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隔离技术在研制法医学解剖用利器安全盒中的应用
张以刚1, 张妍1, 吕途2, 张超1, 朱晓东1, 吕剑锐1, 张磊磊3, 袁明俊1, 孙彦辉1, 何光龙2,*
1.德州市公安局物证鉴定研究中心,山东 德州 253000
2.公安部鉴定中心,北京 100038
3.山东省公安厅物证鉴定研究中心,济南 250001
通讯作者简介:* 何光龙,男,福建平潭人,硕士,副主任法医师,研究方向为法医病理损伤检验鉴定。E-mail: guanglong_he@163.com

第一作者简介:张以刚,男,山东陵城人,学士,副主任法医师,研究方向为法医病理损伤检验鉴定。E-mail: shi2yue21@163.com

摘要

法医解剖过程中,多种尸体及解剖相关因素均可对操作者造成危害,如尸体上的传染病病原体、气溶胶、血污、解剖用锐器可通过不同的暴露途径对法医造成传染病、刺割伤等不同情形的职业损害,因此工作中需要针对以上危害因素采取防护措施。笔者团队在研究职业防护辅助工具的过程中,总结出一种新的技术概念,即法医解剖隔离技术,并提出法医解剖隔离技术的研究方法,利用该研究方法研制出法医解剖用利器安全盒,实现了对解剖用锐器充分有效的隔离,从而验证了法医解剖隔离技术的有效性。法医解剖隔离技术可为解剖中各种危害因素的隔离提供指导,措施有效可靠,对法医职业防护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解剖隔离技术; 锐器伤; 职业暴露; 职业防护
中图分类号:DF79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650(2022)05-0546-05
Forensic Anatomy Quarantine and Its Developmental Application into Safety Box of Sharp Tools for Forensic Autopsy
ZHANG Yigang1, ZHANG Yan1, LÜ Tu2, ZHANG Chao1, ZHU Xiaodong1, LÜ Jianrui1, ZHANG Leilei3, YUAN Mingjun1, SUN Yanhui1, HE Guanglong2,*
1. Material Evidence Authentication and Research Center of Dezhou Public Security Bureau, Dezhou 253000, Shandong, China
2. Institute of Forensic Science, Ministry of Public Security, Beijing 100038, China
3. Institute of Forensic Science, Shandong Provincial Public Security Department, Jinan 250001, China
Abstract

During forensic postmortem examination and autopsy, various hazards are potentially subsistent, leaving examiners at the harmfulness from cadavers and their resulting niches, for example, the infectious pathogens, aerosols, blood stains and anatomy tools used for examination and autopsy. Thus, infections or injuries may be very likely to fall over the examiners. Against such the harmfulness and potential dangers, occupational protection should be strengthened to safeguard the examiners. Based on the previous researches of occupational protection equipment, a new concept was here proposed about the definition of forensic autopsy quarantine (FAQ) along with its realization approach. Consequently, a safety box of sharp tools for forensic autopsy was designed and manufactured, capable of having effectively protected the examiners from wounds/injuries caused by e.g., the scalpels. Evidently, the safety box verified the efficacy of FAQ. Therefore, FAQ can be sufficiently and reliably providing not only guidance for the quarantine of various hazard factors occurred during postmortem examination and autopsy but also a significant technical and practical reference for forensic occupational protection.

Key words: forensic pathology; autopsy quarantine; sharp tool/instrument injury; occupational exposure; occupational protection

尸体解剖是法医学检验的重要环节, 解剖时要用到手术刀剪、缝合针等锐器。笔者做了一项关于国内法医人员职业暴露情况的问卷调查, 受调查者均为基层一线法医工作人员, 共收到来自26个省份的156份有效答卷。调查显示, 156名法医曾在工作中受到针刺伤、刀割伤的占比分别为26.3%、23.7%。沾染血污的锐器所致出血性损伤是法医工作中传染病传播的最重要途径, 尤其在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 已有尸体在41 d内28次新冠检测呈阳性的报道[1], 尸检面临较高感染风险。当前生物安全已提到了国家安全的层面, 刑事技术实验室也应当不断加强实验室生物安全建设[2]。法医解剖时发生的刺、割伤危害极大, 采取隔离预防是控制其危害的主要措施, 工作中应尽量做好解剖器械锐利部位与法医工作者的安全隔离。2020―2021年, 笔者团队按照《法医学尸体检验职业防护指南》(建议稿)[3]要求, 针对解剖用锐器专门研制职业防护工具, 在研究过程中, 通过对医院隔离技术[4]的学习, 认识并应用了一种新的技术, 即法医解剖隔离技术。本文以法医解剖用锐器职业防护工具的研制过程为例, 提出法医解剖隔离技术的初步定义, 并阐述该技术在实践中的应用价值。

1 法医解剖隔离技术概述
1.1 概念

法医解剖隔离技术是指在解剖过程中采取一系列防护性隔离措施, 将尸体及解剖相关危害因素与操作者隔离, 以防止或减少各类危害因素对操作者影响的技术。该技术是笔者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和本学科特点首次提出的法医学专业技术概念, 目的是最大限度减少尸体及解剖相关危害因素对法医工作者的影响, 因此该技术的研究将对法医职业防护起到重大指导意义。

1.2 研究方法

法医解剖隔离技术在研究阶段主要是调研现状, 分析提出对防护性隔离措施的需求, 研究隔离措施的实施方案或工具等工作。在实践应用阶段主要是工作前的培训, 工作中的有效实施及监督, 工作后的处置等具体应用工作。在研究阶段应尽量全面考虑实践阶段的各项需求, 在实践阶段新发现的问题也将及时反馈给研究人员, 以保证采取的隔离措施可靠、有效。

1.3 研究内容

法医解剖隔离技术研究内容包含对解剖隔离的管理要求、解剖室建设和环境要求、职业防护装备及解剖器械的选择使用、解剖术式及解剖操作方案的选择、解剖中的心理隔离等多个方面。

在实践中, 整个解剖过程可对法医造成损害的风险因素主要包括:

1)尸体因素。解剖时法医与尸体有较长时间的直接接触, 可能通过手套破损、体液飞溅、刺割伤等传染病原体。

2)解剖环境及设备器材因素。通风、消毒不足可影响工作环境, 进而对工作者造成损害; 使用锐器易于导致刺割伤; 使用电动开颅锯产生气溶胶等。

3)时间因素。一次系统解剖需2~4 h甚至更久, 时间的延长会导致风险的累积。

4)标本、废弃物因素。另外如人员素质因素、心理因素, 虽不直接损害法医身体健康, 但可能加大风险。

针对以上风险因素, 需要应用法医解剖隔离技术综合做好操作者与风险因素之间的隔离, 以达到良好的职业防护效果:

1)物理隔离, 指采用物理方法将部分风险因素进行隔离, 以避免尸体毒素与法医的直接接触。如解剖室分别设置人尸通道, 解剖时戴橡胶手套等措施。

2)消毒隔离, 指采用消毒的方式杀灭或去除各类病原体, 以达到避免病原体传染至操作者的目的。如在解剖后对解剖环境整体消毒、及时进行手卫生等措施。此外也可利用技术设备的改进, 提高效率, 缩短检验时间。

1.4 研究现状

近年来, 医院隔离技术在临床上得到快速发展应用, 相关理论概念的应用在法医业内也有专家予以关注, 如黄锶哲等在对新冠肺炎死亡病例尸体检验后, 提出“ 尽量减少切割操作” 的观点[5]; 伏建斌等提出疫情期间公安法医应当“ 尽可能减少设备使用; 避免使用尖头手术刀; 切勿用手传递” 等观点[6]。以上学者关于解剖中锐器使用的前瞻性观点, 体现了实践中对法医解剖隔离技术基本观念的认识。法医职业防护中的具体隔离措施, 如穿戴防护服、防护面具等物理隔离措施, 均是法医在实践中对解剖隔离技术的应用。

另外也有学者以创新工具、方法为途径达到隔离目的, 如:2014年Duflou等提出使用具有杠杆增强作用的打孔工具进行尸体皮肤缝合的方法[7], 有效规避了传染性尸体缝合时的针刺伤风险; 2018年张以刚等介绍了一种法医解剖缝合辅助器[8], 该专利工具有效避免了解剖缝合时用手进行辅助的刺割伤风险。近期笔者团队为降低锐器放置拿取传递过程中刺割损伤的风险, 发明了专用工具盒以收纳锐器, 取得良好效果。

2 法医解剖锐器防护工具研制
2.1 解剖过程中锐器使用现状

解剖过程中法医需要不断换用工具以进行各种操作, 不可避免反复拿取工具。在解剖时, 锐器放置与取用的传统方法是放置在解剖台面或托盘托架上, 用手直接拿取传递。由此存在以下弊端:

1)拿取不便, 降低工作效率。在尸体解剖过程中, 器械沾染组织液、血液等粘稠液体而变得湿滑, 法医戴的橡胶手套在遇到液体或者触碰过尸体内的脂肪时也会出现打滑现象, 解剖工具尤其是解剖刀、缝合针等扁平器械在沾染血污以后会与解剖台面或托盘紧密贴合。笔者发现在这个过程中, 因为打滑和吸附作用, 操作者往往不能一次性拿起置于解剖台上的工具, 经常需要将解剖工具推至台面边缘再拿起, 这种操作降低了工作效率, 同时也增加了刺割伤风险。

2)操作不规范, 不良行为养成。基于上述因素, 解剖过程中操作者经常将器械随意放置, 使用时不易寻找。部分操作者习惯性将解剖刀、剪刀等置于尸体上或者尸体旁的毛巾上以便拿取, 这样操作, 器械会因为置物面不规则而容易滑落, 器械尖部暴露在手部活动范围内也可能使操作者受伤。

3)锐器传递易致刺割伤, 在工作中会有传递器械的过程, 按照《手术室护理实践指南》[9]对传递锐器的建议, 手术刀使用弯盘进行无触式传递。实际解剖中因没有护士的配合, 其使用拿取不便, 操作者很难接受, 而继续采用传统手对手的传递方式, 此过程中刀刃、针尖等锐利部位有致操作者受伤的可能。

4)职业暴露时病原体超量。人体死亡后, 部分病原体会快速生长繁殖, 尸体上病原体含量极高, 并生成尸胺、硫化氢等毒素[10]。与临床手术不同, 解剖用锐器对无菌要求较低, 无需随时更换, 一般情况下会使用到解剖结束, 操作人员在此期间会多次冲洗, 以尽可能隔离污染物, 但简单清洁后即再次使用无法有效杀灭工具上可能携带的病原体[2], 而锐器沾染污染物暴露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 较新沾染时更不易清洗。以上因素导致刺割伤时进入人体病原体数量远超一般性接触或创伤, 会对操作者造成较大危害。

2.2 解剖用锐器隔离措施的需求分析

针对解剖过程中使用锐器存在的上述问题, 需要在解剖过程中对锐器与操作者进行安全隔离, 预防锐器对操作者的潜在危害。防护性隔离措施应考虑以下因素:

1)集中放置, 易于寻找适用器械, 规范操作。

2)减少锐利部位与操作者的直接接触机会, 降低刺割伤风险。

3)利于拿取传递器械, 提高效率。

4)减少病原体载量。

基于以上需求, 经查询, 未查询到适用的相关技术产品。因此, 需要研制一种专门针对解剖用锐器进行职业防护的工具, 给解剖器械一个安全合理的“ 容身之地” , 以降低风险并方便取用。

2.3 防护工具的研制

笔者团队本着规范操作、降低风险、提高效率的理念, 经过反复试验和不断调整, 研制出法医学解剖用利器安全盒(以下简称“ 安全盒” , 专利号202020127353.9), 该安全盒解决了没有合适位置放置解剖工具、拿取传递不便、易误伤等问题, 避免了锐器因素对操作者的危害, 达到了有效隔离操作者与解剖用锐器的目的。

安全盒构造:安全盒体呈矩形, 盒体前端朝斜上方开口, 开口端面上设置一排弧形凹槽, 凹槽斜向下连接底部, 相邻凹糟之间有小隔板隔开, 斜坡与板体形成一个密闭空间(图1)。

图1 法医学解剖用利器安全盒构造图Fig. 1 Structural illustration about the safety box of sharp tools for forensic autopsy

安全盒通过多凹槽位设计, 可同时满足两把手术剪、两把手术刀、两把手术钳、一根手持式缝合针、一把眼科剪等扁平锐利器械的收纳排放(图2)。

图2 安全盒器械放置状态Fig. 2 Tools in place with the safety box

器械放置方式由普通平放于台面或托盘上改为规范摆放于安全盒中, 各器械侧立斜放, 间隔统一, 互不影响, 拿取方便快捷, 且有盒体阻隔锐利部位, 在两人之间传递时可避免误伤(图3)。

图3 利用安全盒传递器械Fig. 3 Autopsy tools in transferring via the safety box

安全盒体积小, 可放在台面合适的位置, 既可以放置工具、传递工具, 也可以在使用过程中简单冲洗工具。

2.4 安全盒使用的隔离意义

2.4.1 规范操作, 提高效率

在解剖过程中, 安全盒可视为隔离区域, 操作者将锐利器械置于安全盒的各个凹槽中, 各器械侧立斜放, 间隔适宜, 方便向外上方抽取。盒体扁平不易翻倒, 器械不易脱落, 放置时只需将利器尖部搭在开口处轻推即能自动滑入槽内, 熟练使用后能达到单手盲放效果。安全盒透明设计, 全方位可视效果, 易于寻找适用的器械, 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安全盒可帮助使用者规范操作, 避免器械随手放、寻找难、易划伤的问题。

2.4.2 便利传递, 避免划伤

操作者之间使用安全盒传递刀、剪、针等锐利器械时, 工具的锐利部分置于盒体内, 有效隔离尖锐部位, 器械斜放于盒体内, 不易掉落, 从而达到保护操作者的目的。

2.4.3 减少污染物, 降低职业暴露载量

利用安全盒可以方便地冲洗器械。解剖过程中随时将安全盒中加入水、消毒液或酒精等, 使用过的解剖刀、剪等工具放入盒中, 经简单冲洗起到隔离血污的作用, 一定程度上降低暴露时的污染物载量。

3 总结

笔者经前期充分调研认识到解剖中锐器的危害, 提出将锐器与法医安全隔离的设想, 分析了其对防护性隔离措施的需求, 经反复试验发明了法医学解剖用利器安全盒。该安全盒将锐器与法医隔离的方法简便且效果可靠, 法医经短时适应即能确保在解剖时放置拿取传递锐器过程中与锐器充分有效隔离, 从而有效降低锐器伤害的发生。目前已经在山东部分公安机关应用, 其在解剖操作中展现的隔离效果得到了同行的认可, 应用中对安全盒开口大小等问题的反馈也得到了发明者的认可并进行了合理的修改。该安全盒效果可靠、成本低, 也适用于其他需要对锐利器械进行隔离的行业。

安全盒的研制是法医解剖隔离技术的第一起典型应用案例, 同时团队还研究了如何减少锐器使用以及锐器替代性工具等。仅就解剖中锐器的危害而言, 仍有较多其他方面的问题需考虑。笔者对法医解剖隔离技术相关的理论探索亦是初步展开, 正在积极搭建理论架构, 尚无完善的理论体系。目前重点方向是对法医解剖隔离技术应用范围的探讨。希望能够有更多同行、专家关注并完善法医解剖隔离技术理论体系, 以指导实践。

参考文献
[1] MARTINA B, ENRICA R, MARCELLO L, et al. Long persistence of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 swab positivity in a drowned corpse: a case report[J]. Journal of Medical Case Reports, 2022, 16(1): 72. [本文引用:1]
[2] 赵建, 牛勇. 刑事技术实验室潜在生物安全风险分析与应对建议[J]. 刑事技术, 2020, 45(4): 412-415.
(ZHAO Jian, NIU Yong. Suggestions from analyzing the potential biosafety risks in forensic laboratory[J]. Forens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20, 45(4): 412-415.) [本文引用:2]
[3] 何光龙, 张以刚, 吕途, . 法医学尸体检验职业防护指南(建议稿)[J]. 中国法医学杂志, 2020, 35(2): 153-157.
(HE Guanglong, ZHANG Yigang, Tu, et al. Forensic medicine-guidelines for occupational protection in postmortem examination (proposed draft)[J]. Chinese Journal of Forensic Medicine, 2020, 35(2): 153-157.) [本文引用:1]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医院隔离技术规范: WS/T 311-2009 [S].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9.
(Ministry of Health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echnique stand ard for isolation in hospitals: WS/T 311-2009 [S]. Beijing: Stand ards Press of China, 2009.) [本文引用:1]
[5] 黄锶哲, 王荣帅, 王云云, . 新冠肺炎尸检: 法医工作者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 中国法医学杂志, 2020, 35(2): 134-137.
(HUANG Sizhe, WANG Rongshuai, WANG Yunyun, et al. Autopsy of COVID-19: challenges and countermeasures for medico-legal workers[J]. Chinese Journal of Forensic Medicine, 2020, 35(2): 134-137.) [本文引用:1]
[6] 伏建斌, 王坚.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公安法医应当加强尸体甄别和个体防护[J]. 中国法医学杂志, 2020, 35(2): 138-141.
(FU Jianbin, WANG Jian. Public security forensic medical experts should strengthen the identification of cadaver and individual protection during the epidemic period of COVID-19[J]. Chinese Journal of Forensic Medicine, 2020, 35(2): 138-141.) [本文引用:1]
[7] DUFLOU J, MCNAMARA B, CLUNEY R, et al. A safer method for body restoration following autopsy[J]. Journal of Forensic Sciences, 59(1): 224-225. [本文引用:1]
[8] 张以刚, 张超, 吕剑锐, . 一种法医解剖缝合辅助器的介绍[J]. 法医学杂志, 2018, 34(4): 430-431.
(ZHANG Yigang, ZHANG Chao, Jianrui, et al. An introduction of a forensic anatomical suturing aid[J]. Journal of Forensic Medicine, 2018, 34(4): 430-431.) [本文引用:1]
[9] 郭莉. 手术室护理实践指南: 2021年版[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21: 21.
(GUO Li. Guide to operating room nursing practice: 2021-edition [M]. Beijing: People's Medical Publishing House, 2021: 21.) [本文引用:1]
[10] 黄光照, 麻永昌. 中国刑事科学技术大全: 法医病理学[M]. 北京: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02: 101.
(HUANG Guangzhao, MA Yongchang. Encyclopedia of Chinese crimi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orensic pathology [M]. Beijing: Chinese People's Public Security University Press, 2002: 101.) [本文引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