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约集体自杀1例
张少实1, 王玉洲1, 张继宗2, 李默言3, 李敬亮3
1.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北京 100038
2.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北京 100038
3.上海市公安局杨浦分局刑事科学技术研究所,上海 200090
关键词: 网约; 集体自杀; 烧炭; CO中毒
中图分类号:DF79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8-3650(2012)02-0071-01
1 案例资料
1.1 案件简介

2月14日18时许, 指挥中心接警:某老式公房5楼一户住宅内, 报警人的小舅子秦某和两名陌生人倒在家中, 具体原因不明。经120人员现场抢救后确认, 现场一男一女已经死亡。另一男子被送往医院抢救。死者一:秦某, 男, 33岁; 死者二:朱某, 女, 20岁。

1.2 案件调查与现场勘查

据死者秦某妻子反映, 秦一年前通过网络结识一名叫“ 小杨” 的异性, 并与其有感情纠葛。经查阅秦某电脑QQ等记录, 内容多悲观厌世, 调阅死者手机短信, 有“ 买碳, 烧火, 上路, 开小点(指房间)也好, 关键是密封性好” 等联络信息。调查发现, 死者朱某系同性恋, 因担心与女友感情无法得到认可, 产生自杀念头。3人结识于一名为“ 烧炭吧” 的自杀网站。

现场为6层老式公房, 起居室中间有一家用汤锅, 内有已烧尽的炭灰, 旁边有二包焦炭, 一包未拆, 另一包已使用约一半。死者秦某尸体头北脚南位于起居室东侧墙边, 另一男一女相拥, 头南脚北躺在起居室靠近西北侧的地上。房内门窗缝均被透明胶带封住。现场发现大量烟头及带血美工刀片1把。起居室桌上见遗书, 内容大致为“ 自觉感情纠葛, 对不起妻子及亲人, 叫‘ 小杨'送其最后一程” 等, 落款为秦某。

1.3 尸体检验

尸体1 秦某, 男, 尸长175cm, 尸斑淡红色, 位于腰背部低下未受压处, 指压褪色。尸僵未检见, 尸温33℃。尸体左手小指第一指间关节处见0.5cm× 1.0cm锐器伤。实验室检验心血HbCO达55.3%。

尸体2 朱某, 女, 尸长157cm, 尸斑淡红色, 位于腰背部低下未受压处, 指压褪色。尸僵未检见, 尸温32℃。左手臂外侧中部见1.0ccm× 1.0cm圆形烫伤, 伴生活反应。实验室检验心血HbCO达57.4%。

2 讨 论

本例死因明确, 两名死者均系CO中毒。秦某左手锐器伤系自杀准备阶段使用美工刀片切割透明胶带时形成。朱某左臂烫伤为生前伤, 烟头所致。结合现场无搏斗及外人侵入痕迹和两名死者均有明显自杀动机等因素综合分析, 死亡方式为自杀死。传统自杀者实施时多避开旁人, 选择僻静独处的时间和地点实施自杀, 采用形式以缢死、服毒、高坠、割血管(颈部、腕部、腹股沟部的血管)等4种方式最为常见, 溺水和自焚也时有发生[1, 2]。从本案自杀准备阶段来看, 死者原本互不相识, 通过互联网相识相约; 从实施方式上看, 本案有共同买碳, 在密闭房间烧炭等事实, 与传统自杀的模式迥然不同。网约集体自杀存在如下特点:(1)网约集体自杀往往多人相约, 相互怂恿, 共同实施; (2)在密闭空环境里吸入一氧化碳和服用过量的安眠药是最普通的两种实施形式。(3)自杀过程中存在自杀者、自杀网站、自杀怂恿者、诱发自杀的信息、网络自杀协助者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3]。近年来, 受网络不良文化影响, 网约集体自杀呈现上升趋势。正确认识网约集体自杀特点, 对判断死因, 作案人数, 动机, 分析案情等均有很大的法医学意义, 值得广大法医从业人员关注。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1] 孙红兵, 胡卫星, 吴军. 425例自杀的法医学分析[J]. 刑事技术, 2004(5): 50-52. [本文引用:1]
[2] 余荣军, 谢恒志, 陈利平. 采用4种方式自杀法医学分析1例[J]. 刑事技术, 2009(5): 71. [本文引用:1]
[3] 皮勇. 论网络自杀协议犯罪场与控制对策[J]. 法学评论, 2006(6): 125-128. [本文引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