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鞘上脱落细胞STR检验1例
张辉
浙江省舟山市公安局刑科所,浙江舟山 316000
关键词: 法医物证学; STR基因座; EZ-TAPE; 脱落细胞
中图分类号:DF795.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8-3650(2012)04-0070-02
1 案例资料
1.1 案件简介

2009年某日, 某岛上发生一起聚众斗殴事件, 导致2人死亡, 多人受伤。技术人员在勘察现场后提取7把长刀和多名涉案人员血样送检。刀刃和刀柄上粘有大量血迹, 经DNA检验, 刀刃上检出5名不同男性DNA谱带。刀柄上检出的均是3人以上混合谱带, 判断分析刀具来源难度较大。后又送检了外围现场提取的3把刀鞘, 尝试分段提取脱落细胞进行检测。用EZ-TAPE粘取器按上、中、末段分别粘取细胞, 将胶纸放入1.5mL的离心管中; 加入100μ L裂解液(lysis, DNA IQ○R), 1mol/L DTT5μ L, 10mg/mL PK 5μ L, 使检材全部浸在液面下, 然后按DNA IQ○R试剂盒说明提取DNA; 磁珠吸附时间适当延长5min~10min以保证充分吸附, 用50μ L洗脱液溶解。使用IdentifilerTM试剂盒(ABI公司)、9700扩增仪(ABI公司)进行PCR扩增, 用25μ L标准反应体系, 加模板DNA2μ L、6μ L、10μ L进行梯度扩增。产物经3130XL型遗传分析仪检测, Data Collection软件收集数据, GeneMapperI D3.2软件得到STR分型结果。

1.2 检验结果

共27个样本检测, 得到5个完整分型, 其中刀鞘末段9个样本均未检出完整分型; 刀鞘中段9个样本得到4个完整分型; 刀鞘上段9个样本只得到1个完整分型。5个分型分别比中3名涉案人员(见表1)。

表1 检测结果
2 讨 论

本案刀具上粘有多人血迹, 检验结果均为混合分型[1, 2, 3]。经分析作案工具的结构, 可能刀鞘上会粘附使用人的脱落细胞, 通过对刀鞘上脱落细胞的DNA检验, 成功获得了有价值的DNA信息, 为查找工具来源, 分析案情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在相关案件中, 往往由于涉案人员数量众多, 涉案器具接触多个个体, 而导致检验结果多为混合分型。结合现场提取的作案工具, 在抓握部位有可能留下抓握人的脱落细胞。有人认为, 由于接触细胞量的多少受接触的力度、时间等多因素影响, 不同类型甚至同一类型的接触检材提取的DNA量均非常悬殊[1], 这一论断在本文中得到印证, 提取成功率中段> 上段> 末段, 因为刀鞘中段被抓握次数较多, 这在实际案件运用中需具体分析。使用2μ L浓度的模板均未检测成功, 提高模板浓度至6μ L成功率最高, 使用10μ L浓度的成功率反而降低, 分析可能是高浓度模板中的抑制成分过多, 具体原因需做进一步探讨。

EZ-TAPE粘取器是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研发的一种使用胶纸粘取脱落细胞的简易装置, 可通过胶质纸的粘力把载体表面的脱落细胞转移到胶质纸上, 胶质纸可直接进行DNA提取, 转移成功率较高[2]。在DNA提取过程中, 接触性检材多为微量, 要选取操作过程中损耗少、纯度高的提取方法, 一般选用磁珠法或硅珠法, 在前期消化时加入PK和 DTT以保证充分裂解, 在后期释放DNA时适当延长孵育时间, 并控制洗脱液的体积, 可能获得更高浓度和纯度的模板; 在扩增时尽量选用标准体系, 增加模板梯度, 改变热循环的细微条件, 反复试验, 有可能获得更好的分型。

随着侦查人员对于DNA证据意识的日益提高, 脱落细胞类生物检材在实际检案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3], 检验结果甚至成为相关案件侦破和刑事诉讼的关键证据。在实际办案中, 要仔细分析现场, 综合考虑作案工具的使用, 采用具有良好转移能力的收集工具, 送检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强烈碰撞和反复移动位置, 减少污染和损失, 提高脱落细胞检材的检验成功率。保证这类检材的检验结果得到科学解释, 并为法庭采信。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1] 杨电, 刘超, 徐曲毅, . DNA IQ磁珠法结合MaxwellTM16自动仪提取接触DNA[J]. 刑事技术, 2011(3): 4. [本文引用:2]
[2] 李越, 刘超. 凶器包装袋内面脱落细胞STR检验1例[J]. 中国法医学杂志, 2011, 26(1): 79. [本文引用:2]
[3] 高林林, 洪亮, 叶慧薇, . 脱落上皮细胞类生物检材的自动化提取[J]. 刑事技术, 2011(2): 14. [本文引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