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郭卫平(1971—),男,浙江三门人,工程师,研究方向为现场勘查与痕迹检验。E-mail:smguowp@163.com
目的 研究指纹乳突纹线的一种细节特征——“间断”,考察其应用于指纹检验鉴定的价值。方法 对5000份十指捺印指纹乳突纹线细节特征进行观察统计和分析,总结“间断”特征的特性以及与其它几种常见乳突纹线特征的区别,并将该特征应用于一个实际案例中,验证效果。结果 “间断”特征具有客观存在、印痕反映较好、稳定、稀有等特性且容易辨识,可用于案件指纹检验。结论 针对特定案例,当待检指纹存在“间断”特征时,可利用该特征提高指纹检验鉴定效率。
Discontinuousness is at times observed in the friction ridge of fingerprint, thereby very potential to assist in fingerprint identification as one minutial trait. The discontinuousness is supposed to come from a big sweat pore lying on a friction ridge that has been cut into two separate parts. According to observation, there are about 24.1% showing such discontinuousness among 5000 fingerprints, demonstrating its objectivity, stability and comparative rarity. With its good moulage and recognizability, the discontinuous friction ridge can be used in fingerprint examination, helping one actual case to be solved. Therefore, discontinuousness, when found in a friction ridge of one specific case, should be not neglected but utilized.
乳突纹线的细节特征是指乳突纹线局部的细小结构、特殊形态及纹线的组合构造。乳突纹线传统的细节特征包含9种常见特征和隆凸、凹陷、折转、交叉、错头、双叉、串联等7种稀有特征[1]。笔者多年来通过对5000份十指捺印指纹乳突纹线细节特征的观察及检验实践, 发现指纹乳突纹线在上述特征之外还有一种细节特征, 表现为某一根原本走势流畅的乳突纹线突然中断一段距离, 又保持原本的走势继续延伸, 即连续的乳突纹线中间隔断不连接, 将这种特征称为“ 间断” 。这种“ 间断” 特征是乳突纹线固有的隔断或折断, 有别于指印形成过程中因客体表面不平整而出现的隔断, 它具有客观存在、印痕反映较好、稳定、稀有等特性, 可以直接观察且容易辨识。在指纹检验鉴定中, 充分地利用“ 间断” 特征, 可以提高指纹检验鉴定效果。下面对乳突纹线“ 间断” 特征进行分析研究, 确定其特性及在指纹检验中的作用, 为以后的指纹检验鉴定实践提供新的切入点。
通过对5000份十指捺印指纹乳突纹线细节特征的观察统计和研究, 发现数量不少的捺印指纹乳突纹线存在“ 间断” 特征。随机抽取500份十指捺印指纹进行观察统计, 发现其中97份十指捺印指纹乳突纹线出现“ 间断” 特征, “ 间断” 特征按人员数统计的出现率为19.4 %; 进一步对这5 000枚指纹进行观察统计, 发现其中有1 207枚指纹乳突纹线出现“ 间断” 特征, “ 间断” 特征按指纹数统计的出现率为24.14 %。图1显示了其中6枚不同人员捺印指纹乳突纹线存在的“ 间断” 特征。
具有“ 间断” 特征的指印经过光学、物理、化学等方法正常显现提取后, 该特征大部分都能被观察到。随机抽取2012~2015年浙江省三门县发生的且已用指纹认定破获的案件中有“ 间断” 特征的人员捺印指纹及其对应现场指印100份, 该100份现场指印均用磁性粉显现, 经过分析统计, 发现其中87份现场指印同与其认定同一的人员捺印指纹在相同位置均出现“ 间断” 特征, 而其余13份现场指印由于显现时磁性粉用量过多而没有观察到“ 间断” 特征。
图2为其中6份不同人员捺印指纹及与其同一的现场指印乳突纹线“ 间断” 特征对比图(左侧为人员捺印指纹、右侧为与其同一的现场指印, 现场指印均为磁性粉显现、胶带提取后拍照), 从这6个对比图可以看出, 乳突纹线印痕提取后的“ 间断” 特征表现效果较好, 这为现场指印同人员捺印指纹比对检验中观察分析“ 间断” 特征提供了条件。
乳突纹线“ 间断” 特征源于个体的生理属性, 这种生理属性在一定时间内固定不变, 所以“ 间断” 特征具有较强的稳定性, 这为现场指印同人员指纹的检验鉴定提供了基础。在间隔5年或10年二次捺印的具有“ 间断” 特征的人员指纹中, 随机抽取上述间隔期的人员指纹各50个(一个人员间隔期前后各一份捺印指纹), 分别观察同一人员间隔期前后捺印的指纹乳突纹线“ 间断” 特征的形态变化, 发现“ 间断” 特征形态基本没有发生变化, 这说明“ 间断” 特征具有较强的稳定性。
图3为6份间隔时间分别为5年或10年二次捺印的指纹乳突纹线“ 间断” 特征对比图(左侧捺印时间在前, 右侧捺印时间在后), 从对比图中可看出, “ 间断” 特征形态基本没有发生变化。
根据上面对“ 间断” 特征出现数量的观察统计, “ 间断” 特征按人员数统计的出现率为19.4 %, 按指纹数统计的出现率为24.14 %。这说明“ 间断” 特征在乳突纹线所有细节特征中, 出现率较低, 属于稀有细节特征, 在指纹检验鉴定中, 利用价值相对常见细节特征来说要高。
在指纹检验鉴定中, 利用“ 间断” 特征, 可增加指纹细节特征点, 拓展指纹检验的途径, 提高指纹检验鉴定的效率。例如在一些细节特征点数量较少的指纹鉴定中, 如发现有“ 间断” 特征, 可把“ 间断” 特征同其它细节特征点结合起来综合使用, 从而作出同一认定; 又例如在一些疑难指纹(变形、模糊、残缺指纹)检验中无法确定检验基准特征点的情况下, 如发现有“ 间断” 特征, 就可以此作为检验基准特征点, 向周围拓展, 提高检验效率。
2.2.1 与疤痕的区别
乳突纹线的疤痕可分为线条状伤疤和斑块状伤疤, 线条状疤痕表现为相邻多根纹线同时有规律的中断或错位, 并且断端较整齐(见图4a); 斑块状疤痕表现为相邻多根纹线同时磨损或错位(见图4b)。而“ 间断” 表现为一根乳突纹线中间的隔断, 不会出现相邻多根纹线同时有规律的折断, 并且纹线断端不太整齐。
2.2.2 与脱皮的区别
脱皮是指手指由于病变、重摩擦等因素引起的皮肤角化层的局部脱落, 其印痕表现为空白点状或空白块状, 空白处位置一般包括多根相邻纹线, 有时还能依稀分辨出空白处仍然存在的纹线(见图4c), 这与“ 间断” 特征表现为一根纹线中的隔断明显不同。
2.2.3 与细点线的区别
细点线是出现于乳突纹线之间的小犁沟中的连续分布的细点状结构, 有时会出现相邻多段呈细线状且段与段之间不连接即表现为隔断, 但细点线的特征是其形状结构细小, 明显小于其所存在的周边乳突纹线, 并且往往呈多段连续间隔出现(见图4d)。而“ 间断” 只是其中一根乳突纹线的隔断, 二者形态不同。
2.2.4 与皱纹的区别
皱纹是由于皮肤松弛、堆积所形成的细小浅表的沟纹, 其印痕表现为细短不规则的空白线条, 此空白线条一般横跨数条乳突纹线(见图4e), 而“ 间断” 只是一根乳突纹线中的隔断, 二者形态不同。
指纹乳突纹线“ 间断” 特征可以看作常见细节特征起点和终点的组合, 这种起点和终点相对不连接, 二者之间的距离一般较短, 如果二者之间距离较大, 可能会造成“ 间断” 特征上下纹线形态产生细微的变化, 表现为其上下纹线朝间断处靠拢并且靠拢处纹线突然稍微变粗(见图4f)。
现场指印在形成及显现提取过程中, 由于手指作用力、承受客体的性状及显现提取不规范可能会造成虚假“ 间断” 特征的出现或“ 间断” 特征的灭失。
2.4.1 虚假“ 间断” 特征的出现
手指接触客体表面时, 由于客体表面有尘埃或粗糙不平, 形成的指印乳突纹线可能出现不连续现象, 从而形成虚假的“ 间断” 特征; 还有手指在承受客体上作用力较轻时, 乳突纹线的“ 凹陷” 特征表现形态形似“ 间断” 特征。技术人员在检验鉴定时要结合手指动作分析及留痕客体表面的性状来判断真假。
2.4.2 “ 间断” 特征的灭失
显现现场指印的方法有很多种, 有光学等无损显现方法及物理、化学等有损显现方法, 一般来说, 在正常情况下, 用无损方法显现提取的指印乳突纹线形态与其手指基本一致, 不会产生变异; 用有损方法显现现场指印时, 技术人员操作水平对显现结果影响较大, 提取显现不规范可能会造成“ 间断” 特征的灭失。例如用粉末刷显指纹时, 如果粉末用量过大, 乳突纹线“ 间断” 处堆积了粉末, 提取的指印乳突纹线就可能不会出现“ 间断” 特征。技术人员在检验鉴定时要结合指印的显现方法来判断。
由于乳突纹线的“ 间断” 特征间断点之间的距离较短, 在当前指纹自动识别系统中, 设备程序大多不能自动提取“ 间断” 特征, 人员指纹的“ 间断” 特征基本没有标注, 所以还不能有效地利用“ 间断” 特征。但如果指纹自动识别系统设备程序增加了自动识别“ 间断” 特征功能, 在自动比对时能利用“ 间断” 特征, 那会提高指纹查询比对效果。即使在当前设备程序还不能自动识别“ 间断” 特征的情况下, 在人工认定查询结果阶段时, 由于“ 间断” 特征较明显且容易发现, 还是可以利用“ 间断” 特征进行快速的检验, 提高工作效率。
某地发生一起抢劫杀人案, 现场勘查人员提取了一枚现场指印, 在指纹自动识别系统中查询, 筛选出相似人员捺印指纹100份, 由于现场指纹残缺、模糊、变形, 且细节特征点数量较少, 人工检验鉴定难度较大, 经过仔细分析, 发现该现场指印靠近根基位置一根乳突纹线有一处“ 间断” 特征(见图5a), 于是在相似人员捺印指纹靠近根基位置查找有无“ 间断” 特征, 很快查找到其中一份人员捺印指纹左环指在靠近根基位置一根乳突纹线也有一处“ 间断” 特征(见图5b), 然后以该“ 间断” 特征为基准点向周围进一步进行检验, 发现二者对应细节特征均相符合, 于是作出同一认定的结论。抓获犯罪嫌疑人后其交代了犯罪事实, 该抢劫杀人案告破。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