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数据库实战应用战法体系与能力建设研究
葛百川, 彭建雄, 刘冰
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北京 100038

作者简介:葛百川(1957—),男,浙江诸暨人,学士,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刑事科学技术管理及信息化。E-mail:Baichuan_Ge@163.com

摘要

近年来,全国公安机关DNA数据库规模化、精细化、效益化的应用特征日益凸显,已成为公安刑事科学技术领域个体识别率最高、应用效果最显著的信息系统。本文就DNA数据库在长期实战中形成的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战法和支撑这些战法的能力建设要素进行综述,探讨在信息化形势下,如何更充分地拓展DNA信息应用范围,挖掘DNA信息应用潜力,更好地适应打击犯罪的新形势、执法办案的新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

关键词: DNA数据库; 战法; 能力建设
中图分类号:DF79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650(2016)04-0259-006 doi: 10.16467/j.1008-3650.2016.04.001
The Tactics System and Capacity-Building of National DNA Database
GE Baichuan, PENG Jianxiong, LIU Bing
Institute of Forensic Science, Ministry of Public Security, Beijing 100038,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for over a decade, China National DNA database has become the core information system and performed the best personal identification and application efficiency in forens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is article summarized the efficient tactics and elements of capacity building, the outcome which came into being in the long-term practice, discussed how to expand the application areas at full scale and tap the potentials of DNA information. Meanwhile, the strategy was focused on how to better adapt to the new situation for combating crimes, the new requirements for law enforcement agencies to handle cases, as well as the new expectations of the public.

Keyword: DNA database; tactics; capacity-building

全国公安机关DNA数据库建设经历十余年高速发展, 已成为公安刑事科学技术领域个体识别率最高、应用效果最显著的核心信息系统, 为服务侦查破案、服务公安工作、服务诉讼活动、服务国家安全和社会管理[1]提供了重要的科技支撑, 并在长期实战实践中形成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战法。

本文在全面总结我国公安机关DNA数据库自2002年实战应用以来, 在基础建设、队伍实力、技术能力、数据规模、数据质量、实战效益、应用模式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基础上, 系统整理归纳了DNA数据库实战应用的十大战法(同型比对直破法、复合亲缘关系比对法、少位点比对排查法、混合样本拆分比对法、快速直查比对法、Y-STR排查法、线粒体DNA排查法、物证比对并案法、家系比对分析法、综合比对应用法), 并结合典型案例, 逐一分析了十大战法的适用范围、应用模式、技术优势、存在不足及注意事项等。提出了只有在硬件环境建设、检材样本采集、专业人才培养、科技创新能力、科学管理体系等5个方面不断加强能力建设, 才能不断推进十大战法优化完善, 不断提升DNA数据库服务实战的能力。

1 十大战法应用基础

全国公安机关DNA数据库自2002年实战应用以来, 超额完成两个五年规划建设任务, 应用成效不断取得新突破, 为进一步开展信息深度挖掘和综合应用, 提升实战能力奠定了坚实基础。

1.1 基础建设

一是实验室数量稳定增长。截至2015年底, 全国公安机关共建成DNA实验室553个。

二是装备水平不断提高。截至2015年底, 全国共装备各型遗传分析仪882台、PCR仪2339台、自动化工作站1008台, 年样本检验能力超过1000万份。

三是现勘条件不断改善。现场勘查车、生物勘查箱、多波段光源、紫外照相系统等先进设备已大量装备一线部门。

四是物证保全能力逐步增强。部分省市已建成独立物证保管室, 引进先进物证保管系统, 实现了物证保管的标准化、规范化和智能化。

1.2 队伍实力

公安部先后组建了DNA工作专家组和DNA标准化工作组, 聘任了20位DNA检测特长专家, 充分发挥领域专家技术指导和方向引领作用; 定期组织全国性学术交流和技术培训, 不断加强人才培养, 壮大人才队伍, 优化人才结构。

截至目前, 全国已有DNA专业技术人员3551人, 其中专职技术民警2641人, 硕士学历以上571人, 占总数21.6 %。2015年, 全国各级DNA技术部门共勘查现场15.6万起, 受理案件55.4万起。在“ 云南昆明3.01暴恐案” 、“ 新疆乌鲁木齐4.30” 和“ 5.22暴恐案” 、“ 东方之星号客轮翻沉事件” 等重大案事件处置中出色完成了任务。

1.3 技术能力

一是现场勘查能力不断提高。目前, 全国现场生物物证提取率接近10 %, 京、津、辽、沪、苏、浙、粤、渝等部分先进省市已超过15 %。

二是疑难生物检材检验技术日益普及。脱落细胞提取仪、牙齿粉碎器、骨骼研磨机等设备已成为实验室标配, 显微搜索、荧光染色、单细胞捕获等技术有效提升了疑难生物物证发现提取成功率。

三是数据库关键技术取得突破。千万级DNA数据信息检索比对关键技术、亲缘关系比对关键技术、多种遗传标记检索技术等核心项目攻关成功, 为“ 金盾工程” 二期全国公安机关DNA数据库升级改造顺利实施奠定了技术基础; Y-STR数据库建设应用试点取得初步成效, 查破了一批疑难重大案件。

1.4 数据规模

截至2016年5月31日, 全国公安机关DNA数据库已有各类数据4435.8万条, 其中违法犯罪人员4071.9万条(全国违法犯罪人员建库比率达到
3.19 %)、现场物证149.8万条; “ 打拐” DNA数据库累计录入人员数据59.4万条, DNA数据51.3万条; 两库数据总量达到4487.1万条, 为发挥实战效能奠定了数据基础。

1.5 数据质量

一是强化实验室联网管理。严格新建DNA实验室联网审批制度, 通过开展专家现场评审, 确保实验室建设管理水平满足联网要求。

二是持续开展“ 三项评定” 。经过四次DNA实验室等级评定和七次重点司法鉴定专业实验室评定, 已有一级实验室16个, 二级111个, 三级317个, 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DNA实验室等37个实验室被评为重点DNA检验鉴定实验室。

三是坚持推进实验室国家认可。截至2015年底, 共有204个DNA实验室通过国家认可, 通过率36.9 %。

四是着力加强质控库建设。截至2015年底, 全国质控数据总量达6.5万条。

1.6 实战效益

截至2016年5月31日, 全国公安机关DNA数据库累计生成比中通报439.8万次; 现场生物物证入库比中率35.34 %, 违法犯罪人员入库比中率1.42 %。其中, 2015年直接认定涉案人员12.4万人、案件15.3万起, 创历史新高。“ 打拐” DNA数据库累计比中确认失踪/被拐卖儿童4265人。与美国CODIS系统相比(截至2016年4月, 累计生成比中32.8万次, 为超过21.6万起案件提供比对线索), 我国DNA数据库的实战效益更加显著。

1.7 应用模式

从实战出发, 深入挖掘DNA数据库比对潜力, 从比对条件、比对模式、综合研判等方面探索、创新、优化战法, 提升信息作用率, 深化信息使用力度, 成为进一步提升DNA数据库服务实战能力的重要抓手。将DNA、指纹、足迹、人像、声纹等个体识别信息关联应用, 进而与刑侦综合作战平台、警综平台、大情报系统等对接, 实现多源信息集成应用成为新的热点。其中较有代表性的包括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开发的“ 公安刑事科学技术情报综合应用平台” 、广东省公安厅开发的“ 刑事技术信息综合应用平台” 和江苏省公安厅开发的“ 刑事犯罪多库联侦系统” 。

2 十大战法应用体系

本文中战法, 是指利用DNA数据库数据信息, 为侦查破案和执法办案提供线索证据的策略和方法。在实战中, DNA技术人员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创新完善了以“ 同型比对直破法” 、“ 复合亲缘关系比对法” 、“ 少位点比对排查法” 、“ 混合样本拆分比对法” 、“ 快速直查比对法” 、“ Y-STR排查法” 、“ 线粒体DNA排查法” 、“ 物证比对并案法” 、“ 家系比对分析法” 、“ 综合比对应用法” 等十大战法为代表的战法体系, 有力提升了实战水平。

2.1 同型比对直破法

同型比对直破法指将案件现场生物物证与入库违法犯罪人员DNA数据进行同型比对, 查中破案的战法, 是最普遍, 有效比中率最高的应用模式。主要包括“ 以物找人” (物证比人员, 查破现案)和“ 以人找物” (人员比物证, 查破积案)两种。

典型案例:2003年4月3日, 浙江省温州市某镇一女性被奸杀, 案件久侦未破。2003年12月26日, 辽宁省公安厅对因抢劫被判刑的蔡某某进行DNA检验, 入库后直接比中该案现场精斑。

此案成为利用DNA数据库比中破获的首例跨省杀人案件。经审讯, 蔡某某又供认河北唐山“ 2002.7.12入室抢劫杀人案” 是其所为; 该案原犯罪嫌疑人李某某在被判处死缓2年后无罪释放。

理论上讲, 如果所有违法犯罪人员都在库中, 所有案件现场都能有效提取到生物物证, 那么所有案件都能第一时间比中破案。因此, 持续开展违法犯罪人员建库, 努力提升现场生物物证提取率, 是提高数据库实战效能的最根本途径。

2.2 复合亲缘关系比对法

复合亲缘关系比对法是综合应用多种亲缘关系比对, 确定犯罪嫌疑人或未知名尸体身份的战法。主要包括多单亲、单亲+Y-STR、单亲+线粒体DNA等多种组合方式, 该战法在公安机关追逃行动、遇难人员身份识别等案事件处置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典型案例:1995年4月, 犯罪嫌疑人袁某某杀人后潜逃, 警方19年追捕未果。2014年11月, 技术人员利用复合亲缘关系比对法, 对与袁某某母亲符合单亲关系人员(716人)和与袁某某妻子、女儿符合三联体关系人员(141人)进行二次比对, 比中江西男子“ 何相章” 。经审讯, 该男子确系袁某某。

复合亲缘关系比对涉及多种遗传系统组合应用, 所有与身份识别相关的证据(DNA与非DNA证据), 应进行集中研判, 研判结果与案事件发生的范围大小与所处的环境(封闭或者开放)直接相关。

2.3 少位点比对排查法

少位点比对排查法是指对于未获得足够常染色体STR位点分型的现场物证, 通过专家分析, 选择其中可靠性高的位点组合入库比对, 为案件侦办提供线索的战法。

典型案例:2014年11月23日, 甘肃省天水市居民王某某家被盗, 在现场提取的自制开锁针顶端检出部分STR位点分型。经专家分析, 选取其中可靠性高的6个位点入库比对, 无容差比中前科人员2名。综合案件性质、案发地点和嫌疑人年龄等因素, 其中邹某(1986年生, 甘肃省清水县人, 盗窃前科)具有重大嫌疑。经审问, 其交代了入室盗窃的犯罪事实。

应用该战法需注意三点:一是位点组合需优选。优先选择具有扩增优势的小片段位点; 且位点数不宜少于5个。二是比对条件需优化。完全匹配无结果时, 可适当增加比对容差数、更换部分可靠性较高位点。三是结果研判须谨慎。必须结合其它直接、间接证据综合研判, 避免偶然比中误导侦查。

2.4 混合样本拆分比对法

混合样本拆分比对法是指通过钟摆查询法、图挖掘拆分法或专家人工拆分法等方法, 对混合样本分型进行拆分, 推断犯罪嫌疑人“ 参考分型” 后入库比对, 为侦查提供线索的战法。该法主要针对具备条件的2人混合样本。

典型案例:2011年9月5日, 黑龙江某县妇女刘某某被杀, 现场检材检出混合分型, 除死者外还包含另一男性个体, 分析应为犯罪嫌疑人。技术人员利用多种拆分方法对具备条件的混合图谱进行拆分比对。其中, 通过专家人工拆分法获得“ 参考分型” 无容差比中黑龙江省前科人员王某。1天后, 王某被抓捕归案, 其对杀害刘某某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

由于主要成分和次要成分区别不明显、扩增产生的杂合子不平衡、某些位点等位基因降解等许多情况都直接干扰拆分准确度, 混合样本拆分一直属于技术难题。

目前主要采用软件拆分和人工拆分两种方式:前者全面但结果偏保守, 常产生上百种组合, 需进行人工筛查; 后者针对性强, 但依赖专家个人经验, 通常由多位专家独立完成后会商形成统一意见。由于“ 参考分型” 的不确定性, 其比对条件设置与“ 少位点比对分析法” 类似。

2.5 快速直查比对法

快速直查比对法是指利用全国公安机关快速比对实战应用平台, 第一时间完成DNA分型全库比对。目前, 全国各级DNA实验室均已开通平台用户, 具备实施该战法的条件。

典型案例:2016年1月18日, 广州市某区小学女生陈某某(11岁)在赴校途中失联。当晚22时许, 其尸体被发现。在被害人阴道拭子等多处检出同一男性DNA。技术人员应用快速直查比对法, 7秒即比中前科人员韦某某。1月19日11时许, 韦某某被抓获。该案快速告破, 及时消除了不良影响, 赢得了社会赞誉。

快速直查比对法具有响应时间短(平均用时17秒)、比对范围广(全库数据比对)、比对模式多(支持同型比对和多种亲缘关系比对)、匹配条件灵活(支持完全和部分匹配)等特点, 显著提升了公安机关快速反应能力。

2.6 Y-STR排查法

Y-STR排查法是指利用男性Y染色体父系遗传特性, 对一定范围内人群进行排查的战法。在当前DNA数据库人口覆盖率不足时, 利用Y-STR排查为疑难案件侦办缩小侦查范围、寻找重点人群具有重要意义。

典型案例:2014年1月24日, 河南省郑州市某区一按摩女被杀。现场提取避孕套中检出常染色体STR分型在数据库中未比中。2014年8月22日, 该避孕套中检出Y-STR分型在河南省Y数据库中比中商丘市某县焦某某家系。该焦姓家族涉及11个乡镇, 25个行政村, 男性成员1000余人。通过查询符合年龄段的该家系成员案发前后在郑州的轨迹, 发现焦某建具有重大作案嫌疑。2014年9月17日, 焦某建在新疆被抓获, 经DNA检验确认为案件嫌疑人。

近年来Y-STR排查法在部分线索不足、嫌疑对象不清、排查工作难度大的案件侦办中屡次发挥关键作用。Y-STR排查应注意几点, 一是Y-STR比对结果具有不可证伪性, 即分型相同不能得出来自同一家系的必然结论, 分型不同也不能得出必然否定的结论[1]。二是该法主要适用于地域相对封闭、人群自然聚居、流动人口较少、姻亲关系稳定的部分农村地区, 比对区域范围不宜过大。三是Y-STR数据库建设样本采集应具有代表性。同时, 要重视建库可能涉及的法律、隐私层面风险, 避免引起社会不稳定。

2.7 线粒体DNA排查法

线粒体DNA排查法是用线粒体母系遗传特性, 对一定范围内人群进行排查的战法, 和Y-STR排查法类似。但由于我国绝大部分DNA实验室未开展线粒体DNA检验, 其应用尚不普遍。

典型案例:2005年1月5日,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一男童遇害, 死者衣领内发现2根毛发, 经线粒体DNA检验, 排除死者及其父母所留, 疑似为嫌疑人所留。经对附近村中重点人员进行线粒体DNA排查, 确定与村民裘某某(女)毛发序列相同。经对裘某某夫妇询问, 其丈夫供诉了犯罪事实, 死者衣领内毛发为其包裹尸体时不慎卷入。

在面对高度降解检材或不具备条件的物证(不带毛囊的毛发等)时, 线粒体DNA排查也可能锁定犯罪嫌疑人。美国FBI实验室DNA部门Ⅱ 专门负责线粒体DNA检验, 并建立一个库容约5000份的小型的数据库。

2.8 物证串并侦破法

物证串并侦破法是指通过DNA数据库比对, 实现案件物证串并, 并根据并案案件特点, 及时总结分析、调整侦查思路, 破获案件的战法, 适用于系列盗窃案、系列抢劫案等多发性案件侦破。

典型案例:2010年9月8日晚, 上海市一超市珠宝柜台被3名犯罪嫌疑人持枪抢劫, 涉案金饰价值近百万元。案发时值世博会期间, 性质恶劣、影响重大。现场物证检验得到2名男性个体DNA分型。经比对, 其中1名与2009年7月25日贵州省习水县一起抢劫出租车案中现场物证一致。根据这一重大线索, 两案并案侦查。经询问受害司机, 专案组从方言线索中判断其中1名犯罪嫌疑人可能为重庆籍, 并由此制定了综合沪、黔、渝三地暂住、旅馆、网吧、航班、通讯等信息的排查方案, 最终排查出张某等3名重点嫌疑人。9月18日, 本案告破。

物证串并侦破法可以把发生在不同时间、不同地域、不同性质的案件通过DNA线索刚性关联起来, 帮助办案人员分析犯罪嫌疑人组织结构、籍贯来源、作案手法、生活习惯、流窜轨迹等关键信息, 整合研判犯罪嫌疑人留下的蛛丝马迹, 及时调整侦查方向, 寻找案件突破口。

2.9 家系比对分析法

家系比对分析法是指分析现场物证DNA分型与数据库中违法犯罪人员DNA分型相似程度, 查找犯罪嫌疑人兄弟姐妹或者其他近亲的战法。当现场物证与某个人员DNA分型部分匹配时, 提示其可能来源于该人员的亲属。在没有更多线索, 且罪犯又对公共安全造成极大威胁时, 此种战法可作为备选方法。

典型案例:2010年7月, 美国加州警方采用家系比对分析法将人称“ Grim Sleeper” 的连环凶杀案犯罪嫌疑人绳之以法。该犯在1985~1988年和2002~2007年期间, 先后杀害11人, 1人受伤后幸存。其中6名受害人身上检出同一男性DNA分型, 在州和联邦DNA数据库中同型比对均未比中。2008年和2010年, 警方两次在州DNA数据库中进行家系比对。第二次发现一名叫Christopher Franklin的男子DNA分型和“ Grim Sleeper” 全部符合单亲遗传关系。经查, 其父Lonnie Franklin就居住在连环谋杀案案发地附近, 但警方从未将其纳入侦查范围。根据家系比对结果, 警方秘密提取了LonnieFranklin个人物品, 其DNA分型与受害人身上检出的完全一致。该宗连环谋杀案在25年后最终告破。

该技术已在英美等国成功应用于多起案件侦破。但由于技术缺陷和隐私隐患, 质疑始终存在:一是存在假阳性和假阴性干扰。似然比法、共享等位基因法等都不能保证即使犯罪嫌疑人有亲属在数据库中就一定能排序在前。二是成本高昂, 成功率低。经验最丰富的英国成功率在11 %~27 %之间; 美国加州成功率仅为10 %(10起成功1起)。三是部分人权组织认为家系比对存在很大不确定性, 仅仅因与DNA数据库中某个罪犯的DNA分型有关即受到调查, 会影响许多无辜人的正常生活。

2.10 综合比对应用法

综合比对应用法是指综合应用DNA、指纹、足迹等刑事科学技术信息系统和刑侦综合作战平台、警综平台、大情报系统等公安业务信息系统, 锁定重点嫌疑人员、分析活动轨迹、发现犯罪特点、挖掘案件细节, 共同为侦查破案提供信息化服务。

典型案例:2010年4月5日, 天津市某区人民法院办公室被盗。现场勘查发现一枚疑似犯罪嫌疑人所留口香糖。经DNA检验比对, 与2008年天津市另一区一饭店被盗案现场提取烟蒂DNA分型一致, 同时比中一名叫“ 苏德威” 的盗窃前科人员。但“ 苏德威” 姓名、籍贯均系伪造。根据串并案件轨迹, 办案人员判断“ 苏德威” 应在天津或天津周边地区留下住宿轨迹。尽管在津、冀旅店查询系统中未检索出“ 苏德威” 住宿信息, 但办案人员拓展思路, 对2004年曾与“ 苏德威” 共同盗窃的何某某、吕某某二人进行检索, 发现两人在天津多地均有住宿记录, 且同住人员均有一名叫王某某的男子。通过综合比对, 苏与王确定为同一人。此三人应为跨省市结伙作案的盗窃犯罪团伙。8月2日、3日, 3名犯罪嫌疑人相继落网, 并如实交代了2008~2010年期间先后流窜30余县市, 作案30余起, 涉案总价值30余万元的犯罪事实。

综合比对应用法在将DNA信息作用发挥穷尽后, 与指纹、足迹、声纹、人像等个体识别信息系统关联应用, 进而与其它人员信息、案件信息、涉案物品信息、视频信息、地理信息、通讯信息、互联网信息等各方面信息资源形成一个案件相关信息的有机整体, 共同为侦查破案提供情报支持。该战法能够充分发挥信息资源优势, 但需要办案人员不断拓展思路, 探索实践和总结经验。

3 十大战法应用水平

十大战法是对近年来DNA检验技术及其数据库建设应用经验的阶段总结, 是数据库服务实战功能的集中体现。进一步加强硬件环境、检材样本采集、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科学管理等五大能力建设, 是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下, 推进DNA数据库科学可持续发展、提升十大战法应用水平的唯一途径。

3.1 硬件环境建设

加强硬件环境建设要重点做好两个方面工作, 一是科学开展技术装备更新升级, 努力提高实验室现代化规范化建设水平, 为开展常规物证检验、疑难检材处理、人员样本批量检验和科研创新奠定物质基础。二是结合本地实际和未来规划, 科学测算、合理搭建能够满足较长一段时期内运行需要的DNA数据库运行环境, 确保数据库升级工作按期完成。

3.2 检材样本规范采集

海量准确的数据是DNA数据库充分发挥比对效能的前提, 必须坚持数量与质量并重。

一是提高现场生物物证发现提取保全能力。建立多级分类现场勘查工作机制, 提高现场生物物证发现意识; 配置先进现勘设备, 提高微量生物物证发现提取能力; 规范应用现勘系统, 提高现勘信息化水平; 建设物证保管系统, 提高物证保全水平。

二是规范重点人员生物样本采集管理。制定实施《违法犯罪人员DNA样本采集管理规范》, 明确工作机制, 统一采集标准, 严格质量管理, 提高数据质量; 建设全国重点人员DNA样本采集查重平台, 面向全警提供服务; 加强质控库建设, 五年内基本完成全国实验室检验人员、现勘、相关人员数据入库工作。

3.3 专业人才培养

DNA检验技术及其数据库高速发展对DNA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 一是要进一步加快数据库管理和信息研判人才的培养, 打造一支专业数据库管理和信息研判人才队伍, 为数据库平稳运行和信息综合研判提供智力支持。二是建立健全专业人才培养机制, 坚持分级分类举办技术培训班、建立技术员随岗轮训制度, 有计划、分步骤对各级技术人员进行专业培训, 提升战斗力。三是形成以全国公安机关DNA数据库建设应用研讨会和DNA专业年会为核心, 各级DNA检验技术及数据库专业会为补充的业务交流体系, 打造视野开阔、畅所欲言的开放式交流环境。

3.4 科技创新能力

培育科技创新能力, 掌握核心科技, 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加强数据库应用关键技术研究, 以数据深度挖掘和关联应用为方向, 逐步开展DNA分析专家系统、家系比对分析系统、SNPs比对分析系统等重点系统建设。

二是重视法庭科学领域基础性研究, 包括开展中国人群遗传特征研究, 筛选适用于中国人群的核心STR基因座; 加快国产仪器、试剂、耗材研发, 推进SNP技术、芯片技术在法庭科学领域应用等。

三是加快科研成果转化和新技术新方法推广, 包括逐步推广国产物证保全系统及器材, 加快普及骨骼、牙齿及接触类DNA检材检验相关技术, 科学引导二代测序技术在法庭科学领域的应用等。

3.5 科学管理体系

加快建立完善覆盖DNA检验和数据库应用全流程的科学管理体系。

一是尽快制定《全国公安机关DNA数据库管理办法》, 规范DNA数据库运行、管理、应用、维护、质控、安全、保障、监督、考核等工作环节。

二是通过开展DNA实验室联网现场评审、DNA实验室等级评定、重点司法鉴定专业实验室评定和国家权威司法鉴定专业实验室评定等, 加强实验室基础建设规范化。

三是以开展DNA技术应用服务标准化试点工作为契机, 提升全国DNA实验室标准化建设水平。四是推进实验室认可和质量认证, 确保鉴定质量, 确保公安机关DNA实验室鉴定权威性和公信力。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1] 刘冰. 现阶段我国DNA数据库发展的几个关键问题[J]. 刑事技术, 2015, 40(4): 318-323. [本文引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