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街景地图在多道仪测试中的应用研究
林燕, 李卫华
山东省青岛市公安局刑警支队,山东 青岛 266000

作者简介:林燕 (1976—),女,山东文登人,工程师,学士,研究方向为心理测试、文件检验。E-mail:zyaxqd@sina.com

摘要

多道仪测试中的证据探索类测试,在国外常借助地图予以实施,这被称为地图测试法。本文使用三维街景地图替代传统的平面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在一起重大杀人焚尸扬灰案测试中,为了寻找3年前被抛洒的死者骨灰,作者利用三维街景地图,既改进完善了传统地图测试法,又将街景地图测试的形式推广至情节测试。结果显示,较之图片测试法和视频测试法,三维街景地图测试对被测人更生动形象,刺激效果更好,测试结果令人满意。

关键词: 多道仪(测谎仪); 物证探索; 地图测试法; 街景地图
中图分类号:DF793.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8-3650(2015)01-0074-03 doi: 10.16467/j.1008-3650.2015.01.017
Application of Three-dimensional Street Image in Polygraph Test
LIN Yan, LI Wei-hua
Criminal Investigation Detachment, Qingdao Public Security Bureau, Shandong Qingdao 266000, China
Abstract

The evidence exploration by means of polygraph (lie detector), named map test method, is often implemented with the map of the surveyed area in foreign countries. In a case, taking place three years before, where the outlaws killed a person and burned the body into the cremains which were packaged and thrown away, we used the three-dimensional street image instead of the traditional floor plan, and achieved remarkable results. In order to find the likely place where the cremains of the victim were cast, we utilized the three-dimensional street image to arouse the murderers’ memory that involved with their action and location to throw the murdered cremains. Corresponding to the place that the cremains were discarded, the murderers showed distinct response in the polygraph. With the clue we discovered, the cremains were found and the case was solved. The three-dimensional street image will offer greater assistance in the polygraph test with its more vivid, more stimulating power and the ability to plunge the subjects into the real scene.

Keyword: polygraph (lie detector); evidence exploration; map test method; three-dimensional street image

物证探索类测试是心理测试之多道仪测试的基本功能之一, 但在实战中成功率却并不高, 究其测试难度主要包括:地域范围大、边界模糊难以确定、空间信息量大、题目编制难以准确包含、难以用精准简练的语言概括; 加之不同区域不同人群的方言、方向感、环境熟悉度、认知度等的偏差, 由此带来的便是测试信息量庞大、不确定因素多, 测试人员掌控难度大等问题, 都是导致此类测试成功率低的原因。因此, 在实战中运用心理测试技术单纯解决物证探索问题的诉求也较少。此类测试委托所占比例也不足2%。从应用层面也说明了此类测试的发展局限性。作者引用新技术手段改进了国外的地图测试法, 极大优化了测试条件, 较好地掌控住被测人, 成功精细地测试了一起绑架杀人焚尸毁迹案, 为物证探索类测试创造了新的工作模式。

1 案件简介

2011年某日, 3名犯罪嫌疑人投资16万专门租赁了一个苗圃作为犯罪场所, 在院内修建了3间地下室、并搭建起焚尸炉, 经过精心策划后, 绑架杀害了一名16岁的少年, 并将其烧成骨灰。2013年8月, 3名犯罪嫌疑人落网后, 只承认绑架但拒不交代杀人及骨灰处理等关键环节, 妄图逃避、减轻刑罚。2014年, 警方借助心理测试技术寻找死者的骨灰。此时距离案发时间长达3年之久。测试人员分析了此案技侦和2名主犯的口供, 得出一个大致的处理骨灰的路线, 制定了以疑似路线为主轴进行测试, 找出嫌疑路段后再横向延伸精细测试的测试思路。测试的关键点是如何最大程度地唤起被测人3年前的记忆, 为此, 在地图测试法中专门引入了三维街景地图。

2 测试方法
2.1 测试人员勘查现场, 熟悉可疑处理骨灰路线

按照嫌疑人抛骨灰的时间段— 清晨、抛骨灰的方式— 驱车, 进行实地勘查。首次勘验现场, 测试人员先后驱车勘查现场路线3遍, 并与侦查人员和技侦人员分工协作模拟犯罪经过。技术侦查人员负责现场重新测试数据基站信息和时间, 侦查人员记录下车程公里数和所用时间。尽管3年的基站信息已经发生巨变, 但通过同车勘查、实地交流, 测试人员将案情进一步消化吸收, 彻底摸清路线, 计算推断出嫌疑人走出的单程最远距离和范围, 同时记录下可能处理骨灰的点或路段以及转折点, 了解3年前的地容地貌情况, 预判犯罪嫌疑人可能处理骨灰的方式和地点。为编制题目做好充分准备工作。

2.2 使用街景车全程拍摄

测试人员将街景车带至犯罪现场, 即犯罪嫌疑人绑架杀人焚尸的苗圃内, 从苗圃内开始全景拍摄, 然后沿可疑路线进行全程拍摄。拍摄后技术人员对所有拍摄信息进行后台处理。

2.3 进行常规测试

对被测人进行问答式的测试。第1轮测试的结果没有朝向警方期望的“ 埋骨灰” 方向发展, 也没有出现警方预测的“ 扔到水库里” 的情形, 通过测试探索发现:骨灰被抛撒在路边沟里。

2.4 街景地图测试

问答式测试后, 使用街景地图进行测试。为了确保测试效果, 规避被测人反测试的可能, 测试人员选择了投影仪大屏幕播放的形式, 在测试室内被测人的座位正前方将街景地图投影播放。测试时, 被测人配戴传感器, 只被要求观看整个图像, 不做任何问答。经过对2名被测人3遍测试后, 测试人员发现, 2名被测人均在八马路和潍蒋路十字路口往西产生初始高特异反应, 并随后紧接连续激发次反应数个。而在之前的街景地图测试中没有任何相关反应唤起。通过街景地图测试, 测试人员断定, 该十字路口以东的长达20km的路段基本可以排除。十字路口以西沿八马路往西是抛洒骨灰的重点嫌疑路段。从而将可疑路段缩小到3km范围之内。

2.5 绘制重点地段彩色地图, 进行地图测试

围绕该十字路口及以西路段, 测试人员邀请专业人员对该重点区域绘制出平面彩图, 依据此图进行测试。测试采取了分区测试法, 然而, 测试结果再次出现了与警方之前调查不符的现象。测试人员通过测试发现, 抛洒骨灰的位置是在该十字路口以南, 并位于潍蒋路东侧。这一测试结果纠偏了前期所有工作方向的失误。

2.6 重新勘查现场, 绘制路线图, 精确定位

按照测试结果, 测试人员带领技术人员和侦查人员集体赶赴现场重新勘查, 重新绘制路线图, 充分使用路线图的缩放功能, 选择恰当的参照物分区进行测试, 最后将抛洒位置锁定在潍蒋路南第一个加油站东南侧小路的长约50m宽3m的路边沟内。

3 结 果
3.1 测试结果正确

测试后, 当地警方组织力量对该区域进行仔细搜索, 最后成功找到了1袋多未燃尽的焦炭、骨灰。测试结果成功得以验证, 也为案件的侦破和诉讼工作提供了重要证据。

3.2 开创了街景地图测试法

物证探索类测试大多都是要依据地图进行面、线、点的测试, 国外称为地图测试法。而且心理测试情节测试法的形式一般也分为图片和视频两种, 但在本案的测试中, 测试人员考虑到本案的难度和犯罪嫌疑人的对抗度, 开创性地使用了三维街景地图测试法, 在2名被测人的测试中都取得了明显成功。一举将长达25km的可疑路线迅速缩小在3km范围之内, 为整个测试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为国外的地图测试法增添了新的应用手段, 为心理测试专业开创了新的测试形式和方法。

4 讨 论

街景地图是提供360° 全景图像的地图服务形式, 通过街景, 可以真实的看到街道上的高清景象, 具有真实感强、交互性强、易于沉浸的特点, 可以真实地表现现实空间场景。街景开创了一种全新的地图阅读和体验模式, 它与平面地图、立体地图形成强烈的对比, 使原本枯燥的地图更加生动立体, 更有阅读性并易于理解, 真正实现了“ 人视角” 的地图浏览体验, 使用者就仿佛身临其境, 可以让我们更好的认识熟悉某个地方。应用到心理测试中, 可以将被测人迅速带入至犯罪现场情境中, 最大程度唤起其认知和情绪反应, 最大程度地优化测试条件。尤其是对犯罪现场环境不是非常熟悉的犯罪嫌疑人, 其激发反应的作用和效果就更加明显, 在心理测试实战中具有重要的调控价值。

街景地图是用专业摄影机录制的真实地图, 但是比看监控摄像更加形象生动, 主要体现在其动静结合的操作方法以及任何角度的高清晰画质上。其软件操作可以选择不同距离切换到相邻的下一个拍摄点的街景, 并可以用鼠标自由旋转甚至三维旋转。由于是360° 视角的拍摄, 不论旋转到任意位置, 其图片均达到单反相机级别拍摄的高清画质, 图片清晰、锐利、通透, 视觉效果好。比单一视频录像提供更大量的信息, 并带来拟真交互体验的地图浏览方式。街景地图测试法的便捷操作, 在测试中可以更加深入地对可疑地点或位置进行深度探查。在本案街景测试中, 凡是在被测人激发反映的位置, 测试人均立即进行360° 旋转重复播放, 进一步探查其敏感反映点。

街景地图提供的大量、多重、直观的信息, 以动静结合的方式通过视觉通道直接被感知, 在测试中会给我们多重意想不到的提示。如测试人员在深度探索中发现其几次反映都集中在道路的左侧, 由此果断排除了道路右侧区域, 进一步缩小了测试范围; 而在测试中发现其对主干路上出现的一条小路产生了一定幅度的反映, 测试人员推断抛洒骨灰地点很可能就在主路和支路的交叉位置上。在第二次重新勘查现场时测试人员有意识地勘查小路, 果然发现在潍蒋路东南侧第一个加油站附近有一条支路, 并且此支路边上的确有伴行全程的排水沟。因此在勘查和绘图时也将其列为重点, 详细描绘。在第二天的测试中, 果然印证了测试人员的推断, 真正的抛洒骨灰路段就在这里, 测试人将在街景地图测试中发现的信息充分利用, 精心准备, 为下一步精细测试的最大化结果创造了条件。

街景地图唤醒记忆的方式是以被测人为主导的, 比画片和视频更加符合作案人犯罪过程中的心理认知节奏, 也更加容易唤醒其在大脑中留下的记忆, 因此给被测人带来的刺激更加直接有效、迅速明确, 唤起直指人心。街景地图的空间大信息量也为被测人提供了观看的兴趣和带入感, 最大程度地优化了测试条件, 是今后心理测试情节测试法中应当予以推广使用的新方式方法。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1] 陈云林, 孙力斌. 心证之道[M]. 北京: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12. [本文引用:1]
[2] 陈云林. 犯罪调查心理测试技术中的心理信息分析与实践[J]. 刑事技术, 2005(3);6-12. [本文引用:1]
[3] 乔辉, 反测试的手段及应对策略探析[J]. 刑事技术, 2011(5): 10-14. [本文引用:1]
[4] 李兴东, 孟霞, 赵国胜, . 犯罪场景图像刺激应用于心理测试1例[J]. 刑事技术, 2014(5): 59-60. [本文引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