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安全气囊和尸体掐痕上脱落细胞DNA检验破案1例
李中红, 刘超, 杨电
广东省广州市公安局刑事技术所,510030
摘要
关键词: 法医学物证; STR; 磁珠法; 安全气囊
中图分类号:DF795.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8-3650(2013)01-0065-02
1 案件简介

某日凌晨, 一辆奥迪轿车冲至某郊区路基, 撞到电线杆后停下, 车上的两名男子下车劫持一辆摩托车后逃离现场。抛弃的汽车被人发现在后排座位有一名死者(李某, 女, 37岁)。经法医检验, 死者颈部有一掐痕, 死因为机械性窒息。现场勘查人员提取了轿车驾驶位的安全气囊和死者的颈部掐痕。

2 检 验
2.1 安全气囊

用脱落细胞提取仪反复吸取安全气囊[1]可能与驾驶员接触的部位(见图1), 分别将滤膜的第一、第二、第三层置于2个1.5mL离心管中并剪碎, 按Promega公司的DNA IQTM Casework Sample Kit试剂盒说明, 加入400μ L配制好的裂解液(lysis:1mol/L; DTT为100∶ 1), 95℃干浴30min, 用Maxwell 16自动提取仪提取DNA[2]。将提取的DNA模板用Sinofiler试剂盒进行扩增, 扩增体系10μ L(AB 9700扩增仪), 扩增模板4μ L, 扩增产物经ABI 3130xl基因分析仪电泳检测, GeneMapperID v3.2分析。

图1 驾驶位的安全气囊

2.2 颈部掐痕

用纯水湿润的细头棉签(购自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在颈部掐痕(见图2)上轻柔旋转擦拭, 然后用干棉签再擦拭一遍, 将两次擦拭的棉签剪入置于1.5mL离心管中。提取、扩增、检验方法同2.1。

3 结 果

驾驶位安全气囊上成功检出一名男性个体基因型(见图3), 输入DNA数据库, 比中2006年涉赌前科人员黄某。

图3 驾驶位安全气囊上检出DNA的STR基因分型

死者颈部掐痕上检出另一名男性个体基因型(见图4)。入库比中了2008年涉毒前科人员林某。侦查人员据此抓获了黄某和林某。经审讯, 黄某和林某供认了抢劫杀人的犯罪事实。

图4 死者颈部掐痕上检出DNA的STR基因分型

4 讨 论

本案中, 犯罪嫌疑人没有在车内留下明显的线索, 但现场勘查发现, 该车辆的正副驾驶位的安全气囊全部打开。因为安全气囊在生产安装后, 只有车辆受到激烈撞击时才会弹出, 与外界接触非常少, 受到污染的几率很小。在交通事故发生时, 安全气囊弹出与驾驶员接触, 会粘附有驾驶员的脱落细胞。犯罪嫌疑人驾车逃跑, 驾驶位安全气囊肯定与犯罪嫌疑人有过接触。所以在安全气囊上提取并检验到案犯脱落细胞的DNA是破案的关键。在进行检材提取时, 考虑到安全气囊与犯罪嫌疑人的接触时间短, 接触面大, 而且安全气囊的表面比较粗糙, 用棉签擦拭或胶纸粘取的方式难以获得足够的脱落细胞, 而用脱落细胞收集仪吸附的方法可将气囊整个表面上的脱落细胞集中转移到滤膜上, 达到富集的目的。

犯罪嫌疑人双手用力作用于死者颈部而形成的掐痕, 因接触位置明确、局限, 采用擦拭法可方便地将犯罪嫌疑人遗留在死者颈部掐痕上的脱落细胞转移下来。

DNA IQ磁珠法结合MaxwellTM16自动仪提取DNA, 利用磁珠法提取DNA的整个操作过程中, 除了第一步加入裂解液和最后一步加入洗脱液因检材不同而加入的液体量有所不同外, 其他步骤都一样, 将中间步骤的操作标准化, 做成DNA IQTM Casework Sample Kit试剂条, 而第一步和最后一步由用户差异化处理[2]。因此, 在对安全气囊和掐痕上的DNA提取采用了这种试剂条, 1个样品独立使用1个试剂条, 有效的避免了污染, 同时去除PCR拟制物, 获得纯度较高的模板。另外还通过调整洗脱体积, 提高模板的浓度, 有利于微量DNA的检测。

随着证据意识的增强, 要求做DNA检验的脱落细胞检材越来越多。对于这类检材, 选择合适的细胞采集和DNA提取方法至关重要。正是由于对安全气囊、掐痕分别采用了细胞提取仪吸附收集和擦拭转移的方法采集, 并应用了对DNA有纯化浓缩作用的DNA IQ磁珠法提取DNA, 使本案成功检出了2名犯罪嫌疑人的基因型, 为本案的成功侦破提供了关键证据。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1] 杨电, 刘超, 徐曲毅, . Chelex-100法提取脱落细胞检材DNA的实时定量研究[J]. 刑事技术, 2009(5): 30-31. [本文引用:1]
[2] 杨电, 刘超, 徐曲毅, . DNA IQ磁珠法结合MaxwellTM16自动仪提取接触DNA[J]. 刑事技术, 2011(3): 3-5. [本文引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