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 第41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16-06-15
  

  • 全选
    |
    论著
  • 董会, 王晶, 秦翠娇, 张涛, 贾竟, 叶健, 李彩霞, 刘超
    刑事技术. 2016, 41(3): 173-177. https://doi.org/10.16467/j.1008-3650.2016.03.001
    摘要 ( ) PDF下载 HTML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生物物证在运送至实验室检验时会保存在专用的物证袋中,物证袋转移的DNA越少越有利于检材的检验,本文研究两种物证袋在保存不同种类物证时是否发生DNA二次转移以及其转移率的差别。方法 制备样本,模拟密封的塑料物证袋和纸质物证袋提取物证的过程,分别使用常规程序对物证袋和物证进行DNA提取、定量和扩增,并对各项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实验中使用了3种微量接触类样本和4种非微量接触类样本,样本制备完成后由工作人员通过行走等模拟样本的运输过程,样本直接剪碎进行DNA提取,而物证袋使用两步擦拭法进行前处理后再进行DNA提取。最终使用转移率来比较DNA转移情况。结果 实验观察到100 %的样本发生DNA转移,其DNA转移率平均为22.06 %。纸质物证袋和塑料物证袋的转移率有差别(P=0.023),纸质物证袋和塑料物证袋的转移率分别为26.27 % 和17.85 %,结论 使用物证袋保存物证的过程中,会发生DNA转移造成潜在的DNA丢失,其转移率在不同类型的物证袋和不同类型的样本之间存在差别,并最终将会对分型结果产生影响。总体上微量接触类样本的转移率高于非微量接触类样本,纸质物证袋的转移率高于塑料物证袋。
  • 曾令华, 樊武龙, 石屹, 潘炎辉, 王明直
    刑事技术. 2016, 41(3): 178-182. https://doi.org/10.16467/j.1008-3650.2016.03.002
    摘要 ( ) PDF下载 HTML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提出公交车放火案件的现场勘验分析工作的要点,为制定科学规范的公交车放火案件现场勘验分析工作规程提供一定方向。方法 从具体公交车放火案件入手,归纳总结10起典型案例的要素特点,结合犯罪现场勘验分析理论和工作经验等提出以现场勘验、物证溯源、现场分析重建等新的技术为支撑的该类案件的现场勘验分析要点内容。结论 通过研究发现该类案件具有动机明显、伤亡大、多用易燃液体助燃物等典型特点,并结合当前现场勘验、现场分析新理论和技术提出了包括现场勘验与调查、物证认定、物证归类梳理、综合研判四个步骤的现场勘验分析的要点内容。
  • 鲍立垠, 葛芸英, 金益锋, 崔斌, 艾康云
    刑事技术. 2016, 41(3): 183-188. https://doi.org/10.16467/j.1008-3650.2016.03.003
    摘要 ( ) PDF下载 HTML 可视化 收藏
    近年来,根据最高人民法院要求,中国裁判文书网对全国各级法院裁判文书进行全文公开,从而使得起证据作用的鉴定意见在裁判活动中的应用情况得以直观展现。本文对互联网上公开并援引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出具鉴定意见的495份裁判文书进行了研究分析,按照刑事、民事、行政案件类型区分,讨论了裁判文书对鉴定意见的证据采纳、鉴定领域分布、案情与审级等方面情况,描述了以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为代表的公安司法鉴定机构在当前全国各级法院诉讼活动中的地位与作用。
  • 龙成生, 王辛, 吴德华, 宋珍华, 强京宁
    刑事技术. 2016, 41(3): 189-191. https://doi.org/10.16467/j.1008-3650.2016.03.004
    摘要 ( ) PDF下载 HTML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索嗅源气味在不同介质上的存留特性,为现场勘查人员提供技术支持。方法 采用风洞技术控制环境因素,以人体气味中的棕榈酸、十二烷酸、十三烷酸、十四烷酸、十五烷酸等5种气味化合物作为浓度衰减标记物,采用GC/MS分析技术,研究遗留在大理石、木制品、棉制品、土块等4种不同材质表面的嗅源气味浓度变化规律。结果 随着时间的延长,附着于不同材质表面的嗅源气味的浓度呈递减趋势。24 h后,存留于大理石、木制品、土块、棉制品表面的嗅源气味分别为原始浓度的12 %、16 %、30 %和35 %。结论 在实际警犬技术工作中,选择棉制品、木质品、土块等作为嗅源的提取物,在相同时间条件下,附着嗅源气味的量要大于附着大理石等硬质材料的量。
  • 矫玉文
    刑事技术. 2016, 41(3): 192-194. https://doi.org/10.16467/j.1008-3650.2016.03.005
    摘要 ( ) PDF下载 HTML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对同一伤者分别使用《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GB18667-2002)和《劳动能力鉴定 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GB/T 16180-2006)进行伤残评定,比较伤残等级的差别。方法 选取某鉴定所2007~2013年受理的道路交通事故致成人四肢长骨骨折的案例1036例,分别使用上述2种标准进行伤残等级评定,并根据骨折数、治疗情况、有无肢体功能障碍对评定结果进行列表比较。结果 仅有骨折后行外固定治疗且留有肢体功能障碍的17例(占1.64 %)伤残等级基本相同,其他差别较大。结论 对同一伤者分别使用2种标准进行评定,伤残等级存在较大差别。
  • 李孝君, 吴浩, 王金忠, 徐尉
    刑事技术. 2016, 41(3): 195-199. https://doi.org/10.16467/j.1008-3650.2016.03.006
    摘要 ( ) PDF下载 HTML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热致荧光显现方法与传统显现方法(茚三酮显现法、硝酸银显现法、DFO显现法、茚二酮显现法)之间的相互影响,探究热致荧光显现手印后再采用传统方法进行增强处理的效果;方法 依托TFD-2纸张手印快速显现系统,通过实验对比纸张上热致荧光显现方法与传统显现方法的显现效果和可鉴定率;结果 热致荧光显现手印不影响后续采用传统显现方法的显现效果,并在一定程度上对传统显现方法起到增强作用。但是传统方法显现手印会不同程度的影响热致荧光显现法的后处理显现,根据实验研究结果,可将这种方法融入到渗透性客体上手印显现流程中;结论 对于常见纸张上的汗潜手印,热致荧光显现法可以用于传统显现方法显现前的预处理,对传统方法的后续显现没有影响。热致荧光显现法和传统的显现方法具有一定的延续性,同时,传统显现方法也可以对一些客体上热致荧光显现法显现效果不佳或反差较弱的手印进行增强处理。
  • 张丽梅, 张冬冬, 张忠良, 王帅, 孙年峰
    刑事技术. 2016, 41(3): 200-202. https://doi.org/10.16467/j.1008-3650.2016.03.007
    摘要 ( ) PDF下载 HTML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利用偶联剂对三氧化二铝纳米颗粒进行表面改性,并研究其在潜隐手印显现中的应用。方法 利用硅烷偶联剂对三氧化二铝纳米颗粒进行表面改性,并以傅里叶红外吸收光谱检测纳米颗粒表面功能团的变化。以此表面改性的三氧化二铝纳米颗粒悬浮液显现瓷砖、玻璃、铝箔、塑料片、漆面铁皮上的汗潜手印,对所得结果作分析比较。另外,对这种用硅烷改性与经表面活性剂修饰的氧化铝纳米颗粒所显现出的指纹进行比较。结果 傅里叶红外吸收光谱显示硅烷改性反应制备的氧化铝纳米颗粒在1638、2853、2921和3302 cm-1处出现了硅烷偶联剂的特征吸收峰。该方法对5种非渗透性客体表面的汗潜手印显现效果良好,优于用表面活性剂修饰的三氧化二铝纳米颗粒悬浮液。结论 该方法性能稳定,适于潜隐指纹显现的实际应用。
  • 陈宁, 李舒莹, 张晓霞
    刑事技术. 2016, 41(3): 203-205. https://doi.org/10.16467/j.1008-3650.2016.03.008
    摘要 ( ) PDF下载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介绍了基于金胶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快速原位检验黑色签字笔和中性笔的书写墨迹的方法。该方法在黑色书写墨迹上滴加自制金胶后,使用DXR显微激光拉曼光谱仪(780 nm激光器,10倍物镜)对黑色书写墨迹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进行检测。对90种黑色签字笔和中性笔墨迹样本的分析结果显示,墨迹样本均可有效采集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根据光谱信息,可将全部样本分为6大类,说明该技术可快速原位检验纸张上的黑色书写墨迹,同时为黑色书写墨迹的比对检验提供了新思路。
  • 郭建, 林小龙, 吴升武, 刘祥伟, 周毓灼
    刑事技术. 2016, 41(3): 206-208. https://doi.org/10.16467/j.1008-3650.2016.03.009
    摘要 ( ) PDF下载 HTML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阐述α-溴代苯丙酮的特性及其在制毒过程中的危害性,建立α-溴代苯丙酮的检验方法。方法 通过选择和优化建立了α-溴代苯丙酮的FTIR、GC/MS、GC/FID分析条件。结果 用FTIR和GC/MS对α-溴代苯丙酮进行定性分析,给出了α-溴代苯丙酮的质谱裂解方式。用GC/FID分析了方法的检测限、线性、精密度。在优化条件下,α-溴代苯丙酮在0.01~0.50 mg/mL的线性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r为0.9997;检出限为0.2 μg/mL(S/N=3);0.1 mg/mL α-溴代苯丙酮峰面积的 RSD=1.59 %(n=6)。结论 本方法具有操作简单、灵敏度高和重现性好等优点,可应用于α-溴代苯丙酮检验鉴定。
  • 综述
  • 格若泽格兹•扎道若, 安格妮孜卡•玛缇娜, 艾里克赞卓•米歇尔斯卡, 帕吹克•乌拉修克
    刑事技术. 2016, 41(3): 209-220. https://doi.org/10.16467/j.1008-3650.2016.03.010
    摘要 ( ) PDF下载 HTML 可视化 收藏
    新型犯罪日趋复杂,案件审判人员对高标准技术工作的需求不断增加,这些都要求研究新的证据评价方法,从而对各种微量物证理化检测数据的证据价值进行评估。证据评估方法能够反映法庭科学家在案件审理中的作用。这意味着上述数据(证据)应当在案件诉讼中控辩双方提出了相互对立的假设H1和H2的情况下接受评估,贝叶斯模型适用于这种情况下的证据评估。本文描述了在比较和分类(其实分类也是以比较为基础)问题中使用似然比方法(LR)对被观察的理化数据进行评估的原理。LR模型允许在一次计算中将所有重要的因素都包括在内,以此实现对相关理化数据的评估。这些因素包括,被比较样本间被比对理化数据的相似性,被测理化数据在有关总体中的稀有性,以及可能的误差来源(样本之内、之间的差异性)等。作为统计工具,LR模型只能用于仅以几个变量描述的数据库,而事实上大多数理化数据都是高度多维的(比如光谱),因此,需要使用缩维手段比如图形模型或适当的化学计量工具作降维处理,本文对此举例说明。需要指出,LR模型只应作为一种支持性(非决定性!)的工具,其结果(论)要接受严格的分析判断。换言之,统计方法并不能传达绝对的真相,采用的分析技术会有各自的不确定度,各种可能的错误答案也是统计方法的构成部分。因此,应当进行灵敏度检验亦即对所用分析方法作处理验证,从而确定其表现优劣。基于此,本文采用经验交叉熵方法举例说明如何对LR模型作校验。关于来源水平的理化数据评估,这涉及到比较样品是否源自于同一物体即是否具同一性的问题。通常,办案人员(法官、检察官或警察)会对被发现的取自于身体、衣服或鞋子的微量物证(显示与对照样本类似)是否发生了转移并留存下来的活动感兴趣,这就是所谓的活动水平检验,本文对此已有讨论分析。
  • 吕途, 何光龙, 王坚
    刑事技术. 2016, 41(3): 221-224. https://doi.org/10.16467/j.1008-3650.2016.03.011
    摘要 ( ) PDF下载 HTML 可视化 收藏
    人体的增龄性变化是人体组织、器官随着年龄增长而发生的一系列结构、功能的改变,它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生理现象。人们对它的深入研究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观察手段的创新。牙齿是人体最坚固的器官,牙髓腔又是牙体中相对封闭的结构,故牙髓腔的形态改变受外界干扰相对少,其增龄性变化的研究价值较大。口腔颌面三维影像技术的出现,为研究牙髓腔的增龄性变化提供了新方法,在法医学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牙髓腔增龄性变化的三维影像学研究有望解决高龄段个体及严重毁损未知名尸骨的年龄推断难题。
  • 孙婧, 樊丽
    刑事技术. 2016, 41(3): 225-228. https://doi.org/10.16467/j.1008-3650.2016.03.012
    摘要 ( ) PDF下载 HTML 可视化 收藏
    指印是物证鉴定的重要证据材料之一,其物质组分因遗留者、遗留客体等的不同而产生差异。随着指印的存留条件不同,其物质组分的种类和含量等也随之不同。潜在指印随时间变化和不同的环境因素影响,其物质组分在客体上的保留时间也不相同。因而利用指印中的物质组分分析指印在客体上的遗留时间的研究难度一直很大,制约因素也很多。但随着高灵敏度和低检测限仪器的应用,指印中痕量物质组分分析手段的不断进步,通过指印的物质组分判定其遗留时间的研究也在向前发展,从而使得指印已不仅仅可用作人身鉴定,而且还可在判断作案时间方面提供参考或依据。已有研究指出,可根据指印中的目标组分与特定化合物的比值来分析指印的遗留时间。曾有利用质谱成像技术研究指印组分中的饱和脂肪酸的扩散,从而成功判定遗留4天之内的指印的报道。因此,本文尝试对目前国际上通过指印物质组分判断其遗留时间的研究及进展情况作介绍。
  • 论坛
  • 张冀峰, 樊武龙, 孙玉友, 赵晓辉, 刘吉平
    刑事技术. 2016, 41(3): 229-231. https://doi.org/10.16467/j.1008-3650.2016.03.013
    摘要 ( ) PDF下载 HTML 可视化 收藏
    TATP炸药的现场快速定性检验是有效管控和预防TATP炸药爆炸犯罪的主要技术手段之一。本文针对TATP炸药现场快速检验技术展开了深入分析和探讨,详细介绍了现场快速检验技术的原理和设备特点,并对TATP炸药开展了实验测试研究,对检验方式、特点及效果进行了验证和探讨,为有效防控和打击TATP炸药爆炸犯罪提供了参考的技术依据。
  • 沙万忠, 方姚
    刑事技术. 2016, 41(3): 232-235. https://doi.org/10.16467/j.1008-3650.2016.03.014
    摘要 ( ) PDF下载 HTML 可视化 收藏
    化学显现法是现今汗潜指印显现技术中最为灵敏的方法之一,可应用于渗透性或非渗透性表面的各种材料,如纸张、塑料、木制品等,而现代社会非常依赖这些材料形成的办公文件、印刷货币和包装等,因此显现纸张和相关纤维材料上汗潜指印的化学技术就显得尤为重要。显现纸张上汗潜指印的常见化学方法包括:硝酸银、茚三酮、DFO、物理显影液等显现法,但这些技术还存在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很难显现残留物质过少的指印。而新的1,2-茚满二酮基双功能试剂旨在显现纸张上的汗潜指印,该试剂通过简明的五步操作法合成并应用改进了多金属沉积法,该试剂能够优先结合汗潜指印的脊线从而显现汗潜指印的正相。新1,2-茚满二酮基双功能试剂既能显现含有氨基酸的指印又能显现含有油脂类物质的指印,提高了显现的效率。
  • 王晓光, 李萌萌, 韩星周, 秦达, 闫海倩, 郭姿含, 郝红光
    刑事技术. 2016, 41(3): 236-239. https://doi.org/10.16467/j.1008-3650.2016.03.015
    摘要 ( ) PDF下载 HTML 可视化 收藏
    钢印印文在日常生活中被广泛地应用在毕业证书、公证书以及授权委托书等各种文件上,起到防伪作用,其检验是印章印文检验的重要组成部分。钢印印文具有立体、无色、不容易记录等特性,这也决定了其特征不同于普通的印章印文。目前,文检人员对钢印印文特征的研究和阐述较少,尤其是对钢印印文特有的细节特征研究的更少,而发现和利用这些特有的细节特征却往往是案件检验的关键。由于缺乏研究,文检人员在检验时只能借鉴普通印章印文的特征理论来进行,因此对钢印印文特有的细节特征进行实验研究变得十分重要。本文结合钢印实验,阐述了钢印印文的基本形成过程,把钢印印文特有细节特征分为痕壁特征、立体角度特征、印透特征、图案边缘翘起特征、金属氧化物附着物特征等,同时阐述了这些特有细节特征的基本特点及影响因素,提出了钢印印文检验时的注意事项。
  • 技术与应用
  • 邹积鑫, 李世峰, 于健, 齐凤亮, 刘冠华
    刑事技术. 2016, 41(3): 240-243. https://doi.org/10.16467/j.1008-3650.2016.03.016
    摘要 ( ) PDF下载 HTML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假币犯罪扰乱经济秩序,损害百姓利益,给很多行业的安全稳健运行造成了极大威胁。使用彩色打印机等数字印刷设备的打印类假币犯罪,由于其操作简单、成本低、隐蔽性强、打印质量好等特点,正逐渐增多,发案区域呈扩散蔓延态势。打印假币的电子版是打击打印假币犯罪的关键,打掉假币电子版的源头,才能从根本上遏制打印假币犯罪的蔓延趋势。方法 使用专业设备采集假币犯罪嫌疑人手机、个人电脑、U盘等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中的数据,首先计算这些电子类物证文件的哈希值,然后用计算机编程方法从大量数据中筛选查重,找出哈希值相同的文件,对筛选的少量结果分析,可以快速地追踪电子版假币的源头。结果 对采集到的犯罪嫌疑人的数量庞大的电子文档材料,使用本文的方法快速筛选剔除了无用信息,支持了后续的寻找打印版假币的电子版源工作,为打击犯罪提供了重要依据。结论 针对打印类假币犯罪的场景,本文的海量电子物证处理方法速度快效率高,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唐振亚, 李海燕, 陈红英, 赵凯, 邝玉斌, 宁忠
    刑事技术. 2016, 41(3): 244-246. https://doi.org/10.16467/j.1008-3650.2016.03.017
    摘要 ( ) PDF下载 HTML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调查广东地区人群41个STR基因座遗传多态性,为科学、客观地进行DNA鉴定并出具规范的法医学DNA鉴定文书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采集500个无关个体的口腔拭子样本,进行41个常染色体STR基因座的分型检测,统计其遗传多态性参数。结果 研究显示,41个常染色体STR基因座的累积个体识别能力(CDP)为1-1.0755×10-45, 累积非父排除率(CPE)为1-1.9895×10-17结论 本文涉及的41个常染色体STR基因座有极高的鉴别能力,基本包含了目前行业内常用的常染色体STR基因座,对上述基因座多态性的研究为法医学个体识别和亲权鉴定提供了基础数据,尤其能较好地应用于二联体、双亲皆疑等类型的亲权鉴定中。
  • 娄岩, 陈六一
    刑事技术. 2016, 41(3): 247-250. https://doi.org/10.16467/j.1008-3650.2016.03.018
    摘要 ( ) PDF下载 HTML 可视化 收藏
    在火台及火药气体压力的作用下,猎枪射击弹壳击针痕迹的底部多发生变形、凸起、开裂或击穿,其稳固性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给检验工作增加了不确定因素,可能误导检验者对击针头真实形态的认识而作出错误判断。本案通过比对检材与样本的击针痕底面特征和痕底边缘特征以及后膛痕迹,得出现场两枚弹壳分别为查获的唧筒式猎枪及立式双管猎枪的下枪管射击的结论。特别介绍了上枪管射击弹壳击针痕迹口部的擦痕,该痕迹是击针倾斜打击所致,属于初生痕迹而非次生的“舌痕”,其价值除了可用于区分枪种、上(下)枪管外,还可用作定位基准及同一认定。
  • 孙振文, 王琥, 乔婷, 刘占芳, 陶克明, 朱军
    刑事技术. 2016, 41(3): 251-253. https://doi.org/10.16467/j.1008-3650.2016.03.019
    摘要 ( ) PDF下载 HTML 可视化 收藏
    在一起交通肇事逃逸案件中,一辆摩托车在行驶过程中被同向行驶的大货车撞倒,摩托车驾驶员当场死亡,肇事大货车逃逸,后办案人员根据证人证言和视频监控查获一嫌疑车辆。嫌疑车右侧车门上有一道约3.5 cm×1.0 cm的黑色划痕,根据痕迹高度、形成方向判断该划痕可能来源于被撞摩托车把套,而摩托车把套也有相应的擦划痕迹。从摩托车把套擦划痕迹周围提取的黑色塑料与嫌疑车划痕处的黑色附着物均为聚氯乙烯(PVC),但红外谱图有明显差异。提取摩托车把套擦划痕迹处的黑色塑料熔球进行检验,其红外谱图与嫌疑车划痕处的黑色附着物完全相同,有力支持了大货车与摩托车发生接触的事实。摩托车把套不同部位提取塑料的红外谱图存在明显差异,其原因是由于摩托车与大货车碰撞过程中摩擦产生高温导致塑料中的部分组分发生变化所致。本案提醒实验室检验人员在提取比对样本时应充分考虑高温作用的影响,避免因提取部位不当得出错误的检验结论。在不破坏痕迹特征或痕迹检验已完成的情况下,可直接在擦划痕迹处取样检验。
  • 朱典, 裴黎, 张颖, 徐小玉, 杨雪莹
    刑事技术. 2016, 41(3): 254-256. https://doi.org/10.16467/j.1008-3650.2016.03.020
    摘要 ( ) PDF下载 HTML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目前涉毒案件中罂粟种属的DNA检验,主要针对的是罂粟叶、籽、根、茎等可获得高纯度DNA的检材,很少涉及罂粟浆液、残根等仅含微量DNA的样本,本文就涉毒案件中罂粟浆液类含微量DNA样本的种属DNA检验方法进行探索。方法 使用涉毒案件中的疑似罂粟浆液,分别取悬浮液、离心后上清液以及干燥的沉渣,采用磁珠法提取纯化DNA,使用罂粟种属特异性荧光引物(P14)按照优化的条件进行PCR扩增,并对扩增产物进行检测,对照已知罂粟测序结果确定其种属来源。结果 经离心干燥后的沉渣检出了两条清晰的罂粟特异性DNA片段,增加循环次数可提高特异性条带峰值。结论 涉毒案件中DNA含量较低的罂粟浆液类检材也可通过DNA检验确定其种属,为日后相关案件中此类检材的种属检验提供参考,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 张勇果, 侯伟光
    刑事技术. 2016, 41(3): 257-258. https://doi.org/10.16467/j.1008-3650.2016.03.021
    摘要 ( ) PDF下载 HTML 可视化 收藏
    输卵管妊娠切除组织经甲醛固定2月后送至本单位检验。取两份组织,一份消化液中加尿素、另一份不加尿素消化,以Maxwell™16自动仪提取DNA,Quantifiler定量试剂盒定量DNA浓度,经PowerPlex21系统复合扩增,ABI3130xl遗传分析仪检测分型,通过与嫌疑人的DNA比对,成功确认了胚胎的生物学父亲。根据本案例成功进行DNA提取与STR分型的经验,本文探讨了对甲醛固定的高度降解生物检材提取DNA和STR分型时应注意的事项。