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mtDNA序列分析技术鉴定嗜尸性蝇类种属的研究进展
杨静波1, 刘龙2, 王江峰3,*
1.河北省公安厅刑事侦查局,石家庄 050000
2.巴州公安局刑侦支队,新疆 巴州 841000
3.苏州大学苏州医学院法医系,江苏 苏州215000
* 通讯作者:王江峰(1970—),男,陕西富平人,博士,教授,研究方向为法医病理学及法医昆虫学。E-mail:wjf701125@yahoo.com.cn

第一作者简介:杨静波(1981—)男,山西大同人,硕士,副主任法医师,研究方向为法医病理检验、法医昆虫学研究及法医现场分析。E-mail:yangjingbo123951@126.com

摘要

随着法医昆虫学的不断发展,应用嗜尸性昆虫的生长发育规律和尸体上昆虫演替规律推断死亡时间成为可能,但这要求快速、准确地鉴别嗜尸性昆虫的种属,然而,办案人员通常无法从形态上鉴别昆虫幼虫的种属,而对成虫的形态学种属鉴定知识也往往所知甚少,因此限制了相关技术在案件侦破中的广泛应用。自1994年sperling利用mtDNA序列分析方法进行种属鉴定以来,国内外许多研究者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大量的尝试与探索,特别是近十几年,国内研究者在借鉴国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在全国不同地域采集蝇类标本进行序列分析研究,在提取方法、基因片段种属鉴定效果、种属鉴定应用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研究成果。本文试图对国内近几年的研究进行总结,从而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法医昆虫学; mtDNA; 嗜尸性蝇类
中图分类号:DF795.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650(2019)01-0060-06
Research Progress about mtDNA Sequencing to Identify the Species of Sarcosaphagous Flies
YANG Jingbo1, LIU Long2, WANG Jiangfeng3,*
1. Criminal Investigation Division of Hebei Provincial Public Security Department, Shijiazhuang 050000, China
2. Criminal Investigation Detachment of Bazhou Public Security Bureau, Bazhou 841000, Xinjiang, China
3. Department of Forensic Medicine, Soochow University, Suzhou 215000, Jiangsu, China
Abstract

Forensic entomology can provide clues for investigators to estimate the postmortem interval based on the growing and developing patterns of sarcosaphagous pupas showing their metamorphous evolutions on the corpses. However, only a few experts are able to master how to identify the species of sarcosaphagous pupas or flies using the morphology knowledge, thereby limiting the application of such entomologic capability into criminal detection. Fortunately, a large number of attempts both home and abroad have been explored to authenticate the sarcosaphagous pupas or flies with their mtDNA (mitochondrial DNA) sequencing since Sperling made such a kind of identification in 1994, having obtained plenty of achievements. Domestic researchers also acquired great progress on the aspects of collecting samples, evaluating the species identification through sequencing the relevant gene fragments of mtDNA, applying the method of species identification at the basis of gathering various flies specimens in different regions nationwide, and analyzing the flies’ targeted mtDNA sequences. This review intends to make a summary about the latest domestic researches on this tendency.

Key words: forensic entomology; mtDNA; sarcosaphagous flies

死亡时间(postmortem interval, PMI)推断一直是法医学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这是由于随着尸体的不断腐败, 各种尸体现象及胃内容消化程度等可用信息会先后失去价值, 及至晚期便使死亡时间的推断成为一大难题。研究表明, 利用嗜尸性蝇类生长发育规律及尸体上昆虫演替规律即便在晚期也可准确地推断死亡时间[1, 2], 然而, 案件现场所发现收集到的往往是蝇类的幼虫, 形态上无法鉴别种属, 即使现场能够收集到成虫, 由于蝇类形态学种属鉴定的专业性很强, 多数办案人员也不能鉴别种属, 这些因素均限制了这一规律的实际应用。蝇类是形态变化的昆虫, 各个阶段(幼虫、蛹、成虫)mtDNA具有同一性, 故结合现已成熟的DNA序列分析技术, 利用不同蝇种mtDNA遗传信息的差异性快速、高效、低耗地鉴别嗜尸性蝇类便成为可能。理论上讲, 利用已知成虫的mtDNA, 建立序列数据库, 再将所得被检幼虫或成虫的mtDNA在数据库中进行搜索比对, 就可鉴别出幼虫或成虫的种属, 从而根据嗜尸性昆虫生长发育规律和尸体上昆虫演替规律推断出死亡时间。mtDNA序列具有易于分析、含有丰富的进化信息和易获取等优点。蝇类mtDNA与核DNA相比还具有相对较高的碱基可变区, 遵循严格的母系遗传, 进化分歧率较高, 加之又较少基因重组现象, 更易提取和分离[3], 且其对样本保存条件的要求也不苛刻。因此, mtDNA作为重要的分子标记之一, 适用于对各种发育阶段的嗜尸性蝇类进行种属鉴定[4]。世界上已有许多利用mtDNA进行嗜尸性蝇类种属鉴定的研究报导, 如亚洲的中国、日本; 欧洲的英国、法国、德国、捷克; 美洲的加拿大、美国; 澳洲的澳大利亚, 等等。我国嗜尸性蝇类种属鉴定的研究虽起步较晚, 但近十几年, 随着蔡继峰、王江峰等很多研究者利用mtDNA基因序列分析技术在我国近20个省、直辖市, 对约30种常见嗜尸性蝇类进行种属鉴定的研究, 也大大拓展了标本采集的地域和种类, 扩大了基因库的数据量, 研究成果亦颇丰硕。

1 提取方法的研究
1.1 不同提取方法的对比

陈瑶清等[5]应用十二烷基硫酸钠-醋酸钾(SDS-KAc)法、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法和十二烷基硫酸钠-蛋白酶K(SDS-PK)法分别对常见嗜尸性昆虫的新鲜和陈旧样本提取mtDNA, 并比较了以上提取方法的提取效果, 得出以下结论:三种方法均可有效提取mtDNA; CTAB 法对陈旧样本提取效果最佳; SDS-KAc法可在预实验中使用, 但对陈旧样本提取效果一般; SDS-PK法可提取到高质量的mtDNA, 但是步骤繁琐、耗时较长。该研究为对DNA质量, 样本新旧程度, 样本量等有不同需求的研究者提供了方法依据。

1.2 不同检材提取效果的对比

郭亚东等[6]对嗜尸性蝇类的头、胸、肢体、翅膀等不同部位的mtDNA分别采用改良的CTAB法进行提取, 发现胸部肌肉均提取成功, 头部大部分能提取成功; 翅膀的提取成功率较低; 甲虫的四肢肌肉发达, 提取成功率较高。故胸肌是嗜尸性蝇类mtDNA的最好检材, 在没有胸肌情况下, 蝇类头部、四肢也可作为检材, 若无以上检材, 蝇类翅膀就勉强可作为检材提取mtDNA。李学博等[7]用CTAB法研究不同保存时间的嗜尸性蝇类蛹壳和胸肌的mtDNA提取效果, 同样发现胸部肌肉是优良检材, 蛹壳也可成功提取到mtDNA, 但是保存时间5年以上检材的mtDNA提取量明显减少。该研究提示, 在实际工作中应尽早送检, 或者选择合适保存方法以防止DNA降解, 以免因检材失效影响案件侦破。

2 不同mtDNA基因片段的研究
2.1 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I(CO I)片段

CO I基因是mtDNA基因组中拷贝数高、序列保守度高、容易分离的一个基因。 研究表明, 该基因序列可应用于种属鉴别、进化研究等, 且在分析进化及系统发育方面的价值较高[8]。蔡继峰等[9, 10]利用CO I基因278bp片段(引物为Sperling等[3]用过的C1-J-2495和C1-N-2800)成功地对呼和浩特、敦煌、成都地区的3科4属6种嗜尸性蝇类进行了种属鉴别, 但对近缘种铜绿蝇和丝光绿蝇的鉴别效果不佳。王江峰等[11]利用CO I基因348bp片段也将西安、广州、中山三地的5种嗜尸性蝇类鉴别到种的水平, 王新杰等[12]利用相同引物, 发现潍坊地区6种常见嗜尸性蝇类CO I基因种间差异明显。杨静波等[13]利用CO I基因523bp基因片段也将广州、湛江、韶关、四川蜂蛹寨、河南沈丘5地的2科5属7种嗜尸性蝇类鉴别至种, 但是在某些近缘种, 如广额金蝇和肥躯金蝇之间则不能有效鉴别, 这与蔡继峰等的研究结果类似。汤振楚等[14]利用CO I基因278bp片段对我国12个省16个地区的嗜尸性麻蝇进行了种属鉴别, 再次证实了这一基因在种属鉴定方面的价值; 杨立等[15]采用相同引物扩增出的CO I基因278bp片段对我国14个省不同地区的3科10属12种嗜尸性蝇类进行了种属鉴定研究, 发现这一片段可较精确地鉴定大多数嗜尸性苍蝇种属(尤其是对不同属的苍蝇更为有效), 但对个别不同种的苍蝇则很难鉴别。陈庆等[16]对北京地区嗜尸性蝇类优势种涉及的3科6属7种嗜尸性蝇类进行了种属鉴定研究, 自行设计引物扩增CO I基因106~l326 bp序列, 得到了我国目前扩增嗜尸性蝇类CO I基因最长的基因片段, 序列分歧统计发现种内差异均未超过l%。种间差异在7.74%~14.85%之间, 截至目前, 这一分歧统计是相关方面研究获得的种内与种间之间的最大差异, 可有效将嗜尸性蝇类鉴别到种的水平。陈庆等亦试图通过确定CO I基因不同物种、不同区段特有突变位点的组合, 以不同组合位点的分型对嗜尸性蝇类进行种属鉴定, 这为分析mtDNA序列进行嗜尸性蝇类种属鉴定开拓了一种新的思路, 后续研究者可作进一步验证。

2.2 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 II(CO II)片段

Caterino等[17]认为CO II基因序列分析是进行系统发育研究最有效、最可靠的方法之一, 国内研究者也证实了这一点, 蔡继峰等[18]对呼和浩特地区采集的3科5种嗜尸性蝇类CO II基因的635 bp片段进行研究, 发现此基因片段在上述5种嗜尸性蝇类的种内差异均数小于1%, 种间差异大于3%, 可鉴别不同蝇种个体是否同种; 同时发现由于铜绿蝇、丝光绿蝇亲缘关系非常接近, 该基因序列很难鉴别这两个蝇种。赵祖亮等[19]采集郑州地区5种嗜尸性蝇类, 使用与上述蔡继峰等相同引物, 扩增CO II基因635 bp片段, 发现此基因序列分析可有效鉴别棕尾别麻蝇、 巨尾阿丽蝇、亮绿蝇, 但不能有效鉴别其近缘种铜绿蝇、丝光绿蝇。此外, 蔡继峰等[20]分析丝光绿蝇CO II基因635 bp序列, 发现丹麦瑟兰岛、英国布里斯托尔、中国呼和浩特、西班牙安达卢西亚、中国成都、津巴布韦哈拉雷、澳大利亚珀斯、新西兰南等8个地理种群的遗传距离与其地理纬度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目前, 国内外嗜尸性蝇类mtDNA中CO II基因片段研究相对较少, 这可能是由于CO II基因的片段较长, 扩增时易被干扰, 从而不能得到理想的扩增产物, 进而会影响到基因序列检测的效率和准确性, 故限制了其在嗜尸性蝇类快速种属鉴定方面的应用。笔者曾经用嗜尸性蝇类胸部肌肉提取mtDNA扩增CO II基因片段, 结果并不理想。

2.3 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脱氢酶亚基 5(ND5)片段

ND5基因是mtDNA中最大的编码基因, 在NADH氧化还原酶基因中, ND5基因进化速度快。国内外关于嗜尸性蝇类mtDNA中ND5基因序列的研究较少, 捷克的Zehner等[21]对当地嗜尸性蝇类mtDNA中CO I和ND5基因进行了序列分析, 发现种内差异不超过1%, 而种间差异较大, 故可用来准确地鉴定出不同种。比较ND5基因和CO I基因序列的种间差异度, 发现ND5要大于CO I, 故其在种属鉴定方面的效力更强。

杨静波等[13]采集了广东、四川、河南等地的嗜尸性蝇类进行研究, 发现ND5基因种内分歧率小于1.83%, 种间分歧率大于2.62%; 种间与种内进化分歧率范围间没有交叉, 故可有效地将收集的嗜尸性蝇类鉴别到种的水平; CO I基因可将大部分嗜尸性蝇类鉴别到种的水平, 但是不能有效鉴别广额金蝇和肥躯金蝇, 种属鉴定效力低于ND5基因。当然, 出现这样结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可能与扩增出基因片段地突变率有关, 也可能与收集样本的个体差异有关, 故并不能因此否定CO I基因在嗜尸性蝇类种属鉴定方面的价值, 这还有待后续研究者扩大样本, 设计合适引物进行进一步验证。

2.4 16S rDNA片段

16S rDNA位于rRNA编码区, 高度保守, 多用于目水平上的系统发育研究[22]。国内近几年对此基因序列研究相对较多, 其在嗜尸性蝇类种属鉴定方面的价值也得到了验证。孙晓明等[23]分析呼和浩特地区铜绿蝇、丝光绿蝇的16S rDNA的551 bp基因序列, 发现它们的16S rDNA基因序列差异较大, 可有效鉴别这两个近缘种。石坚等[24]对14个省市户外采集的丽蝇科3属6种16S rDNA的289 bp基因序列进行分析, 发现上述蝇类种内进化分歧均数均为0, 种间进化分歧均数为0.3%~6.5%, 因而可有效快速、低耗地将上述嗜尸性蝇类鉴别到种。陈凤磊等[25]对7种嗜尸性蝇类16S rDNA的551 bp基因序列进行分析, 证实此基因序列可有效进行蝇种鉴定。Li等[26]对我国17个地区的五种嗜尸性蝇类的16S rDNA的289 bp基因序列进行分析, 也同样证实可利用该基因序列有效地进行嗜尸性蝇类种属鉴定。

3 四种基因序列种属鉴定效果的对比

CO I基因是我国嗜尸性蝇类种属鉴定研究最多的基因片段, 扩增片段从278~1120 bp不等, 研究的蝇种及获得的基因序列数据也最多, 由于该基因片段, 特别是其278 bp短序列, 具有易于扩增, 对提取方法、扩增条件要求不严等优点, 可简便、快速地获得高质量的mtDNA, 故能有效地鉴别常见的嗜尸性蝇类(近缘种铜绿蝇和丝光绿蝇除外), 从而使其成为该蝇类种属鉴定应用前景较为广阔的基因片段。目前基因库中已积累了全国各地常见嗜尸性蝇类该基因的大量序列信息, 为该基因片段的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6S rDNA基因289 bp基因片段可有效鉴别近缘种铜绿蝇和丝光绿蝇, 对其他常见嗜尸性蝇类也可有效鉴别, 而且该基因片段同样具有易于扩增, 对提取方法、扩增条件要求不严等优点, 故其应用前景也较广阔, 但由于该基因片段研究较晚, 积累的基因数据信息较少, 使其广泛应用暂时还受限制, 后续研究者可采集不同地区嗜尸性蝇类扩增该基因片段进行研究, 一方面积累数据, 另一方面继续验证该基因片段种属鉴定的价值。对于CO II基因片段, 因其扩增难度较大, 对扩增条件、提取方法要求较高, 难以实现快速鉴定, 在种属鉴定方面的应用度就低。ND5基因虽可有效鉴别常见嗜尸性蝇类, 对提取方法、扩增条件要求同样不高, 但由于该基因片段研究较少, 积累数据有限, 短时间内也难以推广应用, 其种属鉴定方面的价值还需扩大样本进一步验证。常见嗜尸性蝇类上述4种基因片段见表1

表1 常见嗜尸性蝇类、基因片段 Table 1 mtDNA genes and their fragments of common sarcosaphagous flies for species identification
4 mtDNA基因序列分析进行种属鉴定

目前, 国内外研究者通过扩增不同地区、不同种属嗜尸性蝇类mtDNA的基因序列成功验证了CO I、CO II、ND5、16S rDNA基因在嗜尸性蝇类种属鉴定方面的效力, 研究方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1)采集各地不同种属的嗜尸性蝇类, 通过形态学方法鉴别其科、属、种; 2)提取以上嗜尸性蝇类的mtDNA, 设计不同引物扩增CO I、CO II、ND5、16S rDNA等基因片段; 3)通过系统发育、基因位点分歧率分析以上基因序列的种内、种间差异, 研究这一基因序列在鉴别嗜尸性蝇类种属方面的效力。目前, 此方面的应用研究主要有两种方法:1)利用数据库比对分析对常见嗜尸性蝇类种属进行鉴别; 2)获得基因序列与已知蝇种的基因序列条形码进行比对, 鉴别嗜尸性蝇类的种属。

4.1 利用美国NCBI数据库鉴别嗜尸性蝇类幼虫

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简称NCBI)的数据库汇集了大量基因和蛋白质序列数据, 研究者可通过该平台获得全面且权威的生物序列信息[27], 李学博等[28]利用该数据库的强大检索功能, 以在重庆地区采集的7种嗜尸性蝇类的mtDNA CO I基因的498 bp和841 bp基因序列与数据库中已知蝇种的基因序列进行比对, 发现7个种属的样本序列I和序列II分别有5个和6个种属比对完全正确, 样本总体的正确率分别达到96.15%和98.08%, 铜绿蝇和丝光绿蝇的序列I样本差异较小, 错误比对成同一蝇种, 与蔡继峰的研究结果一致, 白头亚麻蝇样本错比成黄须亚麻蝇, 分析原因可能与数据库中白头亚麻蝇基因序列较少且较短有关。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 蝇类采集地区和种属的不断丰富, 相信以后通过NCBI搜索功能鉴别嗜尸性蝇类种属的准确性会越来越高。

4.2 利用已知蝇种mtDNA条形码鉴别嗜尸性蝇类幼虫

条形码技术最初应用于零售业, 即先编码货物, 然后扫描货物的编码, 从而能节省交易时间, 提高交易效率。近年来, 分子生物学及生物信息学发展迅猛, 研究利用条形码技术进行种属鉴定逐渐成为一大热点。首先, 该技术不需要形态齐全的标本, 只要样本能提取到相关基因信息就可进行种属鉴定, 其次, 该技术简便易行, 可实现自动比对, 突破了形态学鉴定的专业限制。条形码不仅能够鉴定物种, 而且能发现新的物种和隐藏物种, 为生物多样性研究提供了新的手段和思路[29]

我国嗜尸性蝇类DNA条形码鉴别种属相关研究较少, 张红玲等[30]使用Herbert等[31]推荐的CO I基因通用引物扩增贵阳地区9种嗜尸性蝇类的658bp基因序列片段, 搜索BOLD Systems和GenBank中相关序列, 并进行比对, 序列比对结果与形态鉴定结果一致, 验证了该技术在嗜尸性蝇类种属鉴定方面的效力, 另外, 海南绿蝇在我国以往的调查中均未发现, 该实验对该蝇种的分布作了重要补充。陈庆等[16]也将COⅠ 基因长序列DNA条形码技术应用于嗜尸性蝇类种属鉴定的研究, 获得了满意的效果, 同时为实际应用此技术也积累了基因数据。

5 展望

近几十年来, 法医学家及昆虫学家为了使办案人员能够快速、简便地鉴别不同发育形态的嗜尸性蝇类种属, 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研究, 截止目前, 利用mtDNA中CO I、16S rDNA等基因序列碱基位点的差异性进行嗜尸性蝇类种属鉴别已被证实是一种快速、简便的操作方法。及至近十年来, 我国这方面的研究也较多, 有近20个省或直辖市、约30种常见的嗜尸性蝇类被采集, 获得的基因序列越来越多, 然而, 由于我国此方面的研究缺乏统一组织、研究方法也没有形成一致的规范, 研究力量较为分散, 获得的基因序列长短不一、位点有异, 故而实际应用很不方便。研究表明, 利用已知嗜尸性蝇类mtDNA基因序列条形码和NCBI大基因库数据可有效鉴别扩增出的基因序列属于哪一种嗜尸性蝇类, 准确率较高, mtDNA中CO I、16S rDNA基因序列具有很高的种属鉴别效力, 可将我国不同地域、不同种属的嗜尸性蝇类有效鉴别。Herbert 等[31]也倡导利用线粒体CO I基因的特定序列建立全球性的物种鉴别系统, 目前, 许多研究计划正在进行中, 我国研究者应以此为契机, 基于CO I、16S rDNA基因, 进一步筛选适合用于种属鉴定的DNA条形码区间, 不断扩大丰富蝇种、mtDNA序列数据, 积极加入这一系统的研究, 相信随着全球各地样本量及种类的不断增大, 各蝇类基因序列的不断增多, DNA条形码技术与数据库的深度结合必将在嗜尸性蝇类种属鉴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徐长苗, 程建波, 王江峰, . 法医昆虫学在死亡时间推断中应用3例[J]. 中国法医学杂志, 1999, 14(3): 172-73. [本文引用:1]
[2] 王江峰, 陈玉川, 竞花兰, . 法医昆虫学的发展及应用[J]. 中国法医学杂志, 2004, 19(S): 19-20. [本文引用:1]
[3] SPERLING FAH, ANDERSON G S, HICKEU D A. A DNA-based approach to the identification of insect specimens used for postmortem interval estimation[J]. Journal of Forensic Science. 1994, 39: 418-427. [本文引用:2]
[4] 胡萃. 法医昆虫学[M]. 重庆: 重庆出版社, 2000: 8-11. [本文引用:1]
[5] 陈瑶清, 郭亚东, 李茂枝, . 常见嗜尸性昆虫mtDNA 提取方法的比较[J]. 法医学杂志, 2011, 27(4): 265-270. [本文引用:1]
[6] 郭亚东, 蔡继峰, 苏日娜, . 常见嗜尸性甲虫及蝇类虫体不同部位mtDNA的提取效果[J]. 法医学杂志, 2010, 26(5): 336-339. [本文引用:1]
[7] 李学博, 宁淑华, 张贵芹, . 常见嗜尸性蝇类蛹壳样品在种属分子鉴定中的应用[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15, 33(1): 35-39. [本文引用:1]
[8] 李响, 蔡继峰. mtDNA多态性在嗜尸性昆虫种类鉴定中的应用[J]. 法医学杂志, 2011, 27(2): 133-138. [本文引用:1]
[9] 蔡继峰, 董建国, 刘敏, . 呼和浩特等地区嗜尸性苍蝇mtDNA中CO I基因序列检测及法医学应用[J]. 法医学杂志, 2005, 25(2): 100-106. [本文引用:1]
[10] 蔡继峰, 刘敏, 应斌武, . 成都地区四种食尸性蝇类mtDNA中COI基因序列检测[J]. 昆虫学报, 2005, 48(1): 101-106. [本文引用:1]
[11] 王江峰, 尹晓宏, 陈玉川. 五种常见嗜尸性蝇类的分子鉴定[J]. 昆虫学报, 2007, 50(4): 423-428. [本文引用:1]
[12] 王新杰, 王学海, 刁立江, . 潍坊地区六种常见嗜尸性蝇类 mtDNA CO I 区序列研究[J]. 法医学杂志, 2006, 22: 93-94. [本文引用:1]
[13] 杨静波, 姜建军, 王江峰. mtDNA CO I和ND5基因用于鉴别常见嗜尸性蝇类[J]. 中国法医学杂志, 2012, 27(3): 201-204. [本文引用:2]
[14] 汤振楚, 郭亚东, 蔡继峰, . 应用CO I短序列片段鉴定常见嗜尸性麻蝇[J].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2, 37(1): 1183-1187. [本文引用:1]
[15] 杨立, 蔡继峰, 文继舫, . 中国14省不同地区常见嗜尸性苍蝇mtDNA中CO I基因序列检测.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0, 35(8): 819-825. [本文引用:1]
[16] 陈庆, 白洁, 刘力, . 北京地区7种常见嗜尸性蝇类的COⅠ基因序列分析及DNA条形码的建立[J]. 昆虫学报, 2009, 52(2): 202-209. [本文引用:2]
[17] CATERINO M S, CHO S, SPERLING F A. The current state of insect molecular systematics: a thriving Tower of Babel[J]. Annual Review of Entomology, 2000, 45: 1-54. [本文引用:1]
[18] 蔡继峰, 常云峰, 廖志钢, . 嗜尸性苍蝇mtDNA中COⅡ基因序列检测[J]. 中国法医学杂志, 2005, 20(4): 193-195. [本文引用:1]
[19] 赵祖亮, 闫红涛, 李世才, . 郑州地区食尸性苍蝇及幼虫mtDNA中COII 基因序列分析[J]. 法医学杂志, 2010, 26(2), 104-107. [本文引用:1]
[20] 蔡继峰, 兰玲梅, 陈瑶清, . 丝光绿蝇CO II序列分析与地理种群分布的关系[J]. 法医学杂志, 2006, 22(6): 401-403. [本文引用:1]
[21] RICHARD Z, JENS A, SVENJA S et al. Genetic identification of forensically important flesh flies (Diptera: Sarcophagidae)[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egal Medicine, 2004, 118 : 245-247. [本文引用:1]
[22] 江世宏, 孟子烨, 陈晓琴, . 核糖体DNA序列分析在昆虫系统学研究中的应用[J]. 昆虫分类学报, 2008, 30(3): 225-238. [本文引用:1]
[23] 孙晓明, 蔡继峰, 应斌武, . 16S rDNA 序列分析在嗜尸性蝇类鉴定中的应用[J]. 法医学杂志, 2006, 22(1): 36-38. [本文引用:1]
[24] 石坚, 郭亚东, 匡栩源, . 应用16S rDNA短序列片段鉴定常见嗜尸性丽蝇[J]. 法医学杂志, 2012, 28(4): 281-285. [本文引用:1]
[25] 陈凤磊, 蔡继峰, 郭亚东, . 利用16S rDNA序列鉴定常见嗜尸性蝇类种属[J]. 中国法医学杂志, 2011, 26(5): 362-364. [本文引用:1]
[26] LI X, CAI J F, GUO Y D, et al. The availability of 16S rRNA for the identification of forensically important flies (Diptera: Muscidae) in China[J]. Tropical Biomedicine, 2010, 27(2): 155-166. [本文引用:1]
[27] 张见影, 伦志军, 李正红. NCBI基因序列数据库使用和检索方法[J]. 现代情报, 2003, 23(12): 224-225. [本文引用:1]
[28] 李学博, 刘东, 巩强, . NCBI数据库在常见嗜尸性蝇类种属鉴别中的应用[J]. 中国法医学杂志, 2014, 29(1): 11-14. [本文引用:1]
[29] AGRA M F, FRACNA P F, BARBOSA-FILHO J M. Synopsis of the plants known as medicinal and poisonous in Northeast of Brazil[J]. Rev Bras Farmacogn, 2007, 17: 114-140. [本文引用:1]
[30] 张红玲, 杨明, 王杰, . 贵阳地区常见嗜尸性蝇类丽蝇科DNA条形码的构建[J]. 贵阳医学院学报, 2012, 37(5): 490-496. [本文引用:1]
[31] HEBERT P D N, CYWINSKA A, BALL S L, et a1. Biological identifications through DNA barcodes[J]. Proc R Soc London (Series B), 2003, 270: 313-321. [本文引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