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充材料


为给读者提供论文的研究原始数据和研究背景,有助于科研成果的完整呈现和保存,本刊以补充材料形式在线发表与论文密切相关的单倍型数据、公式推导过程、电子表格、样本信息表、图谱、光谱、程序代码和模型等各种类型的材料。

Please wait a minute...
  • 全选
    |
  • 技术与应用
    张 润, 高 珊, 王 珍, 沈淼淼, 王 旭, 杜 猛
    录用日期: 2023-04-20
    调查 35 个 Y-STR 基因座和 3 个 Y-InDel 标记在内蒙古赤峰地区蒙古族的分布情况并计算与其他蒙古族男性群体的遗传距离。应用 Yfiler TM Platinum 复合扩增试剂盒检测 1 318 名赤峰地区蒙古族无亲缘关系的男性个体在 35 个 Y-STR 基因座和 3 个 Y-InDel 标记的基因分型。32 个 Y-STR 单拷贝基因座分别检测到 4~16 种“等位”基因;3 个 Y-STR 多拷贝基因座(DYS527、DYF387S1、DYS385)分别检测到 60、59、79 种“等位”基因组合。单倍型多样性为 0.999 974。经与 YHRD 数据库中其他蒙古族男性群体共有的 25 个 Y-STR 基因座统计数据比较,发现赤峰地区蒙古族男性与呼和浩特蒙古族遗传距离最近(Rst=0.0516),与呼伦贝尔蒙古族遗传距离最远(Rst=0.1091)。所检测 35 个 Y-STR 基因座和 3 个 Y-InDel 标记在内蒙古赤峰地区蒙古族男性群体中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态性。
  • 研究与探讨
    张洪歌, 杨 航, 姜跃方, 郭华军, 赖钦太, 张 波, 王新阳, 徐泽芳, 童 瑶, 贺昱斌
    录用日期: 2023-04-20
    嵌合体是包含有两个或以上不同细胞系的生物个体。本文运用 STR 分型技术对一宗寻亲案中的男性嵌合体的类型、形成机制及其不同组织样本中的嵌合现象进行探究。结果表明,该嵌合体属于四配子异源嵌合体,为卵母细胞孤雌分裂产生的两个相同配子双受精后发生融合所形成。由于两个细胞系分布情况不同,嵌合体的不同样本检出了不同的 STR 分型,最后通过精液检出的男性分型成功比中了其失踪多年的儿子。
  • 张高勤, 赵丽红, 冯 斌, 白 旭, 赵天然, 辛国斌, 刘 华, 肖 昆
    录用日期: 2023-04-20
     要:本文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定性、定量测定减肥及壮阳类食品中 27 种非法添加物的方法。样品经超声提取后,采用 Waters CORTECS T3(2.1 mm×100 mm×2.7 µm)色谱柱,以 0.1%甲酸水溶液-甲醇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 0.3 mL/min;选择电喷雾离子源,多反应监测(MRM)的正离子模式进行检测。实验表明,27 种化合物在 0.05~20 μg/L 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 值均大于 0.997。在低油脂低蛋白食品、高油脂食品、高蛋白食品中,27 种化合物的回收率分别在 83.7%~104.1%、87.4%~103.8%、80.3%~104.4%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分别在 0.30%~8.6%、0.97%~6.4%、0.66%~5.7%之间,分特拉明的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为2.5 μg/kg 和 5 μg/kg,其他 26 种化合物的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为 25 μg/kg 和 50 μg/kg。该方法前处理简单,准确度及灵敏度高,适用于减肥及壮阳类食品中 27 种非法添加物的定性定量测定。
  • 论著
    蔡 信, 王凯旋, 缪 路, 朱久亮, 刁中杰, 吴 静, 徐 伟
    刑事技术.
    录用日期: 2023-02-22
    为了测试Ion Ampliseq HID Y-SNP Research Panel V1试剂盒的技术性能指标,评估其法医学应用价值,本研究从测序表现、重复性和灵敏度等方面对该试剂盒进行测试,并采用该试剂盒对一个家系中44份遗传关系清晰但存在Y-STR突变的样本进行检测。测序结果表明,每轮测序均产生了不低于1.97 Gb的数据,序列比中率超过99%,平均有845个(98.37%)Y-SNP位点可用于后续分析,测序结果可靠。标准品DNA 9948的分型准确,结果一致,重复性好,灵敏度可低至100 pg。所有检测的家系样本均可获得高分辨率的一致性Y-SNP单倍群。综上,Ion Ampliseq HID Y-SNP Research Panel V1试剂盒的测序质量优良,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作为家系排查的补充手段之一。
  • 论著
    宋娇娇 张驰 康克莱 陈青峰 季安全 叶健 王乐
    微单倍型是一种新型法医遗传学分子标记,可用于个体识别、祖先推断和混合样本DNA的检验。虽然现已有微单倍型基因座的标准命名方法,但简明的微单倍型等位基因命名规则尚未见到。微单倍型遗传标记相对于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SNP)的优势在于其多等位基因。一般来说,微单倍型基因座包含的SNP数目越多,其有效等位基因数(effective number of alleles, Ae)和信息含量(informativeness, In)就倾向于越高。这些基因座更适宜于法庭科学应用,因其复杂的等位基因更能满足应用需求。因此,为更便于应用,我们建议使用阿拉伯数字命名微单倍型等位基因。具体规则如下:以人类基因组正链作为比对微单倍型,GRCh38作为参考序列。将组成微单倍型的SNP根据它们在人类基因组中的物理位置进行排序,dbSNP数据库中的参考等位基因则作为这些SNP可能出现的备选基因型。先按照参考等位基因列出所有可能出现的微单倍型等位基因,然后按照字母表顺序排序,并从1开始以连续正整数依次命名排序后的等位基因。稀有的微单倍型等位基因仍然用SNP分型的组合命名,列在基因座内所有用数字命名的等位基因之后。本文使用9947A、2800M和两份志愿者DNA制备了1∶2∶4∶8比例的DNA混合物,对单一来源样本和混合物进行微单倍型测序、数据分析,并对等位基因进行基因型组合命名和数字化命名两种方式的对比展示。本文建议的数字化命名法其优势在于:首先,这种命名法使得微单倍型的法庭科学应用更便捷,可避免使用SNP分型组合的复杂命名方式,在混合DNA分析中优势尤其显著。其次,在每个微单倍型基因座内部,可以按照阿拉伯数字的顺序排列等位基因,从而能为微单倍型数据的展示和交流提供统一的等位基因排序方式。第三,数字化的等位基因命名方式更易为法医DNA技术人员接受,因为这与法庭科学STR等位基因的命名方式类似。第四,当前的群体遗传学软件,如PowerStats、Arlequin、STRUCTURE等,只接受数字作为导入的等位基因名称,该命名方法能更好的与这些既有软件衔接关联。因此,数字化的微单倍型等位基因命名法应能为法医学应用与实践带来便利。
  • 其他
    王敬群,丁光树,张译文,齐迹,莫晓婷,李万水,赵兴春,叶健,张建
    目的 研究通化地区朝鲜族人群29 个Y-STR(Y chromosomal short tandem repeats,Y-STR)基因座的遗传多态性及其与国内其他民族群体的遗传关系。方法 采用DNATyperTMY29 荧光复合扩增检测试剂盒,检测 539 名通化地区朝鲜族无关个体29 个Y-STR 基因座的DNA 分型,计算基因频率等群体遗传学数据,与13 个其他民族群体进行遗传距离比较分析。结果 通化地区539 名朝鲜族个体观察到228 个基因和531 种单倍型;单倍型多态性(haplotype diversity,HD)值为0.999940;基因多态性(gene diversity,GD)值在0.3138(DYS391)到0.9656(DYS385ab)之间;匹配概率(matching probability,MP)0.001917,系统鉴别能力(discrimination capacity,DC)值0.985158。通化朝鲜族和首尔韩民族(亦称朝鲜族)人群的亲缘关系最近,与吉林满族人群的亲缘关系最远。结论 所测29 个Y-STR 基因座在通化地区具有较好的多态性分布,本研究所得基因频率、多态性等数据,可为该地区的群体遗传学和法医学研究与应用提供基础数据参考。
  • 其他
    黄李彦,张逢振
    目的研究常见单页烧毁文件摊平软化的最优方法。方法对比不同软化剂分别使用喷雾法、气熏法、涂刷法、水漂法对烧毁复印纸、信稿纸、日记簿纸、票据纸的摊平软化效果。结果使用12%的丙三醇水溶液作为软化剂,摊平软化效果优于其他软化剂。烧毁纸张文件为复印纸时,喷雾法摊平软化效果优于其他方法。烧毁纸张文件为信稿纸时,水漂法和气熏法效果优于其他方法。烧毁纸张文件为日记簿纸时,四种方法的摊平软化效果均不大理想,但使用气熏法实验效果优于其他方法。烧毁纸张文件为票据纸时,四种方法均能取得良好的摊平软化效果。在不同纸质烧毁文件上,黑色签字笔和2B铅笔书写痕迹的显现效果均优于蓝色圆珠笔和红色签字笔。结论实践中应根据不同的检材纸质采取适合的摊平软化方法。
  • 其他
    王 勇,张宇宽
    目的 通过对光敏指模指印与捺印指印的比较研究,总结两种指印的成印特点差异,为准确鉴别指印形成方式提供依据,进而为识别指印真伪和准确判明案件事实提供证据。方法 利用光敏印章制造原理和方法制作指纹印模,将复制出的指模指印与手指指纹捺印的指印进行比较,发现指模指印不同于捺印指印的纹线特征,进一步探讨这些特征的成因及鉴定价值。结果 光敏指模指印由于制作工艺、印面结构、取油方式、盖印条件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容易出现其独有的不同于捺印指印的印文特征。结论 光敏指纹印模所形成指印特征有别于正常指印,通过仔细检验能够准确鉴别。
  • 论著
    王小娟,钱恩芳,刘金杰,黄美莎,李彩霞,黄 江,江 丽
    作为人类基因组中伴性遗传标记,Y 染色体/ 线粒体携带的遗传信息能够遗传给其男性/ 所有后代。Y 染色体SNP(Y-SNP)和线粒体SNP(Mt-SNP)单倍群能够分别反映其父/ 母系历史信息,在人类族群起源进化研究中备受关注。本文就Y-SNP 及Mt-SNP 的遗传特性、单倍群族群地域分布及在分子人类学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展望该技术在法医遗传学的应用前景。
  • 其他
    王有民,解晓慧,曹吉明,李彦霖,梁 娜,柳菁莹
    目的 研究外泌汗腺导管在表皮内螺旋走行的形态学特征,测量分析相关数据并探讨影响因素。方法 分别取福尔马林固定过的两名男性青壮年尸体左、右手的拇指、食指与中指末节指腹共6 块检材,制作HE 染色常规切片300 余张,经光学显微镜筛选16 张进行数码显微镜观察、测量分析导管螺旋走行的相关数据。结果 汗腺导管在表皮内的穿行方式均为不规则螺旋形,其螺旋的纵向总长度平均为613.50μm;螺旋平均直径为 61.65μm,大多在51.15 ~ 71.45μm 之间;螺旋圈数多在7 ~ 9 圈之间;螺旋螺距的平均值为81.08μm,大多在65.33 ~ 96.07μm 之间;汗腺导管的管径平均为16.20μm,大多在12.21 ~ 20.25μm 之间。结论 表皮内汗腺导管螺旋走行有一定规律,其管径、螺长、螺径、圈数、螺距均在一定范围内变动,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汗孔的位置与大小变化,继而影响着指纹三级特征的研究与鉴定的基础理论。
  • 论著
    徐曼曼,赵 蒙,王朝虹,李 虹,段正萍,文云波
    目的 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法检测饮料和尿液中的γ- 羟基丁酸(4-Hydroxybutanoic acid,GHB) 及其前体物质1,4- 丁二醇(1,4-Butanediol, 1,4-BD) 和γ- 丁内酯(γ-Butyrolactone, GBL),为相关案件的侦破提供技术支持和鉴定依据。方法 以GHB-d6 为内标,饮料和尿液经0.1% 氨水水溶液按比例(1 ∶ 99)稀释后,离心,过滤膜后,采用ACQUITY UPLC HSS T3 (2.1mm×100mm,1.8μm)色谱柱, 以0.1% 的氨水水溶液-甲醇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采用电喷雾离子源(ESI)、多反应监测(MRM)正负离子模式对各化合物进行检测。结果 样品中原浓度,在2 ~ 500μg/mL 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7,低中高 3 个浓度下加标回收率(R%) 在86.6% ~ 122.2% 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在0.7% ~ 9.2% 之间,GHB 和GBL 的检出限为1μg/mL,1,4-BD 的检出限为2μg/mL,GHB 的定量限为2μg/mL,GBL 的定量限在2 ~ 3μg/ mL 之间,1,4-BD 的定量限在3 ~ 4μg/mL 之间。结论 本实验样品前处理方法简单,回收率高,精密度好,可作为饮料和尿液中γ- 羟基丁酸及其前体物质的检验方法。
  • 其他
    蒋文慧,王朝虹,赵 蒙,李 虹,褚建新
    目的 建立新的微流体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头发中11 种苯二氮卓类安眠镇静药物(劳拉西泮、氯硝西泮、溴西泮、氟硝西泮、阿普唑仑、替马西泮、氯氮卓、奥沙西泮、地西泮、7- 胺基氟硝西泮和硝西泮)。方法 头发样品应用液液萃取法进行提取、微流控液相色谱质谱法进行检测。结果 11 种苯二氮卓类安眠镇静药物的线性回归系数均大于0.99,分析精密度和提取回收率分别为2%~16% 和71.7%~114.9%。最小检测限和最小定量限分别为0.008~0.03pg/mg 和0.025~0.125pg/mg。结论 微流体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比传统的LC-MS/MS 方法灵敏度高2~10 倍。此方法已成功应用于实际毛发样本分析,可作为法医毒理学毛发中痕量成分检验方法。
  • 经验交流
    李中红,韩晓龙,王颖华
    使用Promega 公司提供的PowerPlex® 21 System 试剂盒,对网络欺诈案件中取自手机、平板电脑和电脑不同部位的908 份检材进行DNA 常染色体STR 检验。结果发现在手机、平板电脑和电脑不同部位提取的检材可检出个体基因型数量存在显著差异。提示若遇类似案件需要对电子产品进行DNA 鉴定分析时,宜优先考虑对电子产品的直接接触部位取材送检。
  • 研究与探讨
    林汉光,唐佩芝,叶乾素,于 昕,莫 甜,唐剑频
    目的 分析广西汉族群体36 个Y-STR 的单倍型分布,并评价其法医学应用价值。方法 采集广西汉族 629 名无亲缘关系的健康男性个体的血样,应用SureID. PathFinder 荧光检测试剂盒复合扩增36 个Y-STR 基因座。结果 在629 例样本中,有4 种单倍型观察到2 次,621 种单倍型观察到1 次;36 个Y-STR 的单倍型多样性、匹配概率、分辨能力分别为0.9999797、0.0016100、0.9936407。结论 36 个Y-STR 在广西汉族群体中具有较好的单倍型多样性和分辨能力。
  • 综 述
    尚 蕾,丁光树,李万水
    Y-STR 是物证鉴定领域重要的遗传标记之一,在父系家族亲缘鉴定、混合斑中男性个体检验等方面应用广泛,然而因其高突变率,给实际应用带来了一些挑战。本文综述了Y-STR 突变在国内外物证鉴定领域的相关研究,包括突变率、突变式样、突变影响因素等的研究方法及进展,并探讨了不同突变类型Y-STR(快速、慢速及中速突变Y-STR)的具体应用。其中,重点分析了13 个快速突变Y-STR基因座在不同人群中的突变情况、复合扩增及应用效能,指出有两个多拷贝基因座(DYF399S1、DYF403S1)在多个人群中均呈现较高的突变率,且快速突变Y-STR 体系对无关个体或者近亲个体均具有更强的分辨效能。同时,着重探讨了Y-STR 在男性近亲中的突变式样,即多表现为一步突变,在近亲样本间的最大差异基因座数可为3(Yfi ler)~6 个(Yfi lerPlus 结合快速突变Y-STR)。综合突变式样等的研究结果,在应用Y-STR 开展家系排查时,建议以中速或慢速突变Y-STR 作初步比对,以快速突变Y-STR 再进行精细比对。比对结果的判定标准应根据Y-STR 突变类型的不同加以调整。本文基于Y-STR 突变提出了一些思路,希冀对物证鉴定有所助益。
  • 论著
    舒 科,薛锦锋,傅得锋,申秀华
    目的 研究探索纵火等案件中松香水、香蕉水、天那水和油漆稀释剂等有机溶剂类助燃剂的主成分分布规律。方法 采用Tenax TA 吸附管分别富集检材中的松香水、香蕉水、天那水和油漆稀释剂成分,然后用全自动热脱附仪和的气质联用仪(ATD-GC-MS)进行解吸和分析检测。结果 目前国内市售的35 个不同厂家49 种不同有机溶剂类助燃剂组成成分特点不同,按照特点建立不同厂家品牌有机溶剂的样本数据库。结论 分析方法简单、便捷,该仪器检测方法及数据库的建立对有机溶剂类纵火等案件中现场提取的未知助燃剂进行鉴别、溯源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并及时为案件的侦破提供有力证据。
  • 论著
    王仲来,张静静,张露露
    目的 研究白酒中53 种微量组分在LZP-930G 色谱柱上的保留行为和分析方法;考察分析条件对色谱保留行为的影响作用,并探讨保留行为的变化机理。方法 测定色谱柱的流速曲线,并在最佳线速度的条件下分别考察分离模式、分流量、柱前压、温度程序和组分浓度等因素对保留行为的影响作用;探讨影响保留行为变化的色谱机理,并对分析方法进行了优化;采用回归分析和添加回收率试验测定分析方法的精密度、准确度和重现性;最后用实际白酒样品对分析方法进行验证。结果 分析温度是影响组分保留行为的主要因素,此外分流量、柱前压、升温速率等因素能够改善分离选择性。所建立的方法具有线性范围宽、准确度高、重复性好、灵敏度高等特点。结论 该研究可为建立白酒物证鉴定气相色谱分析方法提供丰富的参考依据。
  • 论著
    张庆时,汤澄清,和焕胤
    目的 对鞋底经常出现的三角形、线/ 曲线、圆形、不规则形四种随机损伤特征进行准确分类,以便后续对鞋底损伤特征的量化研究。方法 提出了每个特征的形状由三角形度、线性度、圆形度构成的三维向量决定,对三角形度、线性度、圆形度设置适当的阈值,在分类识别时三维向量的元素和设定的阈值比较得出特征的具体形状。结果 利用Matlab 软件编制了三角形度、线性度、圆形度的计算程序和阈值比较程序,运行结果表明在提前设定的阈值下通过比较每个形状的三种形度可以实现对形状特征的分类识别,与人工分类识别结果的对比体现了计算机识别的准确率,也体现了计算机识别的定量化优势。结论 基于Matlab 编写的分类识别程序能够达到正确区分损伤特征和量化损伤特征的目的。
  • 论著
    杨志军,王永刚,高世奎,陈 洁
    目的 通过比较实验来探寻卫生纸上汗潜手印的最佳显现方法,为实际工作提供指导性建议。方法 选择市面上常见的四种卫生纸,在每种卫生纸上制作汗潜指印实验样本,分别将茚三酮溶液浸泡法与茚二酮溶液浸泡法、茚二酮溶液浸泡法与茚二酮溶液超声雾化法、茚二酮溶液超声雾化法与(对)- 二甲(替)氨基肉桂醛(DMAC)显现纸冷熏法、茚二酮溶液浸泡法与红外加热显现法、茚二酮溶液超声雾化后加热显现法与室温显现法进行两两比较,分析显现效果。结果 茚二酮显现的灵敏度和质量均优于其他几种方法,特别是超声雾化后室温显现,既能很好地显现手印又不影响后期的DNA 检验。结论 采取茚二酮超声雾化室温条件显现方法显现卫生纸上的汗潜手印具有显现效果好、设备条件要求低、操作性强的特点,在实际案件中可以借鉴应用。
  • 论著
    周达江,蔡玉刚,吴永富,邹 波,黄叙金,常 靖
    目的 研究2′- 氯地西泮及其代谢物(地洛西泮、氯甲西泮、劳拉西泮)在大鼠体内分布及代谢规律,为2′- 氯地西泮相关案件的检验提供实验数据。方法 40 只 SD 大鼠随机分为4 组,禁食12h,按2.625mg/kg 2′- 氯地西泮灌胃给药,第一组给药后不同时间点经大鼠尾静脉采血,第二组为采血空白对照组,第三组给药30min 后处死,取心、肝、肺、肾、脑、睾丸,经乙酸乙酯液液萃取后用高效液相色谱- 三重四极杆质谱检测2′- 氯地西泮及代谢物含量,第四组为分布空白对照组。结果 2′- 氯地西泮进入体内后,迅速代谢分布,在20min 内达到血液最高浓度。2′- 氯地西泮及代谢物在各器官中的分布特点为:肝>脑>心脏>肾>睾丸>肺。结论 经灌胃2′- 氯地西泮进入大鼠体内后,监测2′- 氯地西泮及其代谢物在大鼠体内的分布及降解规律可以为2′- 氯地西泮相关案件的检验鉴定提供参考依据。
  • 综 述
    李 彭,闻 武,高利生
    新精神活性物质(new psychoactive substances, NPS)不受国际公约的严格管制,该类物质的销售与滥用已经成为许多国家日益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然而,人们对于这些新物质的使用范围和实际用途知之甚少。监测NPS 的使用是非常困难的,需要综合利用多种信息资源更深入地了解NPS 使用和扩散情况。利用尿样和生活污水的分析研究上述问题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但该方法目前有一定的局限性。液相色谱与高分辨质谱联用因其具有精确的质量测定、全谱段数据采集的优势,成为筛选大量NPS 最有效的方法之一。通过检索实时更新的NPS 数据库,利用液相色谱与高分辨质谱能够轻松检测出不断变化的NPS。本文对生活污水中NPS 检测研究进行了综述,并介绍这一领域最新的发展成果。
  • 论著
    彭 钊,范 飞,李真林,张 奎,戴鑫华,陈晓刚,邓振华
    目的 探索膝关节磁共振在年龄推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10~25 岁同时拍摄T1(T1WI)、T2(T2WI)和质子(PDWI)加权像的样本400 例。对膝关节骨骺发育分级赋分,计算年龄相关性,建立多个年龄推断逐步线性回归模型;并绘制18 岁推断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 ROC 曲线),建立18 岁年龄节点判别支持向量分类模型。结果 不同加权像与年龄的相关性、ROC 曲线下面积从高到低依次为T1WI、PDWI、T2WI。男性应用T1WI 腓骨近端和PDWI 股骨远端骨骺发育等级建立的模型准确性最高,平均绝对误差1.703 岁。女性应用PDWI 股骨远端和腓骨近端骨骺发育等级建立的模型准确性最高,平均绝对误差2.012 岁。支持向量分类模型判别18 岁年龄节点的准确性分别为男性0.840,女性0.920。结论 膝关节 T1WI、PDWI 和T2WI 均适用于年龄推断和18 岁年龄节点判断。
  • 论著
    王礼迅,程桂敏,李孝君,李维勇,黄 睿
    目的 研究撞匙开锁工具在锁具上遗留的痕迹特征,为技术性开锁的检验鉴定提供新的技术参考。方法使用林氏电动撞匙开锁工具、将军电动撞匙开锁工具、常用锁撞击快开工具套装三种撞匙开锁工具分别开启单、双排弹子锁各5 把,通过蔡司立体显微镜V20 观察并记录三种工具在锁具锁孔、锁芯匙槽、圆头弹子及平头弹子上形成的痕迹特征。结果 单排弹子锁:三种撞匙工具在锁孔处造成磨损;在锁芯匙槽内林氏电动撞匙开锁工具开锁发现明显痕迹,其余两种在内壁发现擦划痕迹;在随机圆头弹子球面均发现撞击痕迹和擦划痕迹;在随机平头弹子柱面均发现擦划痕迹。双排弹子锁:三种撞匙工具中只有将军电动撞匙开锁工具在弹子孔上造成磨损;在随机圆头弹子球面均发现撞击痕迹和条状擦划痕迹;在随机平头弹子柱面均发现擦划痕。结论 在弹子锁的检验鉴定中,若在单排弹子锁的锁孔处发现磨损、锁芯匙槽内壁发现擦划痕迹、圆头弹子球面发现不规则分布的撞击痕迹,或在双排弹子锁的圆头弹子球面发现不规则分布的撞击痕迹,那么不排除该锁具被撞匙工具开启过。
  • 论著
    王有民,曹吉明,梁 娜,柳菁莹,解晓慧,李彦霖
    目的 研究指纹三级特征中指腹皮肤的新陈代谢对汗孔位置的影响,特别是表皮更替时间内汗孔位置的生物学变化规律。方法 选取18~22 岁之间男女青年各10 人,在表皮更替时间内,通过连续1 个月、每两天1 次的直接显微拍照、油墨捺印两种方法,在显微镜下观察测量同一个汗孔在乳突纹线上的纵向和横向位置变动情况,据此研究分析其变化规律。结果 直接显微拍照观察与油墨捺印观察两种方法,标记汗孔在所处乳突纹线纵、横两个方向均有不同程度的位置变化。20 名实验样本中,男性标记汗孔纵向、横向最大位移分别为 166.46μm 和61.00μm;女性标记汗孔纵向、横向最大位移分别为73.08μm 和45.88μm。结论 表皮更替时间内,手指指腹乳突纹线上的汗孔在纵、横两个方向均有位置变化,其纵向位置位移值显著大于横向,男性纵、横两个方向的位移值显著大于女性;该变化轨迹范围近似椭圆形,椭圆的长轴与乳突纹线方向一致,短轴与乳突纹线垂直,轴长分别为(119.77±46.69)μm 和(53.44±7.56)μm。
  • 论著
    钟巧梅,黄利维,罗冰科
    目的 探索一种适用于去除法医物证检验过程中人源性DNA 污染的方法。方法 选用快速DNA 提取试剂盒,通过涂抹制成血液、唾液斑痕检材,分别以伽玛射线和环氧乙烷处理,而后采用两步擦拭法提取样本,进行STR 检测。结果 环氧乙烷处理组均未检出STR 分型;伽玛射线处理组有60% 检出完整STR 分型,35% 检出部分STR 分型,5% 未检出。结论 环氧乙烷对人源性DNA 的破坏效果更强,能够有效运用于去除法医物证检验过程中人源性DNA 的污染。
  • 综 述
    陈学国,常 靖,邹 波,王爱华
    毒蕈种类繁多、分布广泛、形态特征复杂,误食毒蕈引发中毒的事件时有发生,误食毒蕈中毒已经成为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的全球性问题,在我国,也经常有因为误食毒蕈而导致中毒的报道。本文对常见毒蕈种类、常见毒蕈毒素化学结构与性质、毒性、中毒症状与中毒机理、检测技术方法等进行了综述,不仅可以为开展毒蕈毒素相关研究工作提供帮助,而且能为毒蕈中毒检验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 综 述
    张 宁,翟晚枫,花 锋,谢 群,孙宝良
    近年来,我国法庭科学发展迅猛,开始受到广泛关注和重视。经过多年的研究和推动,标准化正逐步深入到法庭科学的日常实践中,通过制定和实施标准规范,确保法庭科学结果质量,更好发挥科学技术在执法司法中的重要作用。标准化研究是法庭科学标准化工作的重要环节,也是推动法庭科学标准化发展的基础和动力。国内外法庭科学研究者都高度重视法庭科学标准化研究,许多新理念、新思想、新方法不断涌现。本文从标准定位、标准化对象、标准颗粒度、标准体系、质量控制、国际标准化六个方面对当前中外法庭科学标准化研究的现状进行了深入全面的归纳和比较,指出了国内外在法庭科学标准化研究方面的相似和差异,并对法庭科学标准化研究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以求为推动我国法庭科学领域标准化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 论著
    崔雪子,陈永生,陈桂良,徐金伦,汪 蓉,张玉荣
    目的 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测定海洛因检材中无机元素,根据无机元素的含量对海洛因进行分类,实现案件串并。方法 超声辅助溶解用于溶解海洛因检材。使用ICP-MS 检测28 种无机元素及其同位素。比较65 种数据预处理的统计组合,使用 层次聚类分析法分析所有数据。结果 测定28 种无机元素及其同位素的标准曲线,统计海洛因检材中的各元素的浓度范围。归一化/ 欧几里得距离的数据预处理组合方式为最好的统计组合方式。对33 个海洛因样本进行层次聚类分析(HCA),判断样本之间的联系。结论 本文使用ICP-MS 法测定海洛因中的无机元素,可同时测定多种元素,方法简便快速。使用优化的数据处理方式,准确判断检材之间的联系,为案件侦破提供情报。
  • 论著
    郭洪玲,王 萍,朱 军,胡 灿,梅宏成,郑继利
    目的 在微量物证领域,元素分析是进行泥土物证检验的有效手段之一,X 射线荧光光谱法(XRF)具有分析速度快、检验无损、可进行无标样分析等特点在泥土物证的比对检验中应用广泛。但是针对两个样品间多维泥土元素检验数据的相似性评价一直是困扰微量物证工作者的一个难题。本文旨在对比欧氏距离和 Hotelling T2 这两种统计学方法在评价样品检验数据差异性方面的准确性。方法 采用XRF 法对泥土样品进行10 种元素定量分析,采用欧氏距离和Hotelling T2 两种方法对检验数据进行统计处理,比较两种方法在评价两个样品间相似性时的差异。结果 欧氏距离和Hotelling T2 法在处理20 个(190 组)不同来源的泥土样品之间的两两比对时,不可区分率分别为4.21% 和7.37%。结论 欧氏距离和Hotelling T2 两种多参数数据比对检验法均可用于泥土物证XRF 定量检验数据间相似性评价,两种方法各有特点,在实际应用中要注意其使用条件和前提,才能保证统计结果的准确性。
  • 技术与应用
    宋燕华,谢仲文,陈效卓,朱 典
    目的 不经茚三酮显影,仅通过对可能附着有脱落细胞的部位进行DNA-STR 检验,确定信纸、信封类检材上脱落细胞的最佳提取部位和转移方法。方法 分别尝试直接剪取、植绒拭子擦拭、EZ-tape 脱落细胞粘取器粘取等不同的转移提取方法,以商品化试剂盒(硅胶膜吸附法)直接提取,经增加PCR 循环扩增、基因分析仪电泳并扫描扩增产物,最终获得DNA-STR 分型。结果 直接剪取法为最优转移提取方法;直接剪取信纸的折痕部位能稳定获得良好的DNA-STR 分型,故应作为此类检材最佳的提取部位;粘取、直接擦拭/ 剪取法在信封和信纸上的字迹部位均未能获得有效的DNA-STR 分型。结论 纸张类脱落细胞检验的首选提取方法应为直接剪取,但剪取部位须结合案情、具体情景预判脱落细胞的最佳富集部位。折痕处应作为脱落细胞DNA 检验的首选重点提取部位,可对其直接剪取而省去茚三酮显影的过程。
  • 论著
    杨安安,杨瑞琴,郭洪玲
    目的 对子弹物证进行成分分析可为涉枪案件的侦查提供科学依据。本实验旨在通过研究子弹弹头及弹壳的元素组成快速区分不同子弹,为推断子弹来源提供关键信息。方法 收集不同厂家在1958~2019年不同批次生产的多种型号的子弹样品53份,应用扫描电镜能谱法(SEM/EDX)对样品的弹头内部铅芯、弹头披甲和弹壳金属成分进行研究。结果 结果显示多数子弹弹头由纯铅构成,部分批次较晚的弹头为铅锑合金,另有两枚批次较早子弹为铁弹头;除六枚5.6mm运动步枪弹的弹头披甲以及四枚791厂样品的弹壳无明显特征外,其余子弹的弹头披甲和弹壳均为三类铜锌合金中的一种:含铜量83%~84%、88%~90%以及67%~69%的铜锌合金。同型号同厂家子弹所使用弹头披甲及弹壳材料的特征相似,同型号不同厂家、同厂家不同型号的子弹弹头披甲和弹壳材料则具有一定差异。近六十年来121厂样品子弹弹头披甲均为含铜量88%~90%的铜锌合金,弹壳材料为含铜量67%~69%的铜锌合金,其为该厂固定使用的铜锌合金原材料的可能性较高。791厂样品中有四种型号的子弹弹壳均为含锰量0.7%~0.9%的铁锰合金,这种合金在其他厂家并未出现,其为791厂弹壳特征原材料的可能性较高。结论 掌握子弹弹头及弹壳的元素组成特征可以对不同子弹进行有效识别。
  • 论著
    罗 璇,曾长广,王燕军
    目的 利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LC-Q-TOF/MS)和核磁共振光谱法(NMR)研究合成大麻素5F-UR-144遇热分解的具体变化情况。方法 对照品用无水乙醇定容稀释后,经 GC-MS和LC-Q-TOF/MS检测得到对应的色谱图和质谱图;对照品分别于常温和280℃密封加热后用无水乙醇定容稀释,经LC-Q-TOF/MS和NMR检测得到对应的质谱图、1H和13C核磁共振波谱;对照品分别于常温逐步提升至300℃密封加热后用无水乙醇定容稀释,经LC-Q-TOF/MS检测得到对应的色谱图。结果 5F-UR-144在高温下会开环产生新的物质;5F-UR-144从130℃开始分解,随着温度升高分解程度提升,240℃时分解率达到98%;随着温度继续升高,超过260℃,分解产物会碳化。结论 基于5F-UR-144的热不稳定性,在检测时应考虑若通过烫食方式吸食5F-UR-144,其进入人体的成分会发生变化;气相色谱或气相色谱-质谱法不适合定量检测5F-UR-144。
  • 综 述
    彭迪,张雨嫣
    潜手印作为最重要的痕迹物证之一,一直是各国执法部门打击犯罪、识别人身的有力工具。近二十年来传统的手印显现与纳米技术、免疫荧光技术、生物适配体技术等新兴技术深度融合,为深入识别指纹物证的化学、生物学信息提供了可能性。电化学检测因其具有灵敏度高、可控性好、成本低廉且易于联用等优势,在物质检测和组分分析等领域有着独特的优势。近年来,法庭科学工作者逐渐重视电化学方法在潜手印显影方面的应用,相关报道日渐增多。本文通过对作用于基底物质的电化学反应相关研究的梳理和归纳,全面综述了基于电化学沉积、电致化学发光及表面等离子共振三种技术的“负像”潜手印显影方法的国内外研究进展,重点阐述了电化学方法检测潜手印的应用现状和发展前景,以期为手印的无损检测和残留物识别提供借鉴和思路。
  • 综述
    吕昱帆,张永良,吴浩,王子政,邹佳利,秦旗,刘寰
    随着近年来指纹伪造或声称指印被伪造的案件不断增多,相应检验方法的缺失已成为指纹检验领域的痛点之一。本文首先阐述了伪造指印识别的研究背景,分别按照伪造方式和是否可见两个标准归纳了伪造指印的分类,然后重点对伪造指印识别方法(主要是形态学比对方法和机器学习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最后结合形态学比对方法的研究依据及机器学习方法的发展趋势,对伪造指印识别方法研究的发展趋势做了简要展望。
  • 技术与应用
    赵冬,龚标
    轮胎印痕是交通肇事案件现场常见痕迹物证,在勘查鉴定中应准确识别其特征。选取五个重新鉴定案例为研究对象,对前次鉴定存在的不足进行剖析,对重新鉴定的思路、方法进行阐述,总结轮胎印痕种类特征及个体特征的识别、评价方法及鉴定意见表述规范,在此基础上提出轮胎印痕特征识别比对流程,形成交通肇事车辆轮胎印痕特征融合识别方法,以期为勘查及鉴定实践提供借鉴。
  • 论著
    白萃萃,梁鲁宁,粱思禹,刘进,朱毅
    目的 尝试利用显微共聚焦激光拉曼光谱技术鉴别假币上的仿冒光变油墨。方法 收集77张不同假币制造窝点不同印刷版型的假币,建立最佳实验条件,将所得谱图进行小波变换降噪、非对称最小二乘法基线扣除、数据归一化等一系列预处理,提取出每张假币上光变油墨所包含的拉曼位移峰信息。结果 拉曼谱图中拉曼位移峰与色料成分有关,由此可将假币上的仿光变油墨分为三类:一类检出酞菁铜颜料,一类检出酞菁铜和钛菁绿两种颜料,一类则未检出拉曼位移峰。由于假币纸张选用的不同,造成拉曼谱图中部分拉曼位移及荧光背底的差异,故如果结合纸张影响,可将第一类假币票样分为五大类。结论 显微共聚焦激光拉曼光谱技术不但可以通过拉曼位移的不同鉴别假币,且可根据拉曼位移及强度进一步推断造假手段的差异,为假币溯源提供依据。
  • 论著
    吴文强, 唐松泽
    目的 当人脸图像受到混合噪声(典型的如加性高斯白噪声和脉冲噪声混合)污染时,生成高分辨率人脸就成了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本文拟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加权保真和稀疏约束的鲁棒人脸超分辨率算法。方法 在数据保真项中引入加权矩阵来准确表征重建剩余残差的分布。此外,为了稳定最优权值,引入表示系数的稀疏先验作为正则项。最后,将加权重建残差和表示系数的稀疏约束统一到变分框架中,该变分框架在抑制混合噪声干扰的同时,获取高分辨率的人脸图像。结果 在公共人脸数据库FEI上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在峰值信噪比、结构相似性度量等方面本文算法均优于现有的人脸超分辨率方法。结论 该算法能有效抑制图像中的混合噪声,且能恢复出足够多的细节,验证了加权与稀疏约束在混合噪声干扰下实现人脸图像超分辨率的可行性。
  • 论著
    王 龙,杜 龙,崔 勐,何 宇
    目的 采用显微傅里叶变换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ATR-FTIR)技术探索鉴别热敏可擦签字笔书写字迹的可行性。方法 收集了市场上常见5个品牌不同颜色和批次的49种热敏可擦签字笔和5种普通签字笔,运用显微红外光谱ATR方法对其书写字迹进行检验,同时考察了纸张对字迹红外谱图的影响。结果 49种可擦笔字迹样本均在2916、2850、1729、1513、1455、1254、1214、1170、830、739、698cm-1附近有较强吸收峰;不同品牌相同颜色可擦笔字迹的红外吸收峰的位置和强度存在明显区别;同一型号不同颜色字迹样本的红外吸收峰和吸收强度亦存在明显差异。结论 显微红外光谱ATR方法分析可疑字迹,既可鉴别其是否为伪造字迹,又可认定伪造所用的可擦笔品牌。该方法具有快速、无损和准确的优势,为伪造文件中可擦笔字迹的检验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技术手段。
  • 论著
    王斌, 张枭,张公赢,汤真,贺子唯, 田君哲,姚智卿,田露,李士林
    目的 研究上海浦东地区汉族人群Y-STR基因座和Y-SNP单倍群的基因分型,比较上海浦东汉族与其他人群之间的遗传关系,分析浦东汉族人群遗传结构。方法 采用Yfiler™ Platinum PCR扩增试剂盒对500名浦东汉族无关个体的38个Y-STR基因座进行基因分型,计算基因频率、单倍型多样性等群体遗传学指标。基于38个Y-STR基因座,应用EA-Ypredictor软件进行单倍群预测,应用Pedigree Tagging System家系标记系统进行单倍群验证并定义,并与其他人群进行比较。结果 浦东汉族500名无关个体观察到493种单倍型。单倍型多样性(HD)为0.9999439,匹配概率(HMP)为0.002056,鉴别能力(DC)为0.9860,独特单倍型比例(FUH)为0.9720。基于多维尺度分析结果表明浦东汉族与江苏汉族(Rst=0.0009)和浙江汉族(Rst=0.0009)遗传关系最近。Y-SNP分析结果显示,浦东汉族人群主要单倍群为O单倍群,比例为82.60%,O1a-M119的比例为25.20%。EA-Ypredictor的主要单倍群预测准确率达97.60%。结论 38个Y-STR基因座在浦东汉族人群中有较高的遗传多态性,可以满足法医学应用。Y-SNP和Y-STR联合应用实现了对浦东汉族人群遗传结构的精细解析。本研究获得的基础数据应可为群体遗传学和法医学研究提供数据参考。
  • 论著
    王斌,张枭,张公赢,汤真,贺子唯, 田君哲,姚智卿,田露,李士林
    目的 研究上海浦东地区汉族人群Y-STR基因座和Y-SNP单倍群的基因分型,比较上海浦东汉族与其他人群之间的遗传关系,分析浦东汉族人群遗传结构。方法 采用Yfiler™ Platinum PCR扩增试剂盒对500名浦东汉族无关个体的38个Y-STR基因座进行基因分型,计算基因频率、单倍型多样性等群体遗传学指标。基于38个Y-STR基因座,应用EA-Ypredictor软件进行单倍群预测,应用Pedigree Tagging System家系标记系统进行单倍群验证并定义,并与其他人群进行比较。结果 浦东汉族500名无关个体观察到493种单倍型。单倍型多样性(HD)为0.9999439,匹配概率(HMP)为0.002056,鉴别能力(DC)为0.9860,独特单倍型比例(FUH)为0.9720。基于多维尺度分析结果表明浦东汉族与江苏汉族(Rst=0.0009)和浙江汉族(Rst=0.0009)遗传关系最近。Y-SNP分析结果显示,浦东汉族人群主要单倍群为O单倍群,比例为82.60%,O1a-M119的比例为25.20%。EA-Ypredictor的主要单倍群预测准确率达97.60%。结论 38个Y-STR基因座在浦东汉族人群中有较高的遗传多态性,可以满足法医学应用。Y-SNP和Y-STR联合应用实现了对浦东汉族人群遗传结构的精细解析。本研究获得的基础数据应可为群体遗传学和法医学研究提供数据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