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 第46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21-12-15
  

  • 全选
    |
    论著
  • 黄威, 高林妹, 郭文雯, 崔恒建, 李志刚, 许小京, 王桂强
    刑事技术. 2021, 46(6): 551-558. https://doi.org/10.16467/j.1008-3650.2021.0055
    摘要 ( ) PDF下载 HTML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现场勘查和实验室检验鉴定中光谱成像技术显现和区分人体血液痕迹与动物血液痕迹的能力。方法 使用光谱成像技术分别采集人血、鸡血、蛇血在不同介质表面的光谱影像数据,利用函数型数据分析方法依次分析了四种介质上的血迹数据,主要的分析方法包括:1)基于函数型数据主成分分析定量确定三种血迹光谱主成分贡献率及差异主要集中的波段;2)利用三种血迹的主成分进行聚类分析;3)基于函数型数据Fisher判别分析对样本进行判别。结果 利用函数型数据进行血迹种类判别,对四种介质上三种血迹的识别准确率分别达到了96.6%、98.8%、99.0%和94.6%。结论 研究表明,利用光谱成像技术和函数型分析方法来区分现场人血与动物血痕迹物证是行之有效的。
  • 刘嘉扬, 刘威岑, 张赛, 刘丽
    刑事技术. 2021, 46(6): 559-565. https://doi.org/10.16467/j.1008-3650.2021.0108
    摘要 ( ) PDF下载 HTML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以Fe3O4纳米颗粒为核,以Tb-BTC为壳,制备核壳结构的Fe3O4@Tb-BTC纳米粉末,并基于此磁性纳米材料建立粉末显现潜指印的方法。方法 通过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对合成的Fe3O4@Tb-BTC进行表征,并探究其性质。使用该材料对渗透性客体、非渗透性客体、半渗透性客体上的皮脂指印进行显现,探究了对遗留时间为1、3、5、7d的皮脂指印和连续捺印5次的皮脂指印的显现效果,并与普通磁性荧光粉末进行了对比。结果 制备的Fe3O4@Tb-BTC纳米粉末尺寸均一、性质稳定,对多种客体上皮脂指印具有良好的显现效果,且基本不受指印遗留时间、遗留皮脂量的限制。显现后的指印在254nm紫外光激发下释放出明亮的绿色荧光,显现效果强于普通磁性荧光粉末。结论 该方法可以有效显现各种客体上的皮脂指印,极大提高指印的对比度,降低背景客体的干扰,具有极高的应用前景和应用价值。
  • 王国力, 刘扬, 何红霞, 季安全, 张伟, 曹洋, 孙启凡
    刑事技术. 2021, 46(6): 566-572. https://doi.org/10.16467/j.1008-3650.2021.0029
    摘要 ( ) PDF下载 HTML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索有效区分月经血和外周血的miRNA最优标记组合及最佳分类模型,并构建简便快速的自动化判别软件。方法 对10种miRNA(miR-451a、miR-205-5p、miR-203a-3p、miR-214-3p、miR-144-3p、miR-144-5p、miR-654-5p、miR-888-5p、miR-891a-5p、miR-124-3p)在200余份月经血和外周血样本中的相对表达量以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并以7种算法模型(核密度估计、K-最近邻、逻辑回归、线性判别分析、支持向量机、神经网络、随机森林)进行数据分析,选出鉴别效果最好的标记组合及算法模型,进而构建自动判别软件。结果 月经血和外周血中差别最大的三种miRNA为miR-205-5p、miR-203a-3p和miR-214-3p,使用miR-144-5p与上述miRNA中的一种或两种组合可达较好区分效果,其中基于miR-144-5p、miR-203a-3p和miR-205-5p所形成的“最优特征项组合一”稳健性最强。7种算法模型中最佳分类模型为核密度估计模型,其次为逻辑回归模型。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自动判别软件界面友好、使用简单,适合辅助法医检验关于月经血和/或外周血判别分析的计算,便利于法医物证工作,有较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 蔡玉刚, 吴永富, 邹波, 王文, 黄叙金, 张莲, 常靖, 代勇
    刑事技术. 2021, 46(6): 573-579. https://doi.org/10.16467/j.1008-3650.2021.0085
    摘要 ( ) PDF下载 HTML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氟阿普唑仑及其主要代谢物α-羟基氟阿普唑仑在大鼠体内分布及代谢规律。方法 40只SD 大鼠随机分为4组,禁食12h,第一组按0.45mg/kg 氟阿普唑仑灌胃给药后不同时间点采集大鼠尾静脉血,并收集每天尿液;第二组为血液实验空白对照组;第三组给药0.25h后处死,取血、心、肝、肺、肾、脑、脾、肌肉,经快速溶剂萃取提取后用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检测氟阿普唑仑及α-羟基氟阿普唑仑含量;第四组为分布实验空白对照组。结果 氟阿普唑仑进入体内后,迅速分布代谢,在0.25h内达到血液最高浓度。氟阿普唑仑在各器官中的分布特点为:肾>脑>心>肝>肌肉>脾>肺>血,α-羟基氟阿普唑的分布特点为:肝>肾>心>脾>肺>肌肉>血>脑。结论 本研究监测了氟阿普唑仑及主要代谢物在大鼠体内的分布及降解规律,为氟阿普唑仑的体内检验及体内过程分析提供科学依据。
  • 侯欣雨, 谢兰迟, 李志刚, 黎智辉, 黄威, 汪磊
    刑事技术. 2021, 46(6): 580-586. https://doi.org/10.16467/j.1008-3650.2021.0111
    摘要 ( ) PDF下载 HTML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超分辨率技术在法庭科学人像领域有非常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旨在分析图像超分辨率技术在案事件中对人像比对结果的影响。方法 基于真实案件中收集的94组样本人像,按照人像的不同质量进行分组,采用两种图像超分辨率算法对样本人像进行增强处理,然后进行人像1:1比对实验,分析在不同先验条件下人像比对结果的变化趋势。结果 数据研究表明,图像超分辨率技术对人像比对结果的提升不具有普适性,对中低质量人像的比对结果改善不如清晰化处理方法,对高质量人像的比对结果改善显著但缺乏实战应用意义,对于个例人像有很好的提升效果。结论 图像超分辨率技术在法庭科学人像领域实战应用中可作为参考,不宜过度依赖。
  • 申小虎, 金恬, 王雷, 韩朝阳
    刑事技术. 2021, 46(6): 587-593. https://doi.org/10.16467/j.1008-3650.2021.0158
    摘要 ( ) PDF下载 HTML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为送检手机通话录音质量的审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提出一种定量化的语音检材质量评价标准,并对不同手机及不同通信网络下的录音进行质量评价。该标准基于主流鉴定设备,涵盖了声学语谱图共振峰个数及数值、基频参数、区域平均频谱等分析方法以及声纹比对测试。结果 实验结果显示,不同条件下得到的通话录音质量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会对声纹图谱鉴定产生一定影响,但并不会造成本质性差异。结论 语音同一认定中,对基于移动通信网络获取的检材录音应考虑到通话语音质量的差异性对检验的影响,并在鉴定分析中加以评估和克服。
  • 蔺大伟, 张云峰, 郑佳佳, 李文海, 饶渝兰, 李秀云, 孙红雷, 邵凯, 夏庆兵
    刑事技术. 2021, 46(6): 594-599. https://doi.org/10.16467/j.1008-3650.2021.0086
    摘要 ( ) PDF下载 HTML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UPLC-Q/Orbitrap HRMS)测定血液斑痕中两种乙醇生物标志物乙基葡萄糖醛酸苷(EtG)和硫酸乙酯(EtS)的检测方法。方法 采用空白静脉血液加标后在载玻片上制备成血液斑痕,取样后用50%甲醇提取,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进行检测;色谱柱Synicronis C18(150mm×2.1mm×5.0μm)分离,流动相A为0.1%的甲酸水,流动相B为含0.1%甲酸的甲醇-乙腈(1:1),梯度洗脱,离子源为加热电喷雾离子化源(HESI),扫描方式全扫描模式,负离子模式检测。结果 该方法在EtG、EtS浓度为0.2~100ng/patch范围内有良好线性关系(R2=0.9991、0.9994),样品回收率良好,日内与日间精密度小于15%,基质效应在85%~120%之间。结论 利用该方法可有效测定血液斑痕中的乙醇生物标志物。
  • 廉哲, 石高军, 梁鲁宁, 杨瑞琴
    刑事技术. 2021, 46(6): 600-604. https://doi.org/10.16467/j.1008-3650.2021.0022
    摘要 ( ) PDF下载 HTML 可视化 收藏
    近年来,彩虹全息图案被广泛应用于商品包装、货币和证件的防伪。这一制作技术也逐渐被造假者掌握,用于假印刷品彩虹全息图案的仿制。在案件实践中,需要对印刷品上的彩虹全息图案进行比对,以鉴定样品真伪、追溯制假源头。本文结合实际案例,探讨文检仪和激光全息鉴别仪在相关检验中的应用,对真伪商品及货币上印刷的彩虹全息图案进行了分析,建立了印刷品彩虹全息图案信息采集与比对方法,并对检验中的相关技术问题进行了探讨。该方法可有效区分彩虹全息图案真伪,并可进一步实现伪品的串并溯源。
  • 李志豪, 李鹏, 林雷祥, 光晓俐, 袁明俊, 胡琨, 邹积鑫
    刑事技术. 2021, 46(6): 605-609. https://doi.org/10.16467/j.1008-3650.2021.0159
    摘要 ( ) PDF下载 HTML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基于安全线的形成方式,对假币常用的内置安全线防伪纸张进行分类并对其形态特征展开分析,为假币的串并及溯源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手段。方法 通过VSC6000文检仪观察、电镜及能谱分析相结合的形式,基于内置安全线防伪纸张中安全线的形成方式对其进行分类,并分析其形态特征。结果 基于形成方式可将内置安全线分为三类,分别是复合式安全线、内凹式安全线、外凸式安全线。结论 可通过安全线形态特征将内置安全线防伪纸张分类,从而判断假币所用纸张的来源,为假币的串并、溯源及精准打击发挥重要作用。
  • 杨安安, 杨瑞琴, 郭洪玲
    刑事技术. 2021, 46(6): 610-613. https://doi.org/10.16467/j.1008-3650.2021.0160
    摘要 ( ) PDF下载 HTML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对子弹物证进行成分分析可为涉枪案件的侦查提供科学依据。本实验旨在通过研究子弹弹头及弹壳的元素组成快速区分不同子弹,为推断子弹来源提供关键信息。方法 收集不同厂家在1958-2019年不同批次生产的多种型号的子弹样品53份,应用扫描电镜能谱法(SEM/EDX)对样品的弹头内芯、弹头披甲和弹壳金属成分进行研究。结果 结果显示多数子弹弹头内芯由纯铅构成,部分批次较晚的弹头为铅锑合金,另有两枚批次较早子弹为铁弹头;除六枚5.6mm运动步枪弹的弹头披甲以及四枚791厂样品的弹壳无明显特征外,其余子弹的弹头披甲和弹壳均为三类铜锌合金中的一种:含铜量83.7%~84.7%、87.6%~90.6%以及67.0%~69.8%的铜锌合金。同型号同厂家子弹所使用弹头披甲及弹壳材料的特征相似,同型号不同厂家、同厂家不同型号的子弹弹头披甲和弹壳材料则具有一定差异。近六十年来121厂样品子弹弹头披甲均为含铜量87.6%~90.6%的铜锌合金,弹壳材料为含铜量67.0%~69.8%的铜锌合金,其为该厂固定使用的铜锌合金原材料的可能性较高。791厂样品中有四种型号的子弹弹壳均为含锰量0.7%~0.9%的铁锰合金,这种合金在其他厂家并未出现,其为791厂弹壳特征原材料的可能性较高。结论 掌握子弹弹头及弹壳的元素组成特征可以对不同子弹进行有效识别。
  • 综述
  • 孙振文, 石屹, 乔婷, 张冠男, 刘占芳, 王萍, 彭斯璐, 朱军
    刑事技术. 2021, 46(6): 614-620. https://doi.org/10.16467/j.1008-3650.2021.0032
    摘要 ( ) PDF下载 HTML 可视化 收藏
    近年来,随着分析仪器的发展,微量物证专业发展迅速,检验对象逐渐拓展,技术方法日趋完善,快速检测设备不断涌现,微量物证在多起重特大案(事)件的侦查和侦破中发挥了重要的证据支撑作用。针对微量物证转移规律与存留时间开展相关研究,不仅可指导勘查人员对现场微量物证进行针对性的发现、提取,而且可为证据解释、现场分析重建、描绘刻画嫌疑人提供依据。本文综述了纤维、毛发、玻璃、金属、射击残留物等常见微量物证的转移规律及其在客体上存留时间的相关研究进展,探讨了相关研究给我国微量物证鉴定工作带来的几点启示,旨在为提高现场微量物证的提取率和利用率、充分挖掘微量物证的证据价值提供借鉴和参考。
  • 王慎寒, 韩莹, 杜鹏, 姜洋洋
    刑事技术. 2021, 46(6): 621-628. https://doi.org/10.16467/j.1008-3650.2021.0140
    摘要 ( ) PDF下载 HTML 可视化 收藏
    出入境证件是公民出入本国国境和在国外旅行的国籍证明和身份证件,是移民管理和出入境管理工作的重要载体,出入境证件真伪鉴别的准确性直接影响着口岸安全和社会安全。随着非法人员造假手段不断升级,以假乱真的现象越来越突出,传统的视觉检验和物理检验已无法满足未来真伪鉴定的需求。聚焦证件材料成分分析将成为出入境证件鉴定技术的发展趋势。拉曼光谱作为分子指纹图谱,具备无损、微区、快速、简便等优点,是物质成分鉴别的有力工具。拉曼光谱技术在出入境证件鉴定中的应用尚无文献报道。本文立足于出入境证件材料成分分析,从证件材料防伪、印刷防伪、装订防伪和签发防伪等出入境证件防伪技术鉴定出发,综述了国内外拉曼光谱在纸张、油墨、印文、纺织纤维等领域的应用情况,论述了拉曼光谱在出入境证件鉴定中应用的可能性及前景。此外,文章也讨论了拉曼光谱技术在证件鉴定应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和发展趋势,为下一步研究工作提供了参考。未来需要更深入和广泛地开展研究,以推动证件材料化学成分分析技术的发展,解决证件鉴定面临的新问题。
  • 于哲, 任昕昕, 王爱华, 邸玉敏, 邹波, 王瑞花, 张云峰, 常靖, 于忠山
    刑事技术. 2021, 46(6): 629-634. https://doi.org/10.16467/j.1008-3650.2021.0073
    摘要 ( ) PDF下载 HTML 可视化 收藏
    司来吉兰是一种治疗帕金森综合征的药物,在体内可代谢为甲基苯丙胺。近年来有不少非法吸毒者在血液、尿液中检出甲基苯丙胺后辩称其服用司来吉兰治疗疾病,属正常用药,企图逃避法律制裁。由于司来吉兰及其代谢物具有左旋手性结构,因此可以成为辨别甲基苯丙胺滥用和司来吉兰正常服用的标志。相关检测手段主要有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与质谱的串联,生物检材包括血液、尿液、头发、唾液以及干斑点。本文综述了司来吉兰在体内的作用机制、代谢物(去甲司来吉兰、R(-)-甲基苯丙胺、R(-)-苯丙胺等)、分析检测技术等研究进展,以供法庭科学毒物分析工作者借鉴。
  • 研究与探讨
  • 曹吉明
    刑事技术. 2021, 46(6): 635-641. https://doi.org/10.16467/j.1008-3650.2021.0143
    摘要 ( ) PDF下载 HTML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刑事技术》杂志近年来指纹学研究文献载文特点和杂志的发展状况。方法 基于文献计量学的研究范式,对过去10年(2011—2020)《刑事技术》杂志指纹研究文献的产出趋势、研究机构、主要作者、高被引论文情况、获基金资助分布情况和学术研究热点等6个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1—2020年《刑事技术》杂志共发表指纹学研究论文197篇,约占总发文量的12%;58篇论文获各类基金资助共98项次,获基金资助占比29.44%;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和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总发文量最高,均在30篇以上;被引次数最高的前10篇论文中有7篇出自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且这10篇论文中被引频次最高和下载量最高的也均出自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指纹基础研究、指纹显现提取、指纹自动识别、指纹检验鉴定四个方面,发文量分别为13篇、98篇、10篇、49篇。结论 过去10年,《刑事技术》杂志指纹学研究文献的整体质量在不断提高,其中2016年后获基金资助发文量明显增多,且国家级和公安部高质量基金发文量也逐步攀升,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和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在指纹学研究领域处于领先地位,而指纹三级特征研究、新型显现提取技术、指纹自动化识别系统和疑难指纹检验鉴定是目前指纹学领域的发展趋势与研究热点。
  • 周娟, 易爽
    刑事技术. 2021, 46(6): 642-646. https://doi.org/10.16467/j.1008-3650.2021.0109
    摘要 ( ) PDF下载 HTML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iPhone或iPad的“语音备忘录”内保存的音频文件的生成方式。方法 对多款型iPhone或iPad设备的“语音备忘录”功能进行实验,通过对“语音备忘录”的录制、裁剪、分享、保存、替换、修改文件名等功能生成的音频文件的元数据信息和文件尾部信息进行对比检验,对其生成方式进行探究。通过对“语音备忘录”与“微信”APP及“文件”APP之间相互转发及转储后的音频文件的元数据信息和文件尾部信息进行对比检验,对其流转规律进行探究。结果 “语音备忘录”中不同功能生成的音频文件的元数据信息和文件尾部信息有规律性差异;经过“语音备忘录”与“微信”APP及“文件”APP之间相互转发及转储的音频文件的元数据信息和文件尾部信息也会发生规律性改变。结论 通过检验“语音备忘录”中的音频文件的元数据信息和文件尾部信息可以判断其生成方式。
  • 何芬芬, 江光鑫, 金静, 刘玲, 林庆文
    刑事技术. 2021, 46(6): 647-651. https://doi.org/10.16467/j.1008-3650.2021.0161
    摘要 ( ) PDF下载 HTML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醇酸油漆稀料燃烧残留物在不同放置时间条件下特征组分的变化。方法 选取醇酸油漆稀料(X-6型)为研究对象,以脱脂棉为载体,制备其燃烧残留物,在室温25℃左右分别进行0、3、5、7、9d放置时间处理,利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不同放置时间条件下燃烧残留物特征组分变化规律。结果 醇酸油漆稀料原样中主要含有芳香烃类和烷烃类物质;燃烧残留物中烷烃类物质消失,新产生稠环芳烃类、多环芳烃类、茚满类物质,放置5d内均能检出,放置7d时,多环芳烃类无法检出,放置9d时仅能检出芳香烃类中的乙苯;均三甲苯、菲、荧蒽、芘可作为目标化合物,其中放置时间对均三甲苯和茚满的含量影响不大,多环芳烃类成分含量增加。结论 在实际的火灾调查及物证鉴定工作中,醇酸油漆稀料样品的检出限为5d,应及时对检材进行提取送检。
  • 技术与应用
  • 刘京, 马咪, 魏以梁, 李鹰翔, 江丽, 王桂强, 叶健, 季安全, 李彩霞
    刑事技术. 2021, 46(6): 652-656. https://doi.org/10.16467/j.1008-3650.2021.0028
    摘要 ( ) PDF下载 HTML 可视化 收藏
    男性家族排查是目前法医DNA办案工作中的重要手段,但是同一父系几或十数代男性的Y-STR基因分型可能都相近甚至一致,若在全国范围内很可能比中不同地区的多个家系,当无法甄别所有比中家系与嫌疑人的亲缘关系远近时,办案单位就很难确定重点调查家系,而全部摸排则费时耗力。近期,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研发出了法医SNP系谱推断技术,通过检测和分析全基因组数据,可预测父系和母系的1~7级亲缘关系(高祖至玄孙,即五服),且能分析关系远近。将该技术与族群分析运用于一起长达14年未破的强奸杀人案,帮助办案单位确定了嫌疑人的地域来源、所在家系等信息,为案件的侦破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
  • 王爱华, 于忠山, 刘兴胜, 张云峰, 王瑞花, 任昕昕, 邹波, 侯小平, 常靖
    刑事技术. 2021, 46(6): 657-660. https://doi.org/10.16467/j.1008-3650.2021.0080
    摘要 ( ) PDF下载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报道了两例非镉中毒死者血液中镉元素含量异常的案例,心血中镉元素的含量分别是健康人的200倍和40倍以上,且不同部位的血液,镉元素含量不同,但组织样品中的镉元素含量在报道的正常值水平。采用相同方法,对100例活体人群静脉血及50例非镉中毒死者心血中镉元素进行检验,结果显示活体静脉血中镉元素含量均低于5ng/mL,死后镉元素会发生升高的现象,高出正常值上限10倍以上的可达20%的比例,有的样品高出近100倍。死后镉元素含量升高,可能是由于死后贮存在肝、肾等组织中的镉元素发生死后再分布,扩散至血液中所致。这也提示死后血液镉元素含量不能作为镉中毒的唯一诊断指标,要结合其他样品的检验及生活调查等因素综合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