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条件下言语识别技术的新变化
黄建同1, 黄文林1,2
1.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北京 100038
2.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北京 100038

作者简介:黄建同(1956—),女,北京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文件检验及教学、科研等。Tel:010-66269512;E-mail:huangwenlin2004@163.com

摘要

本文综述了信息化时代言语识别技术发生的各种新变化,并对今后言语识别的发展方向提出思考。

关键词: 言语识别技术; 信息化条件; 文件检验
中图分类号:DF7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650(2014)02-0039-02
New changes of forensic linguistics in the information era
HUANG Jian-tong, HUANG Wen-lin
Abstract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d the new changes of forensic linguistics, including the challenges for forensic logistician and research trends in the information era.

Keyword: forensic linguistics; information era

言语识别技术是刑事技术领域文件检验的重要内容, 主要利用语言学、侦查学等有关学科的知识、原理和方法, 研究言语材料的言语特征及规律, 进而判断言语人的地域、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特征等各种社会种属特征, 为确定案件侦查方向和范围、认定作案人提供依据的一门专业技术, 在分析刻画书面言语材料的言语人身份特征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1]

随着信息化时代人与人之间交际模式的丰富多样, 传统的检验对象(诸如挂号信、匿名信、恐吓信等)逐渐被新兴交际模式下的各种语言形式(诸如QQ、微博、博客等各种网络语言)所取代, 言语识别技术这门传统技术面临着新的挑战。本文着重阐述信息化时代言语识别技术发生的各种新变化, 并对今后言语识别的发展方向提出思考。

1 信息化时代言语识别技术面临的新变化

随着科技不断发展, 全球进入信息化时代, 人们的交际模式发生了巨大改变, 言语识别的发展与研究面临的形势也随之发生变化, 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1 言语交际模式发生了变化

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促使网络交际成为一种新的交际模式。与传统的面对面交流或书信、电话交流完全不同, 网络交际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成果将各种媒体形式诸如广播、电视、通信等与网络融合在一起, 形成一个功能巨大的信息系统, 为交流提供了全新的平台。网络交际模式的兴起催生了网络犯罪这种新的犯罪形式。随着网络交际的不断普及, 网络犯罪率持续攀高。

1.2 言语交际载体发生了变化

网络交际需要借助于电脑或手机, 通过键盘输入各种信息, 键盘和屏幕完全充当了传统交际中笔和纸的角色, 通过两者进行信息的输入和接收。新的交际模式中言语载体由原来的纸张变成了屏幕, 书写工具由笔变成了键盘和鼠标。言语载体的变化, 使得原先各种手写的挂钩信、反动传单、匿名信大幅度减少, 取而代之的是打印文件、电子文件的大幅度增多。

1.3 言语交际身份发生了变化

在传统交际模式中, 可以从言语材料的特征中判定言语人的地域、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特征, 进而对犯罪嫌疑人进行特征刻画。这是基于如下预设, 言语人在撰写言语材料时没有故意隐藏或伪装个人的社会身份。而在网络交际中, 网络交际者在完全不了解对方的情况下并不拒绝与之交流。人的个性特征、姓名、年龄、职业、身份和居住地这些在传统交际模式中客观存在且被交际双方所共知的身份信息都可以以隐匿的状态出现。交际身份的变化使得犯罪分子利用网络的虚拟性大肆开展各种犯罪活动。

1.4 城市化进程加剧了语言转移, 减少了方言差异

当今中国正处在一个前所未有的大规模城市化发展进程当中。城市化推动了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人口不断涌入城市, 直接加剧了不同方言区人群的杂居, 也影响着人们对语言的使用。以中国的大城市为例, 移入的外地人, 往往向当地语言或普通话转移, 比如, 沈阳的广东人、潮州人与福建人的第二、三代都放弃祖籍语言而转说东北话或普通话[2]; 到北京定居的移民, 如上海人, 到了第二代, 大多数也都会只说普通话或北京话。这种情况直接导致了原先可以依据方音字、方言词汇等特征来判定言语人地域特征的标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变得越来越难。

2 言语识别在新交际模式下的发展思考
2.1 广泛借鉴和吸收其他学科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成果

言语识别是一门融合多学科知识[3](除了语言学、侦查学之外, 还包括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犯罪心理学、逻辑学、文学、历史学、地理学、数学、计算机学、精神病学等学科)且实践性很强的应用技术型学科。崔军民[4]、齐晓凡[5]、袁瑛[6]等人在研究中一致指出, 现有的学科理论主要建立在办案实战经验之上, 相对薄弱。综观现有的科研成果, 未见有结合新变化更进一步的理论研究或者基于实践成果的理论升华, 也未见开展学科融合方面的新研究。因此, 引进、消化、吸收其他学科的理论与方法, 加强言语识别的理论体系构建与完善, 开展系统深入的理论研究亟需进行。

2.2 开展对新交际模式的言语特征、检验方法的有效研究

原先主要依据各种手写信件构建起来的言语特征是否适用于网络交际这种新模式; 网络交际的言语特征如何, 是否也能直接沿用相同的社会种属判定标准等等, 相应的基础研究比较缺乏。针对网络语言的特征及言语识别应对方法, 刘进[7]、陈向[8]等人的研究或是对网络语言的特征进行列举分析, 或是将网络言语识别与传统言语识别的特征进行比较, 但都仅局限于特征的泛泛列举, 缺乏对不同特征的深入剖析和实践支撑, 更未提出有效的应对方法。针对网络交际, 即时交流工具、微博、博客早已成为常态, 应着手开展相关的专门研究。

2.3 加强对书面言语证据分析的规范化建设

经过修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已于2013年1月1日实施。新《刑诉法》对鉴定人员出庭证据以及证据的调查辨认提出了严格要求, 刑事技术各学科的规范化科学化发展将提高到一个新的台阶。言语识别现有的学科发展如何适应刑事技术整体发展的需求, 怎样提高书面言语证据采集、书面言语证据特征分析、分析结果使用等一系列过程的规范化建设, 增强书面言语证据的可采性, 等等, 都是需要文件检验人员不断思考和努力解决的实际问题。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1] 邱大任. 语言分析在侦察破案中的应用[J]. 刑事技术, 1980(5): 27-32. [本文引用:1]
[2] 师成全. 浅析犯罪嫌疑军人的书面语言特点[J]. 刑事技术, 2002(1): 41-43. [本文引用:1]
[3] 邱大任. 语言识别[M]. 辽宁: 辽宁人民出版社, 1990. [本文引用:1]
[4] 崔军民. 侦查语言学的产生、发展与现状[J]. 语言文字应用, 2011(2): 54-62. [本文引用:1]
[5] 齐晓凡. 言语识别技术的发展与展望[J]. 中国司法鉴定, 2007(3): 40-43. [本文引用:1]
[6] 袁瑛. 案件言语分析与鉴定[M]. 北京: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05. [本文引用:1]
[7] 刘进. 网络言语特征识别[J]. 江苏警官学院学报, 2009(6): 174-177. [本文引用:1]
[8] 陈向. 网络言语识别与传统言语识别之比较[J]. 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6): 16-19. [本文引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