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鞋轮胎底花纹特征检验1例
徐杰1, 张广莹1, 王毓2, 霍鑫1
1.江苏省张家港市公安局,215600
2.江苏省公安厅物证鉴定中心,南京 210024
摘要
关键词: 轮胎底布鞋; 手工工艺; 形态特征; 足迹检验
中图分类号:DF794.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8-3650(2013)01-0048-01
1 案件简介

某年8月10日夜, 某公司七车间铜锭被盗, 现场勘查在车间地面上提取了成趟鞋印。8月13日抓获犯罪嫌疑人王某, 根据案件要求, 检验了现场鞋印是否为王某所穿的布鞋所留。

现场鞋印全长28.2cm, 掌宽10.7cm, 为左鞋所留。鞋底花纹特征:前掌斜向右上方和左上方各10条线条相交, 鞋跟斜向右上方和左上方各8条线条相交, 线条的长度、方向, 线条与线条之间的距离、位置均不相同, 足弓前缘和后缘均有一条横向线条。周边缺损特征:周边宽0.3cm, 边上有3处大小不等的缺损。鞋跟部位外侧第二根斜向线条与第三根线条相交。外侧为一周宽0.4cm的线槽及足弓前缘有一条宽0.2cm横向线条, 线条上方1cm处线槽宽度变为0.6cm(见图1)。

送检鞋子为“ 恒亨” 牌黑色轮胎底布鞋, 将其左鞋在白纸上制作油墨样本足迹(见图2), 与现场足迹进行重合比对, 两者所反映的模具痕迹特征、花纹特征、周边的缺损特征、线槽宽度变化特征等均相吻合。两个鞋底花纹、周边划割缺损特征反映出种类特征相吻合、细节特征一致, 由于这些特征均为制鞋工人手工划割的形成, 制作过程的随机性, 花纹及相关的缺损特征具有不可重复性的特点, 因此可作同一认定。

2 讨 论

足迹鉴定中鞋的同一认定主要是通过鞋型特征、鞋底花纹特征、鞋底生产工艺特征、鞋的磨损和机械损伤与修补等特征进行检验鉴定[1, 2]。笔者发现, 手工划制底部花纹的轮胎底布鞋, 由于其工业化程度较低, 手工制作带来的花纹特征及生产工艺特征特定性较强, 具有随机性和不可重复性特点, 这一特征可直接用于鞋的同一认定, 本案例正是利用这一特点做出了鉴定。

2.1 布鞋轮胎底生产工艺及花纹特征

2.1.1 模具痕迹特征 布鞋轮胎底在冲切前, 通过机械将废旧轮胎在钢模中压制成不同厚度的橡胶板材, 再使用机械在胶板上冲切出不同尺寸的鞋底, 从而在鞋底上留下钢模的模具痕迹。

2.1.2 脱胶及帘布特征 混炼时, 为节约成本, 在废旧轮胎中加入了其它一些物质, 造成含胶量降低, 胶的结合能力减弱, 因此鞋底表面橡胶容易剥脱, 形成不规则的脱胶特征。压模后, 由于橡胶冷却固化, 产生体积收缩, 并且表面橡胶层较薄, 受内应力作用, 鞋底表面的橡胶向内收, 从而使得鞋底表面反映出鞋底内层的帘布特征。(见图3)

图3 脱胶、帘布特征

2.1.3 鞋底花纹特征 布鞋轮胎底的花纹是工人用划刀手工划割形成的阴纹, 前掌及鞋跟部一般为线条交织型花纹, 前掌有4~10条不等的线条相交组成, 足弓前缘和后缘各有一条横向线条, 跟部有2~8条线条交织, 由于这些花纹全系手工制作, 线条的长度、方向均具有随机性, 线条与线条之间的距离、位置均不稳定, 甚至同条纹线的宽度也不尽相同, 同向线条有时还出现交叉, 足弓前后缘线条的位置也不稳定。

2.1.4 线槽及缝合线特征 布鞋轮胎底开有线槽, 针脚在线槽内。线槽的宽度一般为0.4cm, 但也有变化, 变宽、变窄的位置及宽度也是随机的。缝绱方法多为机器绱制, 针脚较规则, 但是由于鸭脚运送的速度时有变化, 也会引起针脚变化, 缝合线的起点、终点、针脚位置各不相同, 线的粗细、终点打结的线端也可作为特征参考。

2.1.5 周边及划割缺损特征 鞋底绱沟外侧的周边为实心线条, 由于工人在划割鞋底花纹时随意性较强, 线条状花纹会延伸至周边, 从而在周边的内侧形成多个缺损特征, 这些缺损所处的位置不定, 形状、大小不一。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1] 邹荣合. 布底鞋的检验[J]. 刑事技术, 1997(2): 42-44. [本文引用:1]
[2] 王云峰, 李冬. 如何检验劣质泡沫底鞋印[J]. 刑事技术, 2005(1): 48-49. [本文引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