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证时间信息检验
王桂强
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北京 100038
摘要

物证鉴定是犯罪侦查和法庭诉讼重建犯罪事实的重要手段,物证鉴定提供的时间信息是事实重建的核心要素。本文概述了现代物证时间信息检验的技术方法和结果应用,阐述了以“时点、时长和时序”为时间参数的物证时间信息检验技术和应用理论框架。

关键词: 物证鉴定; 时间; 时点; 时长; 时序
中图分类号:DF79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650(2012)04-0003-07
Forensic time information
WANG Gui-qiang
Institute of Forensic Science, Ministry of Public Security, Beijing 100038, China
Abstract

Forensic evidence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means of reconstructing crime fact in criminal investigation and court procedure. The time information provided by forensic examination is the key element in the reconstruction. This paper outlines the forensic techniques and applications of time information, and suggests a theoretical model of forensic time information based on the parameters of time point, time length, and time sequence.

Keyword: forensic; time; time point; time length; time sequence

犯罪总是发生在一定时空, 因此犯罪时间是犯罪调查和法庭诉讼过程中重建犯罪事实不可或缺的核心要素之一。基于犯罪现场物证获取重建犯罪活动所需要的时间信息一直是物证鉴定领域努力的目标之一[1], 近年来实际应用能力也取得显著进步[2]。本文总结了物证时间信息检验方法和结果应用, 在Weyermann[2]提出的物证时间信息模型基础上, 阐述了以“ 时点、时长和时序” 为时间参数的物证时间信息检验和应用理论框架。

1 时间信息与物证鉴定
1.1 犯罪事实的时间要素

物证鉴定的基本任务是依靠物证物质属性重建已经发生的犯罪活动, 以帮助回答侦查和诉讼过程需要查明的问题, 包括何人(Who)、何时(When)、何地(Where)、何事(What)和何为(Why)等事实要素信息。虽然已经发生的犯罪活动通常不可能被完全还原, 但只要基于包括物证鉴定结论在内的各种调查证据重建的事实要素与犯罪要素有足够的合致程度, 就可以为法庭诉讼提供有效帮助。通常情况下, 由犯罪时间、地点和行为要素构成的组合体是调查事实的核心。嫌疑人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实施了某种行为是调查事实与定罪事实“ 高度合致” 必不可少的要素信息, 因此时间要素在犯罪事实重建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1.2 物证时间信息检验

物证时间信息检验是用自然科学方法从物证中获取与物证形成或变化有关的时间信息, 帮助犯罪侦查和法庭诉讼确定犯罪事实的时间要素。许多物证, 从指印到计算机或是尸体, 包含有能够揭示犯罪事实时间要素的标识或特征, 它们可能是直接可见的时间标识, 或是潜在的时间标识和特征。对于后者, 需要采用物证检验技术方法将潜在的时间标识变成可见的, 或将时间特征转化为时间信息结论。

物证时间信息检验可以提供3种类型时间参数:第一类参数是时点, 它是犯罪活动中物证经历的一个特定具体时间点, 如图1中物证A形成的时间点。第二类参数是时长, 它是某一物证形成后经历的两个时点之间的时间长度, 如图1物证A从形成时点至检验时点所经历的时间长度。第三是时序, 它是任意两个(或多个)物证特定时点的时间相对先后顺序, 如图1物证A和物证B形成时点的时间先后顺序。

图1 物证时间检验提供的3种时间信息:时点、时长和时序

时点、时长和时序3种时间参数来源不同的物证特征和检验方法, 它们反映的时间信息各有不同, 但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相互关联和转换, 如图1所示。每个犯罪案件的犯罪侦查和法庭诉讼需要不同类型的时间信息, 时点信息是最基本的且能够满足大多数案件情况需求, 但一些特定案件情况可能只需要时长或时序信息。

1.3 物证时间信息检验结果应用

物证时间信息检验给出的物证形成和变化时间, 其作用是反映导致该物证形成和变化的行为(或事件)的发生时间, 给犯罪侦查和法庭诉讼提供时间要素信息。

物证时间信息对犯罪侦查有重要帮助:一是利用物证时间检验结果确证犯罪侦查已经掌握的时间信息; 二是在犯罪时间不明确的早期侦查阶段提供时间信息作为侦查线索; 三是用物证时间信息排除或锁定重点嫌疑人; 四是提供侦查情报信息, 例如犯罪为发生时间可以反映系列重复犯罪的模式特征。

物证时间信息对法庭诉讼最重要帮助是确定接触行为证据的相关性。在“ 物证鉴定证据层级模型” 中, 物证来源鉴定结论被用于推理嫌疑人存在接触行为或特定行为, 这些行为推论再被用作确定嫌疑人有罪或无罪证据[3]。基于DNA和指印等物证来源鉴定结论获得的嫌疑人接触犯罪现场行为或特定行为推论的可靠性已被普遍接受, 推翻接触行为推论非常困难, 因此犯罪嫌疑人通常辩称该接触行为是在犯罪之前或之后发生的, 挑战该行为推论的相关性。在这种情况下, 接触物证的时间信息成为决定物证鉴定结论证据相关性的关键。

物证时间信息在法庭诉讼中还可以帮助证明关键行为事实的属性, 一些关键行为发生时间或多个行为相对发生时间可以帮助确定这些行为事实是有罪或无罪证据。此外, 时间信息有时也作为法律适用依据, 例如活体年龄鉴定结果可以提供嫌疑人是否适用法律的依据。

犯罪事实时间信息可以来自现场物证及其检验结果, 但实践中更常见的是调查获取的证言或其它证据, 例如目击者或受害人的证言、记录时间信息的监控录像等。相对调查获取的时间信息, 物证时间信息具有一些自身优势:一是证据价值更高, 可以更加直接有效确定基于物证来源鉴定结论的行为推论相关性; 二是客观性更强, 物证时间信息来自科学检验, 主观因素影响相对较小; 三是不可替代性, 有些时间信息只存在于物证。

2 物证时点信息及检验
2.1 物证时点信息

物证时点是物证经历的一个特定具体时间点, 例如物证形成或变化的时间点。物证时点可以是明确的时间点, 也可能是周期性出现的时间点, 或在一个时间范围内待定的某个时间点。物证时点信息来源于物证中存在的时点标记, 包括数值时点标记和背景时点标记[2]

2.2 物证数值时点标记及检验

物证数值时点标记是物证含有的可以直接显示物证(痕迹/物品/人)形成时点或行为发生时点的数字标识, 包括年、月、日、时、分、秒等不同时间精度。含有数值时点标记的物证主要是能够自动生成并标识时间记录的电子装置, 例如计算机浏览操作时间记录, 文件属性信息显示的文件生成和修改时间, 手机通讯记录显示的通话时间, 监控录像和数字影像显示的画面拍摄时间等。物证数值时间标记偶尔来自有时间标识的物品, 例如报纸和钟表, 或影像中钟表和报纸显示的时间和标注的日期等。

这些数字时点标记有些是直接可见的, 但另外一些需要物证检验恢复或显示后才能看见。最常见的物证数值时点标记检验是电子物证检验[4], 它可以恢复或查找计算机、手机、照相机、摄像机、存储器和监控录像装置中存在的时间信息。图像处理技术可以显示影像中一些模糊的数值标记。此外, 一些光学、物理和化学方法也被用于显现物证上的数值时点标记, 例如显现漂白字迹和压痕字迹。

2.3 物证背景时点标记及检验

背景时点标记是物证包含的能够反映物证形成或变化时间点的特征, 包括形态、理化和生化特征。不同于数值时点标记直接表达时点信息, 基于背景时点标记特征获得的时间信息结果, 是专家基于这些特征前提并借助一些相关知识和已知事实条件作出的时间推论。

至今为止, 物证背景时点标记检验研究还远没有形成体系, 已有的文献仅是针对具体物证和案件应用需求开展的。一是依据影像内容表现的时间特征帮助确定影像拍摄时间, 例如利用影像中阳光投影角度和植物状态确定照片拍照时间[5], 影像中的报纸标题、商店海报和橱窗内容有时也能帮助确定影像拍摄时点。

二是基于物品化学组分特征帮助确定人造物品生产和进入市场时间。例如, 上世纪末德国出现希特勒日记, 笔迹鉴定未能确定其真假, 但理化检验表明该日记纸张含有荧光增白剂, 而增白剂是在1948年后才开始在西德用于纸张生产, 由此可以确定该纸张最早被使用的时点是在1948年以后, 此时希特勒已死亡多年, 因此揭示该日记是事后伪造的[6]

三是利用物证包含的一些周期性产生物质帮助确定物证形成的时点。例如, 用免疫方法检测血斑中激素含量, 利用人体内血液中各种激素水平24h周期性变化规律, 确定血液脱离人体形成血斑的具体时点[7]

近年来最引人注目的物证背景时点标记是人体内的放射性碳同位素14C含量, 它可以有效确定尸体的出生年份和死亡年份这两个时点[8, 9, 10, 11]。地球大气层中的14C含量已经稳定数千年, 但上世纪冷战时期的1955~1964年, 大量地表核武器试验使地球大气层中14C含量迅速上升一倍, 在1965年达到最高值后开始下降, 形成大气14C 含量“ 核爆炸顶峰” [8, 9]。由于大气14C可通过光合作用进入食物链再进入包括人在内的有机生物体, “ 核爆炸顶峰” 使自1950's以来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有机生物都被标记了与同时期大气14C含量一致的较高水平的14C。人死亡后其组织随即停止更新, 而14C半衰期又长达5730年, 因此尸体组织中14C含量能够反映该组织形成年份, 进而有可能反映尸体出生年份和死亡年份。确定尸体出生年份需要选择那些出生时期形成且形成后基本不再更新的组织, 例如牙齿。由于牙齿发育成熟后其牙釉组织不再更新, 其14C含量与其形成年份大气14C含量一致, 检测牙釉中14C含量并与大气14C含量年份数据比较, 可以确定尸体牙齿成熟年份, 再经过牙齿发育时间修正就可以有效确定牙齿主人的出生年份。确定尸体死亡年份需要利用能够反映当年大气14C含量, 即死亡前完成更新的组织, 例如血、指甲和毛发。人体死亡时这些更新速度较快的组织中14C含量基本等同于当时大气14C含量, 而死亡发生后组织置换更新即刻停止, 因此检测尸体毛发和指甲中的14C含量并与大气14C含量记录数据比较可以确定死亡年份。最新实验研究表明[8, 9, 10, 11], 人体组织14C含量检测方法推断成年人尸体出生年份和死亡年份结果准确性远高于传统人类学方法, 推断死亡年份误差约为± 3年, 推断出生年份准确度为± 1.5年。

2.4 物证时点信息应用问题

时点信息是犯罪事实重建中时间要素最直接表达方式, 其它时间信息大多数需要转化为时点信息。警察调查获取的时间信息主要是时点形式, 基于证人、侦查人员记忆给出的陈述也大多是数值时点, 在计算机文档、照片、手机记录、GPS和火警探头等存在许多直接可见的数值时点标记, 许多人造物品和文件通常明确显示生产或创建日期。

物证时点信息也是犯罪调查中最普遍需求的时间信息。物证时点检验结果的重要优势是其结果客观性较好, 但它只存在于很有限的、包含时点标记或特征的物证, 因此获取物证时点信息的努力首先是能够发现和提取到这些物证, 然后才是检验这些特征的方法和能力。

物证时点是一个明确的时间点, 但物证时点信息检验结果存在精确度、准确性和误差问题。物证时点结果的精确度依赖于物证本身和采用的检验方法, 例如监控录像显示拍摄时点可以精确到秒, 身份证显示出生时间的精确度为日, 而14C含量确定尸体出生或死亡时点精度只能到年。时点结果的准确性也可能存在问题, 例如作为数值时点标记的时钟校准差异导致时点不准确。物证时点信息检验结果的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因为特征测量误差将反映在时点检验结果中。在犯罪事实重建中应用物证时点结果, 必须考虑其精确度、准确性和误差。

3 物证时长信息及检验
3.1 物证时长信息

物证时长是物证经历两个指定时点之间的时间长度。界定时长的两个时点称为起点和端点, 起点通常是物证形成时点, 而端点通常是物证检验时点, 例如血斑时长检验是从血斑形成时点到检验时点的时间长度, 人活体年龄检验是从人出生时点到检验时点所经历的时间长度。但时长的起点和端点也可能是物证发生变化的时点, 例如死亡时间检验是以人身体死亡变化时点为起点, 又如死亡年龄检验是以死亡时点而不是检验时点为端点。

物证时长信息反映物证所经历过程的时间长度, 可简单换算成时点, 例如用已知物证检验时点减去物证时长获得物证形成时点。大多数时长检验目的是为了确定物证形成时点进而确定相应事件或行为发生时点, 这反映在物证时长检验的习惯性称呼中, 例如从墨水字迹形成时点至检验时点的墨水字迹时长称为书写时间检验, 血斑时长称为血斑形成时间检验。

3.2 物证时长检验基本方法

物证时长检验的基础是物证内在和外在属性随时间变化的现象。多种物理和化学作用可能引起物证属性随时间变化, 例如物质的衰退、蒸发、扩散、迁移、干燥、氧化或聚合作用等, 因此物证的属性特征含有物证经历的时间长度信息。除时间因素外, 物证任意时刻的属性特征还取决于物证的初始属性、客体性质和环境条件(温度、光线、湿度和气体)。

物证时长检验的基本方法是检测物证属性特征, 并与已经建立的该类特征随时间变化规律的标准模型比较, 做出被检验物证时长的判断意见。物证特征随时间变化规律标准模型是物证时长检验的技术基础, 它是通过检测大量已知时长经历和环境条件的样本获得的, 其表达形式包括特征-时间曲线(老化曲线)、特征— 时间函数或特征-时间数据表等。由于这些标准模型是相对一定的初始物证状态、客体性质和经历环境条件建立的, 要获得准确的时长检验结果, 被检验物证必须有等同或接近的状态和条件。

3.3 典型的物证时长检验

物证时长检验一直是物证鉴定领域努力研究内容, 典型的物证时长检验有以下几类。

第一类是检验死亡时间, 既尸体死亡时点至尸体检验时点之间的时长。死亡时间是最重要的物证时间检验之一, 它可以在谋杀案中帮助确定杀人时间、作为确定嫌疑人是否有作案时间的依据、确认或反驳嫌疑人辩解等。尸体是死亡时间信息的主要来源, 人死后尸体立即或在短时间内开始发生许多可以反映死亡时间的可观测的物理-化学变化, 包括尸冷、尸僵、尸斑、尸腐、尸体腊化或木乃伊化、眼睛玻璃体液钾浓度变化等。尸体及周边昆虫的发育状况也包含死亡时间信息。虽然已有大量深入研究, 但由于尸体初始状态和环境条件因素随个案变化且不易准确掌握, 利用尸体变化和昆虫现象推断死亡时间结果误差较大。

第二类是推断人身年龄, 又分为活体年龄和尸体年龄推断, 前者是活人出生时点至检验时点的时长, 后者是死者从出生时点至死亡时点的时长。年龄推断的基本方法是检测人体随时间形成的发展特征或退化特征并与已知年龄人体相应特征比较作出年龄推断意见[12, 13, 14]。年龄推断方法随能够提供的检验材料类型和条件以及年龄段(胎儿、婴儿、儿童、青少年和成年人)变化。活体年龄推断有两大类人类学方法, 一是以骨骼形态特征为基础的骨龄推断方法, 二是以牙齿发育成熟状态为依据的牙龄推断方法。活体年龄推断常用于解决法律适用问题, 但其存在一定误差, 只适合作为其他调查方法失败后采取的手段。

尸体年龄推断可以提供重要侦查信息, 一是缩小无名尸体来源范围帮助确定身份, 二是结合出生时间信息帮助确定死亡时间。对于未完全发育人员的尸体, 牙齿是年龄推断的首选, 其次是骨骼发育状态。对于缺少牙齿信息的胎儿和婴幼儿, 只能依靠长骨等骨骼发育特征。成年尸体年龄推断, 年龄较小的可采用骨骺闭合和牙齿发育状态, 更普遍是检测包括骨骼显微结构和牙齿特征在内的骨骼退化变化, 并且必须综合多种年龄指征参数作出判断。类似活体年龄推断, 基于牙齿和骨骼特征作出的尸体年龄推断结果存在一定大误差。

近年来死亡年龄研究中最受关注的是检测牙齿天冬氨酸外消旋作用。人体内的氨基酸有L和D两种结构形式, 最初形成时氨基酸都是L结构, 在人生命期间外消旋作用使氨基酸结构从L形式持续向D形式转化, 在25℃温度条件下氨基酸全部转化成D结构需要10万年时间[8]。因此, 选择代谢最低组织和转化最快的氨基酸类型, 例如牙齿中的天冬氨酸, 检测其L结构和D结构比例关系, 就有可能推断牙齿生存时长, 进而推断尸体死亡年龄。虽然天冬氨酸结构在外消旋作用下的转化受温湿度和pH值等环境因素影响, 但所有人的牙齿在人生命期的外部环境条件相近, 而死亡后在常温条件下氨基酸的结构转化基本停止, 因此该方法可以给出比较准确的尸体年龄推断结果[8]。最新研究表明[8, 15, 16], 牙齿天冬氨酸检测死后未经历高温环境的尸体, 年龄推断误差可控制在1~2年。基于牙齿的天冬氨酸检测推断死亡年龄和14C检测推断出生年份准确性都较高, 且牙齿是高度腐败尸体特别是白骨尸体中最容易获得的物证检材, 因此它们有很好前景。这两种方法在原理和结果上存在本质差别, 但它们的结果都能反映有重要侦查价值的死者年龄和死亡时间信息, 在已知死亡时间时它们可相互转换以印证二者一致性, 在死亡时间未知情况下可用它们推断死亡时点。

人身年龄推断研究另一新领域是利用人体组织中的生物特征, 例如检测现场血斑等生物组织细胞的端粒长度[17, 18]。端粒长度随着体细胞的分裂增殖而逐渐缩短, 因此检测现场物证细胞端粒长度在理论上可推断其供体年龄, 包括嫌疑人和受害人年龄。由于端粒长度缩短过程可受遗传和外部环境因素甚至疾病影响, 用其推断年龄准确性还有局限。

第三类是检验血斑形成时间, 即现场血斑形成时点至血斑检验时点经历的时间长度。血斑是犯罪现场重要物证, 其时长检验结果可以揭示或确认犯罪发生时间, 还可确定血斑与犯罪的相关性。自1907年首次出现血斑时长检验文献以来, 大量相关研究工作被报道[2]。一是基于红细胞变化的方法, 包括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血斑中亚铁血红素衰减产物, 用光谱仪或光谱成像检测血斑可见光谱和近红光谱, 用氧电极(OE)测量血斑中氢氧基血色素, 用电顺磁共振(EPR)测量血色素中铁离子旋转状态, 用原子力显微镜(AFM)测定血斑红细胞弹性。二是基于白细胞变化的方法, 例如检测白细胞中RNA随时间衰减。三是基于血浆变化的方法, 包括用免疫电泳检测血清中的球蛋白和白蛋白, 用紫外光谱检测酶活性, 用气相色谱检测血浆中氨基酸。血斑时长检验结果准确性目前普遍较差, 最好结果误差为10%~30%。

第四类是检验枪弹发射时间, 既枪支最后一次射击或子弹击发时点至检验时点的时长。最简单的方法是基于评估枪管内壁的铁锈或灰尘厚度等物理特征[19]。近十几年研究工作主要围绕固相微萃取(SPME)和气相色谱方法, 通过检测枪管或弹壳内气体中射击残留物有机挥发性成分含量变化推断枪弹发射时间[20, 21, 22, 23, 24, 25, 26]。射击残留物中TEA2组分含量随时间衰减且具有较好重复性, 其可检测衰减变化持续时间在步枪和猎枪管和弹壳内可达数周, 手枪管为数天, 手枪弹壳仅数十小时。猎枪管和弹壳内残留的萘成分也是很好的发射时间特征参数, 它可持续存在数周且受温度影响作用低于TEA2。手枪弹壳内的邻二氰基苯和二苯胺可持续存在1~2天, 可推断近日是否发射[26]。由于枪弹发射时间依靠的特征成分衰减速率与枪弹种类和外部环境条件有关, 上述方法只能推断大致时间段, 为此可只比较枪弹特征检验结果对案件涉及争议的发射时间支持程度, 例如给出支持检察官和嫌疑人关于时间主张的似然比[27]

第五类是检验指印遗留时间, 即指印在物证客体形成时点至检测时点的时长。指印是目前司法实践中应用最有效的个体同一认定物证, 其时间检验无疑被高度关注[28]。现有文献报道方法可分为几类:一是通过潜在指印显现结果判断, 陈旧指印纹线物质衰减通常导致显现率降低和纹线形态模糊[28]; 二是显微观察纹线随时间衰减导致的物理状态变化作出判断, 包括纹线物质数量减少、纹线宽度增加和纹线边界模糊等[29]; 三是检测纹线物质光谱随时间变化作出判断[30]; 四是基于指印纹线物质中随时间衰减变化且重复性较好的成分含量作出判断[28], 这是理论上最可行方法, 关键是找到随时间变化且有较好稳定性和重复性的特征成分, 例如用GC-MS检测汗液中的鲨烯和胆固醇成分[31, 32]

第六类是检验墨水书写时间, 即墨水附着纸张时点至检验时点的时长。墨水多样性和墨水老化影响因素众多且不可控性导致墨水书写时间检验存在极大难度, 但司法实践的强烈需求使其长期成为研究热点, 且取得了一些很有价值的进步[33, 34]。墨水书写时间方法是基于墨水成分老化特征:一是色料褪色, 大多数墨水包含光不稳定色料成分使其书写后的颜色随时间逐渐衰褪; 二是溶剂蒸发, 墨水书写到纸张上最初几分钟内其溶剂挥发可高达90%, 剩余溶剂在随后的1~2年内继续减少; 三是树脂硬化, 墨水附着纸张后树脂立刻开始变硬, 8~24个月后硬化趋于稳定。现有的研究成果表明树脂硬化程度是最有可能提供可靠时间信息的参数, 例如检测染料和溶剂萃取度反映墨水树脂硬化程度进而提供时间信息。

3.4 物证时长检验技术能力的局限性

物证时长信息的重要性使其成为物证鉴定领域研究探索的热点, 但是直到目前, 相对物证时点和时序检验, 物证时长检验结果可靠性水平仍然普遍偏低, 检验结果的应用受到很大局限。物证时长检验效果欠佳是因为存在一些清楚但又难于解决的问题。一是物证刚形成时的初始特征不确定问题:初始特征是据物证时长推断标准模型的起点, 其正确性是获得可靠推断结论的必须条件, 但现场物证的初始特征可能存在差异且不易确定。二是物证经历的温度、湿度、光线等环境条件不确定问题:大多数现场物证经历的环境条件是变化和未知的, 很难与标准老化模型采用的条件完全一致。三是痕迹物质的承载客体差异问题:承载客体对物证特征变化也有重要影响作用, 虽然可以选择不同客体建立多个物证时长推断标准模型, 但仍然难于保证覆盖实际案件物证情况。由此可见, 即使通过深入透彻理论和实验研究有可能建立理想的时长特征关系模型, 但上述问题的存在显然会制约时长检验结果准确性。

4 物证时序信息及检验
4.1 物证时序信息

物证时序是两个或多个物证形成或变化时点的相对先后顺序, 例如两个弹孔形成的先后顺序和文件上交叉笔画先后顺序。物证时序信息给出了物证形成或变化的相对顺序, 因此可以帮助确定形成这些物证的事件或行为发生的相对顺序。虽然物证时序只给出了相对顺序信息, 没有确定时间点信息或定量时间间隔信息, 但仍然能满足一些只需确定行为顺序的案件查明事实之需求, 包括确定特定行为的性质、确定物证相关性、确认或反驳被告解释等。

4.2 物证时序检验方法

物证时序信息主要来源于物证上存在的两个或多个行为形成的痕迹之间的相互作用产生的痕迹形态特征, 或痕迹物质分布特征。鉴定专家依据这些特征可以给出多个痕迹形成先后顺序或多个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的意见, 进而可能帮助查明关键案件事实。

4.3 物证时序检验应用

物证时序检验研究远没有时长检验那么热门和深入, 现有的文献报道一般是针对个别物证应用或具体案件的应用。最经典的物证时序检验是确定文件中交叉重叠的字迹笔划先后顺序。检验方法主要是观察交叉部位和周边墨水物质形态和分布, 例如通过显微放大观察交叉部位墨水物质重叠分布情况判断两个笔划上下位置关系进而判断它们书写的先后, 或是观察交叉点附近后写笔划改变先写笔划墨水物质分布的痕迹判断它们书写先后。玻璃上弹孔形成顺序也是较常见的物证时序检验。枪枝发射的弹头穿过玻璃形成的弹孔存在径向走向的裂纹, 若玻璃上有两个或多个弹孔, 后序弹孔的径向裂纹状态遇到前序弹孔裂纹将停止, 因此观察弹孔裂纹痕迹可以准确判断它们形成的先后顺序。

痕迹物质的物质种属和分布状况有时也能确定犯罪活动中两个事件的时序, 进而帮助查明关键事实。较常见的情况有:一是喷溅血迹分布的状况可以反映该区域内的物品是在血液喷溅之前就存在的, 还是之后被摆放或被移动的; 二是两枚重叠的指印或鞋印形成的先后顺序; 三是人体损伤形成的先后。

除上述利用痕迹形态和物质分布特征以外, 利用物证时点和物证时程检验结果也可以获得物证时序信息。例如, 检验文件上两个笔划字迹的书写形成时间, 虽然确定它们绝对时长可能有较大误差, 但利用它们各自的时长检验结果可以获得相对可靠的的时序结果。又如, 一受害者被一双管猎枪两次射击致死案件, 嫌疑人称是枪枝意外走火造成子弹击发, 但两个枪管发射时长检验结果表明它们发射时长相差悬殊, 即致死的两颗子弹应该是同一枪管发射的, 因此该顺序检验不支持枪击是一次意外的说法[21]

4.4 物证时序检验特点

相对物证时点和时长检验, 物证时序检验对事件时间要素的描述信息含量可能低于时点和时长, 但其具有一些自身优势和特点。一是时序检验利用的特征主要是痕迹形态或痕迹物质种属和分布特征, 它们随时间变化和环境因素影响很小, 因此其结果准确性和可靠性可以远高于时长检验结果。二是利用条件相近的两个物证时长检验结果, 只确定先后顺序, 不需要确定精确的绝对时间, 结果可靠性相对较好。三是时序检验所需的痕迹或分布特征存在具有较好广泛性。四是司法实践中需要时序信息证明事实的需求也很大。由此可见, 物证时序检验应用效果相对更显著, 更值得关注研究。

物证时点、时序和时长检验依靠的物证特征存在本质区别。前二者利用的特征与物证来源鉴定特征相似, 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有获得可靠结果的技术基础。后者, 即物证时长检验依赖的是能够随时间变化且变化速率具有一致性的特征, 但随时间变化特征通常伴随环境条件因素影响, 其变化速率的一致性难于保证。此外, 物证时长检验特征检测值还受物证初始状态和物证客体性质影响。由此可见, 物证时长检验在技术上存在一定的的先天不足, 而时点和时序检验占有技术发展优势。

5 物证时间信息应用要点

虽然目前的司法实践对物证时间检验有强烈需求, 但相对于物证来源鉴定, 物证时间信息检验能力还非常有限, 检验结果存在明显的不确定性和不精确性问题。因此, 物证鉴定领域一方面需要继续重点研究和发展物证时间信息检验能力并改善检验结果, 另一方面又应该利用现有的物证时间检验技术方法尽可能满足犯罪侦查和法庭诉讼的急迫需求, 同时将时间检验结果不确定性和不精确性问题的负面影响降至最低。采用多物证和多方法检验可以减少时间检验结果不确定性。例如现场血斑时程检验, 犯罪现场同一行为通常造成多处血斑, 用多种方法检验多个血斑并综合评估所有检验结果将显著提高时长结果的可靠性。如有条件, 可以用时点、时长和时序检验结果相互印证和评估, 或与侦查获取时间信息相互印证。

物证时间检验的及时性非常重要。物证包含的许多时间特征是随时间衰减甚至消失的, 不及时检验可能会失去机会。案件早期, 根据现场和初步调查情况应该作出物证时间检验需求判断并提取和妥善保管相关物证, 随着案件调查进展及时补充物证时间检验。因此, 侦查人员掌握物证时间检验技术知识是有效应用物证时间信息的基础。

物证时间信息检验结果应用可能需要针对与案件具体情况。物证时间信息给出物证变化的时间参数, 通常是用于反映导致物证变化的相应行为发生时间。这些行为可能是犯罪事实中犯罪要素行为, 也可能本身不是犯罪行为但与重要犯罪要素行为同步或存在一定时间关系。前者的时间信息应用较为简单, 行为时间等同于物证时间信息。但对于后者, 物证时间信息只能反映导致物证变化的行为时间, 需要在该物证变化行为与犯罪要素行为之间建立时间联系, 才能间接揭示犯罪要素行为时间。建立物证变化行为与犯罪要素行为之间时间联系, 存在较大主观判断成分, 导致这种间接揭示的犯罪要素行为时间存在较大不确定性风险, 但这种应用方式可以有效扩大物证时间信息应用机会, 侦查应用意义尤其重大。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1] Margot P, A question of time[J]. Science & Justice, 2000, 40(2): 64-71. [本文引用:1]
[2] Weyermann C and Ribaux O, Situating forensic traces in time[J]. Science & Justice, 2012, 52(2): 68-75. [本文引用:4]
[3] 王桂强, 物证鉴定证据应用层级论[J]. 刑事技术, 2011(6): 3-9. [本文引用:1]
[4] 王桂强, 电子物证检验[J]. 刑事技术, 2003(4): 3-7. [本文引用:1]
[5] Levi A. Determining the time and day of photography[J]. Journal of Forensic Sciences, 2000, 45(1): 153-157. [本文引用:1]
[6] Grant J. The diaries of Adolf Hitler[J]. Science Justice, 1985, 25: 189. [本文引用:1]
[7] Ackermann K, Estimating trace deposition time with circadian biomarkers: a prospective and versatile tool for crime scene reconstruction[J]. Int J Legal Med, 2010, 124: 387-395. [本文引用:1]
[8] Alkass K, Age estimation in forensic sciences: application of combined aspartic acid racemization and radiocarbon analysis[J]. Molecular & Cellular Proteomics 2010, 9(5): 1022-30. [本文引用:6]
[9] Hodgins G. Measuring atomic bomb-derived 14C levels in human remains to determine year of birth and /or year of death[EB/OL]. NIJ Report, 2009, https://www.ncjrs.gov/pdffiles1/nij/grants/227839.pdf. [本文引用:3]
[10] Buchholz A and Spalding K. Year of birth determination using radiocarbon dating of dental enamel[J]. Surf Interface Anal. 2010, 42(5): 98-401. [本文引用:2]
[11] Alkass K. Analysis of 14C and 13C in teeth provides precise birth dating and clues to geographical origin[J]. Forensic Science International, 2011, 209: 34-41. [本文引用:2]
[12] Ritz-Timme S. Age estimation: The state of the art in relation to the specific demand s of forensic practise[J]. Int J Legal Med, 2000, 113: 129-136. [本文引用:1]
[13] SWGANTH. Age estimation[EB/OL]. 2010, http://swganth.startlogic.com/Age%20Rev0.pdf [本文引用:1]
[14] Smith T and Brownlees L. Age assessment practices: a literature review & annotated bibliography [EB/OL]. 2011, http://www.unicef.org/protection/Age_Assessment_Practices_2010.pdf. [本文引用:1]
[15] Arany S and Ohtani S. Age estimation by racemization method in teeth: application of aspartic acid, glutamate, and alanine[J]. J Forensic Sci, 2010, 55(3): 701-705. [本文引用:1]
[16] Ohtani S and Yamamoto T. Age estimation by amino acid racemization in human teeth[J]. J Forensic Sci, 2010, 55(6): 1630-33. [本文引用:1]
[17] Hewakapuge S. Investigation of telomere lengths measurement by 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 to predict age[J]. Legal Medicine, 10(2008): 236-242. [本文引用:1]
[18] Ballantyne J,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of an individual from biological stains[EB/OL]. NIJ Report, 2008, https://www.ncjrs.gov/pdffiles1/nij/grants/223978.pdf. [本文引用:1]
[19] Sinha J, Time of firing of shot shells[J]. J Forensic Sci, Jan. 1976, Vol. 21, No. 1, P171-175. [本文引用:1]
[20] J. Andrasko, T. Norbergand S. Ståhling, Time since discharge of shotguns[J]. J Forensic Sci, 1998, 43(5): 1005-1015. [本文引用:1]
[21] Andersson C and Andrasko J, A novel application of time since the latest discharge of a shotgun in a suspect murder[J]. J Forensic Sci, 1999, 44(1): 211-213. [本文引用:2]
[22] Andrasko J and Ståhling S, Time since discharge of spent cartridges[J]. J Forensic Sci, 1999, 44(3): 487-495. [本文引用:1]
[23] Andrasko J and Ståhling S, Time since discharge of rifles[J]. J Forensic Sci, 2000, 45(6): 1250-1255. [本文引用:1]
[24] Andrasko J and Ståhling S, Time since discharge of pistols and revolvers[J]. J Forensic Sci, 2003, 48(2): 307-311. [本文引用:1]
[25] Wilson J. Time since discharge of shotgun shells[J]. J Forensic Sci, 2003, 48: 1298. [本文引用:1]
[26] Weyermann C. Analysis of organic volatile residues in 9mm spent cartridges[J]. Forensic Sci Int, 2009, 186: 29. [本文引用:2]
[27] Gallidabino M. Estimating the time since discharge of spent cartridges: a logical approach for interpreting the evidence[J]. Sci Justice, 2011, 4. [本文引用:1]
[28] Wertheim K. Fingerprint age determination: is there any hope?[J]. J Forensic Identif, 2003, 53(1): 42-9. [本文引用:3]
[29] Popa G. Method for fingerprints age determination[J]. om J Leg Med, 2010(2): 149-154. [本文引用:1]
[30] Menzel R, “Fingerprint age determination by fluorescence”[J]. J Forensic Sci, 1992, 37(5): 1212-1213. [本文引用:1]
[31] Archer NE. Changes in the lipid composition of latent fingerprint residue with time after deposition on a surface[J]. Forensic Sci Int, 2005, 154: 224-39. [本文引用:1]
[32] Weyermann C. Initial results on the composition of fingerprints and its evolution as a function of time by GC/MS analysis[J]. J Forensic Sci, 2011, 56(1): 102-08. [本文引用:1]
[33] Weyermann C. A logical framework to ballpoint ink dating interpretation[J]. Science and Justice, 2008, 48: 118-125. [本文引用:1]
[34] Ezcurra M. Analytical methods for dating modern writing instrument inks on paper[J]. Forensic Sci Int, 2010, 197: 1-20. [本文引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