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现实技术在犯罪现场立体绘图中的应用研究
胡竞成1, 蔡竞1,2,*
1.浙江警察学院刑事科学技术系 杭州 310053
2.基于大数据架构的公安信息化应用公安部重点实验室 杭州 310053

第一作者简介:胡竞成,男,浙江金华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为刑事技术。E-mail: 403872479@qq.com

摘要

犯罪现场绘图是对犯罪现场勘查后的重要记录措施,是犯罪现场重建还原的重要依据。针对复杂犯罪现场,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增强现实技术的犯罪现场立体绘图展示方法。该方法利用3D Studio Max软件进行现场模型制作,Unity3D软件和EasyAR工具对模型组合以及实现增强现实技术的使用,从而实现犯罪现场绘图的立体呈现、实时交互。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直截、客观地展示了犯罪现场,减弱了个人主观想象对还原现场造成的影响,解决了传统平面现场绘图观察角度单一的问题,使现场的还原不再依赖观察者的空间构图能力,实现与犯罪现场实时交互,相较于传统的平面制图具有一定的优势。

关键词: 现场重建; 增强现实技术; 犯罪现场; 立体呈像; 实时交互
中图分类号:DF79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650(2020)06-0562-06
Applying Augmented Reality Technology into Stereo Drawing of Crime Scene
HU Jingcheng1, CAI Jing1,2,*
1. Department of Forensic Science, Zhejiang Police College, Hangzhou 310053, China
2. Ministry of Public Security’s Key Laboratory of Public Security Informationizing Application on Big-data Architecture, Hangzhou 310053, China;

* 通讯作者简介:蔡竞,男,浙江杭州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刑事技术、视频侦查。E-mail: caijing@zjjcxy.cn

Abstract

Crime-scene drawing is an important recording measure for crime scene investigation, also a vital basis for the involving crime scene to reconstruct and restore. Targeting at the complicated crime scene, a crime-scene stereoscopic displaying method is here proposed with the augmented reality technology. The method uses 3D Studio Max software to contrive the crime-scene drawing enhanced model with which to combine the Unity3D software and EasyAR tools, thereby demonstrating that the augmented reality technology is to render a stereoscopic and real-time crime-scene drawing through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 real and virtual presentation of crime scene. The applying results show that the method is able to display the crime scene directly and objectively, having weakened the impact of personal subjective imagination on the scene restoration, capable of solving the problem of fewer observation angles with traditional flat-field drawing. Thus, the scene restoration is no longer dependent on the observer’s conceivability of space. Such a combination of composing a picture to interact real-time with the crime scene is certain of advantages compared to the traditional flat drawing.

Key words: scene reconstruction; augmented reality technology; crime scene; stereoscopic image; real-time interaction

犯罪现场绘图是犯罪现场勘查记录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现场勘查后的一种重要记录措施, 是公安机关进行刑事侦查工作的必要程序, 更是起诉审判时的重要依据。因此, 针对重大复杂犯罪现场, 研发能够更精确直观反映现场情况的绘图方法具有重大意义。随着增强现实、计算机图形学等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 目前犯罪现场绘图的方式已由计算机制图取代了过去传统的手工制图, 受到了国内外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德国研究人员在欧盟第七框架计划(7th Framework Programme)的支持下, 研发了犯罪现场重建分析模拟系统[1]。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资助北卡罗莱纳大学研发IC-crime系统, 通过该系统实现了对三维现场的重建和展示, 以及案情的分析和模
[2]。在国内也有相关的研究和应用:厚佳琪等[3]提出了一种基于增强现实技术对犯罪现场重建的解决方案, 实现了现场勘查的可视化、集中化、可交互化警务信息展示新模式。朱福全等[4]提出了一种基于Virtools技术的犯罪现场三维重建方法。唐恬等[5]
提出了增强现实三维建模在警用地理信息平台的应用方法, 为实景三维警用地理信息平台建立提供了新思路。除却国内外相关尖端研究应用, 据调查在各基层公安机关常用的计算机绘图软件主要包括:Windows系统开发的画图软件、案件现场计算机绘图系统、Complete-Home、Chief Architect3D、Word、现场绘图2002、Micro Visio、Excel、Auto-CAD等[6]。其中运用最广泛的是现场绘图2002和Auto-CAD, 但其所呈现出来的犯罪现场依旧存在着众多的局限和缺陷。最突出的问题是在呈现方式上, 这两款软件依然与传统的手工绘图一样, 将犯罪现场呈现于二维平面的纸张之上, 造成现场图像不够直观, 需要观察者凭借自身空间想象能力在脑海中去尽可能还原。这将会使还原出的现场图像掺杂个人主观想法, 进而影响现场的客观性。虽然现场绘图2000的自带功能能够自动生成立体现场图像, 但其依旧只能从一个角度去观察犯罪现场, 十分依赖观察者的空间想象能力, 并且犯罪过程难以模拟, 专业刑侦人员很难与重建的犯罪现场进行深度交互, 不利于案件的侦破。

增强现实技术是能够将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实现无缝连接的新技术, 它通过计算机等科学技术, 将原本很难被人的五官所直接感知的虚拟信息以仿真的形式在现实世界中呈现出来, 从而带来全新的感官体验。其具有虚拟现实无缝连接、交流互动、精确匹配的特点, 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有许多成熟的应用, 并且其涵盖的领域十分广泛。互联网巨头Google研发的谷歌眼镜, 成功地将增强现实技术运用于穿戴设备上, 从某种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在医疗领域, 增强现实技术在手术导航方面有着重要的应用[7], 通过增强现实技术与CT或者核磁共振技术, 将虚拟模型在病人身上进行投影重合, 从而引导手术的操作, 减小手术的风险。Fonseca等[8]观察学生用传统和移动 AR 的方式去学习建筑学知识, 发现其变相地提升了学生的空间理解能力。在市场销售领域, 增强现实技术颠覆了传统的产品展示模式, 汽车之家联合EasyAR推出了AR看车软件[9], 可通过手机观看虚拟车辆在真实路面上行驶的效果。除却以上举例, 增强现实技术在各行业领域中都有广泛成熟的研究和应用[10, 11, 12, 13]。据此分析可以看出:在需要立体模型或强交互的场景中, 增强现实技术能够更直观、形象地展示3D结构, 从而使观察理解更深入, 因此在化学、建筑、工程、设计、天文等领域, 增强现实都已经有类似的应用。但是, 国内公安领域对增强现实技术的运用尚处于起步阶段, 相关应用较少。

本文基于增强现实技术的原理和现实应用, 提出了一种针对复杂犯罪现场的现场立体绘图展示方法, 在犯罪现场平面图绘制的基础上, 利用3D Studio Max三维动画渲染制作软件对现场重点部位、重要证据进行模型制作, 利用Unity3D三维视频游戏制作软件将模型与场景组合, 并与平面图精确匹配, 利用EasyAR增强现实开发工具进行最后的组装, 最终生成系统对应安装包, 便可在对应的显示设备上安装、呈现。该方法有效地避免了主观想象对案件现场还原的影响, 不再依赖观察者的空间想象能力, 直接、客观地将可实时交互的犯罪现场模型展现在现实中。

1 增强现实技术原理

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 AR)技术是将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无缝连接[14], 运用各类先进的计算显示设备, 通过三维建模、实时交互、持续跟踪等技术, 将制作生成的视频、音乐、文字、模型等各类虚拟信息进行仿真化, 在现实世界中呈现, 与现实世界相匹配互补, 从而实现对现实的“ 增强” 。增强现实有两种定义, 一种是由Azuma定义的基于跟踪注册、实时交互技术, 将虚拟的文字图片呈现在真实世界中的技术[15]; 第二种是由Milgram和Kishino 定义的两端理论[16]。本文的增强现实技术依据的是Azuma提出的定义。

增强现实技术的实现过程可以简单地描述为:摄像头对现实世界进行拍摄, 获得视频流; 通过跟踪注册技术对视频流逐帧处理跟踪, 获取相机的位置、姿态, 将结果注册于虚拟对象上, 使虚拟对象与现实世界准确匹配; 最后经过视频融合, 显示在显示设备上。过程如图1所示, 主要技术包括:跟踪注册技术、显示技术、实时交互技术。相关的开发工具为增强现实软件的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持。

图1 增强现实实现过程Fig.1 Schematic for augmented reality implementation

1.1 跟踪注册技术

跟踪注册技术是增强现实系统能够实时准确获取摄像机位置、现实世界信息, 计算虚拟影像在真实世界中位置, 从而实现虚实融合的保障支持技术。跟踪注册技术可通过计算机视觉、硬件设备来实现, 周忠等[17]总结了近年来跟踪注册技术的发展与现状, 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列举, 在文中将其分为三类:1)基于计算机视觉。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技术是通过计算机分析处理摄像头拍摄到的真实世界图像数据信息, 定位判断虚拟信息与真实世界的位置关系, 有两种实现方式:一种是放置人工标识物。基于标识物的技术是目前AR系统中最成熟的注册技术[18], 需要标识物易识别且在场景中一直可见, 当前标识物的识别方法主要有两种, 分别是基于图像匹配的识别法和基于编码特征的识别法。另一种是对自然特征的计算分析。基于自然特征的技术是通过对现实世界中的特征进行提取分析来实现虚拟与现实的定位, 相较于人工放置标识物的方法更为便捷。2)基于传感器。基于传感器的技术是通过硬件传感器的信号来对虚拟信息与现实世界进行定位判断, 传感器种类多有光学类、机械类、惯性类、超声波类等。Rolland等[19]总结了基于传感器的几种跟踪注册技术。3)综合计算机视觉与传感器的跟踪注册技术。本方法通过计算机视觉中的放置人工标识物方法来实现, 通过计算机扫描真实世界中放置的现场平面图, 对其上的信息图像进行检测识别, 然后将虚拟的坐标轴与之定位匹配, 使之精确重合。

1.2 显示技术

显示技术, 是对虚拟信息在现实世界的呈现, 是增强现实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显示的设备主要有投影式, 手持式以及头戴式, 侯颖等[20]对增强现实技术中的显示技术进行了详细论述。本方法主要运用的是手持式显示设备, 一般是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手持式显示设备使用便捷, 携带方便, 便于进行实时交互。

1.3 实时交互技术

实时交互, 是指实时的人机交互, 在增强现实中, 这是尤为重要的一部分。实时交互的水平高低将决定使用者对增强现实的体验感觉好坏, 正是实时交互将增强现实与平面僵化的信息区别开来。实时交互的常见实现方法有传统硬件设备如鼠标、键盘、触控板等, 近年来出现了语音、手势、眼球、体感、动作等方式。触控手势交互技术是通过触控设备对人手势进行识别和分析同时进行反馈的技术, 这种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智能移动设备上, 发展成熟迅速, 从单点触控发展到多点触控, 可以实现单指滑动、按键、两指拖动、收缩、展开等操作。考虑到实际操作的可行性, 本方法运用的是触控的交互技术, 通过手势来实现人机交互, 触控手势交互技术较之传统的硬件设备能够让使用者更自然、有沉浸感, 且较之基于语音、动作、眼球等交互技术更容易实现。

1.4 开发工具

增强现实开发工具是研发团队为了支持增强现实技术应用的快速开发而建设的一系列系统框架和运行环境。开发工具为增强现实软件的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持和极大的便利。

目前国内外均有许多成熟的增强现实开发工具, 如Vufo-ria、Metaio、EasyAR、HiAR及太虚AR等。本方法运用的开发工具为EasyAR。

2 系统设计及实现

考虑到应用的普及性和实用性, 本方法通过windows平台开发, 以Android平台为系统发布平台, 系统程序通过图像跟踪注册技术同时显示设备摄像头拍摄的真实画面与匹配的虚拟影像, 再加上实时交互技术, 最终通过实时互动的3D展示方式在显示设备上实现。

2.1 流程设计

在流程设计上遵循科学研究的大体步骤, 先进行功能需求和可行性分析, 针对需求进行系统方案设计; 方案确定后, 通过搭建增强现实开发环境, 在现场平面图制作的基础上, 利用3D Studio Max软件进行3D模型制作, 采用Unity3D软件进行模型与场景的组合, 并与平面图精确匹配, 最后利用EasyAR增强现实开发工具进行组装, 最终生成系统对应安装包。在验证测试成功后, 在Android移动平台发布。

2.2 开发环境搭建

制作立体绘图前, 先进行开发环境的搭建, 包括开发工具的下载安装, 开发平台对应软件开发工具包的配置。本方法是通过安卓平台发布, 因此要完成安卓开发环境部署, java语言环境jdk的安装和环境变量的配置。开发工具包括了3D Studio Max软件、Unity3D软件、EasyAR增强现实开发工具。

2.3 现场平面图制作

现场平面图的制作直接采用当下公安机关广泛成熟运用的绘图软件Auto-CAD、现场绘图2002以及SmartDraw, 根据犯罪现场的真实照片、视频等, 以公安机关统一的标准对犯罪现场平面图进行制作。

2.4 3D模型制作

本方法采取基于软件的交互建模技术, 根据现场平面图、现场照片等数据, 利用3D Studio Max软件进行现场场景及物品制作。由于制作模型过程繁琐, 工作量大, 可采用基于模型库的三维建模方法, 该方法的基础是制作各类现场常见物体的模型并建立数据库, 具体步骤为:首先利用3D Studio Max进行模型制作, 并建立包含各类模型的数据库。接着, 在重建犯罪现场时, 将数据库与现场进行比对, 挑选出与现实更为接近的模型导入现场模型, 按照现场进行位置与细节的调整, 最后可添加贴图、纹理等素材使现场更具真实性。但由于每个现场的独特性以及模型数据库模型素材的有限性, 该方法在还原现场时仍存在局限。Howard等[21]曾提出一种根据犯罪现场照片与视频建立三维模型的方法, 王靖亚等[22]提出了犯罪现场数字立体还原系统, 与上述方法具有相似性。然而, 由于3D模型的制作较为繁琐费时, 除了建立通用的模型库之外, 还可以采取其他三维建模方式进行互相补充。目前犯罪现场的三维建模技术主要有三种:1)基于图像的三维建模技术。基于图像的三维建模技术[23]优势在于实施便捷, 采集只需要一台相机, 建模精度高, 可直接获取现场的真实纹理信息。但拍摄要求较高、采集数据量大、需要大量的后期处理时间, 对后期处理水平提出了很高的要求。2)基于三维扫描的三维建模技术。基于三维扫描建模的技术[24]优势在于数据采集速度快、模型精度高。但扫描设备十分昂贵, 难以推广应用。刘晋等[25]提出了基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对犯罪现场进行扫描重建。3)基于软件的交互建模技术。基于软件的交互建模技术即利用3D Studio Max等三维动画渲染制作软件根据现场的照片、物证、平面图等数据进行模型制作从而实现对现场的三维建模。其优势在于操作简单, 实施便捷, 无需专业设备, 只需几款软件即可应用, 易于推广。但是模型精度不高, 需要根据现场采集的各类数据进行人工建模、工作量大, 针对此类局限王靖亚等[22]提出了犯罪现场数字立体还原系统, 本文也提出了基于模型库的方法解决, 但仍然存在模型库素材与实际现场差距较大的问题。针对上述三种建模技术的选择和综合应用, 刘晋等[26]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总结。囿于条件限制以及考虑到实施便捷性, 本文提出的方法选择的是基于软件的交互建模技术。

2.5 实时交互代码编写

实时交互功能是现场立体绘图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它能够使使用者从任意角度观察现场模型, 以及放大缩小以细致观察。首先通过代码编写软件编写能够实现对模型的缩放、旋转、显示文字介绍等功能的代码脚本, 接着在Unity3D中将脚本导入三维现场模型, 即可实现实时交互功能。其次, 实时交互是通过手势互动的方式实现的, 根据功能需求, 大致可以分为:单指滑动、敲击、按键, 两指拖动、收缩、展开等, 进而实现对模型的放大缩小、旋转移动、显示详细信息等功能。根据实现实时交互方式的不同, 编写的代码也不一样, 在实际操作中, 可提前编写好一套代码脚本, 制作时可直接用于模型上。

2.6 模型场景组合匹配

利用Unity3D三维视频游戏开发软件、EasyAR增强现实开发工具对制作好的模型、场景, 代码和现场平面图进行组合匹配。首先将EasyAR工具导入Unity3D中, 使Unity3D能够开发增强现实软件。再将制作完成的模型、场景, 编写完成的代码, 犯罪现场平面图导入Unity3D软件的对应工程文件夹中。然后利用Unity3D对模型和场景进行组合, 现场平面图作为标识物与组合完成的立体现场进行匹配。最后生成对应平台安装包, 在对应平台下载后便可安装使用。

3 应用示例

本文以模拟现场为例进行犯罪现场的重建以及立体展示。首先对模拟现场进行数据采集, 根据采集到的数据, 利用SmartDraw现场绘图软件进行平面图的绘制, 如图2。再利用3D Studio Max对现场物证进行模型制作, 如图3。本方法针对复杂现场中的血迹、痕迹、足迹、指纹等难以重建的现场痕迹, 采用了朱福全等[4]提出的透明贴图技术, 即通过Photoshop图像编辑软件从现场照片中提取出现场痕迹, 制作成透明纹理后为痕迹建立虚拟表面, 最后以贴图的方式在虚拟表面上添加制作完成的透明纹理即可实现对此类复杂细小痕迹的三维建模。

图2 犯罪现场平面图Fig.2 Plan of one crime scene

图3 3D模型制作Fig.3 The making-out of 3D model

完成现场三维建模后, 利用Unity3D软件将模型导入房屋三维场景中, 根据现场平面图、现场采集的数据以及现场照片确定模型与房间之间的位置关系, 编辑调整模型的大小、朝向、姿态等后为模型添加与现实相近的纹理来增强真实感, 如图4。完成现场模型的匹配后, 将EasyAR增强现实开发工具包导入Unity3D, 同时导入编辑完成的手势触控互动代码脚本, 最终生成安卓平台软件安装包, 下载安装至显示设备后, 打开软件, 将摄像头对准现场平面图, 三维立体现场模型便展示在了显示屏幕上, 此时可利用手势触控与模型进行实时互动, 实现对模型的放大、缩小、旋转、多图切换等操作, 如图5为实际展示效果。

图4 虚拟场景组合Fig.4 Scene presentation from combination of real and virtual pictures of scene

图5 三维现场模型展示效果
(a、b为实际使用效果, c为手势互动功能, d为多图切换功能)
Fig.5 Displaying effect of three-dimensional live model
(a, b: intact actual-use presentation; c: the effect from gesture interaction; d: the effect through multi-picture switching)

4 结论和展望

由实际效果可看出, 本文提出的方法直观完整地展示了犯罪现场, 减弱了个人主观想象对还原现场造成的影响, 解决了传统平面现场绘图观察角度单一的问题, 使现场的还原不再依赖观察者的空间构图能力。在复杂犯罪现场的建立还原上, 传统平面现场绘图的效果远没有运用增强现实技术重建的犯罪现场理想。这是因为增强现实技术拥有虚拟现实无缝连接、实时交互、精确匹配的特点。与传统平面制图比较, 增强现实技术使得建立的现场绘图能够实时交互, 展示效果直接、客观。本文提出的复杂犯罪现场背景下的现场绘图方法, 在犯罪现场平面图绘制的基础上, 利用3D Studio Max三维动画渲染制作软件对现场重点部位、重要证据进行模型制作, 利用EasyAR增强现实开发工具使Unity3D能够开发增强现实软件, 利用Unity3D三维视频游戏制作软件将模型与场景组合, 并与平面图精确匹配, 最终生成系统对应安装包, 在对应的显示设备上安装、呈现, 为犯罪现场绘图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和思路。当然, 相较于在其他领域中增强现实技术的成熟运用, 在犯罪现场重建中还存在着许多待解决的问题。例如对于犯罪过程的还原建模, 目前的重建方式主要是通过3D Studio Max等三维动画渲染制作软件进行制作, 存在模型精度不高、还原性差等问题。又如对血迹、指纹等细小附着性痕迹的还原建模, 目前利用的透明贴图等技术仍不能很好地还原痕迹的几何、纹理等信息。但是随着动作捕捉技术、高精度扫描技术的不断发展, 相信新的技术方法能够有效应用于犯罪现场的立体还原。

参考文献
[1] CRABBE S, KÜHMSTEDT P, VASSENA G M, et al. Results from 3D-forensics-mobile high-resolution 3D-scanner and 3D data analysis for forensic evidence[C]//Proceeding of the 9th Future Security, Security Research Conference, 2014: 215-222. [本文引用:1]
[2] BAHAMÓN J C, CASSELL B A, YOUNG R M, et al. IC crime: a collaborative, web-based, 3D system for the investigation analysis and annotation of crime scenes[C]//The 5th Int Workshop on Computational Forensics (in conj with ICPR 2012), 2012: 88-99. [本文引用:1]
[3] 厚佳琪, 李欣, 武文. 基于增强现实技术的犯罪现场勘查研究[J]. 软件, 2018, 39(10): 218-222.
(HOU Jiaqi, LI Xin, WU Wen. Crime scene investigation based on augmented reality technology[J]. Software, 2018, 39(10): 218-222. ) [本文引用:1]
[4] 朱福全, 杨丽平, 许波. 基于Virtools技术的犯罪现场三维重建[J]. 四川警察学院学报, 2014, 26(1): 52-57.
(ZHU Fuquan, YANG Liping, XU Bo. 3D reconstruction of crime scene based on virtools technology[J]. Journal of Sichuan Police College, 2014, 26(1): 52-57. ) [本文引用:2]
[5] 唐恬, 赵国民. 增强现实三维建模在警用地理信息平台的应用[J]. 计算机时代, 2017(7): 42-46.
(TANG Tian, ZHAO Guomin. Application of augmented reality 3D-modeling in police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J]. Computer Era, 2017(7): 42-46. ) [本文引用:1]
[6] 廖志红. 对运用电脑绘制犯罪现场图技术存在问题的思考[J]. 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11, 23(6): 63-66.
(LIAO Zhihong. Thinking about the problem existed in the crime scene diagram drawing by applying computer[J]. Journal of Guizhou Police Officer Vocational College, 2011, 23(6): 63-66. ) [本文引用:1]
[7] 臧晓军, 翁冬冬, 王涌天, . 基于增强现实的鼻内窥镜手术导航系统[J].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2010, 30(1): 69-73.
(ZANG Xiaojun, WENG Dongdong, WANG Yongtian, et al. Navigation system for nasal endoscopic sinus surgery based on augmented reality[J]. Transactions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2010, 30(1): 69-73. ) [本文引用:1]
[8] FONSECA D, VILLAGRASA S, MARTÍ N, et al. Visualization methods in architecture education using 3D virtual models and augmented reality in mobile and social networks[J]. Procedia - 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2013, 93(1): 1337-1343. [本文引用:1]
[9] 汽车之家·AR 车展[EB/OL]. [2018-03-31]. http: //www. sightp. com/case/4. html.
( Auto house · AR auto show[EB/OL]. [2018-03-31]. http://www.sightp.com/case/4.html [本文引用:1]
[10] 刘砚. 增强现实技术对软件设计的影响研究[J].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7, 16(4): 42-43.
(LIU Yan. Research on the impact of augmented reality on software design[J]. Industrial & Science Tribune, 2017, 16(4): 42-43. ) [本文引用:1]
[11] 丁献美, 张安健, 周荣庭. 增强现实技术在戏曲舞台艺术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 大众文艺, 2016(18): 262-263.
(DING Xianmei, ZHANG Anjian, ZHOU Rongting. 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of augmented reality technology in the stage art desig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opera[J]. DA ZHONG WEN YI, 2016 (18): 262-263. ) [本文引用:1]
[12] 李亮, 朱津津, 祝凌宇. 虚拟现实与移动增强现实复合性教学环境设计[J]. 中国电化教育, 2019(5): 98-105.
(LI Liang, ZHU Jinjin, ZHU Lingyu. Virtual reality and mobile augmented reality compound teaching environment design[J]. China Educational Technology, 2019(5): 98-105. ) [本文引用:1]
[13] 林瑞宗, 彭传相, 高献, . 基于AR空间测量技术的变电工程竣工验收研究[J]. 现代信息科技, 2018, 2(12): 190-192.
(LIN Ruizong, PENG Chuanxiang, GAO Xian, et al. Research on completion acceptance of substation engineering based on AR space measurement technology[J]. 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2018, 2(12): 190-192. ) [本文引用:1]
[14] 胡天宇, 张权福, 沈永捷, . 增强现实技术综述[J].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7(34): 194-196.
(HU Tianyu, ZHANG Quanfu, SHEN Yongjie, et al. Summary of augmented reality technology[J]. Computer Knowledge and Technology, 2017(34): 194-196. ) [本文引用:1]
[15] AZUMA R. Tracking requirements for augmented reality[J]. 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 1993, 36(7): 50-51. [本文引用:1]
[16] MILGRAM P, KISHINO F. A taxonomy of mixed reality visual displays[J]. Leice Transactions on Information & Systems, 1994(12): 1321-1329. [本文引用:1]
[17] 周忠, 周颐, 肖江剑. 虚拟现实增强技术综述[J]. 中国科学: 信息科学, 2015, 45(2): 157-180.
(ZHOU Zhong, ZHOU Yi, XIAO Jiangjian. Survey on augmented virtual environment and augmented reality[J]. Scientia Sinica (Informationis), 2015, 45(2): 157-180. ) [本文引用:1]
[18] 刘佳, 王强, 张小瑞, . 移动增强现实跟踪注册技术概述[J].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 10(2): 203-212.
(LIU Jia, WANG Qiang, ZHANG Xiaorui, et al. Overview of tracking registration techniques in mobile augmented reality[J]. Journal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Science & Technolog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2018, 10(2): 203-212. ) [本文引用:1]
[19] ROLLAND J P, BAILLOT Y, GOON A A. A survey of tracking technology for virtual environments[J]. Fundamentals of Wearable Computers and Augmented Reality, 2001: 67-112. [本文引用:1]
[20] 侯颖, 许威威. 增强现实技术综述[J].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2017, 25(2): 1-7.
(HOU Ying, XU Weiwei. A survey of augmented reality technology[J]. Computer Measurement & Control, 2017, 25(2): 1-7. ) [本文引用:1]
[21] HOWARD T L J, MURTA A D, GIBSON S. Virtual environments for scene of crime reconstruction and analysis[C]//Electronic Imaging.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Optics and Photonics, 2000: 41-48. [本文引用:1]
[22] 王靖亚, 王斌君, 赵雷. 犯罪现场数字化立体还原系统设计[J].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1): 69-72.
(WANG Jingya, WANG Binjun, ZHAO Lei. System design of 3D crime scene rebuilding[J]. Journal of Northwest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2010(1): 69-72. ) [本文引用:2]
[23] 刘钢, 彭群生, 鲍虎军. 基于图像建模技术研究综述与展望[J].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2005, 17(1): 18-27.
(LIU Gang, PENG Qunsheng, BAO Hujun. Review and prospect of image modeling techniques[J]. Journal of Computer-Aided Design & Computer Graphics, 2005, 17(1): 18-27. ) [本文引用:1]
[24] ZHANG L, DONG H, SADDIK A E. From 3D sensing to printing: a survey[J]. ACM Transactions on Multimedia Computing Communications & Applications, 2015, 12(2): 1-23. [本文引用:1]
[25] 刘晋, 禹鹏, 白隽瑄, . 基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犯罪现场重建[J]. 刑事技术, 2017, 42(6): 476-481.
(LIU Jin, YU Peng, BAI Juanxuan, et al. A survey of crime scene reconstruction based on 3D laser scanning technology[J]. Forens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7, 42(6): 476-481. ) [本文引用:1]
[26] 刘晋, 税午阳, 任镤. 犯罪现场三维建模技术研究进展[J]. 刑事技术, 2017, 42(3): 216-221.
(LIU Jin, SHUI Wuyang, REN Pu. Research and progress on 3D modeling technology for crime scenes[J]. Forens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7, 42(3): 216-221. ) [本文引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