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明胶带的厚度检验
孙振文1,2, 权养科2, 陶克明2
1.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北京 100038
2.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北京 100038

作者简介:孙振文(1983—),男,山东章丘人,在读博士研究生,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微量物证检验方面的研究。Tel:010-63434982; E-mail:skbuffon@163.com

摘要

目的研究不同品牌透明胶带的区分方法。方法利用测厚仪对35种不同品牌透明胶带的厚度进行检验,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5种品牌透明胶带组成的595组样品对中有458组可以区分,区分率为77.0%。结论厚度检验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区分不同品牌的透明胶带,厚度检验结果可与化学成分检验相互佐证,使得鉴定结论更加准确可靠,为法庭科学领域透明胶带物证的区分提供了一种预检验方法。

关键词: 透明胶带; 厚度测量; 区分率
中图分类号:DF79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650(2013)04-0030-04
The thickness measurement of transparent adhesive tapes
SUN Zhen-wen, QUAN Yang-ke, TAO Ke-ming
Chinese People’s Public Security University, Beijing 100038,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stablish a rapid method for identifying adhesive tapes.Methods 35 brands of transparent adhesive tapes were collected and the thickness of samples were measured with MiniTest 4100(ElektroPhysik), the data were analyzed with SPSS software.Results Among 595 sample pairs from 35 brands of transparent adhesive tapes, 458 sample pairs were distinguished. The rate of discrimination was 77.0%.Conclusion The thickness measurement provides a pre-test method for distinguishing different brands of transparent adhesive tapes in the field of forensic science.

Keyword: transparent adhesive tapes; thickness measurement; rate of discrimination

透明胶带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 是凶杀、绑架、抢劫等案件现场经常遇到的物证之一, 对现场遗留透明胶带的检验, 可以为案件侦破提供线索和方向, 为证实犯罪事实提供科学依据。

目前在法庭科学领域, 对透明胶带的检验主要是利用红外光谱法[1]、紫外导数光谱法[2]、裂解气相色谱法[3]和裂解气相色谱/质谱法[4]等仪器分析方法对其化学成分进行比对分析。其中, 紫外导数光谱法灵敏度较差; 裂解气相色谱法和裂解气相色谱/质谱法均是有损检验方法; 红外光谱法常常由于犯罪现场胶带的粘合剂部分受到的污染难以去除, 以致影响比对检验结果的正确判断。国内对透明胶带物证的检验常忽视对其物理性质的比对分析。透明胶带的物理性质包括:颜色、表面花纹、宽度、厚度、荧光特性、双折射性等[5, 6, 7]。对透明胶带物理性质的检验不会损坏样品, 其检验结果可与化学成分检验结果相互佐证, 使鉴定结论更加准确可靠。

本文利用测厚仪对不同品牌透明胶带的厚度进行测量, 并模拟实际案件现场透明胶带可能受到的污染或变形, 研究受到污染或变形后的样品厚度是否发生明显改变, 通过SPSS软件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探索厚度检验法区分不同品牌透明胶带的可行性与实际应用价值。

1 材料与方法
1.1 仪器设备

MiniTest 4100涂层测厚仪(ElektroPhysik公司), 高精度测厚基底。

1.2 实验样品

本实验收集了北京市场上较为常见的35种品牌的透明胶带, 样品信息见表1

表1 35种品牌透明胶带样品信息
1.3 方 法

测厚仪的工作原理是当测头与覆盖层接触时, 测头与磁性金属基体形成一个闭合磁路, 由于非磁性覆盖层的存在, 使得磁路磁阻发生变化, 通过测量其变化可以计算出非磁性覆盖层的厚度。

(1)将测厚基底擦拭干净在桌面上放平, 让测头平放在基底上调零, 然后将样品平贴在基底上压平, 使样品和基底之间没有气泡, 把测头平放在样品表面, 得到样品厚度。为验证样品的均匀性, 所有样品厚度的测试均采用5点测试法。样品测试示意图如图1所示。

图1 样品测试示意图(长方形代表胶带样品, 空心圆代表金属测厚基底, 黑色实心圆点代表测试点, 每个样品均选择5个区域进行测试)

(2)取1号样品在皮肤上反复粘贴5次, 用(1)方法测量样品的厚度5次。

(3)将1号样品胶面对折5次后, 用(1)方法测量样品的厚度5次。

(4)统计学方法。采用方差分析对重复测量实验数据进行处理, 然后采用最小显著差LSD-t检验进行验后多重比较, 以上过程皆由SPSS 16.0统计软件完成。

2 结 果

经测厚仪测量得到35种品牌透明胶带的厚度,

通过SPSS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 得出样品厚度的平均值(Mean)、标准偏差(SD)和相对标准偏差(RSD), 结果见表2

表2 35种品牌透明胶带的厚度(μ m)

表2显示, 所有样品厚度值的相对标准偏差均≤ 5%, 数据重复性好, 证明样品厚度均匀。方差分析结果显示, 35个样品厚度值不全相同(F=31.95, P< 0.05), 进而用最小显著差LSD-t检验对35个样品的厚度值进行两两比对(显著性水平α =0.05), 结果发现: C352=595组样品对中458组可以区分(P< 0.05), 137组不能区分(P> 0.05), 区分率为77.0%。由于篇幅所限, 利用该方法不能区分的样品对不再赘述。

为探索厚度检验法在实际案件中应用的可行性, 以1号样品为例, 将粘过皮肤和胶面对折后的样品分别与正常样品的厚度值进行比对分析, 结果显示P1(粘过皮肤的样品与正常样品比较)和P2(胶面对折后的样品与正常样品比较)分别为0.625和0.422, 均大于0.05, 说明粘过皮肤的样品和胶面对折后的样品与正常样品的厚度值无统计学差异, 结果见表3

表3 正常1号样品与粘过皮肤及胶面对折后样品的厚度值比较(μ m)
3 讨 论

透明胶带通常由带基和粘合剂两部分组成[8], 根据文献报道和市场调研结果, 我国透明胶带的生产原料大致相同, 带基多为聚丙烯制成, 胶粘剂大多使用水性丙烯酸酯作为原料, 因此通过红外光谱、裂解气相色谱等方法通常只能检出聚丙烯和丙烯酸酯成分, 利用这几种方法对透明胶带进行检验的区分率并不高。而不同品牌的透明胶带由于工艺生产线不同, 其所用原料的量可能不同, 导致不同品牌的样品在宽度、厚度等物理参数方面可能会有更大的差异。因此通过厚度的比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区分不同品牌的透明胶带, 本文的实验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点。

实验证明粘过皮肤后的样品和胶面对折后的样品与正常样品的厚度无显著性差异, 因此在实际案件中, 轻度变形或受到污染后的透明胶带也可以与嫌疑样本进行厚度比较, 起到排除或认定的作用。该方法具有重复性好、测量简单、快速、准确等优点, 并且不损坏检材, 在进行厚度测量后还可进行其它方法的检验, 该方法可作为透明胶带物证的一种预检验方法, 并与化学成分检验结果相互佐证, 使鉴定结论更加准确可靠。此外, 由于该方法所用的测试设备构造简单、携带方便、价格低廉, 可直接在案件现场对胶带样品进行快速检验, 在公安系统具有良好的推广前景和应用价值。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1] 郑一平, 楼寿松, 崔艳华, . 胶带的红外光谱检验[J]. 刑事技术, 2006(5): 19-22. [本文引用:1]
[2] 姚慧芳, 喻晓, 张银华, . 紫外导数光谱法鉴别透明胶带[J].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 2007, 6: 78-84. [本文引用:1]
[3] 王岩, 申金, 李成龙. 裂解气相色谱法检验胶带[C]. 第六届全国微量物证检验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 2010: 358-361. [本文引用:1]
[4] Maynard P, Gates K, Roux C, et al. Adhesive tape analysis: Establishing the evidential value of specific techniques[J]. J Forensic Sci, 2001, 46(2): 280-287. [本文引用:1]
[5] Goodpaster JV, Sturdevant AB, Andrews KL, et al. Identification and comparison of electrical tapes using instrumental and statistical techniques: I. Microscopic surface texture and elemental composition[J]. J Forensic Sci, 2007, 52(3): 610-629. [本文引用:1]
[6] Goodpaster JV, Sturdevant AB, Andrews KL, et al. Identification and comparison of electrical tapes using instrumental and statistical techniques: II. organic composition of the tape backing and adhesive[J]. J Forensic Sci, 2009, 54(2): 328-338. [本文引用:1]
[7] Mehltretter AH, Bradley MJ, Wright DM. Analysis and discrimination of electrical tapes: Part I. Adhesives[J]. J Forensic Sci, 2011, 56(1): 82-94. [本文引用:1]
[8] 刘耀. 物证鉴定科学 [M]. 北京: 群众出版社, 1998: 318-326. [本文引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