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 第0卷, 第6期 刊出日期:1998-06-01
  

  • 全选
    |
    国内外刑技动态
  • 胡家伟
    摘要 ( ) PDF下载 可视化 收藏
    基层法医尸体质量有待提高的问题,已受到各级法医部门的重视,也是当前公安法医部门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近几年来许多法医学专家、学者纷纷撰文,对尸检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进行了揭示、分析,归纳了失误的种种原因。对此问题,我们亦有同感,以我市为例,市、区(县)两级公安部门共配备法医51名,其中80%以上毕业于医学院校,60%以上具有中级以上技术职称,50%以上从事法医专业工作已10年以上,说明整体的业务素质并不差。
  • 季安全 周静
    摘要 ( ) PDF下载 可视化 收藏
    检验报告作为公安机关侦察破案和检察院、法院执法量刑的重要依据,在案件的审理判决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如何准确恰当地出具检验报告,则是社会各界一直在探讨的问题,并随着社会的进步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地修订完善。特别是对于新的物证检验技术,更是如此。DNA检验是近几年新兴起的一项强有力的物证检验技术,因其具有极高的鉴别能力而倍受社会各界关注,曾一度成为社会大众的热点话题,作为表达方式的检验报告也就成了人们评述的对象。
  • 案例报道
  • 黎建平
    摘要 ( ) PDF下载 可视化 收藏
    高坠所致头体离分在实践中实属罕见。现报告如下: 童某,女,38岁,因夫妻不和自杀,从十六层楼上坠楼死亡。坠落时与二楼阳台接触,头颅滚向阳台的另一侧,头颅下见直径20cm大小的血泊。尸检见:头部第一颈椎、枕骨大孔处与身体分离,断面皮肤边缘不规则,皮下脂肪和肌层参差不齐,背部自右腋后线第六肋至右髂前上脊有25cm×5.5cm皮肤挫伤。右上臂从肩峰至肩胛下缘的皮肤、皮下脂肪、肌肉裂开。右肱骨1/2处骨折,左肱骨上1/3处骨折。右下肢髌骨骨折,左下肢胫腓骨上1/3处骨折。胸肋骨全部骨折。心、肝、脾破裂。
  • 其他
  • 李玮
    摘要 ( ) PDF下载 可视化 收藏
    咬痕在解决刑事、民事案件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但由于咬痕证据的应用难度较大,影响了其证据价值的发挥。本文对咬痕的分类、物质基础及形成机制进行了阐述,使咬痕分析更趋科学化、明朗化,以期提高咬痕的利用率,充分发挥其证据价值。
  • 经验交流
  • 毛斌
    刑事技术. 1998, 0(6): 11.
    摘要 ( ) PDF下载 可视化 收藏
  • 其他
  • 宋晓波
    刑事技术. 1998, 0(6): 12. https://doi.org/10.16467/j.1008-3650.1998.06.006
    摘要 ( ) PDF下载 可视化 收藏
    随着新的刑诉法的实施,视听证据的使用越来越多,对其进行的检验也增多,如何提高其检验的科学性及准确性,笔者在此仅作一些理论与实验上的探讨。 对于视频与音频的信号转换载体目前市场上有两种:一种是以磁介质作转换载体,如普通盒式录像带、盒式录音带等,另外一种是以光反射盘作转换载体,如VCD、CDA、CDR等。
  • 经验交流
  • 郑国锋
    刑事技术. 1998, 0(6): 14. https://doi.org/10.16467/j.1008-3650.1998.06.007
    摘要 ( ) PDF下载 可视化 收藏
    在勘查犯罪现场时,往往发现犯罪分子遗留在球面体(如灯泡、圆球形门把手)上的指纹,用一般的粉末显现,胶带提取,很难将指纹完整地提取下来,拍照则易产生变形。本人通过实验,发现用市售的聚乙烯醇合成胶水可简便地将指纹提取下来。 1 原理 聚乙烯醇合成胶水是一种浓稠状的透明粘合剂,将其滴在光滑物体表面,扩散后干燥可形成透明的薄膜,因其是种粘合剂,在干燥后可将附着于光滑物体表面的物质粘附住。
  • 其他
  • 卢培标 戴维列
    刑事技术. 1998, 0(6): 15. https://doi.org/10.16467/j.1008-3650.1998.06.008
    摘要 ( ) PDF下载 可视化 收藏
    刑事毒物品种繁多,且一些具有较强药理作用的新药制剂也不断出现,尤其是当这些毒物进入人体后经水解、代谢所生成的新物质,其检测难度更大,更为复杂,加之对生物检材的处理、提取、净化一直存在一定的难度,故应用常规仪器,如UV、GC、HPLC、FTIR、TLC等难以解决,而GC/MS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带有大量的标准化合物谱库可进行自动检索,在刑事毒物检验中发挥了具大的作用。
  • 技术交流
  • 朱传红 胡家伟 余纯应 杨庆恩
    刑事技术. 1998, 0(6): 18. https://doi.org/10.16467/j.1008-3650.1998.06.009
    摘要 ( ) PDF下载 可视化 收藏
    80年代中期建立的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以基因组DNA为模板在DNA聚合酶催化作用下,由一对寡核苷酸引物引导,在体外扩增靶DNA片段。经过约30个循环反应,靶DNA片段可扩增100万个拷贝。PCR技术使法医物证检验的灵敏度大为提高,达到纳克级DNA的超微量水平。近10年来,PCR技术在法医界迅速得以推广与使用,被称为第二代DNA分型技术。人类基因组内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VNTR)位点具有极高多态性,VNTR位点和片段长度等位基因多达数十,甚至数百。
  • 梁德忠 朱治国
    刑事技术. 1998, 0(6): 21. https://doi.org/10.16467/j.1008-3650.1998.06.010
    摘要 ( ) PDF下载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介绍了运用化学反应方法和紫外吸收光谱法对氯铂酸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准确可行。
  • 魏春明
    刑事技术. 1998, 0(6): 23. https://doi.org/10.16467/j.1008-3650.1998.06.011
    摘要 ( ) PDF下载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介绍了对一起服用混合农药致死案件的薄层层析(TLC)检验情况并对TLC法及服毒案件现场勘查时应注意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
  • 周云玲
    刑事技术. 1998, 0(6): 25. https://doi.org/10.16467/j.1008-3650.1998.06.012
    摘要 ( ) PDF下载 可视化 收藏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伪造印文犯罪案件的数量大幅度上升。据统计,印文鉴定案件的比例从1986年的3.2%,已上升到1995年的32.8%,1997年为29%。伪造印章的内容1995年以前主要是公章及合同专用章,1995年以后主要是财务章和人名章。伪造方法早些年是手工刻制,与真印章的差异点比较明显,而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各种现代化办公设备的普及,用各种高新技术制造出来的假印章印文逼真程度相当高,为鉴定工作增加了很大的难度。
  • 谢维军 文东宇
    刑事技术. 1998, 0(6): 27. https://doi.org/10.16467/j.1008-3650.1998.06.013
    摘要 ( ) PDF下载 可视化 收藏
    热敏纸传真文件时间过长会导致传真内容模糊不清甚至消失。在办案实践中,往往需要显现传真内容,笔者利用新型VSC-1视频鉴别仪成功地对热敏纸传真文件模糊记载进行显现,效果比较理想,现将有关检验情况报导如下: 1 案情简介 1994年12月27日,汕头市某发展公司与浙江省平湖市某公司签订价值530万元的《购买羊毛协议》,由汕头公司将该公司已签好的合同传真给浙江公司,对方收到合同后签好再传回汕头。
  • 经验交流
  • 任卫 李卫华
    刑事技术. 1998, 0(6): 28. https://doi.org/10.16467/j.1008-3650.1998.06.014
    摘要 ( ) PDF下载 可视化 收藏
    在现场勘查中制作立体足迹印模普遍采用石膏灌注法,采用此方法的第一步就是制作灌模的围墙。围墙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石膏灌注的成败,关系到提取足迹的成功与否。 现行常规的使用泥土筑墙的方法存在着耗费时间长,起足迹不方便,灌注的石膏足迹边沿不整齐、不美观等弊病;有时也由于受环境的影响而找不到合适的泥土来制作围墙。
  • 技术交流
  • 骆雅红
    刑事技术. 1998, 0(6): 29. https://doi.org/10.16467/j.1008-3650.1998.06.015
    摘要 ( ) PDF下载 可视化 收藏
    近年来,随着铁路计算机联网售票系统的投产和运行,铁路电子票应运而生。笔者就工作中遇到的几起伪票案件的检验,探讨当前局部变造铁路电子票的伪造方法及其检验要点,以供同行们参考。 1 准确把握标准铁路电子票的特征 根据铁路部门的有关规定,铁路电子票采用含有水印的白色120克胶板纸制作,水印图案是透光可见的铁路路徽,遍布整版。
  • 案例报道
  • 张荣华 王淑兰
    刑事技术. 1998, 0(6): 31. https://doi.org/10.16467/j.1008-3650.1998.06.016
    摘要 ( ) PDF下载 可视化 收藏
    外伤性应激性溃疡在法医学尸检中时可遇到,临床止上多见于伤后死亡过程缓慢或伴有其它合并症而病程延迟者,外伤后短时发生者较为少见,近日笔者曾遇到一例,现报告如下。 案情简介 李某,男性,40岁,在建筑队打工。1996年4月4日上午与工人发生纠纷,互殴后头晕、头痛、上腹时有隐痛,被送往医院观察4小时后,口鼻溢血,血压突然下降休克死亡。
  • 技术交流
  • 余杰 唐旭 刘正宏 刘大庆 周杰 熊祥军
    刑事技术. 1998, 0(6): 33. https://doi.org/10.16467/j.1008-3650.1998.06.017
    摘要 ( ) PDF下载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对开启十字匙锁的万能钥匙开锁的原理、方法、痕迹特征等进行研究,探讨了判断十字匙锁是否被万能钥匙开启过的方法。
  • 李延阁
    刑事技术. 1998, 0(6): 35. https://doi.org/10.16467/j.1008-3650.1998.06.018
    摘要 ( ) PDF下载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介绍一种检验硅藻时破坏有机质(简称破机罐)的工具。对于溺死案件的法医学鉴定、教学及法医工作者的劳动保护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硅藻检验是鉴别生前溺水死亡与死后抛尸入水的一种可靠、实用的方法。特别是在尸体高度腐败或白骨化时,甚至是唯一的方法。在检验器官组织中的硅藻时要先破机,为此,我们成功研制了破机罐,为硅藻检验提供了一种理想的破机工具。
  • 周建强 李发渝 金黎明
    刑事技术. 1998, 0(6): 36. https://doi.org/10.16467/j.1008-3650.1998.06.019
    摘要 ( ) PDF下载 可视化 收藏
    在犯罪现场上,常见插片开启暗锁入室作案,但用插片开启挂锁却不多见,由于开锁方式简便易行,一分钟之内即可开锁,且破坏工具痕迹隐蔽,易被误认为是钥匙开锁,从而误导侦查方向。1995年3月至1996年6月期间,我市连续发生插片开防盗门挂锁入室盗窃系列案件21起。通过对这一系列盗窃案开锁痕迹的检验、及对破案后收缴的作案工具检验,进行反复实验研究,总结经验介绍如下:
  • 罗瑞彪
    刑事技术. 1998, 0(6): 38. https://doi.org/10.16467/j.1008-3650.1998.06.020
    摘要 ( ) PDF下载 可视化 收藏
    在刑事案件的现场勘查中,我们经常遇到案犯遗留的灰尘、灰汗混合手印,但由于灰尘的特殊性,一般方法效果并不理想。我们经过反复研究和试验,采用加热含有氯化钴的乳酸和乳酸乙酯溶液熏后,指纹粉末刷显能有效地显现光滑客体表面上的灰尘及灰汁混合手印。 1 原理 乳酸为浅黄色粘稠液体,加热含有氯化钴的乳酸和乳酸乙酯溶液时,氯化钴失去结晶水,水分子阻止了乳酸脱水形成交酯的过程,乳酸乙酯减小了乳酸蒸汽的浓度,当蒸汽被灰尘手印吸附后,随着乳酸乙酯的挥发使乳酸在灰尘手印上聚
  • 周滨 张剑
    刑事技术. 1998, 0(6): 39. https://doi.org/10.16467/j.1008-3650.1998.06.021
    摘要 ( ) PDF下载 可视化 收藏
    案情简介 1997年9月5日,我区某县发生一起“64”式手枪被盗案,勘查现场,从窗台上提取一白色磁砖,另从放置手枪的房间抽屉里提取一纸质钱包,怀疑有犯罪痕迹,遂送我处待检。
  • 案例报道
  • 王子强
    刑事技术. 1998, 0(6): 41. https://doi.org/10.16467/j.1008-3650.1998.06.022
    摘要 ( ) PDF下载 可视化 收藏
    案情 王某,女,72岁,因女儿喝药自杀,将残留农药喝下,出现中毒症状。送往医院清水洗胃,第一次灌入约3000ml清水未吐出,后重新插入胃管又灌入3000ml清水,腹部胃区膨隆,在腹部加压后,呕吐出液体600ml,用阿托品及解磷定后,中毒症状得到缓解,腹肌紧张,腹腔穿刺抽出咖啡色液体,继续用阿托品治疗,血压持续下降,两小时后出现休克而死亡。死后口鼻腔流血,家属对死因有异议,要求尸检。
  • 徐华 王宝春
    刑事技术. 1998, 0(6): 42. https://doi.org/10.16467/j.1008-3650.1998.06.023
    摘要 ( ) PDF下载 可视化 收藏
    简要案情 许某,男,35岁,1998年3月3日18时许,被他人用拳猛击左下颌部后,即入院治疗。据病历记载:患者左下颌皮下血肿,张口困难。右卫道新鲜血迹。清理后可见右外耳道前壁骨壁凸出,有鲜血溢出,压之回位。CT片显示右外耳道前壁骨折。1998年3月6日,对许某进行了法医学检查。伤者左下颌部青紫肿胀,张口度1cm,右耳道内有环丙沙星纱条,取出纱条见右耳道前壁皮下淤血,有一0.5cm长条状皮肤裂口未缝合。
  • 其他
  • 陈卫东
    刑事技术. 1998, 0(6): 43. https://doi.org/10.16467/j.1008-3650.1998.06.024
    摘要 ( ) PDF下载 可视化 收藏
    当前交通肇事后逃逸的案件呈大幅度上升趋势,给国家、集体和个人造成了重大的人员、财产损失,也给交警部门调查取证、认定肇事车辆带来很大的难度。随着群众的法律意识不断增强,对事故责任的划定、车辆的认定提出上诉要求的日益增多,对肇事案车辆痕迹的检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 交通肇事案车辆痕迹分类 1.1 交通肇事案可划分为3类。分别为车与车相撞、车与人相撞、车与建筑物或其它物体相撞。我们把肇事车辆称作造痕体,被撞车辆、行人称作承痕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