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年6月, 某局刑侦大队在办案过程中扣押一辆有被盗抢嫌疑的无牌照蓝色东风本田CR-V汽车, 要求检验该车的原始识别号。
通过对该车的初步检验, 发现该车铭牌上的车辆识别号与前舱板表面的打印号码一致, 并见该车铭牌为塑料片制成, 已经略呈变形卷翘(见图1)。以该识别号码在各个查询库中查询, 均无查询结果, 经对前舱板表面打印的识别号仔细观察, 发现该号码打印规范、字迹清晰、号码周围光滑平整一致, 未见明显的打磨痕迹(见图2)。
经过化学方法显现处理, 未能在前舱板表面显现出另外的号码。随后又对该号码处的反码位置(即前舱板背面与该号码对应处)进行观察, 反码位置处光滑平整未见任何号码。初步以砂纸粘水打磨对反码位置处进行处理, 以反光镜观察发现反码位置处隐约出现号码(见图3)。
进一步用化学方法对反码处进行处理(操作可重复):(1)对检验处以砂纸进行打磨, 打磨至光滑发亮; (2)以甲液对检验处反复涂抹, 边涂抹边观察; (3)以乙液对检验处涂抹, 显现出号码后立即照相(见图4)。
甲液配方:95%乙醇+99%乙酸+65%硝酸, 比例为2∶ 1∶ 1。乙液配方:50g三氯化铁溶于50mL蒸馏水。
该案件将前舱板表面号码与反码进行比对发现, 两组号码不一致(见图5)。
检验分析认为, 前舱板表面号码为伪造号码, 背面的反码为该车的原始识别号码。通过对反码进行上网查询, 查中了被盗车辆, 特征与该嫌疑车辆一致, 为案件办理提供了重要证据。
(1)该车伪造号码的技术精湛, 特别表面打磨的技术水平十分娴熟, 一方面打磨较深, 磨去了表面的原始号码, 使用化学方法未能显现出来; 另一方面打磨工艺到位, 伪造号码周围平整光滑、未见明显异常。
(2)伪造号码的字体与原号码相比, 可见字体相同、排列齐整、间隔均匀、打印规范, 反映出打印设备已经相当先进。该设备一般称为打码机, 目前已经相当普及, 而且均使用电脑操作。
(3)伪造号码时, 反码处也进行处理, 分析反码处的处理方法为先进行打磨, 然后镀上一层金属膜覆盖反码, 因此在初步观察时才见到反码处光滑平整, 未见到原始号码。
(1)本文的反码是指冲压设备在较薄的客体表面印压出阴文号码后, 客体背面对应处所凸现出来的阳文号码。
(2)本案例中嫌疑车辆伪造的车辆识别号打印于前舱板表面, 未能留下相应的反码。分析主要原因为:前舱板为整体式安装, 拆卸难度极大, 所以伪造号码时不可能将前舱板拆卸下来打印, 在这种情况下伪造号码时的号码压印力度只能在表面留下印痕, 未能留下反码。
(3)车辆的原始识别号码是在前舱板装车前以大型机械整体印压, 所以能够留下反码。而且反码不易打磨清除, 因为在表面打磨后, 客体已经变薄, 如果再在背面深度打磨, 容易磨穿客体, 或者留下明显的伪造痕迹。
(4)即使有些设备先进, 在伪造号码时能够留下反码, 也无法完全消除原始号码的反码, 这样通过显现就会出现两组反码, 同样足以提供重要证据。
通过工作实践, 笔者认为使用反码显现技术显现车辆原始识别号, 是一个简便可行、易于操作的方法, 特别是不必对车辆进行复杂拆卸, 便于基层办案单位使用。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