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纹自动识别与人工识别的差异及人机配合策略
王勇1, 吕楠1, 赵彤2,3,*
1. 北京市公安局门头沟分局 刑事科学技术室,北京 102300
2. 中国科学院大学 数学科学学院,北京 100049
3. 中国科学院大数据挖掘与知识管理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49
* 通讯作者:赵彤(1976—),男,湖北武汉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E-mail:zhaotong@ucas.ac.cn

第一作者简介:王勇(1978—),男,黑龙江讷河人,学士,工程师,研究方向为指纹识别。E-mail:wangyong780303@163.com

摘要

一般而言,技术人员和指纹自动识别系统各自在确定指纹特征、判断两枚指纹相似程度时,采用的方式、方法不完全相同。笔者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对指纹特征提取及指纹特征识别等核心问题展开分析,给出指纹自动识别系统与人工指纹识别在问题判别及处理上的差异之处。在此基础上,针对指纹自动识别系统可能出现特征标注偏差、遗漏特征或者出现虚假特征的情况,总结出人机配合的指纹识别策略。

关键词: 模式识别; 指纹识别; 人机协同; 比对效率
中图分类号:DF79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650(2017)06-0501-03
Strategy of Man-machine Coordination by Difference of Computer-based Automatic Fingerprint Identification from Artificial Recognition
WANG Yong1, LÜ Nan1, ZHAO Tong2,3,*
1. Technical Office of Criminal Investigation, Mentougou Branch of Beijing Public Security Bureau, Beijing 102300, China
2. School of Mathematical Science, 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49, China
3. Key Laboratory of Big Data Mining and Knowledge Management,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49, China
Abstract

Generally, technicians adopt somewhat different approaches and methods from AFIS (Automatic Fingerprint Identification System) when they independently judge the similarity of two fingerprints based on the determination of fingerprint characteristics. In this paper, the analyses were developed at extracting and recognizing fingerprint features according to our experience, therefore revealing the difference on fingerprint query and processing between AFIS and artificial recognition. Thus, the strategy of man-machine coordination has been concluded against the incidence where AFIS made the fingerprint features labeled with deviation, left out and even erred.

Key words: pattern recognition; fingerprint identification; strategy of man-machine coordination; matching efficiency

指纹在社会安全保障管理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1]。指纹自动识别技术经过近30年的发展不断完善, 然而当前的指纹自动识别系统(Automatic Fingerprint Identification System简称为AFIS)在应用的过程中仍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如何使专业技术人员高效应用AFIS系统进行刑事侦查, 一直是受关注的问题。本文通过介绍指纹自动识别与人工识别在特征提取及特征匹配两个方面的差异, 总结了人机结合提高指纹比对效率的若干策略, 并给出了一个案例分析作为实证。

1 指纹自动识别与人工识别的差异之处

指纹自动识别系统是模式识别技术的一种重要应用, 典型的指纹识别系统包括指纹采集、图像增强、特征提取、指纹比对几个环节[2, 3, 4, 5]。其中指纹采集、图像增强、特征提取环节主要目的在于准确标注指纹的特征; 指纹比对环节的目的在于利用标记的指纹特征进行指纹相似度的快速计算, 以供人工认定两枚比对指纹是否同一。这两部分构成了AFIS系统的核心。本节从指纹特征提取及比对的角度展开分析, 给出AFIS与人工在指纹图像处理及识别过程中的不同之处。

1.1 特征标注部分

在AFIS系统的特征提取工作中, 首要步骤是图像增强。图像增强的目的在于将采集的原始指纹图像做如下处理:1)对比度增强; 2)去除蜕皮、轻微伤疤、断线等数据噪音; 3)勾勒出明显的纹线。图1给出了相应的处理过程。

图1 指纹增强过程Fig.1 Fingerprint image enhancement by AFIS processing

在整个流程中, 经典的计算机纹线识别流程与人工识别流程有所不同, 一般而言其包含如下的两个步骤:

1)纹线流向判断。即对指纹区域网络化, 每个小矩形区域作为一个指纹方向处理单元。针对矩形内的纹线方向进行平均, 用矩形区域的平均纹线方向作为该矩阵内所有纹线的方向[3]。该做法虽然在个别情况下, 如矩形区域内指纹纹线方向变化较为激烈(曲率较大)时纹线方向会计算不准确, 但是在绝大多数情况下, 近似方向和实际方向差别不大。这种做法虽然是在计算精度及计算速度上的一个优化, 但在低质量指纹特征标注中对指纹方向的把握不如人工准确。

2)连通纹线。在图1的右侧, 增强后的指纹图, 指纹纹线已经按照纹线流向进行了连通。当指纹纹线流向清晰时, 通过纹线滤波(比如Gabor滤波)可以准确连接因为采集、蜕皮、细微伤疤等造成的纹线断裂。而当在纹线方向不准确或变化剧烈的区域内出现纹线断裂时, Gabor滤波方式进行纹线连接有可能出现连线错误, 造成虚假特征点。而人工判断上述情况时, 由于人脑跟踪纹线时具有更强的纹线流向判断能力, 可在更大视野内判断纹线可能的流向, 因此结果判断更准确。

综上所述, 计算机算法在进行指纹图像分析时, 对纹线方向的处理更加局部、精细、标准。人工分析同样问题时更加宏观、全局、智能。当纹线受到外部干扰或者纹线弧度转变较大时, 计算机算法的处理能力不足, 容易出现误判, 需要人工对这些区域的细节点做矫正, 确保其指向及位置正确。

1.2 特征比对部分

指纹特征的标注, 其目的在于利用已有指纹细节点特征准确、快捷地进行特征比对, 指纹比对过程实质上从图像比对(图2a图)简化成为了细节特征点比对(图2b图)。

图2 指纹细节点比对过程Fig.2 Minutiae matching by AFIS

为了提高细节特征点的比对精度及速度, 指纹比对算法中广泛应用了局部模式的技术。其核心思想在于当匹配两枚指纹中的一对细节点时, 各点周围邻居节点的位置、角度信息一并随其进行点集配准比对。该方法的优势在于能够快速筛除不合理的比对细节点, 进而快速排除两枚指纹的同一性。图3展示了基于局部模式匹配的整个过程。在该过程中, (a)、(b)指纹经过特征标注后, 会形成(c)、(d)两个局部模式拓扑结构图, 这两个拓扑图进行点集匹配后形成细节点比对关系图(e)。由于指纹在采集过程中, 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弹性形变, 造成个别指纹细节点位置在两次不同的采集时出现位置、方向偏差。在低质量指纹图像中, 手指蜕皮等会在指纹标注环节产生伪细节点, 因此利用局部模式方式进行细节点比对时, 个别细节点的比对关系和其他大多数细节点的比对关系走势完全不同。其明显规律在于配对点之间的拉线与大多数的配对点之间的拉线不平行, 删除这些对应关系后, 进而得到两枚指纹图像之间的准确比对关系图(f)。由此可知, 当准确取得某一点的特征点时, 如果还能准确标注其周围邻近点的特征, 这种类似特征群落之间的细节点比对效率极高。

图3 两枚指纹分别构造局部模式进行比对的过程Fig.3 Process of two fingerprints matching through constructing their local patterns by AFIS

综上, 由于目前大多数指纹比对算法都是采用“ 局部模式” 的方法, 因此, 对于不可靠的细节点, 尽量不要在指纹图像上标记, 避免造成局部模式之间出现差异, 影响局部模式之间的相似度计算, 导致真实匹配对之间的准确率及排前率不佳。

2 AFIS环境下的人机配合策略

在了解AFIS算法原理与人工识别的不同之处后, 人机配合的优化策略将是提高指纹比对效率的关键。一般而言, 在高质量指纹图像的比对中, 计算机算法完成的特征标注结果与人工标注结果几乎一致。而针对低质量指纹图像, 由于计算机算法形成的人工智能策略自适应性相对于人脑较弱, 出现误判的概率较大。因此可以从指纹特征提取及指纹比对两个方面进行人机配合, 提高比对效率。可以形成如下的互动策略:

1)对于个别处在纹线方向变化较为激烈或者纹线不是特别清晰区域内的细节点, 尝试将其位置做2~5像素内或角度15° 以内的轻微调整, 这种调整有利于弥补人工标注与计算机标注的差异, 提高比对效率。

2)对于非永久性伤痕(如轻微划伤)、蜕皮区域内及周边的细节点, 可以降低该区域内细节点的质量评分, 甚至删除该细节点。由此, 在进行指纹比对时, 该细节点的参考权重会被降低或者无视, 进而影响比对结果的排名列表。

3)对于现场残缺指纹, 如果能人工判断该部分在指纹图像中的大致区域, 则能在比对中, 增加该部分局部模式的比对权重, 进而大幅提高指纹的比对效率。

4)在进行指纹比对时, 应在清晰区域内尽可能多地准确标注细节点, 在模糊区域内, 谨慎标注细节点, 从而提高整体比中效率。

5)由于现场指纹的成型机制多种多样, 导致现场指纹经常发生形变, 从而影响比对结果。这就要求现场指纹特征点标注时尽量集中在某个小范围区域内标注, 相对减少形变的影响。

现场指纹大部分为残缺指纹, 指纹比对人员在不能完全确定现场指纹纹型时, 应当设定现场指纹纹型为全纹型。

3 案例分析

如图4所示, 某盗窃案件中, 用磁粉刷显提取的现场烟囱上的指纹痕迹, 所反映出的纹线清晰、特点稳定。人工标注特征并用AFIS系统进行指纹比对时, 比对排名靠后, 考虑到4号点周围的纹线有较大曲率(形变较大), 导致人工标记特征点时存在误差, 因此在现场指纹上对4号点的位置做了多次调整(每次向不同的方向调整2~5个像素), 经过多次比对后, 某次比对结果发现:纹线流向及对应部位的细节特征均一致。此外, 十指指纹捺印样本为黑色油墨捺印, 捺印质量良好, 样本完整清晰、特点稳定、无明显变形, 具备同一认定的条件。

图4 两枚指纹经过细节点调整后可以准确比中(左侧为现场指纹, 右侧为档案指纹)Fig.4 Two fingerprints matched after minutiae adjustment (Left image: the fingerprint picked up from the scene; Right image: the fingerprint in the AIFS documentation)

4 结论

AFIS系统和专业技术人员在标注同一枚指纹的特征时, 采用的方式及方法并不完全相同, 各自有其优缺点。本文介绍了AFIS系统在进行指纹标注及比对时的技术方法及与人工识别的不同之处,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人机配合的指纹比对策略。专业技术人员以此为参考, 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可以提高指纹的比对效率。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作者已声明无竞争性利益关系。

参考文献
[1] 王瑛玮, 孙忠, 唐晓波. 指纹识别技术发展及应用概况[J]. 警察技术, 2009(2): 4-7. [本文引用:1]
[2] 田捷, 陈新建, 张阳阳, . 指纹识别技术的新进展[J]. 自然科学进展, 2006, 16(4): 400-408. [本文引用:1]
[3] MALTONI D, MAIO D, JAIN AK, et al. Hand book of fingerprint recognition[M]. New York: Springer-Verlag, 2004. [本文引用:2]
[4] WU Y, ZHAO T, WANG S, et al. A SVM-based method for the estimation of fingerprint and palmprint orientation[C]. Four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telligent Control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IEEE, 2013: 343-348. [本文引用:1]
[5] GARG B, CHAUDHARY A, MENDIRATTA K. Fingerprint recognition using Gabor Filter[C].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ing for Sustainable Global Development. IEEE, 2014: 953-958. [本文引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