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作者简介:高峰(1978—),男,甘肃天水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为痕迹检验及反恐技术。E-mail: gfeng405@163.com
目的 通过自制手印提取胶片对载玻片上不同遗留时间的正常油汗混合重叠手印进行分离提取,提出一种新的重叠手印的分离提取方法。方法 使用凝胶(Gel)材料、聚氨酯(PU)基布及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膜制备新型手印提取胶片,用该胶片对不同遗留时间间隔(0.5~24h)的重叠手印进行连续提取并拍照固定,以去除手印纹线之间的相互干扰、实现手印图像的分离;并提出遗留时间差异系数( Td)这一概念,以此初步探究遗留时间对重叠手印胶片分离提取的影响。结果 胶片对遗留时间不同的重叠手印进行连续提取可获较好的分离效果,当重叠手印样本的遗留时间差异系数 Td ≥0.28时,胶片对重叠手印仅进行2~3次的提取即可得到细节清晰、反差较好的单一手印图像。结论 利用所制胶片连续粘取分离重叠手印的方法能够有效克服不同遗留时间重叠手印之间的相互干扰,获得质量较好的单一手印图像,该方法具有简单、分离效果好及可信度高等优点,在手印显现研究及实战中有良好的发展、应用前景。
Objective A new gel-lifter is homemade and firstly verified to develop overlapped fingerprints deposited at different time.Methods The gel-lifter was made of adhesive gelatin (Gel),polyurethane substrate (PU) and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film (PET). Six sampling overlapped fingerprints were deposited onto glass slides with 0.5-24h interval. Then the samples were repeatedly lifted by the gel-lifter step by step. A time-interval coefficient, Td [ Td = ( t1- t2)· t2-e], was introduced to analyze the developing results of overlapped fingerprints deposited at different time.Results Good effects were shown on developing the overlapped fingerprints when lifted continuously by the gel-lifter. When the time-interval coefficient Td≥0.28, only 2 or 3 repetitious gel-lifter lifting can eliminate the interference between the overlapped fingerprints, leaving the fingerprint images of clear details and high-background contrast.Conclusions The new method of fingerprint-lifting by gel-lifter could effectively eliminate ridge interference and develop single fingerprint image from the overlapped fingerprints. This method is of simplicity, reliability, and good applicable prospect to be expected.
重叠手印是一类十分重要的疑难手印, 其在现场中往往体现为嫌疑人手印的重叠或嫌疑人手印与“ 访客等非相关人员” 手印的重叠。在手印鉴定中, 重叠手印由于纹线之间的相互干扰往往难于被利用, 因此需通过其它显现方法或图像增强技术对重叠手印进行分离[1]。目前, 处理重叠指纹的方法主要有人工套描/套色分离[2], 计算机图像处理[3, 4, 5, 6]及光学照相分离[7, 8]等几种方法。其中, 人工套描/套色分离和计算机图像处理都是通过对原始重叠手印图像进行人为或计算机干预、处理而获得所需的图像信息, 这两种方法易造成痕迹细节误差, 从而降低了物证的真实性与可信度。光学照相分离是利用重叠手印中各手印物证成分及遗留位置的不同, 通过选择性接收各手印的光学信息而达到对重叠手印进行分离的目的。这一方法虽对玻璃两侧的光学重叠手印及不同物质成分的重叠手印有较好的分离效果, 却难于对同物质成分的实体重叠手印进行分离。本文在制备新型手印提取胶片并对不同客体上潜手印进行显现应用的基础上[9], 首次提出了一种使用胶片对油汗混合物的重叠潜手印进行提取分离的新方法, 该方法利用粘度适中、光学反差良好、对原痕迹破坏性小的自制手印提取胶片, 通过重叠手印的胶片连续粘取可使胶片表面手印物质的量的差异逐渐扩大, 在胶片表面形成单一手印纹线的图像。这种胶片分离重叠手印的方法具有器材简单、操作便捷、分离效果好等优点, 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实验所用胶片为项目组自制的手印提取胶片。该胶片的主要制备方法是通过明胶、甘油、琼脂及染料等原料制备胶体材料, 将胶体材料涂布至聚氨酯(PU)基材上形成约1 mm厚的黑色凝胶层(Gel), 冷却后在粘性胶体表面覆盖透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保护膜。
如表1所示, 模拟案件现场情况, 手印遗留人在载玻片中部自然捺印第一枚油汗混合潜手印, 在一定时间间隔后(0.5 、1 、3 、6、12 、24 h)在第一枚手印上横向自然捺印(约90 o)第二枚油汗混合潜手印, 形成初始物质成分相同的重叠手印样本X0(A0, B0, C0, D0, E0, F0)。在重叠手印样本形成(第二枚手印遗留)4 h后, 对载玻片上的重叠手印样本X0采用暗视场照明的方式拍照固定。
![]() | 表1 重叠手印样本的遗留时间 Table 1 The time of fingerprints overlapped to deposit |
在载玻片上的重叠手印形成4 h后, 使用自制手印提取胶片对重叠手印样本进行粘取分离。将胶片样品裁剪为适当大小的面积, 并撕去表面透明的PET保护膜, 从一角开始将胶片粘贴于手印附近, 使胶体粘面紧密贴敷在重叠样本X0的载玻片表面, 防止产生气泡。将胶片揭起后, 使胶片粘面向上展平, 在暗视场照明条件下对手印进行拍照成像, 形成第1次提取的胶片手印x1。随后, 对第1次提取后载玻片上遗留的重叠手印X1再次进行胶片提取操作, 获得第2次提取的胶片手印x2。重复以上提取操作n次, 直至获得无干扰、图像清晰的第n次提取的胶片手印xn, 操作流程如图1所示。
按图1手印提取胶片对重叠手印的分离操作流程, 使用自制的手印提取胶片对不同遗留时间的重叠手印样本A0, B0, C0, D0, E0, F0分别进行粘取分离, 结果如图2~7所示。
![]() | 图2 胶片对遗留时间分别为4.5h及4h的两枚重叠手印的提取分离效果 (A0:手印样本; a1~a5:5次提取的胶片手印)Fig.2 The results for gel-lifter to develop the overlapped fingerprints deposited for 4.5h and 4h |
![]() | 图3 胶片对遗留时间分别为5h及4h的两枚重叠手印的提取分离效果 (B0:手印样本; b1~b5:5次提取的胶片手印)Fig.3 The results for gel-lifter to develop the overlapped fingerprints deposited for 5h and 4h |
![]() | 图4 胶片对遗留时间分别为7h及4h的两枚重叠手印的提取分离效果 (C0:手印样本; c1~c5:5次提取的胶片手印)Fig.4 The results for gel-lifter to develop the overlapped fingerprints deposited for 7h and 4h |
![]() | 图5 胶片对遗留时间分别为10h及4h的两枚重叠手印的提取分离效果 (D0:手印样本; d1~d4:4次提取的胶片手印)Fig.5 The results for gel-lifter to develop the overlapped fingerprints deposited for 10h and 4h |
![]() | 图6 胶片对遗留时间分别为16h及4h的两枚重叠手印的提取分离效果 (E0:手印样本; e1~e3:3次提取的胶片手印)Fig.6 The results for gel-lifter to develop the overlapped fingerprints deposited for 16h and 4h |
![]() | 图7 胶片对遗留时间分别为28h及4h的两枚重叠手印的提取分离效果 (F0:手印样本; f1~f3:3次提取的胶片手印)Fig.7 The results for gel-lifter to develop the overlapped fingerprints deposited for 28h and 4h |
从图2可见, 使用胶片对遗留时间间隔为0.5 h的重叠手印样本A0进行连续粘取, 提取4次即可获纹线干扰较小的胶片手印a4, 提取5次可获基本无纹线干扰, 但中心花纹略模糊、有部分纹线缺失的胶片手印a5。从图3可见, 对于遗留时间间隔为1 h的重叠手印样本B0, 提取5次可获基本无纹线干扰的胶片手印b5, b5较a5的中心花纹更为清晰、完整。从图4可见, 对遗留时间间隔为3 h的重叠手印C0进行提取分离时, 提取过程中手印纹线之间的相互干扰较样本A0、B0显著降低, 提取4次即可获得中心花纹较清晰且手印纹线较完整的分离图像c4, 提取5次所获分离图像c5虽边缘有少量纹线缺失, 但手印中心花纹较清晰且无纹线干扰; 从图5可见, 对遗留时间间隔为6 h的重叠手印D0进行提取分离时, 提取3次即可获得中心花纹清晰、纹线完整的手印图像d3, 提取4次所获手印图像d4虽边缘有少量纹线缺失, 但纹线无干扰且中心花纹较清晰; 从图6及图7可见, 对遗留时间间隔为12 h与24 h的重叠手印E0 与F0进行提取分离时, 提取2次即可获得中心花纹较清晰且纹线较完整的手印图像e2与f2, 第3次提取所获的手印图像e3与f3纹线基本无缺失、无干扰, 且中心花纹清晰。
使用自制手印提取胶片可对重叠手印进行分离的基本原因是:1)所用的胶片粘取能力适中, 使其在提取客体表面的手印时仅对手印物质进行部分粘取, 粘取后胶片表面所提取的手印物质的量与客体表面遗留的手印物质的量存在一定的比例关系, 即提取分配比; 2)胶片对固体微粒及油性、粘度较大的液体组分粘取能力较强, 而对水性、粘度较小的液体组分的粘取能力较弱, 因此胶片对不同性质的手印物质有不同的提取能力及提取分配比; 3)胶片在连续粘取重叠手印的过程中, 因胶片对不同性质手印的粘取能力及粘取分配比不同, 使不同性质的手印在胶片表面的物质质量分布差异随粘取次数的增加而迅速增大。重叠手印的分离效果取决于胶片表面所粘取的两枚手印的物质量之比及所提单一手印的手印物质的量。因此, 对于手印原始物质成分相近、性质相似而遗留时间间隔不同的重叠手印而言, 各手印遗留时间之间的间隔越大, 重叠手印之间的物质成分及性质的差异越大。
本文首次提出重叠手印(遗留时间≥ 4 h)的遗留时间差异系数Td, 以Td为指标来表示手印遗留时间间隔对重叠手印分离效果的影响。Td的计算公式如下:
Td =(t1-t2)t2-e(1)
其中, t1为重叠手印中较陈旧手印的遗留时间, t2为重叠手印中较新鲜手印的遗留时间。计算得出重叠手印样本A0, B0, C0, D0, E0, F0中两枚手印的遗留时间差异系数分别为0.01、0.02、0.07、0.14、0.28、0.55。从实验结果可知, 对遗留时间相近(≤ 1 h)、遗留时间差异系数Td≤ 0.02的重叠手印, 胶片的分离提取效果比较一般, 如样本A0及B0, 通过5次提取才能获得基本无纹线干扰, 且手印存在中心花纹不清晰、部分纹线缺失的现象; 而对遗留时间相差较大、遗留时间差异系数Td≥ 0.07的重叠手印, 胶片的分离效果较好, 通过胶片粘取分离可获得纹线基本无缺失、中心花纹清晰、质量较好的单一手印图像, 如样本C0、D0所示; 而当重叠手印遗留时间差异系数Td≥ 0.28时, 如样本E0及F0, 仅通过重叠手印的2~3次胶片提取即可获得图像质量优良的单一手印图像。总体而言, 使用胶片对遗留时间不同的重叠手印进行分离提取时, Td值越大越有利于重叠手印的分离, 分离效果越好。随重叠手印遗留时间间隔的增加及遗留时间差异系数Td的增加, 胶片对重叠手印进行分离的效果也逐渐增强— — 不仅分离所需提取次数随之减少, 而且手印图像的提取质量也随之增强。此外, 我们在实验中还发现初始手印遗留物质的量对胶片的手印分离效果也有一定影响, 该部分内容涉及手印物质的衰变机理, 将在后续工作中对此部分内容进行研究。
本文用自制新型手印提取胶片对载玻片上物质成分基本相同、遗留时间不同的油汗混合潜手印进行了提取分离研究, 首次提出了一种使用胶片对重叠手印进行分离的新方法。该方法利用粘度适中、光学反差良好、对原痕迹破坏性小的自制手印提取胶片, 对重叠手印进行连续粘取使胶片表面手印物质的量的差异逐渐扩大, 有效克服了重叠手印之间的纹线干扰, 获得了分离的单一手印图像。实验发现对不同遗留时间的重叠手印, 随着遗留时间差异系数Td增加, 提取中纹线间的相互干扰减弱, 而分离的便捷程度及所获手印的清晰程度也有所增强。当遗留时间差异系数Td≥ 0.28时, 胶片仅对重叠手印进行2~3次提取即可获得纹线细节清晰、背景反差良好的分离手印图像。从胶片对重叠手印的分离原理来看, 胶片分离的方法同样适用于502过度熏显手印的减薄及表面有污染物覆盖手印的显现。利用胶片对重叠及污染手印进行分离具有器材简单、操作便捷及分离效果好等优点, 有广阔的研究、应用前景。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作者已声明无竞争性利益关系。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
[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