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Browse Online first

Online first

The manuscripts published below will continue to be available from this page until they are assigned to an issue.
Please wait a minute...
  • Select all
    |
  • Forens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ttps://doi.org/10.16467/j.1008-3650.2024.0028SF
    Online available: 2024-04-22
    物证鉴定范式是解释物证结果证据意义并形成鉴定意见过程中采用的科学理论和方法。物证鉴定领域正在经历从传统的物证来源明确结论范式向物证结果似然比评估范式转换。传统物证鉴定范式以特征唯一性作为科学基础假设,已有 100 余年发展和应用历史,应用于除 DNA 物证以外的几乎所有物证。鉴定人通过检测和比对物证和样本特征确定二者特征是否匹配,并采用阈值决策方式给出物证和样本来源相同或来源不同意见。基于物证明确来源意见和案件其他证据信息,决策者再做出相关的行为事实推论,作为被告犯罪与否的中间证据事实。在传统范式中,鉴定人从物证和样本特征结果得到物证明确来源意见的过程是一个演绎推理过程:大前提是物证特征唯一性假设,小前提是特征匹配(或不匹配)结果,结论是物证和样本来源相同(或不同)。只要大前提和小前提为真,传统范式的来源明确意见就正确。然而,随着 DNA 物证结果概率评估方法的发展和成熟,一些学者质疑特征唯一性假设缺少实证证明,进而认为失去这一前提的传统范式的演绎推理无效,因此传统物证来源明确意见范式被认为缺少坚固的科学基础。
  • Forens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ttps://doi.org/10.16467/j.1008-3650.2024.0034SF
    Online available: 2024-04-22
    为了解决混行路网中不同交通参与方因通行宽度被侵占引发的交通事故路权纠纷,提出一种基于直接线性变换理论的视频中路面距离测量方法。该方法基于一维直接线性变换算法,利用视频中与待测点共线的3个特征点,确定像方距离与物方距离的直接线性变换关系,进而解算目标距离。以Faro Focus3D激光三维扫描仪现场扫描的测量值为参考值,评估该方法的测量误差。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法能够有效测量视频中的路面距离,测量精度可达厘米级,并适用于不同拍摄角度的视频,从而确定混行路网中不同事故参与方所属的通行宽度,为司法鉴定、事故处理提供技术支持。
  • Forens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ttps://doi.org/10.16467/j.1008-3650.2024.0025SF
    Online available: 2024-04-11
    毒品的传播手段与形式日益多样化,对公安侦查、法规监管和检验鉴定构成巨大挑战。在鉴定技术方 面,即使是微小差异的同分异构体也具有较高的检测难度,极易导致误判。综合分析多维度检测方法正逐渐成 为一种趋势,以应对新型毒品的识别和监管。现有一种合成卡西酮物质 2-二甲氨基-1-[3,4-(亚甲二氧基)苯基]-1-戊酮(N,N-Dimethylpentylone)较为流行,值得关注。本文建立一种新型合成卡西酮 N,N-Dimethylpentylone 的 鉴定方法,样品经前处理后分别使用气质联用法(GC-MS)、液质联用法(LC-MS)、核磁共振检测技术(1H-NMR、13C-NMR、H-H COSY、HSQC、HMBC)、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FTIR)测定。GC-MS 分析结果显示,未 知样品的定性离子碎片为 m/z 100.1、m/z 58.1、m/z 121.1、m/z 149.0,保留时间 11.888 min;LC/MS 分析结果显 示,母离子 m/z 250.05,产物离子分别为 m/z 100.10、m/z 205.10、m/z 135.10,保留时间 9.772 min;FTIR 分析 结果显示,在 1 676 cm-1 处有羰基吸收峰,在 1 506、1 441 cm-1 处有苯环振动吸收峰;核磁共振分析结果显示, 一维核磁谱提示该未知化合物中有 9 种不同化学位移的氢信号和 14 种不同化学位移的碳信号,二维核磁谱分析 该未知化合物符合 N,N-Dimethylpentylone 的结构。经综合分析,该未知样品中检出 N,N-Dimethylpentylone 成分。
  • Forens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ttps://doi.org/10.16467/j.1008-3650.2024.0026SF
    Online available: 2024-04-11
    本文建立固相支撑液液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SLE-HPLC-MS/MS)检测血、尿中 东莨菪碱、山莨菪碱和阿托品的检验方法。本文考察了沉淀蛋白法、固相萃取法和固相支撑液液萃取法对血、 尿样本中药物的提取效果,用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对血、尿样本中东莨菪碱、山莨菪碱和阿托品 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固相支撑液液萃取回收率最高,在 0.1~100 ng/mL(血液)和 0.5~100 ng/mL(尿液) 范围内,血、尿中东莨菪碱、山莨菪碱和阿托品浓度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 大于 0.999 2);山莨菪碱、东 莨菪碱和阿托品在血液中最低检出限均为 0.01 ng/mL,定量限为 0.1 ng/mL;东莨菪碱、山莨菪碱和阿托品在尿 液中最低检出限均为 0.05 ng/mL,定量限为 0.5 ng/mL。固相支撑液液萃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具有操作简单、 溶剂使用量少、回收率高的特点,适用于血、尿中东莨菪碱、山莨菪碱和阿托品的检验。
  • Forens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ttps://doi.org/10.16467/j.1008-3650.2024.0027SF
    Online available: 2024-04-11
    法医SNP系谱推断技术可基于SNP芯片数据推断远亲缘关系。为明确基于SNP芯片数据的系谱推断技术 对法医微量DNA的检测能力,本研究采用Illumina CGA芯片检测样本,基于DNA投入量、检出率、样本杂合度 等指标对样本初步评估,使用IBS、IBD算法进行系谱推断,通过与参考样本比较分型一致性,分析影响推断准 确性的因素,确定该技术体系对不同投入量DNA的检测能力。最后通过数据分析的手段,基于信号比等指标筛 选低质量数据中的准确SNP分型数据,以提升微量DNA检测数据的使用价值。研究结果发现当DNA投入量高于1.95 ng时,IBS算法推断1~5亲缘关系的平均置信区间准确率为94.33%,IBD可达91.96%;当DNA投入量为781~488 pg时,IBS算法对1~5亲缘关系平均置信区间准确率为23.11%,IBD算法为30.13%;当DNA投入量低于488 pg时,IBS、IBD两种算法均不能进行系谱推断。等位基因插入为影响系谱推断准确性的主要因素,当纯合 子错误达到22.5%将使样本无法用于系谱推断。通过信号比筛选,去除信号比大于1.5的杂合子SNP位点,可提高 低投入量样本的系谱推断能力。本研究基于Illumina CGA芯片真实家系数据,分析了样本投入量对系谱推断准 确性的影响,通过信号比优化SNP数据,提高低投入量样本在系谱推断方面的应用价值。
  • Forens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ttps://doi.org/10.16467/j.1008-3650.2024.0024SF
    Online available: 2024-04-02
    本文对文献报道的由 9 个 CpG 位点构成的复合扩增体系进行有效性验证,探究该体系在中国人群中的 适用性。选取唾液、精液、血液、阴道分泌液、月经血五种体液共 236 个样本,使用 SNaPshot 复合扩增体系检 测 9 个 CpG 位点的甲基化值,位点判定阈值设为甲基化值大于 0.1。使用重亚硫酸氢盐转化后 DNA(模板量范 围为 10~0.5 ng)对该体系进行分析。选取唾液、精液、血液、阴道分泌液四种体液 DNA,两两分别按照 1∶1,1∶5,1∶10,1∶20 的比例混合后进行检测。最后,利用五种体液共计 232 份样本实验数据集进行模型的构建 与测试,其中训练集(n=162)用于构建随机森林模型,测试集(n=70)对体液类型进行预测,检验模型预测效 果,同时添加外部数据集(n=40)作为验证集对模型的预测效果进行验证。直接根据特异性峰检出判定,唾液、 精液、血液、阴道分泌液和月经血样本鉴定准确率分别为 100%、98%、98%、94%和 21%。该体系对 10~1 ng的重亚硫酸氢盐转化后 DNA 均可有效检测。在混合样本中,1∶1 比例混合的样本均可被正确鉴别;1∶5、1∶10 和 1∶20 混合样本均能检出主要成分,次要成分检出存在较大差异。利用 232 份样本构建随机森林模型, 测试集与验证集中的五种体液来源鉴定准确性均为 100%。综上,该复合扩增体系具有良好的法医学应用价值。
  • Forens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ttps://doi.org/10.16467/j.1008-3650.2024.0023SF
    Online available: 2024-03-21
    为研究基于荧光标记技术使用荧光素显现潜血手印的可行性,探究其显现的最佳条件,选择两种常用荧光素(FITC荧光素和DCFH-DA荧光素)作为本次实验的主要研究对象,基于荧光标记技术显现潜血手印的原理,设计了使用荧光素显现非渗透性客体上潜血手印的方法及步骤。在此基础上,利用PBS缓冲液改变荧光素溶液PH环境,利用丙酮分别对两种荧光素溶液进行5倍、10倍、100倍的稀释,以探究手印的最佳显现条件。结果显示:利用FITC荧光素及DCFH-DA荧光素显现非渗透性客体上潜血手印的效果均较好。其中,FITC荧光素显现非渗透性客体上潜血手印的最佳条件为:显现时间为10 min,pH环境值为9.35,浓度为原浓度;DCFH-DA荧光素显现非渗透性客体上潜血手印的最佳条件为:显现时间为20 min,pH环境值为13.01,浓度为原浓度。因此,基于荧光标记技术使用荧光素显现非渗透性客体上的潜血手印是可行的,但还需对配制好的荧光素溶液的保存时间以及这种显现技术对血手印中DNA的破坏情况等进行进一步的探究,综合分析其实际应用价值。
  • Forens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ttps://doi.org/10.16467/j.1008-3650.2024.0022SF
    Online available: 2024-03-12
    随着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对数据的依赖性与日激增,使得数据的高效安全存储愈发重要。作为一种可以有效组织多个磁盘存储的技术方案,RAID(磁盘阵列)近年来得到了广泛应用,也是公安机关办案过程中进行数据提取时非常关注的一类数据存储方式。但是,办案人员在侦查取证过程中往往需要恢复遭嫌疑人破坏的RAID数据内容及结构,正确重组磁盘阵列也成为涉案网站重构分析取证的重要前提和必要环节之一。本文通过分享一起基于RAID重组的非法交易网站重构案例,详细介绍RAID的重组过程,说明RAID重组成功后恢复原服务器环境的仿真还原方法,并给出虚拟机环境中实现网站和数据库连通的操作流程,为同类型案件中的电子数据取证提供方法参考。
  • Forens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ttps://doi.org/10.16467/j.1008-3650.2024.0020SF
    Online available: 2024-03-12
    死亡时间(postmortem interval,PMI)推断一直是法医病理学领域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主要是利用不同的方法评估各种人体死后变化进而推断时间。死后计算机断层扫描(postmortem computed tomography,PMCT)是一种无创、快速、客观的尸检辅助手段,可以发现传统尸检可能无法观察到的影像学特征。人死后,尸体会以一定的时间规律发生系列变化,通过应用死后计算机断层扫描可以观察到尸体各器官、组织随时间推移的影像学特征性改变,并可以对这些改变进行定量、客观的描述,分析可用于推断死亡时间的潜在的影像学指标,以及这些指标与死亡时间的相关性。本文系统性地综述了应用尸体各部位(头部、胸部、腹部)PMCT 后,器官组织(如脑、心脏、主动脉、肺脏、肝脏等)的影像学特征与死亡时间的相关性研究,以及可用于评估死亡时间的潜在影像学指标的研究情况,以期为推断死亡时间的研究提供新思路,进一步拓展虚拟解剖技术在法医病理学领域中的应用。
  • Forens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ttps://doi.org/10.16467/j.1008-3650.2024.0021SF
    Online available: 2024-03-12
    物证是侦查的生命线,针对物证开展科学有效的检验鉴定可以为重建案/事件提供重要支撑。火场物证主要是围绕火灾性质及火灾原因分析认定展开,特别在火灾原因认定中,引火源和起火物的认定及其之间引燃条件的成立是最终分析认定火灾原因的关键。在对一起生产车间疑难火灾的调查中,在认定起火物和引燃条件时遇到了困难。通过同步热分析技术对相关物证进行热性能分析,得出该物证的热解起始温度等热性能参数,结合现场火源温度特征科学分析了引燃条件。在对该起火灾事故的认定中,以热分析技术的结果为基础,结合视频分析、调查询问及现场勘验情况,在充分排除其它致灾因素的前提下,对该起火灾原因进行了综合认定。本文针对该起典型案例的物证分析可以为相关火灾原因的分析提供重要参考。
  • Forens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ttps://doi.org/10.16467/j.1008-3650.2024.0019SF
    Online available: 2024-03-06
    本文以聚乙烯 PE 为烟源,采用宏、微观观察法,色差分析等对比研究了无烟气与 PE 燃烧产生的非腐蚀性烟气环境中,Q235 低碳钢在 400、600、800 ℃受热 15 min 后表面产生的热蚀痕迹特征及其之后在常温下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受热温度越高钢板表面氧化层越粗糙,O 元素占比越高;PE 烟气对钢板高温腐蚀产生了显著的影响,无烟气钢板高温氧化后有氧化皮凹凸起褶,随温度升高逐渐出现氧化皮破裂、脱落现象,整体偏白、红、黄色;PE 热解气氛作用的钢板表面金属光泽暗淡,倾向于变暗、绿、蓝,钢板形成的氧化层较无烟气钢板相对致密平滑,400 ℃时表面氧化较不均匀,其形貌比无烟气钢板更为复杂,600 ℃表面变色严重,但表面氧化相对平整均匀,800 ℃受热后表面较为粗糙,部分区域存在凸起状氧化物,但整体并未出现明显的起鼓和脱落情况。随常温腐蚀时间增加,两种钢板在常温下腐蚀痕迹的变化均相对较小,特别是 PE 烟气作用下钢板的常温腐蚀速率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抑制。
  • Forens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ttps://doi.org/10.16467/j.1008-3650.2024.0018SF
    Online available: 2024-03-06
    足迹特征作为人体的生物特征之一,在身份识别领域有着重要的地位。针对不同人之间的足迹有着相似性的问题,本文将动态足迹作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类特征融合的动态足迹检索方法。首先,该方法采用卷积神经网络提取动态足迹的帧级特征;然后,特征融合模块通过一个可训练的权重矩阵与帧级特征进行运算,从而得到融合后动态足迹完整的表观特征;其次,通过时空融合模块的时间聚合支路提取帧级特征内长期的时间特征,再通过正交融合的计算方法将长期的时间特征与帧级特征融合,形成时空特征;最后,将表观特征和时空特征融合进行动态足迹的检索。在200人的动态足迹数据集上与现有深度学习算法进行了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获得了更好的检索效果,其中Rank1和mAP分别为85.39%、55.28%。
  • Forens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ttps://doi.org/10.16467/j.1008-3650.2024.0012SF
    Online available: 2024-03-04
    本文确定了除去甲氟胺酮以外的两种氟胺酮一相代谢产物的具体结构,并建立尿液中氟胺酮、去甲氟胺酮、顺式氟胺醇和反式氟胺醇的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HPLC-QQQ MS/MS)检测方法。基于液相色谱串联高分辨质谱筛查,定向合成两种氟胺酮代谢物顺式氟胺醇和反式氟胺醇,并利用1H NMR、13CNMR和二维NOE谱图确定其结构;建立了尿液中氟胺酮、去甲氟胺酮、顺式氟胺醇和反式氟胺醇的HPLC-QQQMS/MS检验方法,该方法对于氟胺酮及其三种主要代谢物在0.5~200 n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6 3,方法回收率介于81.60%~119.33%之间;利用所建方法对吸毒人员尿液样本中的氟胺酮及其三种代谢物的含量进行了检测。本研究确定了两种氟胺酮一相代谢物的具体结构,所开发的方法检出限低、回收率高和重现性好,可用于定性和定量氟胺酮的稳定代谢物。
  • Forens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ttps://doi.org/10.16467/j.1008-3650.2024.0011SF
    Online available: 2024-03-04
    本文建立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仪(HPLC-MS/MS)检测毛发和尿液中依托咪酯及其代谢物依托咪酯酸的检测方法。毛发样品经研磨粉碎后,经甲醇超声提取,尿液样品经乙腈沉淀蛋白高速离心过0.22 μm 滤膜后,采用 Agilent Eclipse Plus C18 RRHD(3.0 mm×150 mm×1.8 μm)色谱柱,以 0.1%甲酸水溶液-乙腈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 0.5 mL/min;选择电喷雾离子源,多反应监测(MRM)正离子模式进行监测。实验表明,尿液中依托咪酯和依托咪酯酸在 0.5~50 ng/mL 的浓度范围,毛发中依托咪酯和依托咪酯酸在0.025~2.5 ng/mg 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 值均大于 0.992 5,提取回收率为 91.0%~107.5%,日内和日间精密度 RSD 为 0.4%~7.4%,日内和日间准确度为 91.5%~110.8%。对实际案例中的 6 份毛发和 4 份尿液样本进行检测,检测结果表明,6 份毛发均检出依托咪酯原体,其中 2 份毛发检出代谢物依托咪酯酸且含量远低于原体;4 份尿液中 2 份检出依托咪酯和代谢物依托咪酯酸且代谢物含量远高于原体。本文建立的方法能快速对
    吸食依托咪酯人员的毛发和尿液中依托咪酯及代谢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
  • Forens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ttps://doi.org/10.16467/j.1008-3650.2024.0014SF
    Online available: 2024-03-04
    本文基于拉曼光谱法,比较了6种毒品缴获物分别在三种不同的激发波长(532、785、1 064 nm)下的拉曼光谱检验表现。对照毒品标准物质的拉曼谱图,在拉曼指纹区(100~1 800 cm-1)内选取3~5个散射强度较高且不受常见掺杂物干扰的特征散射峰作为毒品缴获物的定性匹配依据。结果发现,毒品缴获物的拉曼检验需要根据毒品种类选择适合的激发波长,对于有掺杂物质的毒品缴获物,应选择避开掺杂的毒品特征峰进行拉曼比对。对于缴获的海洛因(HER)、咖啡因(CAF)及3,4亚甲基二氧基甲基苯丙胺(MDMA),785和1 064 nm的近红外(NIR)激发波长相较于532 nm的拉曼检验表现更优,其中1 064 nm能显著降低HER缴获物的背景荧光;对于缴获的甲基苯丙胺(MAMP)及氯胺酮(KET),受激发波长改变的影响较小,三种不同激发波长下拉曼均响应良好,指纹区与官能团区(2 500~3 200 cm-1)拉曼谱峰的相对强度呈现规律性变化;对于麻古(Magu)的拉曼分析,785 nm激发波长更优、空间分辨率更高,避免荧光效应的同时能够观察到更多特征峰信息。该研究工作基于拉曼光谱法,能为缉毒执法工作提供有力的参考和依据。
  • Forens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ttps://doi.org/10.16467/j.1008-3650.2024.0015SF
    Online available: 2024-03-04
    从 Sanger 测序到高通量测序,测序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为通过法医 DNA 分析打击犯罪提供更好的技术支撑。近年来,以纳米孔测序技术为主的三代测序技术已在生命科学研究、体外诊断、公共卫生、食品安全等领域应用广泛。纳米孔测序凭借超长读数、实时测序等优势,在与法医相关的 STR、微单倍型、mtDNA、DNA 甲基化和 RNA 等人类遗传标记以及微生物、动物、植物等非人源法医遗传物质的检测中显示出巨大的应用前景;其仪器小巧而方便携带,为“实验室带入现场”带来新的可能性,有望实现案发现场实时测序。但纳米孔测序技术仍面临许多问题,如数据分析复杂、错误率相对较高等,离法医日常应用还有一定距离,需要深入研究。本文介绍了纳米孔测序技术的基本原理、特点,综述了纳米孔测序技术在法医遗传领域的应用前景以及所面临的挑战,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 Forens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ttps://doi.org/10.16467/j.1008-3650.2024.0016SF
    Online available: 2024-03-04
    干血斑广泛应用于新生儿筛查、临床药物开发、治疗药物监测等场景和相关研究中。近年来,因其采样便捷性、保存稳定性和转运安全性上的显著优势,干血斑样本逐渐引起法庭科学毒物分析领域的重视。本文概述了干血斑技术在毒物分析领域的多个实战场景以及新兴的干血斑分析技术,展现了其广阔应用前景。同时总结了法庭科学毒物分析领域中仍待解决的干血斑应用挑战,为下一步的研究方向提出意见。
  • Forens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ttps://doi.org/10.16467/j.1008-3650.2024.0017SF
    Online available: 2024-03-04
    角磨机是一种可用于对金属、木材、塑料等材料进行磨削加工的工具,近年来频繁出现在一些盗窃铁路线缆案件中。由于该工具形成的切割痕迹与锯类工具有相似之处,给实际案件中分析判断工具种类带来一定难度。本文通过模拟实验,使用角磨机、钢锯切割不同规格的铜芯线缆,显微镜观察线缆断端处形成的工具痕迹,归纳、总结两者形成的工具痕迹的特点及差异。观察发现,角磨机与钢锯切割形成的线缆断端截面形态整体相似,均较平整,但钢锯形成断端截面形态多呈阶梯状,角磨机切割形成的则较平滑;角磨机在断面处会形成一定弧度且呈平行排列的线条痕迹,钢锯形成的线条痕迹则呈多直线且存在相互交叉的情形;同时两者在形成的起点痕迹、终端痕迹及切屑形态上均存在一定差异。对角磨机切割线缆形成的工具痕迹特点及形成机制的研究,能够为相关案件中判断工具种类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
  • Forens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ttps://doi.org/10.16467/j.1008-3650.2024.0013SF
    Online available: 2024-03-04
    祖孙鉴定是亲子鉴定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包括双祖亲母鉴定、双祖疑母鉴定和双祖鉴定3类。目前,关于祖孙鉴定的祖孙关系指数(GI),在突变情形下未见成体系的公式报道。本研究首先建立祖父×祖母基因型简化表述模型,并推导亲代的等位基因突变为子代等位基因的通用概率公式(P(DG→Z))。其次在P(DG→Z)公式基础上,分别推导双祖亲母GI(GIDGBM)、双祖疑母GI(GIDGAM)和双祖GI(GIDG)的通用公式。根据祖父母、母亲和孩子的基因型,三种类型的GI公式均进一步细化为分项公式。设计模拟实验在EX30试剂盒的30个常染色体基因座上统计无关个体组中5种遗传类型的百分比。最后分别建立模拟亲缘组和无关个体组模型,统计CGI的几何平均数(Π)、95%置信区间(CI)、亲缘组中CGI<10 000的百分比和无关个体组中CGI>0.000 1的百分比。本研究推导出突变情形下3种祖孙鉴定类型的全部GI公式,任意分型组合均可计算对应的GI。在EX30系统中,双祖疑母鉴定的所有亲缘组和无关个体组均可获得明确结论;双祖亲母鉴定中所有亲缘组和99.89%的无关个体组可获得明确结论;双祖鉴定中两组均需要增加检测更多遗传标记。本研究结果表明,本文公式可应用于突变情形下3种祖孙鉴定类型的GI计算。
  • Forens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ttps://doi.org/10.16467/j.1008-3650.2024.0010SF
    Online available: 2024-02-23
    茚三酮作为氨基酸检测的常用试剂之一,在法庭科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是渗透性客体上陈旧手印的显现的经典有效方法。但传统茚三酮显现法对于背景颜色复杂客体上的潜手印显现效果仍需进一步改善。本文在查阅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简要回顾了手印物质成分、茚三酮显现手印作用机制及传统茚三酮显现方法的改进,并较为详细地综述了自茚三酮应用于手印显现领域以来增强显现效果的方法。传统茚三酮溶液法增强显现的创新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茚三酮溶液法试剂配方的优化,如筛选最佳溶剂、探究最适浓度以及pH值对显现效果的影响等;2)茚三酮显现方法的创新,如固体介质法、茚三酮真空熏显法、喷显法等,主要解决热敏纸易碳化干扰及背景油墨干扰问题;3)茚三酮显现指纹增强处理,主要是金属盐增强法、稀土-鲁赫曼紫配位化合物增强显现、胰蛋白酶增强法。金属盐增强法及稀土-鲁赫曼紫配位化合物增强法在未来潜手印显现发展趋势中有较大研究潜力。
  • Forens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ttps://doi.org/10.16467/j.1008-3650.2024.0007SF
    Online available: 2024-02-22
    秋水仙碱是一种强效生物碱,因其具有特殊的结构及药效,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多项研究都表明秋水仙碱体内血药浓度较低,因此对其检测分析方法的灵敏度要求较高。因此,本文建立了使用超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仪(UPLC-Q/Orbitrap HRMS)测定血样中秋水仙碱的检测方法。考察不同流动相和色谱柱对秋水仙碱分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甲醇水体系作为流动相条件下,使用 AccucoreTM Phenyl-Hexyl(2.1 mm×100mm×2.6 μm)色谱柱,仪器响应值高且分离效果较好。采用乙腈为蛋白沉淀剂,有机微孔过滤膜净化提取液,用 UPLC-Q/Orbitrap HRMS 对血样中秋水仙碱进行定性定量检验。分析采用 AccucoreTM Phenyl-Hexyl (2.1 mm×100 mm×2.6 μm)色谱柱,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FullMS/ddMS2)模式,使用阶梯碰撞能量:35、60 和 85eV,用 5 mmol/L 甲酸铵水溶液和甲醇作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本方法血样中的秋水仙碱定量限为 0.5 ng/mL;秋水仙碱在 0.5~100 ng/mL 范围内线性良好(R2=0.998 5),3 个浓度平均回收率为 92.8%~98.3%,日内精密度为 1.6%~7.1%(n=6)。 文章建立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简易可靠,灵敏度高,适用于血样中秋水仙碱的检验鉴定。
  • Forens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ttps://doi.org/10.16467/j.1008-3650.2024.0008SF
    Online available: 2024-02-22
    通过测量骨骼进行性别判定是法医人类学的重要内容,而某个时期一个种群的骨骼数据库往往并不适用于另一时期或另一种群。牙齿和颌骨较其他骨骼有较高的稳定性,往往能保存得更完整。而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不断提高,利用计算机对骨骼的三维图像进行测量和分析也成为法医人类学研究的趋势。本研究旨在针对中国中部地区个体,建立利用上颌牙弓多个测量指标判定性别的数学模型并对其判定效果进行评价。首先,测量了 180 例(男性 83 例,女性 97 例)来自中国中部地区个体的上颌牙弓锥形束 CT 样本上的 21 项指标;然后,使用统计软件 SPSS 24.0 筛选出具有性别差异的指标;最后,对具有性别差异的指标的测量数据进行单变量及多变量判别分析,得出性别判定数学模型,并计算其用于性别判定的准确性。结果显示,21 项指标中,有 10项指标在男性和女性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 <0.05),且男性的上颌牙弓变量均值均高于女性均值;对这 10
    项指标进行单变量判别分析,建立 10 个判别公式,经过交叉验证得出准确率为 57.2%~72.2%,其中,上齿槽弓宽变量的准确度最高,达 72.2%;进行多变量判别分析,直接法所得判别公式经交叉验证准确率为 73.4%,逐步法经筛选变量后,将上齿槽弓长、上齿槽弓宽两个变量纳入判别分析,交叉验证准确率为 72.2%,直接法准确率高于逐步法。本研究表明,所选的上颌牙弓测量指标具有一定的性别判定价值。下一步的研究将探索更多的颅骨骨性标志在法医人类学多方面的应用价值。
  • Forens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ttps://doi.org/10.16467/j.1008-3650.2024.0009SF
    Online available: 2024-02-22
    随着基于区块链技术产生的比特币、以太币的流行,不法分子趁机假借“区块链”“虚拟货币”等各种名义从事违法犯罪活动。虚拟货币的去中心化、匿名性、全球可兑换性、交易便捷和不可撤销性等特征,导致其被广泛应用于诈骗、洗钱等犯罪活动。本文从刑事技术角度出发,聚焦于虚拟货币犯罪现状、打击难点以及应对策略,详细探讨了在虚拟货币案件发生后的勘查、取证、追踪以及调查分析工作的技术流程。在打击虚拟货币犯罪的技术流程中,本文提出并深入研究了其中的关键技术,为对抗不断演变的涉网新型犯罪提供了战略性思路。
  • Forens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ttps://doi.org/10.16467/j.1008-3650.2024.0006SF
    Online available: 2024-02-08
    在公安工作中,微信数据是侦查线索的重要来源。其中,在微信用户公开发布的朋友圈中,好友之间的点赞评论等互动情况实质上隐含着用户与好友间的社交关系网。基于此,本文提出了一种面向微信朋友圈关系网的提取及分析方法,来为线索获取提供新的思路及技术。首先提取朋友圈中互动情况并使用力导向图技术将之构建成一张微信朋友圈关系网,其次通过图聚类分析与中心性分析方法对关系网进行分析,筛查出其中的紧密关系人,最后使用词云技术与TextRank算法对用户与紧密关系人的聊天记录进行分析。该方法能够迅速构建涉案人员的微信朋友圈关系网并筛查其中紧密关系人,进而有针对性地对海量聊天记录进行分析,迅速获取有价值的侦查线索,最终为侦查工作的开展提供助力。
  • Forens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ttps://doi.org/10.16467/j.1008-3650.2024.0005SF
    Online available: 2024-02-08
    手印是案件现场重要的痕迹物证之一。准确判定手印遗留时间,有利于公安机关推断案发时间和验证嫌疑人言词证据的真实性,为后续侦查破案提供线索与思路。但目前与手印遗留时间有关的实验研究并不能完全应用到公安实践工作中,因此,本文综述了手印二维(2D)和三维(3D)形态特征与手印遗留时间的相关研究,以及基于手印物质的电效应、光学特征和相关物质含量的手印遗留时间的研究,并从完善手印显现提取方法、组合使用检验设备和技术、开发新的显影试剂、深入研究手印物质的种类和降解速率、建立影响手印遗留时间判定因素的模型等方面对未来手印遗留时间的研究提出了展望,以期促进与手印遗留时间的相关研究在公安实践工作中的应用。
  • Forens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ttps://doi.org/10.16467/j.1008-3650.2024.0004SF
    Online available: 2024-02-05
    :本文旨在建立一种人体血液中骆驼蓬碱、去氢骆驼蓬碱成分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 的检测方法。采用腈沉淀蛋白法作为前处理方法,过膜后经 Aglient SB-C18(100 mm×2.1 mm×1.8 μm)色谱 柱分离,含 0.1%(体积分数)甲酸水-乙腈作为流动相,以 0.4 mL/min 的流速进行梯度洗脱,外标法定量。质 谱采用电喷雾正离子模式(ESI +)、多反应监测(MRM)模式检测。结果显示,该方法检测血液中骆驼蓬碱、 去氢骆驼蓬碱成分在 10~1 000 ng/mL 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 2>0.999),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为 3 ng/mL 和10 ng/mL。在 10、100、500 ng/mL 三种浓度水平,骆驼蓬碱、去氢骆驼蓬碱的提取回收率分别为 96.2%、95.3%、97.0%和 87.9%、84.9%、92.9%,不同个体血液的基质效应均不超过±25%,日内准确度和日间精密度(n=6)在3.6%~9.8%和 7.3%~12.8%范围内,准确度在 2.4%~9.5%范围内。该方法前处理简单,灵敏度高,能充分满足 法庭科学对血液中骆驼蓬碱、去氢骆驼蓬碱成分的检测工作要求。
  • Forens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ttps://doi.org/10.16467/j.1008-3650.2024.0003 SF
    Online available: 2024-02-05
    建立科学的指纹证据量化评价体系,尤其是将似然比统计学方法引入指纹鉴定意见的数字化表达,是 当前法庭科学理论和实践研究的热点问题。构建科学有效的指纹证据似然比评价模型,需要丰富的同源和异源 指纹数据库来获得具有稳定分布规律的似然函数,因而,同源和异源数据库的质量高低直接影响了似然比模型 的性能优劣。本研究通过活体采集仪和录屏软件获取每枚指纹在不同变形方式下产生的1 000枚以上变形指纹 图像,200枚模拟现场指纹共得到20万枚同源指纹,进而构成同源指纹数据库;异源指纹数据库则选用公安实 战中千万人级的十指指纹数据库。在此基础上,运用指纹自动识别系统进行查询比对,并评估比对得分数据。 实验结果表明,不同变形方式的指纹数据差异较大;压力大小和捺印时间对指纹的比对得分影响很小。由对样 本总量和不同程度缩减后的子样本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可知,每枚指纹的同源样本数量在少至155枚时仍然能 形成稳定的分布规律。因此,所构建的数据库中同源和异源指纹样本数量丰富,结构合理,具备形成稳定分布 规律的数据基础,有助于后续似然比评价模型的建立。
  • Forens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ttps://doi.org/10.16467/j.1008-3650.2024.0001SF
    Online available: 2024-01-29
    基于传统毛细管电泳技术的STR检验仅关注长度多态性,不能报告STR等长等位基因间的SNP、InDel等序列差异信息。二代测序技术可以检出更丰富的STR序列多态性,既包括重复区的重复序列和非重复间隔序列信息,也包括侧翼区的序列信息,支撑更精准的比对分析。本文报道一起长达21年未破的入室杀人案,用传统Y-STR检测方法得到了38个Y-STR基因座长度多态性分型。通过二代测序方法,使用STRSeqTyperY68试剂盒检验1份现场物证和8份比对样本,均得到了全部67个Y-STR基因座序列多态性分型,其中DYS448基因座N42“折叠序列”中的一个单碱基变异为案件指明方向,提供了关键的技术支撑。本文进一步探讨了DYS448基因座N42“折叠序列”在不同人群中的序列变异情况,以及STRSeqTyperY68试剂盒中具有“折叠序列”的基因座详细信息,为相关研究和案件应用提供参考。
  • Forens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ttps://doi.org/10.16467/j.1008-3650.2024.0002SF
    Online available: 2024-01-29
    本文对烷基甲酰吲唑类合成大麻素 ADB-BUTINACA 在大鼠体内分布及降解规律进行探索。通过前期动物实验研究发现,ADB-BUTINACA 在大鼠体内的代谢标记物为脱烷基代谢标记物:N-(1-氨甲酰基-2,2-二甲基丙基)-吲唑-3-甲酰胺(下称 A1)和水解代谢标记物:3,3-二甲基-2-[1-丁基-1H-吲唑-3-甲酰胺基]丁酸(下称 A2)。实验模拟吸毒人员口服大麻制品建立大鼠经灌胃 ADB-BUTINACA 染毒模型,用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仪(HPLC-MS/MS)检测各组织、血液、尿液和粪便中 ADB-BUTINACA 及代谢标记物 A1 和A2 的浓度,监测 ADB-BUTINACA 和代谢标记物在大鼠体内分布降解规律。结果发现 ADB-BUTINACA 进入大鼠体内后,迅速代谢并分布于各组织和血液,在 12 h 内呈不同规律分布及降解。在对 1~10 d 尿液和粪便的监控中,ADB-BUTINACA 及其代谢标记物仅在少量尿液中检出,在 24~72 h 的粪便中均检出 ADB-BUTINACA
    及其代谢标记物。目前,国内外对 ADB-BUTINACA 在大鼠体内的法医毒理学研究未见报道,本文建立的大鼠染毒模型,监测 ADB-BUTINACA 及代谢标记物在大鼠体内的分布及降解规律为体内 ADB-BUTINACA 检验提供科学依据和数据参考。
  • Forens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ttps://doi.org/10.16467/j.1008-3650.2023.0086SF
    Online available: 2024-01-29
    本文对近期禁毒部门缴获的白色晶体和无色液体利用气相色谱−质谱仪、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仪、核磁共振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进行分析。对样品的主要成分检测发现,两种物质的谱图与现有的数据库没有匹配的数据,且具有高度的相似性,通过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测得它们的精确质量数相同,但两种物质具有不同的保留时间,对两种物质进行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进行二级质谱分析发现,白色晶体的二级质谱中有甲苯基碎片,白色液体的二级质谱中有苯基碎片和乙胺基碎片,故推断两种物质为同分异构体。利用核磁共振对两种物质的质子归属和碳的类型进行分析,利用红外光谱对羰基、胺基等官能团进行确认,白色晶体中的主要成分为 2-(邻甲苯基)-2-(甲胺基)环己酮,无色液体中的主要成分为 2-(苯基)-2-(乙胺基)环己酮,。两种物质系现目前滥用最为活跃的苯环己哌啶类新精神活性物质,但相关数据在国内
    文献中未见报道,缺少相关的结构数据参考,本文全面地对两种物质的结构数据进行检测,为打击新型毒品犯罪及两种物质的管制提供参考。
  • Forens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ttps://doi.org/0.16467/j.1008-3650.2023.0085SF
    Online available: 2023-12-28
    本文以肝脏为样本,建立了同时检测脏器中 10 种蟾蜍毒素(沙蟾毒精、日蟾蜍它灵、酯蟾毒精、去乙酰华蟾蜍精、酯蟾毒配基、华蟾毒它灵、蟾毒它灵、华蟾酥毒基、蟾毒灵、华蟾毒精醇)的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UPLC-Q/Exactive MS)的检测方法。取肝脏 0.2 g,首先加入 0.8 mL 乙腈沉淀蛋白,然后用 Hybird 固相柱进行净化,选用 ACQUITY UPLC HSS T3(2.1 mm×100 mm×1.8 µm)色谱柱,流动相 A 相为 0.1%甲酸水,B 相为乙腈,采用梯度洗脱分离;质谱采用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模式进行分析。10种蟾蜍毒素的检出限均在 10 ng/mL 以内,最低可以达到 0.1 ng/mL。10 种蟾蜍毒素添加在 20~400 ng/mL 范围内的线性良好(R2>0.996)。10 种蟾蜍毒素的提取回收率在 62.9%~93.2%之间,基质效应在 90.9%~109.0%之间,日内精密度在 9.2%之内,日间精密度在 14.6%之内,在基质中的反复冻融稳定性、常温稳定性和提取后稳定性良好,浓度变化均在 15%以内。灌胃解剖后在雄鼠体内的分布为:肝>肺>心>肾>生殖器>肌肉,在雌鼠体内的分布为:肺>生殖器>肝>心>肾>肌肉。本研究建立了脏器内蟾蜍毒素的检测方法,并得出毒素在动物体内的分布规律,为蟾蜍毒素的检验和相关检材的选择提供了参考依据。
  • Forens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ttps://doi.org/10.16467/j.1008-3650.2023.0089SF
    Online available: 2023-12-28
    手印显现技术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已经能够对犯罪现场大多数潜在手印进行显现。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犯罪手段的更新,各种潜在手印的显现也对现有技术和材料提出了挑战。纳米材料因其拥有良好的吸附性、不容易漂浮于空中、适用性广和一般不影响 DNA 检验等优势,在显现潜在手印方面,已获得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本文主要综述了各种新型纳米材料在潜在手印显现中的应用研究现状,重点阐述了金属纳米材料、非金属纳米材料、金属氧化物纳米材料以及其他纳米材料在潜在手印显现中的应用研究,并展望了纳米材料显现潜在手印技术的发展趋势,以期为进一步推进纳米材料显现潜在手印的实战应用提供参考。
  • Forens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ttps://doi.org/10.16467/j.1008-3650.2023.0091SF
    Online available: 2023-12-28
    血迹是刑事案件案发现场最重要的物证之一,快速识别血迹、获取潜在证据,对刑事案件侦破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手持式近红外光谱仪采集了不同颜色纯棉纺织物上的人血、鸡血和猪血等不同类型的血迹样本的近红外光谱数据。利用标准正态变量(SNV)的预处理方式对采集的近红外光谱数据进行预操作,结合极限学习机(ELM)算法建立血迹种属快速识别模型。接下来,对建立的血迹种属快速识别模型进行了样本测试,并与使用传统支持向量机(SVM)和遗传算法-反向传播(GA-BP)所建立识别模型的测试结果进行了对比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ELM 算法的预测准确率为 98.48%,高于 GA-BP 算法的预测准确率(84.62%)和 SVM 算法的预测准确率(73.84%)。同时,ELM 算法的精准度、灵敏度、特异度和 F1-score 也均远高于 SVM 和 GA-BP算法。ELM 算法所建立的血迹种属识别模型达到了较高的准确率,具有最佳的建模效果。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手持式近红外光谱仪和 ELM 算法结合的快速检测方法能够高效、无损、快速、准确地识别血迹类型,为刑事案件中血迹种属的快速鉴定和识别提供了新的技术参考。
  • Forens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ttps://doi.org/10.16467/j.1008-3650.2023.0088SF
    Online available: 2023-12-26
    成人骨龄鉴定是法医人类学年龄鉴定的一项重要内容,包含了成人活体骨龄鉴定、未知名尸体骨龄鉴定、白骨化尸体骨龄鉴定等项目。传统鉴定方法主要适用于未知名尸体及白骨化尸体,成人活体年龄鉴定需要提取骨盆容积重建(volume reconstruction,简称 VR)高清模型,再参照传统方法检验鉴定。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建立骨盆容积重建高清模型的必要条件,解决成人骨龄鉴定骨盆三维影像取样过程中的多层螺旋 CT(multi-slice CT, MSCT)扫描与重建参数设置问题。本研究使用 Precision32(开影公司)MSCT 在协议固定管电压 120 kV、管电流 250 mA、螺距 1.05、层厚 1.1 mm、层距 0.8 mm、矩阵 512×512 等条件下扫描新鲜尸体骨盆,调整滤波、层厚、层距、矩阵等重建参数,比较骨盆容积重建影像的清晰度,筛选出建立骨盆容积重建高清模型的必要参数值。研究结果表明滤波、层厚、层距、矩阵等对容积重建影像清晰度有较大影响,选择骨盆滤波、薄层厚、短层距、大矩阵能够提高骨盆 VR 模型的清晰度。因此,在使用协议管电压、管电流等扫描参数的前提下,建立骨盆容积重建高清模型需要选择骨盆滤波、薄层厚、短层距、大矩阵等。
  • Forens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ttps://doi.org/10.16467/j.1008-3650.2023.0087SF
    Online available: 2023-12-26
    丁卡因是一种芳香酯类局部麻醉药。自 20 世纪 30 年代起,丁卡因已经被应用于各种临床实践中,多用于表面麻醉、传导麻醉、脊髓麻醉和硬膜外麻醉,一般不用于浸润麻醉。该药物在使用过程中会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毒性反应,代谢系统不成熟的新生儿、老年人、患有心脏疾病及肝、肾功能障碍的人、孕妇等是局麻药中毒的高危群体。近几年,随着医疗整形美容行业的兴起,丁卡因逐渐被应用到整容、纹眉、纹身等领域。然而,因操作不当致使丁卡因进入血液、剂量过高、过敏反应等引发的中毒、休克甚至死亡的医疗事故或案件时有发生,这不仅给公众的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威胁,而且也给社会的稳定埋下了隐患。在司法实践中,通常根据中毒者或死者的血液(心血)或其他生物组织中药物的含量推断中毒或死亡的原因。由于丁卡因在血液中会被拟胆碱酯酶迅速水解为对丁氨基苯甲酸,因此,在实际案件中,在人体血液中很难检测到丁卡因。本文综述了丁卡因的药理和毒理作用、体内代谢、法医毒物动力学、代谢组学以及分析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并对后续丁卡因的深入研究方向做了探讨,以期为法医毒物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 Forens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ttps://doi.org/10.16467/j.1008-3650.2023.0084SF
    Online available: 2023-12-26
    AGCU X Plus STR 复合扩增体系是一种可以同时检测 X 染色体 32 个基因座分型的新型荧光复合扩增体系,包括 DXS6807,DXS9895,X 染色体连锁群 1(DXS10148, DXS10135, DXS8378),DXS9902,DXS6795,DXS6810,DXS10159,DXS10162,DXS10164,DXS7132,连锁群 2(DXS10079, DXS10074, DXS10075),DXS981,DXS6800,DXS6803,DXS6809,DXS6789,DXS7424,DXS101,DXS7133,GATA172D05 ,GATA165B12,连锁群 3(DXS10103, HPRTB, DXS10101),GATA31E08 和连锁群 4(DXS8377, DXS10134, DXS7423)。相较于传统试剂盒,它不但可以同时检测更多的 X 染色体基因座分型,提高系统检验效能,而且它还包含并考虑了基因座之间的连锁关系。为评估该体系在法医学鉴定中的应用效果,本研究根据 SWGDAM 验证指南,根据扩增电泳条件、种属特异性、灵敏度、抗抑制剂、精确性、可重复性、一致性、混合样本、Stutter 峰和群体多态性等指标对该体系进行全方位评估。结果表明,扩增体系的 DNA 模板量>62.5 pg 时,可获得全部的基因座分型结果。混合检材 DNA 模板量≥1∶3 也可获得完整的次要贡献者的基因分型。在群体多态性研究中,选自南方
    汉族的 209 名无关个体共获得 285 个等位基因,多态信息量(PIC)介于 0.272 1(DXS6800)~0.910 5(DXS10135)之间,平均值为 0.679 8。多态性信息量最为丰富的基因座是 DXS10135(PIC = 0.910 5),个体识别能力在男、女性群体中分别为 0.916 4、0.987 1。累积个体识别能力在男性及女性群体中均大于 0.999 999 999,在三联体和二联体案件中的累积平均排除概率均大于 0.999 999 999。在 125 名无关男性个体中存在 78 个不同的DXS10103-HPRTB-DXS10101 单倍型,单倍型多样性为 0.981 0。在考虑连锁的情况下,计算出的累积个体识别能力(TPD)、三联体和二联体累积平均排除概率相较未考虑连锁时无明显数量级变化。因此,该体系分型准确、可靠,系统检验效能相较传统试剂盒明显提高,可满足法医学实践的要求,可作为常染色体 STR 复合扩增体系进行法医学鉴定的有效补充。本研究获得的 209 名无关个体群体数据可为 X-STR 检验提供数据参考。
  • Forens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ttps://doi.org/10.16467/j.1008-3650.2023.0082
    Online available: 2023-12-13
    为实现常见法医体液类型的快速鉴定,本研究挑选出10种具有体液表达特异性的mRNA及3种管家基因,并通过筛选一步法RT-PCR试剂盒、调整引物浓度、优化反应温度和时间,成功建立了一种可同时检测13种mRNA的一步法RT-PCR实验体系。使用该体系对144份样本(包括外周血、月经血、精液、唾液、阴道分泌液)进行检测并分析,多数目标基因特异性良好,检测时长在3 h以内,对外周血样本检测灵敏度可达0.01 ng RNA,可在混合样本中检测到混合成分的目标mRNA。虽然室温保存3~4年样本会有标记未检测到,但本实验体系具有操作简单、混合样本鉴别能力强、耗时短的优势,具有良好的实战应用前景。
  • Forens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ttps://doi.org/10.16467/j.1008-3650.2023.0083
    Online available: 2023-12-08
    在电信网络诈骗案件侦办过程中,尤其是在刷单、虚假投资理财、裸聊类案件中,APP 及 URL 取证分析是网络侧勘查取证的重点。因需要在涉案 APP 中实现聊天、图片上传、语音等功能,基于 IM 框架二次开发的 APP 成了主流,其中网易云信 IM 是目前刷单诈骗案件中最为常见的第三方 IM 框架。但是随着犯罪分子不断隐匿作案手段,比如通过对 APP 的加密或对聊天内容的端对端加密,使得直接分析无法获取 IM 接口 KEY 值,或仅获取到加密后的乱码,无法查看聊天内容。基于此类案件,本文介绍了 IM 框架原理、APP 及聊天内容加密技术与解密方法,通过对此类 APP 进行深入逆向分析和加密算法分析,可以充分提升刷单类诈骗案件的线索挖掘和勘查取证效率,为相关案件的侦破提供有力支撑。
  • Forens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ttps://doi.org/10.16467/j.1008-3650.2023.0078
    Online available: 2023-11-27
    本文为实现对马匹进行亲缘鉴定及个体识别,基于 STR 分型技术建立了一套包含 20 个 STR 基因座和1 个性别识别位点的复合扩增体系,并对其进行性能评价以及实际样本扩增测试。应用荧光标记技术,选择HTG06、HTG07、COR022、CA425、HTG04、COR082、LEX54、COR069、AHT05、HMS03、HMS01、HMS06、HMS07、COR058、HTG10、ASB17、VHL20、HMS02、ASB02、LEX34、Amelogenin 共 21 个遗传标记,进行引物设计、PCR 复合扩增、CE 平台测序,验证该体系的灵敏度、特异性及耐受性。对 128 份实际样本进行检测以及亲缘关系比对,并对其中的 66 份未知亲缘关系的样本基因座多态性统计。结果显示:该复合扩增体系检测128 份马样本能够获得完整 STR 分型,在实际扩增中,无非特异峰产生,对于不同种属动物,例如牛、羊、猪、鸡、猫、狗、人 DNA 样本扩增时不出现特异性扩增峰;0.075 ng 马标准品在 10 μL 体系下仍可以获得完整分型;对于 4 种常见抑制剂的耐受性可以分别达到血红素 200 μmol/L、血红蛋白 200 μmol/L、腐殖酸 100 ng/μL、EDTA
    1.2 mmol/L。本研究建立的马 STR 复合扩增体系分型准确、性能优,可满足实验室对马匹亲权关系鉴定和个体识别的需求。
  • Forens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ttps://doi.org/10.16467/j.1008-3650.2023.0076
    Online available: 2023-11-27
    本文探讨多个 Y-STR 基因座等位基因分型缺失特点及其与 AZF(无精子因子)缺失相关性,为法医学应用提供参考。使用 Y-STR 试剂盒(Yfiler Platinum、SureID PathFinder Plus)对 23 461 份男性家系个体血样分析,发现 4 个及 4 个以上 Y-STR 分型缺失样本共 14 例,使用 Y 染色体微缺失检测试剂盒检测序列标签位点(sequence-tagged site,STS),根据缺失 STS,评价样本 Y 染色体 AZF 区缺失情况。结果显示:多个 Y-STR分型缺失比例为 0.0597%(14/23461),短臂 1 例,长臂 13 例,来自不同家系,分型互不相同;13 例长臂多个分型缺失样本在 AZF 区均检出 STS 缺失,1 例短臂多个分型缺失样本未检见异常。本研究提示发生于 Y 染色体长臂多个 STR 分型缺失与 AZF 区微缺失存在对应性,该类分型个体存在不育的生物学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