者的需要。 在解剖和开颅工作中,由于基层技术人员较少,尸体脑皮下渗出的分泌物又粘又滑使法医无法固定尸体的颅骨,一个人开颅很繁锁也很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