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衣服刺创口痕迹推断刺切顺序与刺器宽度
党盼峰1, 王希月2
1.甘肃政法学院公安技术学院,兰州 730070
2.陕西省公安厅刑事侦查局,西安 710016
关键词: 刺创口; 刺切顺序; 对合线; 纺织物; 痕迹检验
中图分类号:DF794.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8-3650(2012)03-0054-03

在法医检验鉴定中, 常利用体表刺创口形态分析判断刺切的先后顺序与刺器宽度, 但由于受人体皮肤组织状态、肌肉回缩和死后尸体腐败等因素影响, 从而导致利用人体刺创口形态判断创口形成顺序与刺器宽度存在误差。而衣服上刺创口与体表上刺创口相对比, 因其组织形态和腐败因素较之体表创口具有更稳定的特点, 所以本研究依据衣服上刺创口痕迹来判断刺切顺序与刺器宽度[1]

1 衣服上刺创口形成先后顺序的判断

衣服属于纺织物, 是由纤维或纱线按照一定的结构织造而成。衣服刺切口是指刀具刺切作用破坏纺织物形成的损伤痕迹。通常情况下, 人体受到刺切作用首先作用于衣服, 刺破衣服后再作用于人体上。由于衣服组织结构特征, 其具有一定的张力和弹性[2], 当刺器第一次作用于衣服后, 由于衣服组织纤维断裂并发生回缩, 使刺破口处织物组织发生移位, 刺创口中间部位移位最大, 再次作用于这一区域时, 必然导致刺创口处织物组织的改变, 使得先后形成的创口形态特征不同, 使按照刺器所致创口形态特征的差异来判断衣服上刺创口形成的先后顺序成为可能[3]

1.1 并列相邻创口的形成顺序判断

刺器第一次刺切衣服形成创口后, 在对合创口前, 由于衣服组织张力和弹性的变化, 后来形成的创口哆开较小。刺器刺切衣服时, 沿其刃缘切线方向牵拉衣服组织, 使后来刺破处的组织不规整。在刺切深度接近一致的情况下, 仔细观察可发现, 先前形成的刺创口创缘一侧整齐, 另一侧创缘不整齐, 甚至创缘处出现拉丝现象; 而后来形成的刺创口创缘两侧均不甚整齐。将创口对合后, 先前形成创口对合线呈直线状, 而后来形成的创口的对合线呈略弯曲状, 且弧线凸向于先前形成的创口处(见图1~图3)。

图1 衣服上两并列相邻的刺创口

图2 两创口的形态示意图

图3 两创口对合线状况

并列相邻刺创口创缘的这一变化[4], 是由于衣服组织的张力和弹性变化影响造成的。当刺器刺切衣服时, 先前形成的刺创口已被哆开, 然后再在其并列相邻处刺切, 这次创口是在已发生移位的衣服组织上形成的。对合创口后衣服破损组织复位, 先前创口是由于刺切时衣服组织未发生移位, 组织张力与弹性为改变, 所以对合线为直线状, 而后来刺切作用在衣服组织张力和弹性都变小的第一次创口处, 导致后来创口其对合线朝向先前创口处弯曲, 从而使后来创口发生变形。

1.2 交叉创口的形成顺序判断

刺器刺切衣服时, 第一次刺切创口形成后, 大多数情况下创口呈梭形状。再次受交叉刺切作用便形成了衣服上的交叉刺切创口。创口完全对合后, 先前创口对合线呈直线状, 无错位; 而后来创口却在交界处出现对合线错位, 对合线不在一条直线上(见图4~图6)。

图4 衣服上两交叉刺创口

图5 两创口的形态示意图

图6 两创口对合线情况

交叉对合的两创口可看成是由四个大的创角组合而成的, 仅对合其中任意两创角时, 创缘能对合线无错位且呈直线状的为先前刺切形成的; 创缘对合线出现错位且不在一条直线上的为后来刺切形成。假如被刺客体为刚性物体(如铁质金属片), 其被刺时, 刺切力相对于其结构组织张力和弹性可以忽略不计, 即刺器作用不受组织张力和弹性影响。则先后形成的两交叉刺切口对合后对合线应该均呈直线状, 交叉于一点O (见图7)。但对于衣服组织, 其存在较强的结构组织张力和弹性, 导致先前创口被哆开; 接着再次交叉刺切作用(见图8)。AB为第二次刺切的刺切线。图8所示是非垂直于先前创对合线 L的交叉刺切线, 显然A、B两点于L不对称, 那么先前创口两侧创缘上的A、B两点处的组织张力和弹性必然不等。这是由于A点靠近创角, 此处衣服组织相对紧绷, 张力较大、弹性较好; 而 B点较之远离创角, 此处衣服组织相对松弛, 张力较小、弹性较差。所以当第二次交叉刺切, 刃缘同时接触到A、B两点, 由于两处组织受力不同, 便产生不同的创口形态; 导致其创口对合、组织复位后, 对合线不在一条直线上, 即对合线错位。

图7 刚性客体交叉创对合线情况

图8 第二次刺切沿A、B两点断裂

经过大量刺切实验得出, 当AB垂直于L, 即第二次垂直于先前创口交叉刺切时(见图9图10)。无论相交叉于先前创口的中间还是两端任意部位, 由于A、B两点都关于先前创对合线L对称, A、B两点处衣服组织的松紧程度、张力弹性大小都十分接近。故第二次刺切形成的创口对合线亦呈直线状, 但其两侧创缘均不整齐, 甚至出现拉丝现象。这是两创口垂直交叉时判断刺切顺序的重要依据。

当两创交叉角度越小, 那么A、B两点越不对称。A、B两点处的组织松紧程度, 张力和弹性大小相差越大, 从而导致第二次刺切作用形成的创口的对合线错位距离 CD越大(见图11)。另外, 对于刺器刺切作用形成的交叉创口, 先前创口创缘较整齐, 毛刺少, 后来创口创缘较之不甚整齐, 毛刺多。这是因为先前创口的形成使两侧创缘衣服组织断裂, 失去完整性; 组织相对松弛、张力和弹性变小。这样后来交叉刺切时, 先前创口创缘受切割拉动变形导致两创口创缘出现差异。

图9 衣服上垂直交叉创口形态

图11 两创口交叉角度较小时对合线情况

综上所述, 对于两个并列相邻或交叉的刺切创口, 甚至是两条以上多次刺切形成的创口, 其形成顺序的判断仍可根据上述两条并列相邻或交叉创口形成顺序的方法进行判断。

2 根据衣服上创口长度推断刺器宽度

刺器刺切人体时首先作用于衣服, 通常情况衣服的损伤部位与人体的损伤部位一致。实践检验中常根据人体上创口长度推断刺器宽度, 但影响因素复杂、难度较大。可将根据衣服上创口长度推断的刺器宽度与利用人体上创口长度推断的刺器宽度相互比较印证, 使推断的刺器宽度更加准确。一般受衣服组织张力大, 刺器刃缘锐利程度等因素的影响, 衣服上的创口长度较刺器宽度略窄。与根据人体上创口长推断刺器宽度方法相同, 仍采用对合后创口长度来确定刺器宽度。虽然对合衣服上创口能使创口长度部分恢复, 但仍有差距, 难以达到原始状态。

据Costello与Lauton(1990)研究[5], 使用2.58cm宽的水果刀、1.51cm的剔骨刀和2.46cm的刺刀, 分别用这3种单刃刀对3种不同质地的衣服(叠加)刺切形成的刺痕实验结果来看:无论刺入方向和衣服质地的差异, 所有的刺痕长度均小于刺器宽度。因此认为根据衣服上的刺痕分析推断刺器特征时应十分注意。

表1 3种刺器在三层衣服上一次形成的刺创口长度占刺器宽度的百分比

衣服上创口长度对推断刺器宽度的影响。从衣服组织张力和弹性大小角度分析, 在一定范围内, 随着刺器宽度的增加, 衣服上创口处组织弹性回缩程度越明显, 其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推断刺器宽度的精确程度。

衣服厚度对刺创长度的影响。由衣服织造组织结构特征可知, 衣服组织越厚实, 其组织越紧绷, 张力和弹性越大, 当衣服被刺后, 创口的弹性回缩越明显, 从而导致创口长度与刺器宽度误差越大; 组织越单薄松弛, 情况则反之[6]

综上所述, 可以看出衣服上刺切创口与刺器宽度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规律联系, 这种规律是可以被认识和掌握的。实践中无论对于推断刺切顺序还是推断刺器宽度, 都应对所有相关联的物证信息进行综合分析, 结合衣服上刺创口, 体表上创口, 皮下组织、创道, 骨骼刺切痕迹等进行综合研判, 从而避免依赖单一因素造成误判。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1] 杨国勇, 郗庆昌. 尸体衣着与创口位置关系判断案件性质[J]. 刑事技术, 2009(4). [本文引用:1]
[2] 黄群. 特殊痕迹检验技术[M]. 北京: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08. 9. [本文引用:1]
[3] 黄文衡. 切创方向和顺序的判断[J]. 中国法医学杂志, 1987(2). [本文引用:1]
[4] 刘子军, 冯白翎. 创口长度短于单刃刺器宽度鉴定1例[J]. 刑事技术, 2010(4). [本文引用:1]
[5] 闵建雄. 法医损伤学[M]. 北京: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10. 1. [本文引用:1]
[6] 张书杰. 工具痕迹学[M]. 北京: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10. 1. [本文引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