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 第0卷, 第2期 刊出日期:1997-02-03
  

  • 全选
    |
    技术与应用
  • 马秀芳 宋晓波
    摘要 ( ) PDF下载 可视化 收藏
    检察技术如维持传统型、经验型的检验方法,已远不能适应当前工作的需要,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能够为检察技术如文件检验、司法会计检验、法医检验、现场勘查工作等提供新的检验手段,弥补常规检验方法的不足。笔者在这方面做了些探索,效果明显,现将应用情况介绍如下。 1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功能简介 1.1 单色扫描输入功能。可将任何检材及样本材料,通过扫描仪输入计算机内,在计算机荧光屏上进行观察分析。
  • 其他
  • 田雪梅 李俊涛 闵建雄 李书平
    摘要 ( ) PDF下载 可视化 收藏
    利用自动显示游标卡尺,对204副北京地区汉族成人牙模(男91副,女113副)中各牙齿(第三磨牙除外)的冠宽、冠厚进行测量,得出北京地区汉族成人各牙齿的冠宽及冠厚两项测量值,并与国内、外的牙齿测量结果进行比较,阐明了各牙齿的性别差异,并建立了性别判别方程。
  • 王刚
    刑事技术. 1997, 0(2): 13. https://doi.org/10.16467/j.1008-3650.1997.02.004
    摘要 ( ) PDF下载 可视化 收藏
    1996年元旦,上海火车站售出中国铁路第一批电子售票机车票(以下简称电子票),代替了百年来硬板加粘条的客票,先进的微机联网售票取代了传统的售票方式。同年6月,又对电子票的卡纸、底纹、内容等作了重新设计,使其美观性、适用性、防伪能力进一步增强,并在部分城市逐步推广。 少数不法分子利用新型电子票有关知识未被人们完全了解的情况,采用伪造,变造手段制造假电子票,本文试从真电子票的特征入手,分析假电子票的特征及制作方法,介绍几种常用的电子票辨伪方法。
  • 刘伟
    刑事技术. 1997, 0(2): 15. https://doi.org/10.16467/j.1008-3650.1997.02.005
    摘要 ( ) PDF下载 可视化 收藏
    介绍的绘图新方法,是相对于手工绘图和计算机绘图之间的另一种绘图方法——图例印章盖印法,使绘图人员在没有计算机的情况下也能绘制出类似计算机绘制的规范、美观的现场图。
  • 王明直 蒋雪梅
    刑事技术. 1997, 0(2): 17. https://doi.org/10.16467/j.1008-3650.1997.02.006
    摘要 ( ) PDF下载 可视化 收藏
    订书钉作为一种装订材料,被订书机打入文件等纸张上起固定作用。在打入过程中,订书机刀片是否会在订书钉背面留下痕迹,以及留下的痕迹有无检验条件,可否利用上述痕迹进行订书机的同一认定等等问题,此前未见报道。本文从订书钉、订书机的生产、使用方面进行了实验分析。
  • 案例分析
  • 邓西伟 刘春社
    刑事技术. 1997, 0(2): 19. https://doi.org/10.16467/j.1008-3650.1997.02.007
    摘要 ( ) PDF下载 可视化 收藏
    在排查我市“九·三○”特大抢劫杀人案嫌疑人指印时,发现一枚罕见的畸形伤疤斗型纹(见照片)。此指纹系嫌疑人舒××左手中指。经询问,舒××,男性,22岁,十指齐全,无骈指、叉指等,十五岁时左中指不慎被镰刀割伤,愈合后形成伤疤。该伤疤自指头向下呈弧形贯穿指肚达纹线右半部的原中心花纹(左倾近角螺形斗)之左侧三角,同时又在左半部生成另一个左旋右倾螺形斗,构成了一个指、两个中心花纹、两个三角的独特指纹。
  • 其他
  • 刘宗廷
    刑事技术. 1997, 0(2): 20. https://doi.org/10.16467/j.1008-3650.1997.02.008
    摘要 ( ) PDF下载 可视化 收藏
    不同构件合成客体(简称合成体),受到外力作用时,易从结合部处分离,因合成体构件多为金属尤以铁质居多,笔者既以这种材质的构件为例,探讨合成体分离痕迹检验的几个问题,并附两个实例。 1 合成体分离痕迹的特点 1.1 现场出现少,涉车案件较多。 犯罪分子用合成体作为工具的使用率低,现场出现少。在合成体使用中,结合部有时会松动、老化;客体相互作用时,作用强度超过结合强度时,会发生撕脱、断离;作案前后,因案犯内心紧张,用力不当,有时也会使某构件脱落。
  • 欧战祥
    刑事技术. 1997, 0(2): 22. https://doi.org/10.16467/j.1008-3650.1997.02.009
    摘要 ( ) PDF下载 可视化 收藏
    近年,餐馆、酒店在食物中加入罂栗壳的事件时有发生。应办案单位要求,对其进行毒品成份检验,笔者采用pH为8.5的氨碱性溶液提取罂粟壳中的主要生物碱成份,用显色反应和薄层色谱进行定性检验,取得满意效果。 1 实验 1.1 器材与试剂 1.1.1 器材:烧杯、研钵、剪刀、分液漏斗、锥形瓶、布氏漏斗、层析缸、喷雾瓶、量筒、漏斗、分析天平。
  • 刘体斌
    刑事技术. 1997, 0(2): 23. https://doi.org/10.16467/j.1008-3650.1997.02.010
    摘要 ( ) PDF下载 可视化 收藏
    勘查犯罪现场时,往往会提取到留有牙印的烟头,笔者介绍在实践中对烟头上牙印痕迹进行检验的一些方法,供同行们参考。 案例 1994年10月,我市汽车车架厂建筑工地,被盗价值两千余元的建筑材料。现场勘查中,在犯罪分子的进出口窗子后,提取到3只带有牙印的烟头。根据现场情况,提取附近村庄有咬烟头习惯人的烟头作样本。经检验,现场烟头上的牙印为附近一村民霍某上下颌切牙、尖牙形成,侦察人员根据检验结果,很快在其家中搜出被盗物品。
  • 郭承沫 贡宗友 吕中航
    刑事技术. 1997, 0(2): 24. https://doi.org/10.16467/j.1008-3650.1997.02.011
    摘要 ( ) PDF下载 可视化 收藏
    我们把只出现3、4个特征的残缺指纹称为少量特征指纹。在指纹检验中,常常会遇到对只有少量特征的残缺指纹的检验。有关权威专业刊物曾报导:指纹的同一认定必须有6个以上相同的特征。由于现场条件的限制、显现固定手印方法落后、手印局部持征较少等原因,所提取的现场指纹特征出现得极少,达不到同一认定的足够数量。笔者认为,在如下特殊条件的配合下,仅凭3、4个特征相同就可以作出同一认定结论。
  • 王顺和
    刑事技术. 1997, 0(2): 26. https://doi.org/10.16467/j.1008-3650.1997.02.012
    摘要 ( ) PDF下载 可视化 收藏
    人体因血管内膜被损害,血液流速改变或血小板、疑血因子的质、量改变,而引起流动着的血液在心脏或血管内发生血栓。血栓一旦脱落,即随血流流动,引起栓塞,危及生命。下面以实例,说明血栓在法医临床检验中的意义。 1994年9月29日,卢××(男、30岁,江苏省张家港币人)被四楼高处坠落的铁皮手推车击伤腰部,引起脊髓创伤性休克,经抢救,确诊3、4腰椎骨折脱位,经手术治疗,病情稳定,遗有下肢截瘫和性功能丧失,于1994年12月22日出院,出院后以双拐支撑,坚持锻炼。1995年6月19日晨7日许,其妻发现他呈左侧卧位屈曲姿势右手抱膝死在床上。死前几日自感右下肢剧痛。6月23日尸体检验见:
  • 田彤颜
    刑事技术. 1997, 0(2): 27. https://doi.org/10.16467/j.1008-3650.1997.02.013
    摘要 ( ) PDF下载 可视化 收藏
    采用毛细管色-质联用技术,快速、准确地对桃小灵乳油中马拉硫磷和氰戊菊酯混和组分进行分离定性分析。介绍的分析条件能很好地分离氰戊菊酯异构体峰,灵敏度高。
  • 经验交流
  • 薛瑞华
    刑事技术. 1997, 0(2): 28. https://doi.org/10.16467/j.1008-3650.1997.02.014
    摘要 ( ) PDF下载 可视化 收藏
    在案件侦察中,侦察人员与技术人员密切配合,利用间接手印资料破获案件的方法,值得借鉴。
  • 其他
  • 熊道泉 刘进
    刑事技术. 1997, 0(2): 29. https://doi.org/10.16467/j.1008-3650.1997.02.015
    摘要 ( ) PDF下载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介绍的是通过一起经济纠纷案件的检验,所发现的一种伪造印章印文的方法——复印转制法,愿和广大同行共同商榷。 1 案情 1994年7月15日,浙江某厂(下称甲方)起诉南京某公司(下称乙方)合同纠纷一案称:双方曾于当年4月定下协议(即盖有甲、乙双方印文的和解协议),由甲方以从外地采购方式向乙方供应价值贰佰伍拾万元的货物。由于市场价格变化,甲方在购得有关货物后,即向乙方以特快传递方式发出变更协议,要求变更价格,并称五天之内不答复既予默认。
  • 相淑珍
    刑事技术. 1997, 0(2): 30. https://doi.org/10.16467/j.1008-3650.1997.02.016
    摘要 ( ) PDF下载 可视化 收藏
    对不同文化程度的书写人书写的笔迹材料中出现的错别字进行量化,从而判断书写人的文化程度。
  • 王双宝
    刑事技术. 1997, 0(2): 33. https://doi.org/10.16467/j.1008-3650.1997.02.018
    摘要 ( ) PDF下载 可视化 收藏
    三唑仑是新一代安眠镇静类药物,由于它使用范围的不断扩大,犯罪分子利用其进行麻醉抢劫的刑事案件亦日趋增多,我们采用GC/FID、HPLC方法进行分析鉴定,建立了对于三唑仑的固定检验方法。 三唑仑系苯并二氮杂(艹卓)类药物,化学名称为8-氯-6-(邻氯苯基)-1-甲基-4H-1,2,4-三氮唑[3,4-a][1,4]苯并二氮杂(艹卓),纯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在冰醋酸或氯仿中易溶,在甲醇中略溶,在乙醇或丙酮中微溶,在水中几乎不溶。
  • 黄达志
    刑事技术. 1997, 0(2): 35. https://doi.org/10.16467/j.1008-3650.1997.02.019
    摘要 ( ) PDF下载 可视化 收藏
    临床法医学鉴定结论是认定伤害案件不可缺少的证据之一,随着临床法医学实践的不断深入,存在于临床法医学检验鉴定过程中的问题越来越突出,严重影响了伤害案件的正确认定。 1.临床法医学检验鉴定的滞后性问题 由于伤害案报案不及时等原因,临床法医学检验鉴定往往在案发后一个月、几个月甚至几年后进行。这时被害人的伤情早巳发生了变化,法医所得到的检验结果往往与伤害发生时的结果差距很大,如仅根据此时的检验结果得出鉴定结论会出现
  • 石凯 肖飞
    刑事技术. 1997, 0(2): 37. https://doi.org/10.16467/j.1008-3650.1997.02.020
    摘要 ( ) PDF下载 可视化 收藏
    国内大样本法医尸检资料统计及综合性研究报道,仅见于湖北部分地区和广州市两个南方省市,而我国北方地区尚无此方面报道。 笔者对黑龙江省农垦公安系统于1981~1994年所检尸检例,按统一标准,逐年逐例查阅原尸检记录及鉴定书,分类登记于统一的表格中,并进行整理分析。 1 材料分类 所有资料按机械性损伤(以下简称“损伤”),机械性窒息(以下简称“窒息”)、中毒、高低温、电雷击、猝死和其它分类统计案件例数。并将各类尸检例按其性质分成他杀、自杀、意外。
  • 刑事照相
  • 蔡能斌 王桂强
    刑事技术. 1997, 0(2): 39. https://doi.org/10.16467/j.1008-3650.1997.02.021
    摘要 ( ) PDF下载 可视化 收藏
    在暗视场照相中利用定向反射镜可控制入射光的光照角度,获得最佳配光效果。对于特定的检材,暗视场照相还能弥补定向反射照相的不足。此技术方法已应用于实际办案中。
  • 付斌
    刑事技术. 1997, 0(2): 41. https://doi.org/10.16467/j.1008-3650.1997.02.022
    摘要 ( ) PDF下载 可视化 收藏
    犯罪现场方位照相是为说明犯罪场所和环境的特点、季节、气候、犯罪地点方向、位置及现场与周围的关系,将其拍照下来的方法。 早期现场方位拍照较容易,选择一处较高较远且能显示现场及周围环境特点的位置进行拍照,用一张或几张照片的拼接即可将现场方位固定。现在,大批高层建筑的兴建给现场方位照相带来困难。具体表现在:(一)选择拍照点难。由于建筑物相互遮挡。
  • 经验交流
  • 汤杰
    刑事技术. 1997, 0(2): 45. https://doi.org/10.16467/j.1008-3650.1997.02.025
    摘要 ( ) PDF下载 可视化 收藏
    在法医检案中,有时会遇到井中尸体,部分尸体可能高度腐败,井水水质严重污染,井内充满有害气体,使人无法下井打捞。若用钩扒等器械打捞易损伤尸体,且易改变死者入井时的衣着状态。打捞方法不当会影响案件的定性,不利于向侦查人员提供有力可靠的证据,笔者在工作实践中总结出的一种简便的井中尸体打捞方法,现介绍如下。 1.打捞工具的准备 1.1 取粗细适中的棍棒两根,质地不限,以便于拿动为宜,但不能太软,长度以从井口至水面高度再长1米左右,稍长不限。
  • 案例分析
  • 康文平 石宝吉
    刑事技术. 1997, 0(2): 46. https://doi.org/10.16467/j.1008-3650.1997.02.026
    摘要 ( ) PDF下载 可视化 收藏
    1996年5月11日山西省榆次市木器厂出纳员罗某在下午上班时,发现保险柜内存放的现金少了一捆百元票面的,共计一万元整。技术人员在现场勘查中,发现另一名出纳杨××使用的保险柜内有一捆现金在捆扎手法上与柜内其它现不同。
  • 经验交流
  • 唐玉山
    刑事技术. 1997, 0(2): 47. https://doi.org/10.16467/j.1008-3650.1997.02.027
    摘要 ( ) PDF下载 可视化 收藏
    1962年9月22日,老河口市市委宾馆内,发生一起特大麻醉抢劫案。两名罪犯诱使三名受害人喝下掺有麻醉药的咖啡,劫走43950元现金。 技术人员经认真细致地勘查现场,提取了罪犯隐藏未带走的“必是”固体饮料一罐,“密桔”罐头空瓶一个,带回作技术处理。
  • 案例分析
  • 史晓骞 史天恩
    刑事技术. 1997, 0(2): 48. https://doi.org/10.16467/j.1008-3650.1997.02.028
    摘要 ( ) PDF下载 可视化 收藏
    电击死在意外事故、自杀、他杀等案件中较为常见。人体皮肤电流斑是鉴别电击伤亡的重要依据。本文在触电部位发现“电珍珠”,为电击死的判断提供不可置疑的依据(附案例)。 1 案例 伊春铁路机务段内管路大修施工,工地为防止行人通过,在两电柱拉杆铁线上,横拉一铁线,挂上“施工重地,禁止通过”牌。行人为走近路,仍从此处通过。 1993年5月3日8时许,食品厂工人徐××推着自行车通过被拦阻的人行小路时突然倒地不久死亡。目击者认为可能是心脏病发作死亡,有人怀疑是触电,在徐××前后通过的行人均安然无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