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场景图像刺激应用于心理测试1例
李兴东, 孟霞, 赵国胜, 李媛媛
新疆巴州塔里木公安局,841000
摘要
关键词: 犯罪场景; 图像刺激; CIT; GKT; 心理测试
中图分类号:DF793.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8-3650(2014)05-0059-02
1 简要案情

某年1月27日2时许, 在塔某公路2名男子将在路边停车睡觉的艾某打伤, 抢走现金若干和车钥匙, 艾某装死躲过一劫, 作案人驾车逃走。通过各种侦查手段, 确定有4组共8人具有作案时间, 其中一组杨某、王某有犯罪前科、赌博劣迹, 嫌疑最大。

2 编题思路

受害人艾某对案件过程有比较清晰的记忆, 虽然不能辨认出凶手, 但是通过其回忆能够给主测人员提供足够多的隐蔽情节信息。经过与受害人沟通, 以打击部位、行凶工具、抢走的物品、附随行为等为主题编制了五道隐蔽信息测试题目。

发案时间为农历腊月十五的午夜, 当晚月光明亮, 视线良好。凶手在着手作案前为确保得手, 一定对目标车辆和人员进行了足够的观察。这个观察能够在凶手的大脑中形成一幅“ 画面” , 此画面不仅在作案时形成了短时记忆, 并且在作案后会反复回忆, 形成长记忆。这幅画面的内容就是“ 犯罪场景” , 里面的核心构件(同时也包含了隐蔽信息)是一名中年男性半躺于银灰色小轿车的驾驶位。

主测人员模拟案发现场场景, 在相似的时空条件下, 让受害人半躺于该车的驾驶位, 以作案人的视角进行拍摄, 制作成关键问题(R)的图像, 同时以其他男性、女性及不同年龄、身高的人员乘坐于不同车型(黑色、红色、越野车、轿车)的不同座位, 进行拍摄, 另制作4个陪衬问题的图像, 这样共同组合成一道隐蔽信息测试题目。赋予该题较高的权重。

编制好这道犯罪场景的图像题目后, 为慎重起见, 用三名不了解案情的无关人员进行模拟测试, 效果很好, 均未出现假阳性。

3 测试结果

在用传统方法编制的五道隐蔽信息题目的测试中, 杨某在绝大多数关键问题上反应明确, 经过分值计算, 杨某没有通过测试, 说明其有明确的相关犯罪记忆。王某在部分问题上有反应, 在有些问题上反应不明显。而在用犯罪场景的图像展示这道题目的测试中, 两人均在关键图片上有强烈的阳性反应。经过突审, 不到两个小时, 杨某、王某就交待了作案过程。随后根据供述提取了相关物证。案件在除夕夜得以告破。

4 讨 论

按照传统方法设计的五道隐蔽信息测试题目, 杨某和王某在关键问题上的生理反应不完全相同, 这符合两人作案的特点。对于两人或多人作案, 由于分工不同、注意点不同, 其认知和兴奋点也不完全相同。但是他们在用图像展示的犯罪场景这道题目上的反应是一致的, 关键问题的得分都是最高的。

人对所经历过的事情、所见过的场景、所听过的言语、所学过的知识会产生记忆, 当这种记忆事后被唤醒、提起时, 会产生生理反应。犯罪是一次涉及风险和恐惧的行为过程, 是违反基本道德的行为, 因而犯罪的过程和场景在罪犯的大脑中形成长久的记忆, 在心理测试过程中当提及有关犯罪的情节和再现犯罪的场景时, 就会唤醒他的记忆, 而产生生理反应。国内外的专家学者都曾对心理测试中应用图像刺激进行过理论阐述[1, 2]。受此启发, 本案使用图像再现犯罪场景来编制测试题目, 是个新的尝试, 效果是令人满意的。

犯罪场景难以用精准简练的语言进行表述、提问, 在传统的用语言提问刺激的测试中应用困难。而用图像展示的方法进行场景再现, 则非常直观, 大量的多重信息(类似于多情节测试)通过视觉通道直接被感知, 不经过表征转换环节, 能迅速、明确地唤醒相关记忆。

大多数刑事案件都有犯罪现场, 犯罪现场不仅包括实行的作案现场, 还包括预备犯罪的现场、后续作案现场(如处理赃物现场、移尸现场、碎尸现场等), 从原理上说只要能够形成长记忆、具有隐蔽性, 均可作为编题的来源, 从而丰富和扩大了编题范围。这需要在以后的案件中进一步挖掘和验证。

新疆是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 有相当数量的少数民族人员在用汉语交流方面仍存在一定的困难, 全国也有很多类似情况的地方。这种情况下, 单纯使用传统的语言提问进行心理测试是有困难的, 在实践中即使有翻译的帮助, 效果也差强人意。因此, 尝试拓展新的编题、刺激方式对促进心理测试工作的发展是有益的。

本文通过一个案例介绍犯罪场景再现这种编题方式, 为了突出重点, 在案情介绍、具体的测试题目、测试过程、分值计算等方面都进行了适当简化, 从最后的结果来看, 实现了测试的主要目的。但是作者也清楚地意识到本案测试过程中没有使用CQT和SKY, 是不够严谨的。因而这样的测试结果是无法达到证据标准要求的, 因此仅供侦查员在侦查阶段作为侦查线索参考。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1] 陈云林, 刘歆超. 心理测试技术——从“测谎”到“拆谎”[M]. 北京: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07: 60-64. [本文引用:1]
[2] 王补(编译). 犯罪情景测试[M]. 北京: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1997: 80-122 [本文引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