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作者简介:刘黎明(1946-),男,硕士,上海人,硕士,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法医影像学。E-mail:liu2407@126.com
目的 探讨常规X线与CT检查对吞服异物者体内异物鉴定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1例吞服异物者的影像资料,使用CT、常规X线检查比较法得出体内异物损伤的程度。结果 本组实验使用常规X线检查的间接征象推断其穿孔检出率为14.29%(3/21),而CT诊断穿孔准确率为85.71%(18/21),并能精确显示异物大小、材质与穿孔部位以及周围组织器官的情况。结论 CT检查应成为消化道异物损伤鉴定、风险评估、指导治疗的常规检查。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value of conventional X-ray and CT examination in verifying foreign objects swallowed by the drug addicts under compulsory rehabilitation.Methods Retrospective analysis was made upon the conventional X-ray and CT image data obtained from 21 cases of foreign objects swallowed by drug addicts who were under compulsory rehabilitation. Their degree of injury was appraised and compared according to the observations with the conventional X-ray and CT test.Results Conventional X-ray detection revealed the perforation incidence of 14.29% (3/21) through the shown indirect signs, but the CT approach was 85.71% (18/21) and accurately displayed the sizes of foreign objects, their materials, the puncturing sites and the surrounding tissues plus organs.Conclusion CT examination should be defined as a routine measure for the gastrointestinal observation to identify injury, assess risk and guide therapy in involving with the drug addicts who swallowed foreign objects.
据报道, 强制隔离戒毒出院6个月内的药物成瘾者复吸率达90 %以上 [1], 阿片类物质成瘾脱毒治疗者3个月复吸率达80.21 % [2]。随着《禁毒法》《戒毒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实施与戒毒力度的不断加强, 针对反复多次吸食毒品的药物成瘾者, 法律规定可延长强制隔离戒毒的矫治时间, 以期对药物成瘾者造成一定的心理震慑。现实中, 药物成瘾者常通过吞服异物逃避处罚。据统计2014全年本市处置入所强制隔离戒毒的5 663人中, 吞食各类异物的人数达1124人, 占强戒入所总数的19.9 %。其中吞食异物长度在8~16 cm的有287人, 约占强戒入所总数的5.0 %。各种迹象显示, 吞食异物正趋向一次吞入异物种类与数量多, 体积超长或大, 边缘锐利, X线检查不易发现以及不计后果, 危害性大等方面的特点, 且呈逐年上升之势 [3]。笔者回顾性分析21例典型吞食或插入异物导致穿孔和疑似穿孔的案例, 经CT检查证实异物长度均大于8 cm的影像资料, 探讨长异物的影像学特征与风险评估, 以提高及时应对与处理此类风险的能力。
在2014年被公安机关执行强制隔离戒毒的287例吞食长异物者中, 选取发生疑似穿孔并经CT检查证实的21起典型病例:
1)符合CCMD-3、ICD-10、DSM-IV等药物依赖诊断标准;
2)尿、毛发样品中吗啡类、苯丙胺类物质测定呈阳性;
3)经常规X线检查确认体内有异物, 一周后X线复查异物形态同一、位置有或无变化。其中, 男性18人, 女性3人; 年龄26~58岁, 平均年龄45.67岁。
1.2.1 X线常规检查
使用万东DF81-3数字胃肠机以及DR摄片机, 对入所前的强制隔离戒毒人员进行胸腹部检查。对疑似或明确穿孔者进行CT检查。
1.2.2 CT扫描检查
使用SIEMENS SOMATOM Definition Flash和GE LightSpeed VCT多排CT检查, 扫描范围从膈顶至耻骨联合。扫描参数:管电压120 kV、管电流220~420 mA、FOV 40cm× 40cm、矩阵512× 512, 螺距1, 层厚5 mm, 层距5 mm。
1.2.3 图像处理
原始数据传至图像工作站, 采用容积重建(volume reconstruction VR)、多平面重构(multi-planar reformation MPR)、曲面重建(curve-planar reconstruction CPR)进行图像的重组再现。
21起案例中, 除2例为吞食非金属管状异物外, 其余均为金属异物, 长度8 cm以上, 吞食异物数量为2枚及以上者12人。表1显示, 穿孔部位的异物形态多样且边缘较锐利, 以直径0.4 cm左右铅丝为主, 其被多取用可能是其易于弯曲成不同形状又具有一定硬度所致。图1显示了18例从吞食后到发生穿孔(CT检查确诊)的时间进程, 异物穿孔的时间长短不一, 最短5 d, 最长则至321 d, 平均114 d, 其余3例疑似穿孔者目前还在观察中。表2显示使用常规X线与CT检查的阳性结果。21起病例中, CT检查疑似穿孔3例占14.29 %(3/21), 明确穿孔18例占85.71 %(18/21)。异物大小、材质与穿孔部位以及周围组织器官的情况均有精确显示。这其中包括异物穿孔累及损伤肝脏3例(图2为其中1例), 滞留胃内4个月后自行排出1例(图3), 阴道、子宫穿孔1例(图4), 异物导致肠穿孔又累及骶骨岬部骨质破坏1例(图5), 累及两侧腹外侧肌3例(其中1例伴右侧精囊受损见图6)。以及累及胆囊、右腰大肌, 左闭孔肌与膀胱壁, 左侧中段输尿管周围脓肿导致左输尿管梗阻肾盂积水各1例, 合计13例, 穿孔后累及器官组织的比率为72.22 %。但与CT结果相比, 使用常规X线检查的间接征象推断其穿孔检出率仅为14.29 %(3/21)。
![]() | 表1 异物分类 Table 1 Classification of the swallowed foreign objects |
![]() | 表2 体内异物穿孔X线、CT检出率统计 Table 2 X-ray and/or CT-detected incidence of perforation caused by foreign objects swallowed |
近年来, 随着强制措施的力度加大, 为逃避或减轻处罚以达到不被羁押或变更强制措施, 吸食毒品人员故意吞服异物的数量正逐年上升。绝大部分吞食者预先准备了异物, 一旦遇到情况随即吞服。也有些是在被抓捕控制与留置监管时因管理疏忽而乘机为之。究其原因:一是相关人员对吞食异物危害及后果认识不足, 尽管吞食异物导致死亡的案例常有报道[6]。二是思想重视程度不同, 更重视对刑事犯罪嫌疑人的管控, 而对强制戒毒人员的管控力度不够, 放松了警觉。故在此强调, 辑查环节是有效防止吞食异物的重要环节, 尤其需重视, 对被查(涉嫌)人员在第一时间就应限制其自由活动, 做出必要约束, 要分别隔离相关人员并将被查人迅速带离凌乱、复杂的现场, 并尽早对其随身物品做搜缴登记, 确保在询问、留置羁押、转送等各环节, 被查(涉嫌)人员始终保持在监视视线之内。
消化道异物风险主要取决于异物的材质、形状、滞留的部位及时间。CT检查能明确显示出血、穿孔、梗阻部位, 局部脓肿、瘘管形成等情况 [7], 以及周围脏器损伤与鉴别的影像特征等 [8]。统计显示使用CT检查对异物诊断和胃肠道穿孔的诊断正确率分别为95.6 %和97.9 % [9], 与报道的胃肠道穿孔诊断正确率94 %大致相符 [10]。本实验数据中单独使用常规X线检出穿孔率仅为14.29 %(3/21), 而依据的又是间接X线征象。而CT检查的检出率为85.71 %(18/21), 且能精确显示穿孔部位, 损伤程度, 累及其他组织器官情况等, 更易作出相应的风险评估。
从治疗角度分析, Eisen G M [11]根据吞入锐利异物者的影像学检查发现, 在体内位置固定达72小时以上时仅有1 %的异物需要考虑外科手术治疗, 而约80 %~90 %的异物可自行排出。10 %~2 0% 的异物可行内窥镜取出。黄若晨[12]报道有40.4 %(86/213例)的异物可自行排除, 3 %(6/213例)可使用内窥镜治疗, 54 %(115/213例)需手术治疗。曹德生[13]发现在250例吞异物中, 有60 %(151/250例)需实行手术治疗, 其中19.6 %(49/250例)经CT诊断并发了穿孔、出血、肠梗阻等症状。这显示国内因高风险异物需要急诊手术的比率相对要高。但是, 由于我国现行医疗法律法规要求, 手术须经本人或家属签字方可进行, 并应告知风险、术后并发症、后遗症等。但个别吞食异物者为逃避法律制裁, 坚持不签字不手术, 这就导致延误了手术最佳时机, 其结果便是扰乱了正常的戒毒工作秩序、造成重大的人身伤亡并由此耗费掉大量的人力财力。因此, 有必要通过立法制定完善吸毒人员自伤自残强制医疗的法律法规, 进一步规范强制隔离戒毒工作, 使得强制戒毒顺利进行, 更好地体现社会公平正义。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
[9] |
|
[10] |
|
[11] |
|
[12] |
|
[1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