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老癖变态杀人2例法医学分析
刘延明1, 李长征2
1.山东省微山县公安局刑警大队,277600
2.山东省济宁市公安局刑警支队,272000
摘要
关键词: 法医学; 变态杀人; 性变态; 恋老癖
中图分类号:DF795.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8-3650(2014)06-0067-02
1 案件简介

案例1 某年10月3日某派出所接报案称, 卜某(男, 81岁)于10月2日下午4时许失踪, 第二天早晨被人发现在一小树林内死亡。现场位于某村的拆迁旧址, 尸体位于新河北街西300m。尸体头东脚西仰卧位, 尸体上身着灰色棉袄及秋衣, 下身赤裸赤足。腹部至耻骨联合之间在13.5cm× 25cm面积的范围内可见多条平行排列的皮肤挫擦伤, 会阴部有浅表擦伤, 睾丸肿大, 龟头有3处擦挫伤痕。解剖可见胸部多发肋骨骨折, 心脏破裂, 胸腔积血约1000mL, 睾丸淤血肿胀。病理检验:心脏破裂出血; 双肺水肿, 睾丸鞘膜周围、白膜下、睾丸实质内多处灶性出血, 阴茎龟头海绵体出血。综合分析认为卜某因胸部重度损伤心脏破裂而死亡。

案例2 某年12月4日, 某村田地看护者吴某(男, 78岁)被人发现在死于看护房中。现场位于村内果园看护房内。尸检可见:尸体位于看护房内门口处, 斜卧, 尸体全身赤裸, 体表多处擦挫伤, 四肢及胸背部多处中空样皮下出血, 会阴部损伤严重, 左睾丸肿胀体积4cm× 3.5cm× 2.5cm, 表面部分区域紫红色, 右睾丸体积5cm× 4cm× 2.5cm, 切面睾丸、白膜及鞘膜呈紫红色。病理检验:食管、支气管、声带粘膜下出血; 颈前肌群肌肉组织内出血; 左肺上叶出血, 睾丸鞘膜周围、白膜下、睾丸实质内多处灶性出血。综合分析认为吴某符合颈部、睾丸损伤致休克死亡。

2 讨 论

通过技术手段, 抓获犯罪嫌疑人程某(男, 31岁), 其供述了上述两案作案过程。程某供述与卜某在路上相遇, 卜某拆迁旧址捆扎玉米秸时当时周围无人, 程某上前挑逗、触摸卜某外生殖器, 招到训斥反抗, 程某用棍打击卜某胸部, 致昏迷后剥去卜某裤子, 后用木棍打击捅刺卜某下腹, 阴茎阴囊部位, 称其在施虐过程中能够激起心理满足, 并有性兴奋, 后将卜某裤子带走。

在吴某的案件中, 程某也是看到吴某独自1人, 心理异常兴奋, 在搭讪的时遭到反抗训斥, 乘其不备将吴某打倒致昏, 剥去吴某身上衣物, 用木棍反复击打死者全身, 尤其用木棍打击捅刺吴某会阴部位时更是兴奋。

同时程某也交代了数十起猥亵他人的案件, 侵害对象均为老年人, 由于伤害较轻, 当事人认为羞耻, 未向公安机关报案。

综上程某系典型的恋老癖性变态杀人者。性变态杀人案件是杀人犯罪案件的一种犯罪形式, 是指犯罪行为人在情感变态的心理驱使下实施的一种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 属于一种严重暴力犯罪, 这类案件的犯罪行为人俗称为“ 色情杀人狂” 或“ 变态色情狂” [1]。在性变态的杀人案件中, 犯罪行为不是通过一般正常人的性行为方式或性行为对象满足自身欲望, 而是通过强奸、杀人、残害被害人尸体或性器官等虐杀被害人的方式激起性兴奋, 满足性欲。它深受现实社会背景和家庭环境的影响。除了生物学因素外, 犯罪行为人还可因灰色童年、青春发育期、心理障碍、婚姻感情挫折、夫妻性生活不和谐、性功能障碍及黄色文化、舆论媒介的影响和政治生活上的打击产生人格障碍等原因而产生的变态心理[2], 这种变态性心理又称性倒错, 性歪曲, 性偏离, 表现为性爱对象、性身份、性行为或满足性欲的方式以及性欲方面的需求的异常[3]。这种病态性行为属于幼年性经历的再续以及缺乏排解心理困难和应变能力所致, 以男性居多, 诱因多为幼年性创伤心理。

恋老癖是指青年或成年人只能感受到老年人对自身的性吸引, 这种人格障碍, 也是一种特殊的性心理障碍, 产生这种性变态一般始于童年期、青少年期, 发病在18岁以上, 至少持续两年以上。对年长异性或同性亲长关爱的渴求, 最终在个体成年后演变成恶意倾向, “ 恋老癖” 常见的多为男性。还有其他解释恋老癖的病因是“ 恋母或恋父情结” , 这种心理动力学原因主要与个体在幼儿期严重缺乏某一性别亲长的爱有关, 出于对年长异性关爱的渴求, 最终在成年个体后演变为恋老倾向, 性倒错最终发展为恋老癖。有调查表明, 有的同性恋者只希望与50~60岁或60岁以上的老年同性爱者建立伴侣关系。恋老癖的特点有时表现在一旦与所恋的或所接触的老年接触就可出现明显的激动或兴奋, 而对同龄异性无任何兴趣。因此, 他们常常主动与老年人接触, 并对他们进行性挑逗, 这种心理基础大致是一种幼稚的, 非成熟的和非生殖性心理状态。实际上, 恋老在心理上是常有正常心理背景的, 在诸多案例中, 女性恋老癖多见, 而男性对男性老年人的恋老症非常罕见。

一般的性变态杀人案件所侵害的目标往往不特定, 而此类恋老癖病态杀人案件的则侵害目标相对固定, 多为65岁以上的老年男性, 而往往是这种相同的侵害目标给侦查机关串并案提供了条件。作案人的作案手段和性侵害方式也相对固定, 常表现为摸、亲、击打男性外生殖器等, 以此来发泄其变态的性行为心理, 因而这种施虐的性行为方式更能满足其变态心理。所以说病态的性心理状态和满足性心理的畸形需要决定了性行为方式和性虐待的稳定性, 而这种稳定性以手段的习惯性表现出来, 有时表现为攻击性行为, 在恋老癖中这类情况往往被称为施虐症, 通过暴力手段来满足其变态的性心理, 或者说是通过作案时的兴奋与幻想发泄他们在心灵深处的仇恨与伤害。

恋老癖病态杀人案件的现场与常见的性犯罪杀人现场有相似之处, 但是在某些具体环节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例如杀人现场地点的隐蔽性, 尸体损伤的特殊性, 而变态杀人案的犯罪份子往往多无侵财目的, 现场有或没有财物损失。在案例1中死者卜某, 由于看到下腹皮肤、性器官受到损伤, 案件的最初定性为交通事故抛尸逃逸、或有奸情被人报复杀害, 死者家属也普遍认为有奸情被人报复杀害, 并按此思路进行了走访调查, 但是在吴某案件出现时, 虽然两起案件在现场未提取到物证和有价值的痕迹物证, 但是被害人损伤同样包含着侦查信息, 死者的会阴部都有的损伤, 损伤的部位及这种类型的损伤往往能够反映出案件性质。在侦查过程中, 通过分析不难判定犯罪嫌疑人性取向有问题, 或有性变态犯罪的倾向, 考虑到能够并案, 并及时转变侦查思路, 定性为特定针对老人的性侵害, 并进行了梳理。分析作案动机主要是通过非正常手段来满足变态的性心理需要, 即为性欲而施虐杀人, 所以采取的方式是变态的, 按照此思路案件迅速突破, 确定了嫌疑人。产生此种变态心理的原因则是由于作案人受到挫折的心灵留下创伤, 或心理、情绪、性欲等要求长期处于压抑状态, 而这种挫折感和压抑感的积累, 一方面能产生心理变态, 另一方面又加快了心理扭曲, 其致使其心理, 尤其是性心理和性行为模式发生恶性变异。恋老癖病态杀人案件都是在作案人变态心理支配下实施的系列性故意杀人案件。破案后查明犯罪嫌疑人程某(男, 31岁)居住在某村, 幼时母亲精神异常, 家庭条件恶劣, 自幼跟随祖母生活, 这让他对老年人产生不可分离的依赖感, 在18岁时曾被一男子长期性侵两年多, 因此性心理从此变得扭曲, 人格发生改变。随着年龄的增长, 婚后家庭不和睦, 导致他主动寻找老年的欲望越来越强, 产生了寻找老年男性作为自己的性伙伴的想法, 在几次追求老年男性性伴侣受挫后, 开始对老年男性产生怨恨, 进而衍变成性虐待及杀人的罪行。

综上所述, 恋老癖伤、杀人案件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1)单人作案, 侵害目标多固定为老年人, 作案人心理扭曲, 以性快感目的, 杀人为只是达到其目的的手段之一, 主要来满足其变态的心理或生理需求; (2)作案时间多不固定, 主要看是否方便, 作案地点多为有隐蔽地, 且作案时持续时间较长; (3)作案手段往往单一, 习惯且具有稳定性, 作案手段残忍, 常伴有阴部的损伤, 呈系列发案的趋势; (4)现场物质证据缺乏, 行为证据比较丰富, 被害人与嫌疑人无因果关系, 破案难度大; (5)受害人很少报案, 传统观念使得老年人受到侵害后羞于事件本身, 往往选择回避态度, 这也给公安机关的串并破案带来很大难度。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1] 赵桂芬, 郝宏奎. 性变态系列杀人犯罪行为人的心理特征[J]. 公安研究, 2002(1): 29. [本文引用:1]
[2] 陈建. 性变态杀人案件的特点及其预防对策[J]. 云南警官学院学报, 2012(2): 83. [本文引用:1]
[3] 顾红梅, 刘战坡, 孙祁. 一起性变态杀人案件的犯罪心理实测分析[J].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 2004(3): 66. [本文引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