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头痕迹检验判明案件性质1例
杨宇波1, 高海怒2
1.海南省海口铁路公安处技术科,570312
2.湖南省怀化铁路公安处技术科,418000
关键词: 断头痕迹; 断裂源
中图分类号:DF794.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8-3650(2012)03-0067-02
1 案件简介

某年11月24日4时20分, 某次货列车运行至支柳铁路线大庸至二家河区间K968+800m处时, 司机发现顶部接触网突然垮塌, 并看见接触网水泥支柱上有人影晃动。经查, 该区段的接触网刚架设完备, 未通电使用, 事故发生后施工部门立即进行了抢修。派出所民警赶到现场后在施工人员配合下, 及时提取了接触网线的承力索、接触线、中锚钢绳断头各2个。其中留在27号杆腕臂上的承力索断头表面有明显工具夹痕, 民警结合司机反映的情况, 初步分析认为是割盗引起接触网线垮塌。技术员到达现场后, 通过对断头检验和现场定位, 排除了人为形成原因, 澄清了案件性质。

2 检 验

现场位于枝柳线大庸南至二家河区间K968+750m至850m处下行右侧接触网悬挂混凝土支柱26、27、28号杆间, 27号杆腕臂上的承力索、接触导线、中锚钢绳断离, 现场提取断头6个。经检验:

(1) 2个承力索断头、2个接触导线断头、2个中锚钢绳断头断端均有呈尖圆形的拉伸痕迹, 在显微镜下观察, 断面为不平坦的粗糙表面, 无工具形成痕迹(见图1)。

图1 提取现场线索钢绳断头

(2)27号杆平腕臂上提取的承力索断头为19芯铜铰线, 铜芯线分3层排布, 外圈12股、内圈6股、中心1股, 线外径为12.5mm, 单股铜芯线直径2.4mm, 表面6cm长范围内有多处深浅不一、横向平行的凹陷状线形夹痕(见图2)。

图2 承力索断头上的夹痕

经了解, 27号杆平腕臂承力索支撑夹南北两侧约14cm处原各有1个线夹将中锚钢绳与承力索固定; 现场原始照片显示, 27号杆平腕臂承力索支撑夹南侧留有的承力索断头长约20cm, 该断头上固定的中锚线夹脱落(见图3)。经取样比对, 承力索断头表面夹痕与中锚线夹内的平行状防滑齿相吻合(见图4), 27号杆承力索断头表面上的工具夹痕为接触网固定部件的中锚线夹所留。

图3 27号杆平腕臂南侧留有的承力索断头

通过上述检验认定, 承力索、接触导线和中锚钢绳是因张力作用断离, 排除人为割盗形成。

3 讨 论

接触网包括接触线、吊弦、承力索以及连接零件, 通过支持装置架设在铁路上方, 电力机车运行中其受电弓滑板直接与接触线摩擦, 并从接触线上获得电能。接触网分成许多独立的分段, 称为锚段。每个锚段在两端设有张力补偿装置, 既通过滑轮借助坠砣串的重力作用使接触线、承力索保持线的驰度满足技术要求, 其破坏负荷不应小于5400kg[1, 2]。该现场接触线断线过程为:首先是在安装中锚线夹时在承力索上的形成较深夹痕造成损伤, 损伤在张力作用下形成断裂源不断扩展, 当其强度无法承受张力时最先发生断裂; 随后承力索两端坠砣串垮塌形成瞬间拉力将中锚钢绳和接触导线拉断(见图5)。

实践中, 接触网架设期间, 由于铜线裸露, 又未通电, 极易成为犯罪嫌疑人盗窃目标, 而因接触网受力部件强度不够、网件材料质量不过关及施工等原因造成断线的情况也有发生。区分两者的关键是检验断头是否系工具形成, 割盗案的作案工具多为断线钳等工具, 其形成断头有明显剪切坡面, 断面为线状痕迹; 而因张力拉断的断头有变细呈尖圆形的拉伸痕迹, 断面为不平坦的粗糙表面。另外, 对于发现的其它可疑痕迹, 要结合现场原始安装情况及抢修情况, 找到对应的造痕体进行甄别。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1] 侯旭明. 金属力学性能[M].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0 [本文引用:1]
[2] 谢云, 张书杰, 兰绍江, . 痕迹检验[M]. 北京: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03. [本文引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