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作者简介:崔丽华,女,云南宣威人,学士,研究方向为文件检验。E-mail: 591419149@qq.com
目的 通过对假缅元的印刷方式、防伪特征、图文疵点等各项指标进行分析,并与真缅元进行比对,明确两起案件中假缅元票样的形成方式及相互关系,为下一步案件侦破及打击制假源头确定侦查方向。同时形成一种假缅元票样的比对分析方法。方法 将两种假缅元及真缅元使用文检仪、显微镜等光学检测设备进行图文特征及成分分析。结果 两案中假币与真币互相对比均发现在图文特征及成分上有显著差别。结论 两起假缅元案收缴的假币票样印刷方式、防伪特征和印刷图文及疵点均检出了一定的差异,未检出源头上的一致性特征。可用此方式对后续收缴的假缅元进行比对分析。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various features such as printing characteristics, security features, graphic defects between 10000-denomination counterfeit Burmese Kyat and the genuine one so that the formation of fake Burmese Kyat samples from two cases occurring at Yunnan border area was clarified and traced, thereby guiding the successive step of case tracking and cracking down the den of counterfeiting, plus a method being set up for identifying counterfeit Burmese Kyat.Methods The two kinds of seized counterfeit Burmese Kyat sample were analyzed against the genuine Burmese Kyat by means of graphic inspection and component analysis through the optical inspection equipment, e.g., document detector and microscope, with both the fake and genuine Burmese Kyats also being detected under ultraviolet and transmission light.Results Th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found in both the graphic features and composition between the counterfeit and genuine Burmese Kyat. For instance, the main picture scene of the genuine Burmese Kyat is the product from single color gravure printing, contrasting to the counterfeit one’s four-color printing. Besides, feature differences were also clearly unveiled from defects, security lines, watermarks and inks.Conclusions The counterfeit Burmese Kyat samples collected from the two cases were not correlative each other, resulting from different sources. The here-adopted identification and analysis of Burmese Kyat can be an alternative for similar jobs.
近年来, 在中国境内, 特别是在边境地区, 制贩假外币的现象迅速蔓延。云南省是制贩假币的重灾区之一, 近五年来, 云南省一共破获假外币案41起, 收缴假外币折合人民币达8039.66万元。其中, 云南某市公安经侦部门成功侦破一起特大跨国伪造货币案, 抓获犯罪嫌疑人11名, 捣毁一制假窝点, 缴获假缅元2.137 05亿元(折合人民约108.48万元), 查获用于制造假缅元的设备1套及一批制造假币的原辅材料。第二年该市经侦部门又破获一起持有使用假缅元案, 涉案金额1 200万缅元(约6.09万元人民币)。为了明确两起假币案收缴的假缅元票样是否是同一窝点伪造形成并流入市场的, 或存在新的伪造假缅元窝点的可能性, 我们对两起假缅元案查获的假缅元票样的印刷方式、防伪特征和印刷图文及印刷疵点特征进行检验分析, 形成一种假缅元票样的比对分析方法。
PERFECTION V750 PRO扫描仪(日本EPSON公司); MZ16显微镜(德国LEICA公司); 恒锐假币采集分析仪; VSC6000/HS(英国foster Freeman公司)。
云南某市申某善等人伪造货币案查获的面值为10 000元的假缅元票样(以下简称“ 假缅元A” ); 瑞丽市姚某非法持有、使用假币案中面值为10 000元的假缅元票样(以下简称“ 假缅元B” ); 冠字号码为AV2785814面值为10 000元的真缅元票样1张(以下简称“ 真缅元” )。
利用VS6000文检仪和立体显微镜对两个案件收缴假缅元票样的图文特征及成分特征进行观察比对分析, 采用文检仪采集假缅元的白光图片、恒锐假币采集分析仪和扫描仪扫描票样的紫外、红外、白光透视等光源图片, 得到的图像采用Photoshop CS4图像处理软件进行处理。
真缅元的主景图文一般采用多种印刷方式形成, 即:单色胶版印刷、凹版印刷、凸版印刷等多种印刷方式同时形成。而在实战中, 假缅元的形成方式主要有单色胶版印刷、四色胶版印刷、丝网印刷、喷墨或激光打印、复印等, 且主景图文一般只采用其中一种形成方式[1, 2, 3, 4]。如图1所示, 假缅元A与假缅元B的主景图文均由四色胶版印刷形成, 但是二者的四色墨点分布明显差异。真缅元的主景图文为单色印刷形成。
2.2.1 安全线比对
通常情况下, 安全线是在纸张抄造的过程中施放的, 与纸张一起, 一次成型的。如图2所示, 假缅元A与假缅元B的票样均由两张纸复合而成, 中间夹有一根镭射膜模拟的安全线, 在正面纸的安全线位置开孔, 大小宽窄模拟真钞的开窗, 纸张复合后, 镭射膜就从开孔处透出。假缅元A与假缅元B制作安全线的材料、缩微文字字体形态、颜色差异明显。
![]() | 图2 伪造安全线形态特征(a:假缅元A; b:真缅元; c:假缅元B)Fig.2 Features of security line (a and c: counterfeit Burmese Kyat of sample A and B; b: genuine Burmese Kya) |
2.2.2 水印比对
水印是一幅加工在纸张中的图像(肖像或印章), 它是通过在纸张不同区域改变纤维的厚度, 从而改变纸张的透明程度来表现图像的[5, 6]。实战中没有关联的制假窝点对水印的伪造手法是不同的, 因此可对伪造水印的出现位置、制作工艺、图文形态特征进行区分检验。如图3、图4所示, 通过紫外扫描后, 可看出假缅元A与假缅元B的黑水印均出现在票样的正面, 通过透光、紫外、白光三种综合光源对假币水印的形态及伪造工艺进行检验分析发现:一、假缅元之间莲花黑水印形态差异明显。二、假缅元之间莲花黑水印伪造工艺不同。假缅元A的黑水印为直接印刷浅色油墨形成, 通过紫外和透光观察水印图案清晰、棱角分明; 假缅元B的黑水印为首先通过丝网印刷或模具盖印的方式形成莲花黑水印, 又继续涂上一层浅色油墨盖住伪造形成, 在紫外光和透光下看不出莲花黑水印的形态, 在白光下隐约能看到莲花黑水印的线条粗细不均匀、线条边缘不光滑。
![]() | 图3 黑水印在正面和背面的紫外扫描图(a:假缅元A; b:假缅元B)Fig.3 UV imaging into the black-watermark of the front and back side (a and b: counterfeit Burmese Kyat of sample A and B) |
![]() | 图4 假缅元透光和白光下水印形态细节特征(a:假缅元A; b、c:假缅元B)Fig.4 Details of watermark revealed under white and transmission light (a and b: counterfeit Burmese Kyat of A and B) |
2.2.3 油墨特征比对
大量分析实验发现, 同一窝点流出、同一批次印制的假币在图案形成、油墨上都具有一定稳定性, 通过判断紫外和红外假币图案的差异, 能够对同一来源的假币进行识别。利用近红外光谱成像技术对假币图案和油墨进行显现、分析和研究, 是对假币来源进行无损检验的一种方法, 可以为假币来源检验工作提供新的思路。如图5、图6所示, 假缅元A与假缅元B的红外假币图案明暗程度和清晰程度差异明显; 紫外荧光假币图案荧光反应差异明显。
2.2.4 凹版印刷特征比对
一般真币采用雕刻印刷处, 侧光观察墨附着于钞纸上, 突出于纸张表面, 图文线条精细、层次丰富、立体感强, 有明显的凹凸感[7, 8]。而伪造币全部为胶印, 层次感差。如图7a所示, 假缅元A为了模拟真钞的凹印印记的凹凸触感, 在真钞凹印的位置进行了压痕处理, 通过红外侧光可见压痕特征。如图7b所示, 假缅元B是在真钞凹印的位置均匀地在假缅元的正面印制透明的胶状物质, 手摸有明显的凹凸感, 在紫外光线下胶状物质有很强的荧光反应。因此, 可检出假缅元A与假缅元B的仿凹版特征的形成方式、细节特征、紫外荧光反应均不同。
2.3.1 印刷图文比对
假币的版本特征主要通过检验假币的图文形态、图案细节、修版特征、字体、字号等与真币不同的细节特征来进行判断。若对不同假币案收缴的假币票样在相同部位检出多处相同的细节特征, 即可推断出不同案件收缴的假币票样版源相同, 可进行案件的串并及追踪溯源[9]。如图8所示, 假缅元A票样正面左边白象臀部位置右上方黄色图案中检出缺失红色图案特征, 假缅元B检出与真缅元相似的红色图案特征。
![]() | 图8 白象图案(a:假缅元A; b:真缅元; c:假缅元B)Fig.8 Difference of white elephant pattern (a and c: counterfeit Burmese Kyat of sample A and B; b: genuine Burmese Kyat) |
如图9所示, 假缅元A票样正面水印左边的隐形图案中检出两大竖排墨点图案之间多出一小竖排整齐排列的墨点图案; 而假缅元B与真缅元的排列特征相似, 且没有多余的、不规则的墨点特征。
![]() | 图9 竖排墨点图案(a:假缅元A; b:真缅元; c:假缅元B)Fig.9 Discrepancy of vertical dot pattern (a and c: counterfeit Burmese Kyat of sample A and B; b: genuine Burmese Kyat) |
如图10, 假缅元A票样背面左上角“ 10 000” 图案边框边缘与蓝色瓣花图案分离且有明显露白特征; 假缅元B与真缅元票样背面左上角“ 10 000” 图案边框边缘与蓝色瓣花图案刚好连接在一起。
![]() | 图10 “ 10000” 图案边框(a:假缅元A; b:真缅元; c:假缅元B)Fig.10 Discrepant frame of “ 10000” pattern (a and c: counterfeit Burmese Kyat of sample A and B; b: genuine Burmese Kyat) |
如图11所示, 假缅元A票样背面左上角蓝色瓣花图案与缩微文字图案连在一起; 假缅元B与真缅元票样背面左上角蓝色瓣花图案与缩微文字图案分离, 且缩微文字刚好处于两旁图案的中间的部位。
![]() | 图11 蓝色辨花图案(a:假缅元A; b:真缅元; c:假缅元B)Fig.11 Different blue flower patterns (a and c: counterfeit Burmese Kyat of sample A and B; b: genuine Burmese Kyat) |
如图12所示, 假缅元A票样背面左下角面额数字“ 10 000” 图案内部的缩微文字图案与左边图案连在一起; 假缅元B与真缅元票样背面左下角面额数字“ 10 000” 图案内部的缩微文字图案处于适中位置。
![]() | 图12 缩微文字图案(a:假缅元A; b:真缅元; c:假缅元B)Fig.12 Different micro texts (a and c: counterfeit Burmese Kyat of sample A and B; b: genuine Burmese Kyat) |
2.3.2 印刷疵点比对
“ 疵点” 是指印刷品或织物上不应当有的斑点或小毛病。在印刷工业或纺织业中, 它是质量监测中严格控制的一项技术指标, 如果疵点过多, 就成为了残次品不能出厂。但在假币串并分析中, 不同票面上出现的印刷疵点(尤其是疵点组合)因其产生于制版过程的偶然性, 又在印制过程中被不断复制, 反而成为串并案件分析的依据之一[7, 10, 11]。如图13~14所示, 假缅元A票样正面和背面共检出10个不同位置、不同形态的印刷疵点及印刷疵点组合特征; 如图15~16所示, 假缅元B票样的正面和背面共检出10个不同位置、不同形态的印刷疵点及印刷疵点组合特征。假缅元A和假缅元B票样印刷疵点及疵点组合在数量、分布位置、形态等特征均存在明显差异。
两起案件票样的印刷方式、防伪特征和印刷图文及疵点均检出一定的差异, 未检出源头上的一致性特征, 综合分析判断两起假缅元案收缴的假币票样互相间不存在关联, 为不同版源, 是同批、同一窝点伪造形成的可能性也很小。对于边境地区实际案件中收缴的假缅元, 可用此方式进行比对分析。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
[9] |
|
[10] |
|
[1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