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草”的GC/MS检验1例
马华, 阮世超
天津市公安局毒品检验鉴定中心,300240
摘要
关键词: 音乐草; GC/MS; 新精神活性物质; 毒品检验
中图分类号:DF795.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8-3650(2014)06-0064-01
1 案件简介

某年2月14日, 某市公安分局禁毒支队破获一起贩卖毒品案件, 在某住处查获毒品疑似物。其中缴获的17包样品为植物碎末。据犯罪嫌疑人交代为新型毒品“ 音乐草” 。

2 检 验

岛津GC/MS-QP2010, 配有AOC-20i自动进样器; 超声波清洗器:KQ5200DE; 分析天平:Sartorius CPA224S。

试剂:甲醇(色谱纯, 德国公司)。

2.1 仪器条件

色谱条件:色谱柱DB-5MS(30m× 0.25mm× 0.25μ m)弹性石英毛细柱; 柱温初始温度200℃, 以20℃/min升温至280℃, 保持20min, 以10℃/min升温至300℃, 保持20min, 载气为高纯氦气; 流量1mL/min; 分流进样, 分流比20∶ 1, 进样口温度280℃, 进样量1μ L。

质谱条件:传输线温度250℃; 离子源温度230℃; 电离方式EI源; 扫描方式全扫描; 质量范围35~500amu。

2.2 检 验

取可疑植物碎末2g于10mL试管中, 加入甲醇5mL, 超声振荡5min, 离心出甲醇, 浓缩至500μ L供检。

2.3 结 果

检验结果见图1~图4

图1 植物碎末提取物GC/MS总离子流图

图2 植物碎末提取物GC/MS质谱图

图3 标准物质MAM-2201的GC/MS总离子流图

图4 标准物质MAM-2201的GC/MS质谱图

3 讨 论

经GC/MS分析, 这种新型毒品“ 音乐草” 的总离子流图及质谱图见图1图2, 保留时间24.70min的色谱峰的主要质量碎片为:373、356、298、232、144、181。经与标准谱图相比较, 不论是主要碎片还是相对丰度均吻合, 定性为1-(5-氟戊基)-3(4-甲基-1-萘甲酰基)吲哚。这是本市查获的第一起新精神活性物质案例。

1-(5-氟戊基)-3(4-甲基-1-萘甲酰基)吲哚, 是一种人工合成大麻素, 其别名为MAM-2201, 分子式:C25H24FNO, 分子量373, CAS号1354631-24-5, 外观为白色粉末, 其化学结构式见图5:

图5 MAM-2201化学结构式

通常用有机试剂将其溶解后喷涂于植物碎末的表面, 用于吸食。吸食后产生类似于大麻的致幻效果, 长期吸食会导致心血管系统疾病, 以及精神错乱, 同时具有致癌风险[1]。尽管我国目前还未将MAM-2201列入管制, 但是这种新型合成大麻素的出现应该引起我国禁毒部门的高度重视。

该方法准确可靠, 灵敏度高, 操作简单, 可用于日常办案。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1] 花镇东. 新精神活性物质分析手册[M]. 北京: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13, 73. [本文引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