肱骨内外上髁发育异常误为撕脱骨折1例
唐晋1, 李长荣2, 唐田丰3
1.北京市检察院技术处,北京 100005
2.北京市公安局法医检验鉴定中心,北京 100192
3.山西省临汾市公安局直属分局,临汾 041000
关键词: 肱骨; 内外髁; 骨折; 发育异常; 法医学检验
中图分类号:DF795.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8-3650(2012)02-0068-02
1 案件简介

某女, 59岁, 某年8月5日与人发生纠纷后被斧头砍伤右肘部。

患者自诉1小时前右肘部被刀斧砍伤, 伤口长约1cm, 伤口渗血, 深及真皮层。肘关节活动可, 桡骨小头局部压痛, 肘关节皮下肿胀, 无局部感觉障碍, 右上臂后处皮肤擦伤。X线片:右肘关节正侧位:右桡骨小头关节面欠光整, 不排除骨折。8月18日复查X-ray回报:右肱骨内上髁及外上髁小片状高密度影。诊断:肱骨内上髁及外上髁撕脱骨折无移位。

该案在有关鉴定机构以肱骨内、外上髁骨折评定为轻伤, 依据《人体轻伤鉴定标准(试行)》第25条的规定。由于被鉴定人被斧头砍击部位位于肘上方, 嫌疑人对此伤情鉴定提出质疑, 案件承办人遂委托作者所在机构对骨折是否存在进行鉴定。

通过对8月5日(见图1)及8月17日(见图2)两次X线片观察, 尤其8月17日X线片, 可见被鉴定人右肱骨内上髁和外上髁有二个限局性小骨突, 未见骨折征象, 同时局限性小骨突与肱骨之间有明显的骨皮质相连, 未见有骨痂形成征象, 而被鉴定人右上肢损伤为斧头砍伤, 其形成损伤机制不符合一般撕脱骨折形成机制, 其现有影像学异常表现符合内外上髁骨化不全的表现, 应为内上髁和外上髁的发育异常, 为此笔者出具了无骨折的鉴定结论。

图1 8月5日拍摄

图2 8月17日拍摄

2 讨 论
2.1 肱骨远端解剖特征及病理生理

在生长发育过程中, 肱骨远端有4个骨化中心, 第一个骨化中心是肱骨小头, 1岁时出现, 它使外髁和滑车的桡侧发育增大, 滑车的骨化中心在9~10岁时出现。上髁也有自己的骨化中心, 外上髁的骨化中心约在12岁出现, 1~2年后与外髁融合, 内上髁的骨化中心约在4~6岁出现, 直到20岁才与内髁融合[1]

肱骨外上髁骨折临床上非常少见, 因外髁的骨化中心较小, 在12岁左右出现。一旦骨化中心与主要部分的骨垢融合, 撕脱骨折更为少见。外上髁与肱骨外髁平坦的外侧缘几乎是在一个水平, 遭受直接暴力的机会很少。肱骨内上髁骨折比外上髁骨折多见, 内上髁的骨化中心直到20岁才发生融合, 是一个闭合比较晚的骨垢, 也有人终身不发生融合, 应与内上髁骨折相鉴别[2]。有时可见内、外髁的尖端有单独的化骨核, 极易误诊为骨折。

2.2 内外髁撕脱骨折形成机制

肱骨撕脱骨折受伤机制为侧副韧带的紧张可产生撕脱应力, 伸肘位, 由于前臂的杠杆作用, 可使作用于侧副韧带的张力增加, 前臂的内收或外展可使这些应力集中于肱骨远端的一侧, 造成强大的应力集中。使得骨折块在肌肉附力点的牵拉可使骨块向远端移位。

该案中被鉴定人右上肢是被斧头砍伤, 前臂没有明显内收或外展导致应力的集中的情形, 即被鉴定人右上肢损伤不符合一般撕脱骨折形成机制, 同时右肱骨内上髁和外上髁的二个限局性小骨突(见图3图4), 没有因应力作用在肌肉附力点的牵拉向远端移位, 且局限性小骨突与肱骨之间骨皮质走向自然, 未见明确骨折线, 因此我们认定该影像学异常表现符合内、外上髁骨化不全的表现, 应为内上髁和外上髁的发育异常, 而不是撕脱骨折。

图3 外上髁限局性骨突起

图4 内上髁限局性骨突起

在法医学检验鉴定中对撕脱骨折, 尤其是不常见部位的撕脱骨折, 一定要对骨折形态、骨折形成机制以及案情综合分析, 对发育异常和撕脱骨折加以区分, 以保证鉴定的准确性。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1] 荣国威, 王承武. 骨折[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 468-469. [本文引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